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的变迁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的变迁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22 19:3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的变迁
教案(2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格局,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六大板块的分布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并能运用该观点解释七大洲、四大洋的形成及大洋的面积变化等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探讨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2)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海陆变迁的现象。
【教学难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都安石头开花景区发现的海洋生物石燕等的化石,由此证明它原为海底的一部分,显示出地表形态的变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海陆变迁的问题。
板书:海陆变迁
活动2【讲授】师生互动:探讨地表形态的变化
板书:一、地表形态变化
过渡: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地球上的地表形态仅仅是地质时期地球面貌的一个片段。你知道哪些地理现象说明地球地表形态在变化
展示: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和东海海底发现古地质时期的古河道和三角洲的图片。(需强调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短期内不易被人们察觉)
过渡:以上是地表形态的缓慢变化,有没有剧烈的地表形态变化呢
展示:火山喷发和地震后的地表形态的图片
过渡: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人类的活动也能造成海陆变迁。(让学生举例)
展示:澳门填海造陆造成的陆地面积变化示意图
教师总结海陆变化的原因
活动3【活动】探究学习:发现地球海陆轮廓的变化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P42“非洲与南美洲的拼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能吻合的拼合在一起。并提出假设——两块大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是漂移形成现在的位置。
活动4【讲授】知识拓展:大陆漂移假说的由来
板书:二、大陆漂移假说
讲述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
活动5【活动】合作学习:寻找证据
活动:假如你是魏格纳,你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寻找什么证据来证明
启发学生:两块大陆的轮廓吻合就能证明它们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 举例:随意两张白纸虽然轮廓吻合,但是不能说明它们原本连在一起。此时用笔在两张白纸间随意上画线,让学生观察纸上的线能否衔接得上。引导学生思考还需要寻找哪方面的证据。
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和总结假说的观点
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
1.下列海陆变迁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
A.香港填海造陆B.大西洋的形成C.三角洲的形成 D.冲积岛的形成
2.关于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形成以来一直就是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
B.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零散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块大陆经过缓慢漂移逐渐形成的
C.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的一块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后,逐渐形成的
D.海洋一直在扩大,陆地一直在缩小
3.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森林。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的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直观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求真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六大板块的分布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有谁来说一说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呢 展示“大陆漂移过程”图
过渡:那么为什么大陆会漂移呢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最为著名。
活动2【活动】合作学习:运用地图找出地球的主要板块
板书:三、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展示六大板块空白图,让学生对照P43“六大板块示意”图,把板块名称填到空白图上。观察地图,说出六大板块分别包括哪些陆地和海洋
活动3【活动】探究学习:通过动手模拟板块运动,发现板块运动产生的现象
活动:完成P43活动2、3
小结: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不同的运动方式会造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演示山脉形成、裂谷和海洋形成动画
练习:主要山脉及成因
活动:P43活动4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两个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跃,容易产生地震。
活动4【活动】合作学习:运用地图,发现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板块之间的关系
板书:四、火山与地震
展示:“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板块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总结: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练习:举例近几年发生的地震,在地图上找到地震发生的地区,让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震的成因。
活动5【讲授】知识拓展:生活中的应急知识
活动:P46活动2
讲解地震带来的灾害和观看地震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的视频
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
1.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山上不断地下雪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火山喷发
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
2.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造成逾15万人遇难,该次海啸是由8.9级的地震引起的,这次地震与两大板块的运动有关,这种运动是由于()
A.板块相互碰撞B.板块张裂C.火山爆发 D.太阳与地球的吸引力
3.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是因为日本位于()
A.岛上 B.板块交界地带 C.板块较硬的部位 D.山区
4.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 ②地中海面积将缩小
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 ④南、北美洲将合并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