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百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
任人宰割
丧权辱国
民不聊生
满目疮痍
追寻历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1840
鸦片战争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1911
辛亥革命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共成立
1926
国共合作
1931
九一八事变
1937
日军全面侵华
1945
抗战胜利
1949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百年后的中国
铁凝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1949年9月21日-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
定义: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
作用: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 幕 词
开 幕 词
特点
1.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2.口语化。开幕词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3.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它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4.针对性。讲话的对象要明确。
5.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6.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会议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一)格式简介
开幕词的写法
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
①用会议名称作标题;
②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
③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2.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一)格式简介
3.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
主体: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
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开幕词的写法
题 目 分 析
题目变化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这篇讲话就是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致的开幕词。
后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了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开幕词。
标题的含义
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标题,表达了什么含义?
历史层面:中国人民从此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
现实层面: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
情感层面:中国人民从屈辱的被压迫者成为有尊严的国家主人,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毅与自尊,胜利与自豪。
课文研读
第1段
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第2段
参会人员的构成
第3段
解释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原因
通读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4段
整体探究
铁凝
通读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5段
通过回顾三年前与国民党召开过的一次不成功的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说明了本次会议名称的由来,证明只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能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
在上一段的基础上,再一次重申了本次会议的性质, 并指出了会议的职权以及会议具体的议程。
第6段
明确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表达对于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7段
整体探究
铁凝
通读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8-9段
指出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结束,仍然面临着被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捣乱和破坏的危险,需要提高警惕
指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团结国际友人的重要性
第10-11段
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工作。
第12段
整体探究
铁凝
通读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13-16段
表明了国内外反动派必败,中国强大的决心和信心。
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梳理结构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12—16段)纪念与祝贺。
开场白
正文
结束语
本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方面分别论证,特别是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又从经济、文化、国防三个方面论述
思考本文重点论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回顾过去:论证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立足当下:对国家的发展大计做出规划
展望未来:描绘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
因为有革命胜利,所以才有新中国的独立。
因果关系:
只有现在做好规划,未来才可能实现壮丽蓝图。
条件和结果关系: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其含义丰富而深刻。文章中哪些段落、哪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借此可以体会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哪些含义
【语段1】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战胜了……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让大多数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内外反动派,让中国大多数人民获得了解放;②中国人民自己团结起来,反对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才让大多数中国人民挣脱了帝国主义、国民觉反动派束缚他们的枷锁,摆脱了被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奴役、压迫、剥削的悲惨处境,从而获得了人身的解放和自由。
“获得了人身的解放和自由”这正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层含义。
【语段2】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那次会议证明……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很快地觉悟起来……
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毀决议,发动反人民战争的行为让中国人民①彻底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谋取个人、党派私利的丑恶嘴脸,以及残酷地压迫、残害人民,与人民为敌的本质;②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绝不能妥协,必须坚决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③在共产觉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很快觉悟起来,“并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国民党反动派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最终,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的“觉悟” 表明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站起来了。
【语段3】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制定……制定……选举……选举……制定……决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中国人民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力,表明中国人民可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是 人民当家作主。
【语段4】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因为反抗内外压迫,打倒了压迫者,摆脱了内外反动派的压迫,国家独立自由。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国家 “站起来了”的含义。
【语段5】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我们的民族站起来了代表了“强大”“平等”。
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遭人蔑视、任人蹂躏的民族,而是一个和平自由、文明幸福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有了尊严,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们的革命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天下。
民族独立自由、富有尊严、和平友好、文明幸福,这也是我们的民族“站起来”的含义。
毛泽东阐述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哪些具体内容?
①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取得了胜利。
②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制定了制度法令、大政方针以及美好愿景。
③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从此列入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
④中国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朋友遍天下。
总结主题
在这篇开幕词里,毛泽东说明了此次会议的性质及召开的基础;总结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会议的任务,阐明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规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基本方针、路线和任务,展望了新中国的光辉前景。在历史转折的伟大时刻,抒发了强烈的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赏析形象、领悟主旨。
示例一:胸有丘壑,自信豪迈。展望未来,毛主席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巩固国防等方面出发,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必定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并会“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而且“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这些话都表达了一个革命家胸有丘壑,家国天下的建设蓝图早已构好,显示了建设强大中国的宏伟气魄和坚定信念。
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 的伟人毛泽东。
示例二: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震撼历史的宣告,既表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的心声、渴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欣喜之余,毛主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沉缓的语调告诫大家“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在国防、经济、文化等领域迎接新的挑战。
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 的伟人毛泽东。
示例一:勤劳善良,历史悠远。“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通用性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勤劳善良是这个民族内化的优秀品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 的中华民族。
示例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会富起来,强起来。
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 的中华民族。
写 作 特 点
①观点鲜明,不容置疑。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
②态度坚决,铿锵有力。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③用词精准,看问题全面,睿智理智,富有逻辑。
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充满气势。
⑤充满信心与希望,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
①“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这句话在文章开头有何作用和效果。(2段)
用一个判断句,指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础是全国人民大团结,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是依靠全国人民的大团结,这样一个判断句的使用,使语言铿锵有力,使态度鲜明。
文本鉴赏
文本鉴赏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3-1)
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4-5)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6-倒2)
判断语气坚决,铿锵有力,表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文本鉴赏
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3-4)
用词准确。如“大多数”“基本”等此的使用,“大多数”指的是中国在当时除了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都得到了解放,所以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而我们的战争所取得的也就是“基本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述背景的界定。
文本鉴赏
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绝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4-8)
“绝无”“必”等词语语气非常肯定,不容置辩;“是……的”表示强调。这些词显示出说话者的自信和坚决,显得铿锵有力。
两个“或者”表示选择关系,是对所涉及问题的列举,在“绝对”的基础上又给人一种看问题非常全面的感觉,显得睿智,富有逻辑。
文本鉴赏
4、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6-2)
骄傲和自豪,中国有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用自己的努力奋斗迎来了独立,“站起来了”就是获得独立自由了,中国以一个独自自主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了,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文本鉴赏
5、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7-4)
“每日每时”说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甘于自己的失败。
“务必”这个词是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能放松警惕性,时时刻刻要提防他们破坏和捣乱,要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文本鉴赏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11-1)
“不允许”和“任何”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
文本鉴赏
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12-1)
对敌人的极大蔑视和对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自信心。
“发抖”是一个细节刻画所在,在强大、团结、英勇的人民面前,国内外的反动派也只能够发抖而已。
“稳步”“不屈不挠”体现了人民的自信心。
文本鉴赏
重温历史,毛主席的这份发言稿让我们百感交集。看今朝,我们紧跟时代,共绘蓝图。请以“中国人民 起来了” 为题,写一篇 100字左右的发言稿。
我们是经济强国,短短几十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也是科技强国,“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和谐号”高速列车……无数“中国奇迹”让世人惊叹;我们还是军事强国,国产航母、隐身战机、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等相继服役,我们有实力对抗一切来犯之敌。
中国人民强起来了
“富”不是局限于口袋里有钱,更体现老百姓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这个时代能安放下每个奋斗者的梦想,能促进每个奋斗者的追求,能实现每个奋斗者的价值。公平公正,和谐发展,多元融合的社会风气让每一个赶路人找到幸福感。
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宏”是大国气象的恢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壮丽辉煌,源远流长;大国气象,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与时俱进,不断书写着自己的灿烂辉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中国智慧也是大国担当。
中国人民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