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3 09: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咏 雪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作者简介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1.朗读课文,圈画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2.检测通关:解释划线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 : 集: _______
·俄而 雪 骤 俄而:_________
· 公欣然 曰 欣然:_________
· 撒盐空中 差 可拟 差:_________
· 未若 柳絮因 风起 未若:_________
“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古义是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
家人
聚集
不久
骤:

高兴的样子
大体
拟:
相比
不如,不及
任务一:字词闯关,扫清障碍
然:
......的样子
因:
趁、乘
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包括侄儿侄女)
专指自己的儿子、女儿
1.朗读课文,给文言文断句,并圈画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任务一:字词闯关,扫清障碍
用“/”为句子断句。
知识衔接: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代词断句:
名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代词:吾、余下、尔、汝、其、此、是、斯、夫等
(2)借对话断句(后断):
曰、云、言、道、谓、问等。
1.朗读课文,给文言文断句,并圈画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任务一:字词闯关,扫清障碍
知识衔接: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3)借虚词断句
句首发语词(前断):夫、盖、斯、岂、至若、若夫、呜呼、嗟夫
句尾语气词(后断):焉、耳、矣、哉、而、耶(邪)、与(欤)、也、兮
句中关联词(前断):
故、是故、是以、然、然而、然则、则、虽然、遂、于是、纵、无论、于是、假使、如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 雪
任务二:翻译文本,读懂故事
1.要求:结合注释,逐句翻译;小组讨论疑难处;小组展示翻译成果。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任务二:翻译文本,读懂故事
文言文翻译技巧
(1)留:保留
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
(2)删:删除
删掉不需要翻译的文言虚词。
(3)补:增加
加字组词 补省略的成分
(4)替:替换
把古代汉语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把古代汉语替换成现代汉语
(5)调:调整
把古代汉语倒装句调整成现代汉语语序。
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
谢太傅在寒冷的大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小辈讲解文章的义理。
聚集。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急。
不久,一会儿。
像。
宾语前置
不久,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逐句翻译】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
兄女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另一位兄长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
相比。
不如,不及。
趁、乘。
大体。
她就是谢太傅长兄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判断句
状语后置
(核心知识:比喻的修辞)
(核心知识:比喻的修辞)
他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说:“用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2.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示:结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讲述。
寒雪日,谢太傅及侄子们在家中讲论文义,兴起而咏雪。
任务三:品析佳句,辨析妙处
1.浏览课文,圈画出文中形容雪花的句子,并读一读。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两个比喻句,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任务三:品析佳句,辨析妙处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两个比喻句,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回答格式:我认为 更好。因为 。
【提示】可从修辞手法、颜色、形态、意蕴(感受)等角度思考。
任务三:品析佳句,辨析妙处
(1)撒盐空中差可拟。
把下得猛烈密集的雪比作“在空中撒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白和晶莹,同时盐比较重,也呼应了雪“骤”,场景真切。(形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将大雪飘飞比作柳絮乘风而起,生动形象写出大雪飘舞的轻盈姿态。(神似)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但从对他的神态描写“大笑”“乐”中,不难看出,他更欣赏谢道韫的回答。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3.谢太傅更欣赏谁的回答?
由以上几个词不难看出,谢家的家庭氛围温馨、融洽、欢快且充满文化气息。
“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结合课文,说说谢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任务四:感优良家风
本文叙述谢家儿女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谢家家庭生活的雅趣和轻松愉快、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