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提高卷(粤教粤科版)
一、填空题(16分)
1.观察植物过程中要爱护植物,观察完毕后需___________植物摆放并洗手。
2.身边的物品中,筷子可能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棉花制成的衣服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探究与实践里的调查)。
3.调查身边植物时,记录表需填写植物名称、生长环境和___________。
4.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液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观察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发现根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如分布范围广、向地生长等,结合课本观察)。
6.通常情况下,液体状态的水加热至100℃ 时会变成气体;温度下降到0℃时会变成___________。但它们___________同一物质。
二、选择题(30分)
7.把同一支酒精温度计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再放入沸水中,液柱的变化是( )。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一直上升
8.下列物品不直接来自植物的是( )。
A.木制书桌 B.纯棉T恤 C.塑料水杯
9.小科发现菜地里的马铃薯已经长出了许多叶子,这些叶子都是交叉生长的,这样可以让马铃薯叶子更好地( )。
A.吸收水分 B.吸收阳光 C.吸收土地里的营养
10.制作“小喷泉”时,要让喷泉喷得更高,可行的方法是( )。
A.用更冷的水 B.减少烧瓶内的液体 C.用温度更高的水
11.夏天,高压电线看起来比冬天更松弛,这是因为( )。
A.夏天电线被太阳晒软了
B.电线(固体)受热膨胀,长度增加
C.夏天风力小,电线不会被拉紧
12.关于固体的热胀冷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固体都有这种性质
B.固体热胀冷缩的程度比液体更明显
C.钢铁、塑料、木头等固体都能观察到这种现象
13.煮鸡蛋时锅里的水沸腾了,还要继续煮一会儿,鸡蛋才能煮熟,继续煮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会(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14.敖丙给大家倒冰水解暑,发现瓶底鼓胀,怎么也没法在桌子上放稳,因为( )。
A.瓶里的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使塑料瓶鼓胀
B.冰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塑料瓶坏了
15.下列关于气体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和固体一样
B.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会随容器形状变化
C.气体的形状永远是圆形
16.下列现象能说明“固体有确定形状”的是( )。
A.水装在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
B.积木无论怎么摆,每块都是原来的形状
C.空气会充满整个房间
17.关于植物根的形态和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的根形态完全相同
B.根只向土壤深处生长,不会向四周扩展
C.不同植物的根形态和分布存在差异
18.如图所示为菜市场买来的番茄,它属于植物的( )。
A.果实 B.种子 C.茎
19.下列关于“探究茎的运输作用”实验的操作,合理的是( )。
A.选择带叶的绿色植物,方便观察
B.直接将整株植物浸入红墨水中
C.选用白色花朵的植物,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20.关于 “探究光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错误的操作是( )。
A.选择两株品种相同、长势相近的植物
B.一株放阳光下,一株用黑盒盖住,浇水频率不同
C.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叶片颜色、植株高度
21.若观察的植物没有花或果实,最科学的做法是( )。
A.认定该植物永远不开花结果
B.查阅植物科普书籍或网络资料
C.放弃对 “花、果实” 的探究
三、判断题(20分)
22.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不占据空间。( )
23.气球里的气体形状是气球的形状,说明气体在容器里时有暂时的“形状”。( )
24.气体的体积可以被压缩,比如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空气被压进轮胎。( )
25.气体没有质量,因为称不出空气的质量较难。( )
26.感知温度的方法很多,我们通常使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
27.只有乒乓球内的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他气体没有。( )
28.锥形瓶放入热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瓶内气体遇冷收缩。( )
29.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的茎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阳光制造养分。( )
30.通过观察,我知道了南瓜花和桃花都是完全花。( )
31.我们吃的萝卜和花生都是植物的果实。( )
四、简答题(15分)
32.冰熔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
33.为什么炎热的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出现“爆胎”现象?
