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与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与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3 17: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西方国家古代与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清晰梳理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准确阐述其主要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内容,形成时空观念,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演变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2.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后世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脉络,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对比古代与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异同,学生能够理解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和趋势,增强对政治现象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树立唯物史观。
4.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良好政治制度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共和制、帝制的特点与发展历程。近代西方主要国家(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类型、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分析近代西方不同政治制度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殿等建筑图片,同时播放一段关于古代希腊和罗马历史文化的视频片段,然后提问:“从这些宏伟的建筑和灿烂的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曾经的辉煌。那么,在政治制度方面,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呢 这些政治制度对后世西方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西方政治制度。
二、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1.城邦制度
教师讲解:“古代希腊是由众多城邦组成的,城邦是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这些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展示古希腊城邦分布图,介绍主要城邦如雅典、斯巴达等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举例说明:“以雅典为例,它濒临海洋,商业和手工业发达,民主政治氛围浓厚;而斯巴达则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实行军事寡头政治。”
2.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梳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历程: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逐步确立和完善民主政治。
重点讲解梭伦改革:“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他按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的途径。”
(2)特点与表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特点。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民众法 庭是司法机关。”
展示相关史料和图片,如公民大会会场、陶片放逐法的陶片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3)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主题为“雅典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吗 ”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激烈的辩论。
辩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是古希腊文明的伟大创举,它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民主范围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外;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城邦制度,让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政治的基本单位和特点。对于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过程、特点与表现到评价,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教材、小组讨论、辩论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三、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制
教师讲解:“罗马在建立共和国初期,实行贵族共和制。国家权力由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掌握。”展示罗马共和制的权力结构示意图,详细介绍各机构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由贵族组成,拥有广泛的权力;执政官是最高行政长官,由两人担任,任期一年;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实际权力有限。”
2.罗马帝制
(1)帝制的建立
教师讲述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制转变的历史背景:"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疆域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共和制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制,实际上确立了个人**统治,罗马进 入帝制时代。”
(2)帝制的发展
介绍罗马帝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如戴克里先的君主制改革、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等。
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如罗马皇帝的雕像、诏书等,让学生了解罗马帝制的特点和影响。
3.罗马法
教师强调罗马法在罗马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包括习惯法、成文法(如《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等不同阶段和类型。”
结合具体案例,如“一个罗马公民与外邦人的债务纠纷案例”,讲解罗马法的内容和作用。
总结:“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调节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对后世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罗马共和制和帝制的演变,让学生了解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对于罗马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罗马法的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的共和制、帝制及罗马法等。
强调古代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对后世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为下节课学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五、布置作业
1.整理古代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制作成思维导图。
2.思考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哪位同学能简要回顾一下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共和制的特点 ”
请几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使知识具有连贯性。
二、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教师讲解:“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展示《权利法案》的文本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主要内容和意义。
举例说明:"《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不得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等,这就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教师介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组成,内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展示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机制示意图,详细讲解内阁与议会、国王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垮台;内阁首相也可以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等特点。它为英国的长期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政治制度模式。”
设计意图: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再到特点与影响,进行系统的讲解。通过展示法案文本、示意图和举例说明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近代美国的政治制度
1.1787年宪法的制定
教师讲述美国独立战争后面临的困境:“美国独立后,邦联制下的国家松散无力,无法解决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展示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资料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制定的必要性。
2. 联邦制与三权分立原则
重点讲解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既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三权分立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 和最高法院行使,相互制约平衡。”展示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示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如“美国历史上总统与国会之间的权力斗争”,让学生理解三权分立的实际运作。
3.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评价美国政治制度的优缺点。
教师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承认奴隶制 的存在,存在种族歧视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宪法制定的背景,让学生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原因。对于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采用示意图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其内涵和运作方式。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对比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点。
强调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在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五、布置作业
1.制作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比较表格,从政治体制、权力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
2.查阅资料,了解法国和德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