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同步课堂(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同步课堂(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3 10:17:46

文档简介

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知识点1】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1
【知识点2】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1
【知识点3】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2
【知识点4】作图-轴对称变换 2
【题型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2
【题型2】综合问题 3
【题型3】关于其它与轴平行的直线对称的点的特征 5
【题型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6
【知识点1】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
(2)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
【知识点2】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1)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
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直线对称
①关于直线x=m对称,P(a,b) P(2m-a,b)
②关于直线y=n对称,P(a,b) P(a,2n-b)
【知识点3】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
【知识点4】作图-轴对称变换
几何图形都可看做是由点组成,我们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一般的方法是:
①由已知点出发向所给直线作垂线,并确定垂足;
②直线的另一侧,以垂足为一端点,作一条线段使之等于已知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得到线段的另一端点,即为对称点;
③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④作出的垂线为最短路径
【题型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典型例题】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5,0)、C(﹣2,﹣5),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正确的是(  )
A.A′(﹣1,3)、B′(﹣5,0)、C′(2,﹣5)
B.A′(3,1)、B′(0,5)、C′(﹣5,﹣2)
C.A′(3,﹣1)、B′(0,﹣5)、C′(﹣5,﹣2)
D.A′(3,1)、B′(5,0)、C′(2,﹣5)
【举一反三1】点A(2023,﹣202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2024,2023) B.(2023,﹣2024) C.(﹣2023,﹣2024) D.(2023,2024)
【举一反三2】已知点A(﹣2,4),B(2,4),C(1,2),D(﹣1,2),E(﹣3,1),F(3,1)是平面坐标系内的6个点,选择其中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剩下三个点连成另一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关于y轴对称,就称为一组对称三角形,那么,坐标系中可找出  ____组对称三角形.
【举一反三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1),C(﹣1,2).
(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题型2】综合问题
【典型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4,﹣4),(1,3),将点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C,则关于点A,C的位置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关于直线y=x对称
【举一反三1】把点A(﹣2,a)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点与点A关于x轴对称,则a的值为(  )
A.1 B.1.5 C.2 D.3
【举一反三2】如图,x轴是△AOB的对称轴,y轴是△BOC的对称轴,点A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坐标为(  )
A.(﹣1,﹣2) B.(1,﹣2) C.(﹣1,2) D.(﹣2,﹣1)
【举一反三3】若将A(2,b)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B,且A与B关于x轴对称,则b=  .
【举一反三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5,12)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点N,连接ON,则ON的长为   .
【举一反三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5),B(﹣4,2),C(﹣2,1).
(1)画出△ABC;
(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C1;
(3)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点A1,B1,C1的对应点分别为A2,B2,C2;
(4)直接写出点B1,B2的坐标.
【题型3】关于其它与轴平行的直线对称的点的特征
【典型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4,3),A′与A关于直线x=1轴对称,则A′的坐标为(  )
A.(﹣4,3) B.(4,﹣1) C.(﹣2,3) D.(4,﹣3)
【举一反三1】点P(﹣2,1)与点Q(a,b)关于直线y=﹣1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  )
A.(﹣2,﹣3) B.(﹣2,﹣1) C.(﹣2,﹣2) D.(﹣2,﹣4)
【举一反三2】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1,0),C(4,2),直线m是过点B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三角形为△A'B'C',则点A'的坐标为(  )
A.(﹣2,2) B.(2,﹣2) C.(0,﹣2) D.(0,2)
【举一反三3】与点(4,5)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为(  )
A.(﹣4,5) B.(4,﹣5) C.(﹣6,5) D.(4,﹣7)
【举一反三4】已知点A(﹣3,2),则点A关于直线x=3的对称点B坐标为   .
【举一反三5】如图,点A(2,4)与点B关于过点(3,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
【举一反三6】如图,△ABC关于平行于x轴的一条直线对称,已知A点坐标是(1,2),C的坐标为(1,﹣4),则这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是   .
【举一反三7】如图,点A(2,4)与点B关于过点(3,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
【题型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典型例题】已知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则点P的坐标为(  )
A.(2,1) B.(1,﹣2) C.(1,2) D.(﹣1,﹣2)
【举一反三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3)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
A.(1,3) B.(1,﹣3) C.(﹣1,3) D.(﹣1,﹣3)
【举一反三2】点(2,﹣8)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2,8) B.(﹣2,8) C.(﹣2,﹣8) D.(2,﹣8)
【举一反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8)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举一反三4】在10×10的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规定在网格内(包括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格点,已知△ABC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直线m经过点(0,3)且平行x轴,直线n经过点(﹣1,0)且平行y轴.