34.现象推理:沙漠中的梭梭树根系极深,荷花的根状茎(藕)中空,从 “植物适应环境” 角度,解释二者结构与生存条件的关系。
五、实验题(10分)
3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如下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1)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 ℃,水 (填“开始”或“没有开始”)沸腾。
(2)在加热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填“甲”或“乙”]
甲 乙
(3)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在4分钟到7分钟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 。(填“不变”“变大”“变小”)
六、综合题(9分)
36.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根、茎、叶在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1)在“观察芹菜茎运输水分”的实验中(如图),滴加红墨水的主要目的是( )。
A.给芹菜补充营养
B.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
C.杀死水中的细菌
(2)实验后,横切芹菜的茎,会发现有许多红色的小点,这些小点是茎中的( )。
A.表皮细胞
B.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管道
C.储存营养的组织
(3)这个实验主要证明了植物的茎具有什么功能?( )
A.支撑植物 B.运输水分和养料 C.进行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1.复原
【解析】观察植物过程中要爱护植物,观察完毕后需复原植物摆放并洗手。“复原”是指将植物恢复到观察前的摆放状态,包括位置、姿态等,这样做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不被破坏,有利于植物继续正常生长,同时也体现了对植物的爱护和对生命的尊重。
2.茎 果实
【解析】许多日常物品来自植物的不同部分:筷子通常由竹子或木材制成,竹子和木材是植物的茎(茎能支撑植物并运输养分);棉花制成的衣服源自棉花的果实,棉花开花后会结出棉铃,内部纤维(棉絮)可用于纺纱织布。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植物各部位被广泛利用:种子提供食物(如大米),根提供药材(如人参),叶提供蔬菜(如白菜)。植物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
3.生命特征
【解析】调查身边植物时记录表的填写内容,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的相关信息,包括植物的基本标识、生长环境以及体现其生存状态的生命特征等。
4.固态 气态
【解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5.分布广
【解析】根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等。在土壤中,我观察到根通常向各个方向生长,覆盖较广的区域,以便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
6.冰 是
【解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零摄氏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
7.B
【解析】温度计内的液体(如酒精)会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沸水为100℃。在题干所述的整个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先降低后升高。若温度计初始温度高于0℃,放入冰水时液柱下降至0℃;再放入沸水时液柱上升至100℃,因此液柱先下降后上升。故选B。
8.C
【解析】植物为人类提供多种材料。木质书桌由树木加工而成,直接来自植物;纯棉T恤的原料是棉花,也直接取自植物。塑料水杯由石油化工产品制成,石油虽源自古代生物,但塑料需经化学加工,并非直接取自植物。故选C。
9.B
【解析】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这种排列方式称为“叶序”),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上下叶片之间的遮挡。这样,更多的叶子就能接触到阳光,从而更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分的过程,这是植物生长和制造淀粉(马铃薯就是储存淀粉的块茎)的关键。吸收水分和营养主要是根的功能,不是叶子交叉生长的主要目的。故选B。
10.C
【解析】A.用更冷的水,水的温度低,瓶内水汽化程度小,产生的水蒸气少,内部气压小,喷泉不会喷得更高,所以A选项错误。
B.喷泉的高度由瓶内气压决定,而水的饱和蒸汽压主要由温度决定,与水的量无关(在水未完全汽化前)。因此,减少烧瓶内的液体并不能使喷泉喷得更高。
C.用温度更高的水,水更容易汽化,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使烧瓶内的气压增大,从而能让喷泉喷得更高,所以C选项正确。
D.把玻璃管换得更粗,只是改变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对瓶内气压大小没有影响,也就不会使喷泉喷得更高,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11.B
【解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遇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电线(固体)在夏天温度较高时会受热膨胀,长度增加。在两端固定的情况下,电线就会因为长度变长而变得松弛。故选B。
12.B
【解析】A.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固体都有这种性质,正确;
