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因式分解(培优)
一、单选题
1.关于x的三次三项式(其中a,b,c,d均为常数),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e,f均为非零常数),下列说法有几个正确( )
①当的结果为关于x的三次三项式时,则;
②若二次三项式能分解成,则;
③当多项式A与B的乘积中不含项时,则;
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计算(-2)1999+(-2)2000等于( )
A.-23999 B.-2 C.-21999 D.21999
3.若(和不相等),那么式子的值为( )
A.2022 B. C.2023 D.
4.n是整数,式子 [1﹣(﹣1)n](n2﹣1)计算的结果( )
A.是0 B.总是奇数
C.总是偶数 D.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5.下列多项式: ①; ②; ③; ④; ⑤ ,其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6.如果多项式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那么k的值是( )
A.3 B.6 C. D.
二、填空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已知多项式有一个因式是,求的值.
解法:设为整式
上式为恒等式,
当时,,
即.
解得:.
若多项式含有因式和,则 .
8.我们规定:若一个四位自然数各个数位均不为零,且千位与百位的积等于十位与个位的和,千位与十位的和为10,则称这个四位自然数为“加乘数”.例如:2786,满足,且,所以2786是“加乘数”.按照这个规定,最小的“加乘数”为;将一个“加乘数”M的千位与十位对调、百位与个位对调,得到新的数记为N,若能被11整除,则满足条件的M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9.我们规定:若一个四位正整数能写成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则称M 为“智慧数”.例如:因为,所以1000是“智慧数”.按照这个规定,1002 “智慧数”(填“是”或者“不是”).若智慧数 M是 偶 数 ,, 且满足两位 数与两位数的和为完全平方数,则满足条件的正整数M 的 值 为 .
10. 已知m,n均为正整数,且,.若,则mn的值为 .
11.如果一个四位数自然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等且均不为0,满足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差是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差的一半,则称这个四位数为“平分秋色数”.例如:四位数8764,,是“平分秋色数”;又如四位数4361,,不是“平分秋色数”.若是一个“平分秋色数”,记,当n为完全平方数时,则 ;此时,记,若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所有M中,最大的数是 .
12.对于任意一个四位数m,若它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均不为0,且满足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差等于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差,则称这个四位数m为“博雅数”.将“博雅数”m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得到m的逆序数,并记.
例如:,因为,,,所以3421是“博雅数”;4512不是“博雅数”,因为.若x,y都为“博雅数”,记x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分别为p,,y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分别为s,t,其中,,,p,,s,t均为整数.若能被8整除,,则所有的可能值的和为 .
三、计算题
13.材料:对一个图形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或体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
(1)如图1,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根据剩下部分的面积,可得一个关于a,b的等式:__________.
请类比上述探究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2)如图2,将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挖去一个棱长为b的小正方体,根据剩下部分的体积,可以得到等式:__________,将等式右边因式分解,即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
①如图3所示,拼叠的正方形边长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按此规律拼叠到正方形,其边长为19,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②计算:
14.八年级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将因式分解.
【观察】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小明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
解法一:原式;
解法二:原式.
【感悟】对项数较多的多项式无法直接进行因式分解时,我们可以将多项式分为若干组,再利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达到因式分解的目的,这就是因式分解的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法在代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方程、函数等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温馨提示: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类比】(1)请用分组分解法将因式分解;
【挑战】(2)请用分组分解法将因式分解;
(3)若,,请用分组分解法先将因式分解,再求值.
15.定义:任意两个数a,b,按规则运算得到一个新数c,称所得的新数c为a,b的“和积数”.
(1)若,,求a,b的“和积数”c;
(2)若,,求a,b的“和积数”c;
(3)已知,且a,b的“和积数”,求b(用含x的式子表示)并计算的最小值.
16.因式分解:
(1)
(2)(x2+3x+2)(4x2+8x+3)-90
四、解答题
17.把代数式通过配凑等手段,得到局部完全平方式,再进行有关运算和解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配方法.
如:①用配方法分解因式:a2+6a+8,
解:原式=a2+6a+8+1-1=a2+6a+9-1
=(a+3)2-12=
②M=a2-2a-1,利用配方法求M的最小值.
解:
∵(a-b)2≥0,∴当a=1时,M有最小值-2.
请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用配方法因式分解:.
(2)若,求M的最小值.
(3)已知x2+2y2+z2-2xy-2y-4z+5=0,求x+y+z的值.
18. 学校举行运动会,由若干名同学组成一个长方形队列.如果原队列中增加54人,就能组成一个正方形队列;如果原队列中减少74人,也能组成一个正方形队列.问原长方形队列有多少名同学?
19.有足够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如图1),分别记为1号,2号,3号卡片.
(1)如果选取4张3号卡片,拼成如图2所示的一个正方形,请用2种不同的方法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含,的式子表示).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求的值.
(3)如图3,选取1张1号卡片,2张2号卡片,3张3号卡片,可拼成一个长方形(无缝隙不重叠),根技图形的面积关系,因式分解: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多项式乘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概念;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2.【答案】D
【知识点】公因式的概念
3.【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4.【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5.【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
6.【答案】D
【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7.【答案】-450
【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8.【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9.【答案】不是;1480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0.【答案】20或2024
【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11.【答案】6;9682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因式分解的应用
12.【答案】44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13.【答案】(1)
(2)
(3)①②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因式分解的应用
14.【答案】(1);(2);(3),
【知识点】因式分解﹣综合运用提公因式与公式法;因式分解的应用
15.【答案】(1);
(2)或;
(3),有最小值为.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因式分解的应用;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16.【答案】(1)解:令 ,则
原式
;
(2)解:原式
令
则原式
再将t换成 得:原式
.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17.【答案】(1);(2);(3)4.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因式分解的应用
18.【答案】解:设原队列有m人,
增加54人后组成a×a的正方形队列,减少74人后组成b×b的正方形队列.
根据题意得:
1- ②:
,解得,∴m1=1035;
,解得,∴m2=270;
,解得,∴m3=90;
综上所述,原队列有1035人或270人或90人。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
19.【答案】(1),
(2)20
(3)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因式分解的应用;绝对值的非负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