(1)△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 ),B(   , ),C(   , );
(2)△ABC与△A′B′C′关于x轴对称,A,B,C的对应点分别是A′,B′,C′,则C′(   , );
(3)点D是格点,且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坐标为    .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知识点1】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1
【知识点2】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1
【知识点3】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2
【知识点4】作图-轴对称变换 2
【题型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2
【题型2】综合问题 4
【题型3】关于其它与轴平行的直线对称的点的特征 7
【题型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11
【知识点1】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
(2)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
【知识点2】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1)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
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直线对称
①关于直线x=m对称,P(a,b) P(2m-a,b)
②关于直线y=n对称,P(a,b) P(a,2n-b)
【知识点3】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
【知识点4】作图-轴对称变换
几何图形都可看做是由点组成,我们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一般的方法是:
①由已知点出发向所给直线作垂线,并确定垂足;
②直线的另一侧,以垂足为一端点,作一条线段使之等于已知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得到线段的另一端点,即为对称点;
③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④作出的垂线为最短路径
【题型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典型例题】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5,0)、C(﹣2,﹣5),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正确的是(  )
A.A′(﹣1,3)、B′(﹣5,0)、C′(2,﹣5)
B.A′(3,1)、B′(0,5)、C′(﹣5,﹣2)
C.A′(3,﹣1)、B′(0,﹣5)、C′(﹣5,﹣2)
D.A′(3,1)、B′(5,0)、C′(2,﹣5)
【答案】A
【解析】解: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可得:
A′(﹣1,3)、B′(﹣5,0)、C′(2,﹣5);
故选:A.
【举一反三1】点A(2023,﹣202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2024,2023) B.(2023,﹣2024) C.(﹣2023,﹣2024) D.(2023,2024)
【答案】C
【解析】解:点A(2023,﹣202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023,﹣2024).
故选:C.
【举一反三2】已知点A(﹣2,4),B(2,4),C(1,2),D(﹣1,2),E(﹣3,1),F(3,1)是平面坐标系内的6个点,选择其中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剩下三个点连成另一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关于y轴对称,就称为一组对称三角形,那么,坐标系中可找出  ____组对称三角形.
【答案】4
【解析】解:因为这六个点中A(﹣2,4)与B(2,4),C(1,2)与D(﹣1,2),E(﹣3,1)与F(3,1),都是关于y轴对称,所以对称三角形有△ADE,△BCF,△BDE,△ACF,△BDF,△ACE,△ADF,△BCE.共4对.
【举一反三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1),C(﹣1,2).
(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答案】解:(1)△A1B1C1如图,A1(2,4);
(2)由图可知,
S△ABC=3×3﹣×2×3﹣×3×1﹣×2×1
=9﹣3﹣﹣1
=.
【题型2】综合问题
【典型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4,﹣4),(1,3),将点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C,则关于点A,C的位置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关于直线y=x对称
【答案】A
【解析】解:∵将点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C,
∴C的坐标为(4,4),
∵A点的坐标是(4,﹣4),
∴A与C关于x轴对称.
故选:A.
【举一反三1】把点A(﹣2,a)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点与点A关于x轴对称,则a的值为(  )
A.1 B.1.5 C.2 D.3
【答案】B
【解析】解:点A(﹣2,a)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点坐标为(﹣2,a﹣3),
∵所得的点与点A关于x轴对称,
∴﹣a=a﹣3,
解得a=1.5,
故选:B.
【举一反三2】如图,x轴是△AOB的对称轴,y轴是△BOC的对称轴,点A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坐标为(  )
A.(﹣1,﹣2) B.(1,﹣2) C.(﹣1,2) D.(﹣2,﹣1)
【答案】A
【解析】解:∵x轴是△AOB的对称轴,
∴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
而点A的坐标为(1,2),
∴B(1,﹣2),
∵y轴是△BOC的对称轴,
∴点B与点C关于y轴对称,
∴C(﹣1,﹣2).
故选:A.
【举一反三3】若将A(2,b)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B,且A与B关于x轴对称,则b=  .
【答案】见试题解析内容
【解析】解:点A(2,b)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B(2,b﹣4),
∵A(2,b)与点B关于x轴对称,
∴b+b﹣4=0,
解得:b=2,
故答案为:2.
【举一反三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5,12)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点N,连接ON,则ON的长为   .
【答案】13.
【解析】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5,12)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点N,则点N的坐标为(﹣5,﹣12),
∴ON==13.
故答案为:13.
【举一反三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5),B(﹣4,2),C(﹣2,1).
(1)画出△ABC;
(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C1;
(3)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点A1,B1,C1的对应点分别为A2,B2,C2;
(4)直接写出点B1,B2的坐标.
【答案】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4)B1(﹣4,﹣2),B2(4,﹣2).
