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上语文第2单元检测卷(2025中考湖北卷仿真)(原卷版+答案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九上语文第2单元检测卷(2025中考湖北卷仿真)(原卷版+答案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3 10:27:3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统编九上语文第2单元检测卷
(2025中考湖北卷仿真)
范围:第2单元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青春好时光,奋斗正当时,为此班级将开展“自强不息”主题 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感悟自强,奋进青春
(积累与运用 20分)
小雨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持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在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自强不息的精神犹如璀璨星辰,穿 越时空的界限,照亮着每一个奋斗者的心灵之路。它不仅是中华 民族千年传承的魂魄,更是每一个不屈灵魂深处最炽热的火焰,生生不息,燎原四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 自《周易》的箴言使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自强不息,积极 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自强,燃起心中希望;奋斗,( ); 自 强和奋斗相得益彰。欧阳修被贬滁州,仍心无旁骛地治理地方, 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柳宗元谪居永州,仍致力于诗文创作,写 出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
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志存高远、积极进取,面对困境,不能 自怨 自艾,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达到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将奋斗的足迹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上。
1.(3分)请你为主持词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炽热( chì ) ②箴言( zhēn ) ③镌刻( juān )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主持词的括 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和谐。( C )
A. 点明人生光芒 B. 点缀人生光芒
C. 点亮人生华章 D. 点明人生华章
3.(3分)小雨准备在第二段嵌入一副对联,上联是“遵箴言自强 不息终能逐梦” ,请你从下列各项中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D )
A. 仿古贤逆境奋进方可传世 B. 效古贤逆境奋进方可留名
C. 仿古贤奋发图强方可传世 D. 效古贤奋发图强方可留名
4.(3分)小雨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 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_【示例一_】__“ 自强不息_”重读__(1分_)__,强调君子应秉持的处世态度, 契合语段_“ 自强不息_” 的主题__(2分_)__。_____
_【示例二_】__“受益匪浅_”重读__(1分_)__,突出箴言对人的启发价值__ __(2分_)__。___
5.(8分)为增强主持词的感染力,小雨增补了一些古诗文,请你 帮他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古诗文中一直蕴藏着“自强不息”的思想。我们从“① 长风破浪会有时_,②_直挂云帆济沧海_”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读 出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有光明前途的乐观心 态;我们从“③_会当凌绝顶_,④_一览众山小_”(杜甫《望岳》)
中看到了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我们从“⑤__山_重水复疑无路_,⑥_柳暗花明又一村_”(陆游《游山西村》)中明白了困 境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的人生哲理;我们从“⑦_政入万山围子里_, ⑧_一山放出一山拦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懂得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放眼长远方能履险如夷的生活智 慧。
活动二:品读诗文,观照古今
(阅读与鉴赏 45分)
(一)小雯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 行穿竹,卷 罢《黄庭》② 卧看山。贪啸傲③ , 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 知造物④ 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①玉瀣(xiè) :一种美酒的名称。②《黄庭》:
道家著作,论养生之道。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④造物: 创造万物的上天。
摘录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 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录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① 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 ,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 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 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 ①修禊(xì) 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 春秋两季临水洗濯以祓除不祥和祈福。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 上,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弯曲的水道。③品类: 这里指万物。④信:实在。
6.(2分)【批注】词中“_家住苍烟落照间_,_丝毫尘事不相关_”两 句与《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意境相 似,赞美居住地的环境极优美,把大自然所赋予的美融入其中。
7.(2分)【随感】词的上阕后两句通过描写词人_饮美酒_、逛竹 林、_读道经_、赏山景等生活细节,进一步展现了词人闲适自在 的隐居状态,令人向往。
8.(4分)【圈点】小雯在摘录中标注了疑难字词,请帮她解释。
①霏:_弥漫的云气_
②绝:_断绝_
③至:_到_
④盛:_繁多_、_众多_
9.(3分)【释义】小雯用横线画出了最难理解的句子,请你翻译 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随着太守游玩的乐趣_,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_ 快乐啊_。___
10.(2分)【句读】小雯发现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你用“/” 标示(限两处)。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 茂 林 修 竹 又 有 清 流 激 湍
[答案]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茂 林 修 竹/又 有 清 流 激 湍
11.(2分)【理解】下面是小雯对摘录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你认为不 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作者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兰亭幽雅的自然环境,为后文的抒情议论 奠定基调。
B. 首段主要表现魏晋士人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与后文的“死生亦大 矣”形成鲜明对比。
C. 第二段不仅写天气之佳,更隐喻文人雅士超脱尘俗、心境明朗的精 神状态。
D. 作者由眼前之景转向哲思,体现作者对自然与生命关系的深刻体悟。
[解析] B项,“流觞曲水”是魏晋风雅的体现,重在表现文人雅集
的趣味,而非单纯享乐;且与前文的写景、后文的哲思并无“对比” 关系,而是自然过渡。
12.(3分)【反思】摘录二、三均体现了“乐” ,两文之“乐”有什 么不同?