B.固体热胀冷缩的程度比液体更明显,错误;气体的热胀冷缩表现得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的最不明显;
C.钢铁、塑料、木头等固体都能观察到这种现象,正确;
D.伸缩缝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原理设计的,正确。
故选B。
13.B
【解析】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当水达到沸点后,即使继续加热,温度也不会上升,而是维持沸点温度。题目中水已沸腾,继续煮鸡蛋时,水的温度不会变化。故选B。
14.A
【解析】水在结冰时体积会增大,这是物质状态变化的常见现象。题目中瓶底鼓胀无法放稳,是因为瓶内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导致塑料瓶变形。A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现象。
B选项提到冰的热胀冷缩,但冰的体积变化在此题中是由于液态变固态,而非温度变化引起,因此错误。
C选项认为塑料瓶损坏,但题目未提及破损,鼓胀是因内部体积变化,故错误。
故选A。
15.B
【解析】A.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而固体有固定形状,因此A选项错误。
B. 气体没有确定形状,会充满容器并随容器形状变化,因此B选项正确。
C. 气体的形状由容器决定,不一定是圆形,因此C选项错误。
D. 气体在任何容器中都会充满并呈现容器形状,并非只在气球里才有形状,因此D选项错误。
故选B。
16.B
【解析】A. 水是液体,装在容器中会呈现容器形状,说明液体无固定形状,与题干“固体”无关。A选项错误。
B. 积木是固体,无论摆放方式如何,每块积木自身形状不变,直接体现固体有确定形状。B选项正确。
C. 空气是气体,会充满房间说明气体无固定形状和体积,与固体无关。C选项错误。
D. 牛奶是液体,倒入碗中呈现碗的形状,说明液体无固定形状,与题干要求相反。D选项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A.不同植物的根形态可能不同,例如直根系和须根系,因此并非完全相同。A选项错误。
B.根不仅向深处生长,也会向四周扩展以吸收水分和养分。B选项错误。
C.不同植物的根会根据环境形成不同形态和分布,如沙漠植物根深,水生植物根浅。C选项正确。
故选C。
18.A
【解析】番茄是由番茄花授粉后发育而成,内部含有种子,因此它是植物的果实,故选A。
19.A
【解析】A.选择带叶的绿色植物(如一段带叶的枝条),将茎的底部浸入红墨水中。叶片能直观显示红墨水的运输现象(如叶脉变红),方便观察茎的运输作用。因此A选项合理;
B.直接将整株植物浸入红墨水中,会导致整个植物(包括根、茎、叶)被染色,无法区分运输路径,影响实验准确性。因此B选项不合理;
C.A和C均为合理操作。但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故选择带叶植物更能从根本上探究茎的运输功能。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B
【解析】在“探究光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需遵循控制变量法,即除光照条件外,其他条件应相同。
A.选择相同品种、长势相近的植物可确保实验对象初始条件一致,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正确。
B.两株植物浇水频率不同会引入水分这一变量,导致无法确定结果差异是否由光照引起,错误。
C.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特征(如叶片颜色、高度)是实验的必要步骤,正确。
故选B。
21.B
【解析】A.直接认定植物永远不开花结果不符合科学探究方法,因为可能未到开花结果的时期。A选项错误。
B.查阅资料能帮助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确认是否具备开花结果的能力或所需条件。B选项正确。
C.放弃探究违背科学探索精神,无法获得准确结论。C选项错误。
故选B。
22.×
【解析】气体虽然无法直接观察或触摸,但具有占据空间的特性。例如,将空杯子倒扣入水中,水无法进入杯内,说明内部气体占据空间。因此,不能因气体无形而认为其不占据空间。
23.√
【解析】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充满它所在的整个容器,所以气球里的气体形状是气球的形状,这可以理解为气体在容器里时有暂时的‘形状’。故该说法正确。
24.√
【解析】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被压缩。给自行车打气时,气泵将空气压入轮胎,说明气体体积缩小,证实气体具有可压缩性。这与固体、液体的性质不同,后两者分子间隔小,难以压缩。题目实例符合气体特性,故正确。
25.×
【解析】气体有质量。虽然空气很轻且容易逸散,但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其存在质量。例如,称量充满空气的容器后释放空气再次称量,两次质量差即为空气的质量。题目中“称不出空气重量”是因测量方法或工具限制,而非气体无质量。
26.√
【解析】生活中还有更多可以感知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温度计等。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设计的。感知温度的方法很多,我们通常使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27.×
【解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具有这种特性,并非只有乒乓球内的气体才有。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当温度降低时,气体受冷体积收缩。所以无论是乒乓球内的气体,还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8.×
【解析】当把锥形瓶放入热水中时,瓶内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气体体积膨胀,所以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而不是因为瓶内气体遇冷收缩。故该说法错误。
29.