【题型3】关于其它与轴平行的直线对称的点的特征
【典型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4,3),A′与A关于直线x=1轴对称,则A′的坐标为(  )
A.(﹣4,3) B.(4,﹣1) C.(﹣2,3) D.(4,﹣3)
【答案】C
【解析】解:把A点和直线x=1,向左移动1个单位得:A′(3,3)和直线x=0,
点A′(3,3)关于x=0的对称点为B(﹣3,3),
把B(﹣3,3)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2,3),
故选:C.
【举一反三1】点P(﹣2,1)与点Q(a,b)关于直线y=﹣1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  )
A.(﹣2,﹣3) B.(﹣2,﹣1) C.(﹣2,﹣2) D.(﹣2,﹣4)
【答案】A
【解析】解:∵点P(﹣2,1)与点Q(a,b)关于直线y=﹣1对称,
∴=﹣1,
解得:b=﹣3,
∴点Q的横坐标为a=﹣2,纵坐标为b=﹣3,
∴点Q的坐标为(﹣2,﹣3),故A正确.
故选:A.
【举一反三2】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1,0),C(4,2),直线m是过点B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三角形为△A'B'C',则点A'的坐标为(  )
A.(﹣2,2) B.(2,﹣2) C.(0,﹣2) D.(0,2)
【答案】D
【解析】解:如图所示:
点A'的坐标为(0,2),
故选:D.
【举一反三3】与点(4,5)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为(  )
A.(﹣4,5) B.(4,﹣5) C.(﹣6,5) D.(4,﹣7)
【答案】C
【解析】解:点(4,5)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的坐标是(﹣6,5).
故选:C.
【举一反三4】已知点A(﹣3,2),则点A关于直线x=3的对称点B坐标为   .
【答案】(9,2).
【解析】解:点A(﹣3,2)与点B关于直线x=3的对称,
∴点B的纵坐标为2,横坐标为3+[3﹣(﹣3)]=9,
∴点B的坐标为(9,2).
故答案为:(9,2).
【举一反三5】如图,点A(2,4)与点B关于过点(3,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
【答案】(4,4).
【解析】解:过点(3,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为:x=3,
∵点A与点B关于直线x=3对称,且A(2,4),
∴点B的纵坐标为4,
设点B的横坐标为x,
则,解得:x=4,
∴B点的坐标为(4,4),
故答案为:(4,4).
【举一反三6】如图,△ABC关于平行于x轴的一条直线对称,已知A点坐标是(1,2),C的坐标为(1,﹣4),则这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是   .
【答案】y=﹣1.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该条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C,
又A点坐标是(1,2),C点坐标是(1,﹣4),
∴AC=6,
∴点A,C到该直线的距离都为3,即可得直线为y=﹣1
故答案为:y=﹣1.
【举一反三7】如图,点A(2,4)与点B关于过点(3,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
【答案】(4,4).
【解析】解:过点(3,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为:x=3,
∵点A与点B关于直线x=3对称,且A(2,4),
∴点B的纵坐标为4,
设点B的横坐标为x,
则,解得:x=4,
∴B点的坐标为(4,4),
故答案为:(4,4).
【题型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典型例题】已知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则点P的坐标为(  )
A.(2,1) B.(1,﹣2) C.(1,2) D.(﹣1,﹣2)
【答案】D
【解析】解: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
故选:D.
【举一反三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3)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
A.(1,3) B.(1,﹣3) C.(﹣1,3) D.(﹣1,﹣3)
【答案】B
【解析】解:∵点A(1,3)与点B关于x轴对称,,
∴点B的坐标是:(1,﹣3).
故选:B.
【举一反三2】点(2,﹣8)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2,8) B.(﹣2,8) C.(﹣2,﹣8) D.(2,﹣8)
【答案】A
【解析】解:点(2,﹣8)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8).
故选:A.
【举一反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8)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5,8).
【解析】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8)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5,8).
故答案为:(5,8).
【举一反三4】在10×10的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规定在网格内(包括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格点,已知△ABC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直线m经过点(0,3)且平行x轴,直线n经过点(﹣1,0)且平行y轴.
(1)△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 ),B(   , ),C(   , );
(2)△ABC与△A′B′C′关于x轴对称,A,B,C的对应点分别是A′,B′,C′,则C′(   , );
(3)点D是格点,且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坐标为    .
【答案】解:(1)由图可得,A(2,4),B(5,2),C(3,﹣1),
故答案为:2,4;5,2;3,﹣1;
(2)如图1中,C′(3,1),
故答案为:3,1;
(3)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则D坐标为D(0,1)或(﹣5,0),
故答案为:(0,1)或(﹣5,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