摘录二的_“乐_”是与民同乐之乐__(1分_)__,摘录三的_“乐_”是与友赏景 饮酒赋诗之乐__(或与友同游之乐_)___(2分_)__。___
附摘录三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 的兰亭集会,是为了做禊事。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年 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 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在亭的)左右辉 映环绕。(我们)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 流水上(供人们取饮),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音乐齐
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 幽深内藏的感情。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宇 宙的浩大,俯身可以考察万物的繁多,纵目游赏,开阔胸怀,极 尽耳目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 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 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 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 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 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 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二)小雯邀请你一起编辑班刊,在实践中探究自强不息的精神 内涵。
励志竭精
吴建华
①“励志竭精”出自《汉书·梅福传》,原文为“定以天下布衣 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意思是坚定意志、竭尽全力。
②竭,形声字,从立,曷声,本义是用肩背负。《说文解字》 云“竭, 负举也” ,后来引申为“用力达到极限”等义,并衍生出尽 心竭力、殚智竭力、殚精竭虑等成语。这些都提醒我们,要想干 成事,实现理想抱负,要尽力而为,要全力以赴。
③励志竭精的前提是锤炼本领,有了做成事的本领,就要脚 踏实地、稳扎稳打,坚持到底,这样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不仅是诸葛亮对儿子 的教诲,也是他本人治学的真实写照,他曾亲手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等法家之书以及《六韬》兵书,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为他后来辅佐刘备、奠定蜀汉基础做好了知识储备。
⑤任弼时同志长期抱病工作,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如此回应: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叶 剑英同志曾评价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 。“燃灯校长”张桂梅为贫困山区女孩点亮希望之光,用实际行动诠释“只要 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誓言。无论古今中外,埋 头苦干都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夸夸其谈是成就不了事业的,坐而论道也是成就不了事业的,正是因为无数人在自己工作岗位 上尽职尽责、默默奉献、负重前行,才成就了大时代的风华正茂。
⑥干事创业如果想跨越赶超、创造奇迹,就要有破釜沉舟的 决心、闯关夺隘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韧劲。铁人王进喜1960年3月 率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 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 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他的英雄壮举立起了一座 丰碑。在研制青蒿素过程中,屠呦呦一直用加热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试验190次仍未成功,之后她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中找到灵感,通过冷处理的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 的首选药物,获得世界的认可、人民的认可。面对风险挑战,知 难而进、迎难而上,穷尽方法去尝试、不遗余力去付出,就会把 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把“可能”变成“现实”。
⑦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但在 人生的赛道上竭尽全力地“拼” ,分秒必争地“冲” ,奋力跑好历史 的接力棒,就可以少留遗憾或者不留遗憾。如果说优秀有标准, 那就是励志竭精创造不凡业绩,做最好的自己。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9月27日,有删改)
13.(2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想干成事,实现理想抱负,要尽力 而为,要全力以赴。
B. 本文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 本文第①②③段提出论点,第④⑤⑥段证明论点,第⑦段总结 全文。
D. 第⑥段中的加点词“一直”不能删去,“一直”体现了屠呦呦的坚持。
[解析] C项,本文第①②段提出论点,第③④⑤⑥段证明论点。
14.(2分)读完本文后,小语和小文对第④段和第⑤段位置能不 能调换产生了分歧。
小语:我认为可以调换,因为两段内容都是围绕第③段所举 的例子,不分先后。
