【课堂无忧】苏教版二上 奇妙的七巧板4《七巧板的故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无忧】苏教版二上 奇妙的七巧板4《七巧板的故事》(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2 17:2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课时
七巧板的故事
(冀教版)一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温故孕新
03
情境导入
05
变式深化
06
巩固练习
07
课堂小结
04
合作探究
08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七巧板的历史起源、流传故事与演变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01
02
通过小组交流、制作数学小报,清晰、生动地表达对七巧板文化的理解,提升语言组织与视觉表达能力。
03
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收获与不足,培养自我反思与持续学习的能力。
温故孕新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用七巧板拼成的?请画“√”。
( ) ( ) ( )


温故孕新
2.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一拼下面的图形吧!
情境导入
知道七巧板是怎么来的吗?它在历史上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七巧板好像是古代就有的。
我不知道七巧板是怎么来的。
情境导入
这是古代人玩七巧板的场景,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合作探究
探究1
了解七巧板的故事
合作探究
请大家打开课本,仔细阅读38页关于七巧板故事的内容,看看能了解到哪些知识。
自主阅读
合作探究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智力玩具。
七巧板源自宋代的“燕几图”,燕几是可以分合变化的案几。
合作探究
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后,引起很多人的兴趣,被称为“唐图”,意思是中国的图板。
七巧板在流传中不断变化,人们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拼板。
合作探究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了解到了哪些七巧板的故事,和小伙伴们分享分享。
自主阅读
合作探究
你了解到哪些七巧板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
我们知道了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智力玩具,它源自宋代的 “燕几图”,燕几是可以分合变化的案几。
合作探究
你知道吗?
燕几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北宋的黄伯思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于宴会时能视宾客人数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后来,明朝严澄依照“燕几图”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清初,有人把案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演变成拼图的玩具,它十分巧妙好玩,取名“七巧板”。
合作探究
你了解到哪些七巧板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
而且七巧板在流传中不断变化,人们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拼板,像四巧板、五巧板等。
我们还了解到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后,引起很多人的兴趣,被称为 “唐图”,意思是中国的图板。
合作探究
探究2
制作数学小报
合作探究
把了解到的七巧板知识、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和讲的故事制作成数学小报。
合作探究
在制作之前,大家先分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怎么设计这份小报,内容怎么安排,图案怎么选择。
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
开始动手制作数学小报,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把小报做得精美又丰富。
制作数学小报
合作探究
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数学小报,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思路和内容。
展示交流
合作探究
探究3
反思与评价
合作探究
请大家回顾本次活动过程,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说一说
合作探究
回顾本次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我用七巧板拼成了很多有趣的图形和图案。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还知道了七巧板的很多故事,还学会了制作数学小报。
板书设计
七巧板的故事
七巧板
源自宋代的“燕几图”
流传到国外叫“唐图”
分层作业
拓展迁移:(二选一)
1.针对课堂上制作的数学小报,进行进一步优化。可以添加更多关于七巧板的知识内容,如七巧板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等;也可以对版面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美观、合理。
分层作业
拓展迁移:(二选一)
2.制作一份关于七巧板文化的宣传海报,海报内容要包括七巧板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它的趣味玩法等,要求海报设计精美、主题突出。
分层作业
拓展迁移:
向家人讲述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七巧板故事,可以是它的起源故事,也可以是它在国外流传被称为 “唐图” 的故事,要求讲述生动、逻辑清晰。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