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学案+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学案+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2 20:23:49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创设情境
同学们学校正筹划前往成都杜甫草堂,开展“探寻杜甫与草堂的故事”的研学活动,因此需要我们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内容,为此次研学之旅制作一份研学手册,好让参与研学的同学能够提前了解杜甫与茅屋的故事,感受厚重的人文历史,体会诗圣伟大的情怀。
初读解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wéi



为....所:表示被动”被“
“歌“--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题意:茅屋被秋风吹破
读准字音












háo
chónɡ
juàn
cháng
shāo
ào
qǐng
qīn
sānɡ
shà


任务三
诵诗歌
·
录音频
任务一
绘图画
·讲故事
任务二
悟情怀·学品质
目录
绘图画·讲故事
任务一
为了让前去参观的同学提前了解深入“杜甫与草堂的故事”,你们需要在研学手册上设计四幅图画,按照所给第一、三小节两个标题的特点,拟出其他诗节的标题。
要求:小组合作,结合诗句发挥你们的想象,选择其中一幅图画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图画的标题、画面内容、诗人心情。
任务一:绘图画·讲故事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秋风破屋
屋漏无眠
图画
图画
图画
图画
群童
抱茅
祈求广厦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标题一:秋风破屋
所选标题
图画内容
标题二:
标题三:屋漏无眠
标题三:
诗人心情(你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任务二:绘图画·讲故事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标题:秋风破屋
诗人心情:





痛惜无奈
从“怒号”、“卷”、“飞洒”、“挂”、“飘转”等词语可以看出风势猛烈,茅草飞得很远,要捡回来实在不易,作者的心情是痛惜又无奈的。
任务二:绘图画·讲故事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标题:群童抢茅
诗人心情:






愤懑焦灼
从“欺”“老无力”“公然”“呼不得”“叹息”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年老体弱,没有办法阻止顽童抢茅的行为,心里又生气又焦灼。
任务二:绘图画·讲故事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标题:屋漏无眠
诗人心情:






从“冷似铁”“屋漏无干处”“踏里裂”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生活贫困,雪上加霜,因此愁苦。从“少睡眠”一词可以看出为国家命运感到忧思。
愁苦忧思
任务二:绘图画·讲故事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标题:祈盼广厦
画面内容:




坚定悲壮
从“安得”“何时”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实现愿望的期盼。“受冻死”“亦足”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实现愿望的想法十分坚定且悲壮。
秋风破屋
群童
抱茅
屋漏无眠
祈求广厦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对于杜甫来说,这一天着实是不平凡的一天,他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请你再次结合诗句根据图画内容,分析诗人心情的变化,绘制“心情图”。
任务一:绘图画·讲故事
杜甫的一天
杜甫的心情
秋风破屋
痛惜无奈
愤懑焦灼
群童抢茅
屋漏无眠
愁苦忧思
坚定悲壮
祈盼广厦
苦闷
悲壮
绘制“心情图”
由记叙个人之苦到抒忧国忧民之情。
悟情怀·学品质
任务二
此次研学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感悟杜甫伟大的情怀,并向他学习。因此研学手册需要展现杜甫的人物形象。
要求:结合相关诗句畅所欲言,说说你心目中的杜甫。
以“我从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的杜甫”的句式回答。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我心目中的杜甫
年老力衰的杜甫
归来倚杖自叹息
心忧天下的杜甫
自经丧乱少睡眠
生活困顿的杜甫
布衾多年冷似铁
推己及人的杜甫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舍己为人的杜甫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即使身处漏雨的茅屋,生活穷困潦倒,却仍然忧国忧民,想要“大庇天下寒士”的心愿,这就是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让我们根据助读资料一起走进杜甫的人生。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助读材料一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很深。他7岁作诗,15岁便名扬天下,从小就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25岁,登泰山立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35岁时,他来到长安应试,却遭到小人的谗言,没有得到重用。45岁,安史之乱爆发,看到人们当时困苦的生活情景,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0岁,弃官前往成都投靠友人,再友人帮助下于浣花溪畔修建草屋,同年遇秋风破屋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博大胸怀。5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依然用热辣的泪写道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助读材料二
鲁迅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认为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助读材料三
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中提到杜甫:“他是中国的苦难诗人,集个人、国家、民族的苦难于一身。
总结: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十多年,他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苦难中,而是牵挂着天下人的苦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身在茅屋,却心忧天下,具有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你还知道哪些伟大的中华民族脊梁?
将他们的事例补充在研学手册上。
别林斯基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鲁迅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诵诗歌·录音频
任务三
为了让同学们在参观杜甫草堂时能真切地感受到杜甫当时的遭遇感受诗人心情,体会诗人博大胸怀,我们需要亲自录制朗读音频,添置在研学手册上。
任务三:诵诗歌,录音频
音频录制要求
01
02
03
04
根据诗歌体裁
读准字音
注意朗读节奏、
语调、语速
饱含情感
任务三:诵诗歌,录音频
根据以下朗读评价量表,参与朗读音频的录制。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满分 得分
读音 字音准确,吐字清晰 15
节奏 有恰当的停顿 15
语调 语调有升降的变化 15
语速 语速有快慢的变化 15
情感 饱含情感,配以恰当的神态 40
课堂总结
研学手册已经设计完毕,在手册制作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位怀有济世情怀的伟大诗人感人肺腑,激励人心呼喊,他的精神品质将照亮着我们国家前行的路,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向这些“伟大的脊梁”学习,做一位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有民族深情大爱的人。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研学回来后,结合杜甫诗作,请完成《我眼中的杜甫》的微视频制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一、了解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体会本诗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爱国热情。
二、发布学习任务
同学们学校正筹划前往成都杜甫草堂,开展“探寻杜甫与草堂的故事”的研学活动,因此需要我们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内容,为此次研学之旅制作一份研学手册,好让参与研学的同学能够提前了解杜甫与茅屋的故事,感受厚重的人文历史,体会诗圣伟大的情怀。
研学手册设计任务如下:
任务一:绘图画,讲故事。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任务三:诵诗歌,录音频。
三、课前预习任务
1.请自由朗读诗歌,为下面的生字词标上拼音。
号( ) 重( ) 罥( ) 长( ) 梢( ) 坳( )
顷( ) 衾( ) 丧( ) 厦( ) 庇( ) 兀( )
2.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
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______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_________
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_______ (4)下者飘转沉塘坳:_____________
(5)忍能对面为盗贼:______________ (6)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
(7)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 (8)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
(9)雨脚如麻未断绝:_____________ (10)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______
(1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 (1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______
(1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 (1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__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翻译整首诗的意思。
我的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学习任务
任务一:绘图画,讲故事
①为了让前去参观的同学提前了解深入“杜甫与草堂的故事”,你们需要在研学手册上设计四幅图画,按情节拟四字短语的标题,并讲述故事。
要求:小组合作,结合诗句发挥你们的想象,选择其中一幅图画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图画的标题、画面内容、诗人心情。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②对于杜甫来说,这一天着实是不平凡的一天,他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请你再次结合诗句和故事内容,分析诗人心情的变化,并绘制“心情图”。
杜甫心情图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①此次研学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感悟杜甫伟大的情怀,并向他学习。因此研学手册需要展现杜甫的人物形象。
要求:结合相关诗句畅所欲言,说说你心目中的杜甫。以“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的杜甫”的句式回答。
我心目中的杜甫:
②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民族的脊梁?将他们的事例写出来,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对你有何启示?
任务三:送诗歌,录音频