×
【解析】植物的茎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并支撑植物体。吸收阳光制造养分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完成的。题目将叶片的作用误归为茎,因此错误。
30.
×
【解析】完全花须具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桃花属于完全花,但南瓜花多为单性花(雄花仅有雄蕊,雌花仅有雌蕊),缺少部分结构,属于不完全花。因此题干描述错误。
31.
×
【解析】植物器官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萝卜是植物的根,用于储存养分;花生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内含种子)。题目将萝卜错误归为果实,因此判断错误。
32.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解析】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水是液态形式。当冰熔化成水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这是因为水分子在固态(冰)时排列有较大的空隙,导致体积膨胀;而在液态时,更紧密,体积收缩变小。
33.答:夏季气温高,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轮胎内的压力增大。如果轮胎原本充气较满,膨胀后的气体可能会超过轮胎的承受能力,导致轮胎爆裂。
【解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遇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夏天气温高,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受热,在轮胎体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会显著增大,当压强超过轮胎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发生爆胎。
34.(1)梭梭树:梭梭树庞大的根系有利于植物在更大范围内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可以更好地适应干旱的环境。庞大的根系还能将植物更好地固定在土壤中,防止被风吹倒。
(2)荷花:藕中空是通气通道,为水下的根提供空气,适应水生环境。
二者通过结构特化适应环境中的“水、空气”条件,体现“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规律。
【分析】植物会通过结构特化来适应所处环境的生存条件,体现“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生物学规律,需要结合梭梭树和荷花的生长环境,分析其结构(根系、藕的中空结构)与水、空气等生存条件的关联。
【解析】(1)梭梭树:梭梭树庞大的根系有利于植物在更大范围内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可以更好地适应干旱的环境。庞大的根系还能将植物更好地固定在土壤中,防止被风吹倒。
(2)荷花:藕中空是通气通道,为水下的根提供空气,适应水生环境。
二者通过结构特化适应环境中的“水、空气”条件,体现“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规律。
35.(1) 97 没有开始 (2)甲 (3) 99 不变
【分析】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小题1】由图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液柱位于97℃,处于3分钟,此时,水还在不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还未开始沸腾。
【小题2】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
【小题3】由数据可知,水在加热到99℃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时水的沸点是99℃;在4min到7min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36.(1)B (2)B (3)B
【解析】(1)选项A.红墨水并非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不能给芹菜补充营养,A错误。
选项B.植物茎运输水分过程难直接观察,滴加红墨水后,水分运输路径因红墨水染色变得清晰,能让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B正确。
选项C.红墨水没有杀死水中细菌的作用,C错误。
故选B。
(2)选项A.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不会因运输红墨水而呈现红色小点,A错误。
选项B.茎中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管道(导管等),会因输送红墨水而被染色,横切后出现红色小点,这些小点就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管道,B正确。
选项C.储存营养的组织主要储存淀粉等营养,不会因运输水分出现红色小点,C错误。
故选B。
(3)选项A.实验中未体现茎对植物的支撑作用,重点是水分运输,A错误。
选项B.实验里红墨水随水分被茎运输,证明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功能,B正确。
选项C.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叶中的叶绿体,茎一般不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提高卷(粤教粤科版)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四、简答题(10分)
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30分)
7.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21. [ A ] [ B ] [ C ]
五、实验题(10分)
35.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20分)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30.[×] [√] 31.[×]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16分)
1.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6.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9分)
36. (1)[ A ] [ B ] [ C ] (2)[ A ] [ B ] [ C ] (3)[ A ] [ B ] [ C ]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