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式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和特点。
2.进一步训练朗读,从朗读中品味四季的雨的特点,掌握写景手法。
3.感受作者对于雨的热爱、对于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②赏析语言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2.难点: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风格,借鉴和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评价任务】
1.结合文章内容,明确各种“雨”的形象和特点。(检测目标1)
2.通过朗读,品味四季的雨的特点,学习写景手法。(检测目标2)
3.感受作者对雨的热爱、对于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检测目标3)
一、预习检测(自主学习)
1.认识作者
刘湛秋,生于1935年,籍贯安徽芜湖,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代表作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等,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2.字词积累
蝉(chán) 花苞(bāo) 娇媚(mèi)
棱(lénɡ)镜 粗犷(ɡuǎnɡ) 睫(jié)毛
衣裳(shanɡ) 铃铛(dānɡ) 静谧(mì)
屋檐(yán) 莅(lì)临 吝(lìn)啬(sè)
淅(xī)沥(lì) 绿茵茵(yīn) 咄咄(duō)逼人
二、课中学习(精讲点拨与合作探究)
我校文学社举办的“最美明信片设计大赛”向全校学生发出了邀请。设计内容:四季的雨,以刘湛秋《雨的四季》课文为设计依据。
设计要求:①设计标签,体现雨的个性。②精选金句,展现雨的魅力。③拟写主题,感悟作者情思。
请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加入到设计大赛中吧!
任务一: 设计标签,体现雨的个性(指向目标1)
《雨的四季》中“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你会选择哪个季节的雨作为明信片的内容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结合相关语句,为你最喜欢的雨设计3个标签,展现出这个季节的雨的独特个性。
预设:①春雨:清新、润泽、甜美
②夏雨:热烈、粗犷、奔放
③秋雨:端庄、沉静、深情
④冬雨:自然、平静、纯洁
任务二:精选金句,展现雨的魅力(指向目标2)
1.《雨的四季》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全面感受这四季之雨,让我们亲近雨,体会雨的不同情致与风韵。你会选择哪句“金句”作为明信片的配文呢?请你选择一句或几句最能代表雨的特点的“金句”,说说理由,并进行朗读设计。
示例: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理由:运用拟人、比喻,赋予了树以人的神态和动作,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朗读设计:“明亮”“柔软”“萌发”“绿茵茵”重读,读出雨后春天的生机勃勃;“顿时”“简直”重读,读出作者的惊喜与赞美。
预设:春雨的金句:①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理由:运用对比、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写出了春雨的娇媚、明亮。
朗读设计:“滴”“还”“总”重读,读出春雨的娇媚、明亮以及作者的喜爱、赞美。
夏雨的金句: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饶而展示它无边的美。
理由: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将春雨和夏雨对大地的不同作用进行对比,突出夏雨的粗犷、力量大。
朗读设计:“透雨”“浇灌”“丰饶”重读,读出夏雨的热烈、奔放。
秋雨:雨,似乎不再有∧春的娇媚和夏的粗犷,而显出秋的端庄与沉静了。
理由: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秋雨端庄、沉静的特点。
朗读设计:“端庄”“沉静”重读,读得缓慢。
冬雨: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理由:运用欲扬先抑、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朗读设计:“化了妆”“美丽的雪花”“飘然”重读,读出冬雨轻盈。
2.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为什么作者可以写出如此诗意的画面?除了细心地观察之外,大家发现还有哪些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预设:观察的角度(不同角度,正面侧面)
景物的特征(不同时间,不同特征)
具体的描绘(善用修辞,推敲字词)
思维的拓展(展开联想,丰富想象)
任务三:拟写主题,感悟作者情思(指向目标3)
1.不同主题的明信片寄予了设计者不同的情思。请你从文中找出传达作者情思的语段,为明信片确定一个主题。
预设: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赞美之情。
2.朗读第一段和最后两段,作者对“雨”的称呼,从“她”到“你”,可见作者把“雨”当作人对待。如果四季的雨分别代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会如何比拟?
预设:春雨——清纯娇羞的姑娘;夏雨——青春飞扬的少女
秋雨——端庄娴静的妇人;冬雨——淡然从容的老者
总结:在这流动的雨中,我们看到春雨像清纯娇羞的小姑娘,有着孩童的朦胧与清新;夏雨像青春飞扬的少女,凸显出少年的热烈与张扬;秋雨,像端庄沉静的母亲,流淌着中年的沉稳与思索;而冬雨,是历经沧桑后,变得淡然从容的老者,沉淀着岁月的平和与豁达。雨的四季,就像我们生命的四季。从孕育走向收获,有希望也有挫折。雨在四季中轮回,生命在起伏中前进。而能够感知这一切的,是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三、课后作业:
学校将开展以“走进雨的世界”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雨”之诉说】以下是这次学习活动的开场白,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我是柔和而清冷的雨,没有暴雨那样粗犷,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我从不吝sè造访这广袤的大地,我要将干涸的土地滋润,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你看,我身着缀满水晶的衣裳,在琉璃瓦上滴答作响,为静mì的世界增添一丝灵动与声响。
1.请确认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
(1)粗犷( A.guǎng B.kuàng)( )
(2)咄咄逼人( A.zhuō B.duō)( )
2.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吝sè (2)静mì
3.从词性来说,文段画线句中的“土地”“万物”属于 。
【教材补白】——名词
[针对训练]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天亮了,大山从黑夜中醒来,雨仍旧没有要停的意思,只是已经变小了。②远处的山峰笼罩在薄薄的雾里,周围的房屋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丛中,几处人家炊烟已经升起,飘浮在竹林上空。
(1)第①句中加点的“亮”“大山”“醒”,属于名词的词语是 。
(2)第①句中加点的“雨”“仍旧”“意思”,属于名词的词语是 和 。
(3)第②句中加点的“笼罩”“里”“中”,属于名词的词语是
和 。
【“雨”之诗意】当诗歌与雨相遇,诗意便沁入心底,散发着缕缕馨香。
4.下面是小秦同学写的关于“诗中雨”的文字,请你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其补充完整。
古人常常引雨入诗,若说雨通人性,也不为过。雨寄着诗人的喜悦, , ,演着境遇的起伏……阳光的日子,灿烂夺目;雨天的时光,也意味丛生。诗中雨,本来就是天气罢了;而雨中诗,却流露着不同寻常的意境。偶尔拿来品之,倒也别有情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