①根据以下朗读评价量表,推选出最佳朗读者,参与朗读音频的录制。
朗读评价量表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满分 学生1得分 学生2得分 学生3得分 学生4得分
读音 字音准确,吐字清晰 15
节奏 有恰当的停顿 15
语调 语调有升降的变化 15
语速 语速有快慢的变化 15
情感 饱含情感,配以恰当的神态 40
五、课堂总结
研学手册已经设计完毕,在手册制作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位怀有济世情怀的伟大诗人感人肺腑,激励人心呼喊,他的精神品质将照亮着我们国家前行的路,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向这些“伟大的脊梁”学习,做一位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有民族深情大爱的人。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研学回来后,结合杜甫诗作,请完成《我眼中的杜甫》的微视频制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体会本诗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本诗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资源】
PPT、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校正筹划前往成都杜甫草堂,开展“探寻杜甫与草堂的故事”的研学活动,因此需要我们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内容,为此次研学之旅制作一份研学手册,好让参与研学的同学能够提前了解杜甫与茅屋的故事,感受厚重的人文历史,体会诗圣伟大的情怀。
任务一:绘图画,讲故事。
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任务三:诵诗歌,录音频。
(1)解诗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茅草搭建的房子(杜甫茅屋搭建背景50岁入成都,在朋友帮助下建成,同年9月遇秋风)
“为......所”--被
“茅屋为秋风所破”--茅草屋被秋风吹破
“歌”,一种题材,它最特别的一点就是题目里有“歌”或者“歌行”的字样,特点就是音节、格律自由,富有变化,便于表达诗人情感。
(2)需要特别注意的字音。
号(háo) 重(chónɡ) 罥(juàn) 长(cháng)梢(shāo) 坳(ào) 顷(qǐng) 衾( qīn ) 丧(sānɡ) 厦( shà ) 庇( bì ) 兀(wù)
二 、任务一:绘图画,讲故事
1.为了让前去参观的同学提前了解深入“杜甫与草堂的故事”,你们需要在研学手册上设计四幅图画,按照所给第二、四小节两个标题的特点,拟出其他诗节的标题。
要求:小组合作,结合诗句发挥你们的想象,选择其中一幅图画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图画的标题、画面内容(根据诗歌内容)、诗人心情。
“杜甫与草堂的故事”图册
预设:
①第一幅画
标题:秋风卷茅
画面内容:深秋的狂风在怒号,风猛烈地吹着,卷走了茅屋顶上多层的茅草。茅草四处飘飞,有的飞过江面散落在江边,有的挂在了高高的树梢上,有的盘旋而下跌进了池塘里。
②第二幅画
标题:群童抢茅
画面内容:南村的儿童有的爬山树梢摘茅草,有的跑到池塘里捞茅草,捡到茅草后,他们飞快地溜进了竹林里。
诗人一边拄着拐杖在后面追赶,一边大声吆喝让他们停下来,可惜年老无力,没有追赶到他们。诗人只能回到破败的茅屋里,倚靠在拐杖旁叹息着。
③第三幅画
标题:屋漏无眠
画面内容:夜深了,雨越下越大,像麻线一般不间断地从屋顶滴下,屋内没有任何干燥的地方。诗人一家几口人蜷缩在狭窄的床板上,打满补丁的被子又冰又硬,在这深秋的夜里根本无法抵御寒冷。更糟糕的是,小儿子睡觉时还把被子的内里踢坏了。诗人再也睡不着了,只能干坐在湿漉漉的床头,不住地哀叹着,期盼着天快些亮起来。
④第四幅画
标题:祈盼广厦
画面内容:诗人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有千万间高大宽敞的房屋屹立在街道两旁,天底下所有贫苦的人们都开心地住了进去,即使风吹雨打,房屋依旧屹立不倒。诗人双手合十,对着天空虔诚地祈求:“希望老天能够实现我的愿望,即使让我在这破旧的茅屋里冻死我也愿意!”
2.对于杜甫来说,这一天着实是不平凡的一天,他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请你再次结合诗句和故事内容,分析诗人心情的变化,绘制“心情图”。
预设:
①秋风卷茅
人物的心情:痛惜无奈。从“怒号”“卷”“飞”“洒”“挂”“飘转”等词语可以看出风势猛烈,茅草飞得很远,要捡回来实在不易,只能看着茅草四处飞散,作者的心情是痛惜又无奈的。
②群童抢茅
人物心情:愤懑焦灼。从“欺”“老无力”“公然”“呼不得”“叹息”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年老体弱,没有办法阻止顽童抢茅的行为,心里又生气又焦灼。
③屋漏无眠
人物心情:愁苦忧思。从“冷似铁”“屋漏无干处”“踏里裂”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生活贫困,雪上加霜,因此愁苦。从“少睡眠”一词可以看出为国家命运感到忧思。
④祈盼广厦
人物心情:坚定悲壮。从“安得”“何时”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实现愿望的期盼。“受冻死”“亦足”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实现愿望的想法十分坚定且悲壮。
总结:随着故事的发展,诗人的情感逐渐升华,由记叙个人之苦到抒忧国忧民之情。
三、任务二:悟情怀,学品质
1.此次研学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感悟杜甫伟大的情怀,并向他学习。因此研学手册需要展现杜甫的人物形象。
要求:再读全诗,结合诗句畅所欲言,说说你心目中的杜甫。以“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的杜甫”的句式回答。
预设:
①我从“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中,看到了一位年老力衰的杜甫。
②我从“布衾多年冷似铁”一句中,看到了一位生活困顿的杜甫。
③我从“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看到了一位心忧天下的杜甫。
④我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中,看到了一位推己及人的杜甫。
⑤我从“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中,看到了一位舍己为人的杜甫。
2.杜甫身处漏雨的茅屋,生活穷困潦倒,却仍然忧国忧民,想要“大庇天下寒士”的心愿,是不是突发奇想、心血来潮呢?让我们根据助读资料一起走进杜甫的人生。
助读资料一: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很深。他7岁作诗,15岁便名扬天下,从小就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25岁,登泰山立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35岁时,他来到长安应试,却遭到小人的谗言,没有得到重用。45岁,安史之乱爆发,看到人们当时困苦的生活情景,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依然用热辣的泪写道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助读资料二:鲁迅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认为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助读资料三: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中提到杜甫:“他是中国的苦难诗人,集个人、国家、民族的苦难于一身。
总结: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十多年,他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苦难中,而是牵挂着天下人的苦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身在茅屋,却心忧天下,具有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3.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民族的脊梁?将他们的事例补充在研学手册上。
预设:邓稼先--两弹元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导弹之父;钱三强--核弹之父;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于敏--氢弹之父。
任务三:诵诗歌,录音频
根据以下朗读评价量表,推选出最佳朗读者,参与朗读音频的录制。
朗读评价量表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满分 得分
读音 字音准确,吐字清晰 15
节奏 有恰当的停顿 15
语调 语调有升降的变化 15
语速 语速有快慢的变化 15
情感 饱含情感,配以恰当的神态 40
五、课堂总结
研学手册已经设计完毕,在手册制作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位怀有济世情怀的伟大诗人感人肺腑,激励人心呼喊,他的精神品质将照亮着我们国家前行的路,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向这些“伟大的脊梁”学习,做一位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有民族深情大爱的人。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研学回来后,结合杜甫诗作,请完成《我眼中的杜甫》的微视频制作。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