小文:我认为不能调换,因为 第④段举了诸葛亮抄写法家之 书及兵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锤炼本领)的事例,与第③段“励志竭精的前提是锤炼本领”相照应(1分);第⑤段列举了任弼时_、张桂梅埋头苦干_,成就事业的事例_,与第③段_“有了做成事的 本领_,就要脚踏实地_、稳扎稳打_,坚持到底_,这样才能积小胜为_ 大胜_”相照应__(1分_)__。
15.(3分)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用尽心力,不断学习 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最终成功找到了“全反式维A酸”这 一有效药物。
材料二 王振义公开了全反式维A酸的治疗方案,他并未为这 种药物申请专利,而是急切地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
材料一更适合_。材料一举王振义用尽心力_,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_ 治疗方法和技术_,最终成功找到了_“全反式维A酸”这一有效药物_ 的例子_,具体说明了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可以实现理想抱负_,这_ 与选文中强调的励志竭精的观点高度契合_。材料二展现了王振义_ 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_,但与选文的中心论点关系不大_。因此_,材_ 料一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_。___(3分_,结合材料_,言之有理即可_)_
(三)小雯邀请你共赏好文,从人物故事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不息的潮
郑茂琦 蓝鹏飞
①尽管20多年过去了,赵景凯还是忘不了刚从新兵连下到机 务中队时的那些夜晚。熄灯前,打开窗户,迎着咸丝丝的海风, 他一遍遍背诵着长串的机务数据、枯燥的维修细则、绕口的安全 法规。
②他依稀还能看见,远处海上的浪潮排山倒海似的卷上沙滩, 像千万匹战马奔腾着、追逐着,哗啦哗啦的潮声震动着他的耳膜。
③师傅孙宏彦每天晚上必会抽问5道与机务相关的题目,以至于听到他进门的脚步声,赵景凯的心都会瞬间一紧·· 。他告诉赵景 凯,如果连这些基础知识都记不住,就趁早别干机务,更不要跟 着他学机械专业。
④背会了各项规章,完成了考试,师傅就带着赵景凯去外场 摸飞机识件。师傅指着缠绕在战鹰肚子里那些精密复杂的部件,一一做着介绍。哪个螺帽什么形状,哪些接口处容易松、容易裂, 他都了如指掌。
⑤不过,把手册记熟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实践。那是一 个预先机务准备日,师傅带他们这些新兵去外场,安排他们分工 清洗起落架舱。起落架舱在飞机的腹部,赵景凯斜蹲着身子才能把头伸进去。蘸一下汽油,刷两下,然后把头伸出来猛吸两口新 鲜空气,再继续刷。他刷了整整一上午,结果师傅来检查时,只 望了一眼便沉着脸说,下午继续刷。赵景凯看着已经被擦得很光 洁的起落架,捏着鼻子满腹委屈地又刷了半天。到了傍晚,师傅 过来瞅了一眼,把他叫到自己负责刷的另一侧起落架舱,让他对 照检查。
⑥赵景凯伸进头去,把角角落落看了一遍,觉得还是师傅刷 得干净些。他二话没说,拖着酸痛的腰继续刷了起来。
⑦3个月后,赵景凯成为一名机械员。稍有闲暇,师傅便劝他 多去别的机组学习,每个机械技师都各有专长,维护的战机多了, 才能逐渐积累排故的经验。别的飞机发生了问题,师傅也带着他 去看看,把有关情况一一抄在小本子上。有时候,师傅准备好飞 机后也不休息,而是围着飞机边转圈边琢磨。赵景凯耳濡目染,也养成了这些习惯,常常身不离机场、心不离飞机、手不离工 具。
⑧夏天,空旷的机场没有一丝阴凉,他趴在蒸炉般滚烫的排 气装置上检修;晚上,工作灯一开,蚊子成群而至,他忍着叮咬 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冬天,他脱下大衣,钻 进寒气袭骨的金属管道检修,快冻僵时爬出来,裹上大衣,跑上 几圈,身上稍稍暖和了,便又钻了进去。
⑨几年下来,赵景凯也成长为一名机械技师,脾气变得比师 傅还倔。一个飞行日,赵景凯对战机进行维护,检查阻力伞锁时, 他发现了间隙,间隙再扩大,尾伞撑开时就容易脱钩,引发飞行 事故。他把这个发现告诉师傅,师傅的意见是可以暂时不处理,等到做周期性维护时再一并处理。
⑩师傅耐心地跟他说,机务领域有两类问题,一类是故障, 必须坚持故障不过夜的传统;一类是隐患,可以结合飞机进厂做周期性维护时一起解决。但是,赵景凯的倔劲上来了,听不进去, 坚持立刻就做处理。师傅微微一笑,拿起工具跟在他身旁。
那是他第一次拆阻力伞锁钩,手里拿着几套工具,围着飞 机打转,一时无从下手。天边渐渐蒙上一层灰影,几个人打着手 电反复研究,最后只能用笨办法,先把尾部的蒙皮取掉,露出连 接点,然后再一一拆解……
那天,他们几个人打着手电,在瑟瑟寒风里干到凌晨三四 点,才装好了新的锁钩……
后来,赵景凯跟师傅坦言,当时他记得书上说过,锁钩可 以拆,结果一拆就后悔了。师傅说,我知道。
如今,师徒两人分属不同的机务分队, 负责保障不同的机 型,业务上合作得比以前少了,但交流并不少。
跑道的尽头,一望无际的大海吹来了向晚的凉风。海浪又 急又高,撞到峥嵘的礁石上,散开一层层的银色浪花退落下去, 后面的浪头很迅速地赶过这片退落的飞沫,更有力地奔上滩头。
巨大的橘红色夕阳慢慢落进远方海天相接处,赵景凯看到 师傅古铜色的脸庞被镀上了一抹红晕。他们20年来并肩战斗的岁 月在眼前掠过,赵景凯的心头仿佛也涌起了奔腾不息的潮水,他 分明听到了大海在召唤……
(选自《解放军报》2024年9月27日,有删改)
16.(3分)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必会”“一紧”说明孙宏彦是一个严苛、不近 人情的人。
B. 第⑥段中“拖着酸痛的腰继续刷了起来”属于细节描写,突出了 赵景凯工作的辛苦。
C. 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景凯是一个倔强、执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人。
D. 文章详细描写了赵景凯师徒的工作场景,展现了机务人员的敬 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解析] A项,“必会”“一紧”说明孙宏彦是一个严格的人,并不能 说明他是一个严苛、不近人情的人。
17.(4分)文章语言优美,很有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1)(2分)远处海上的浪潮排山倒海似的卷上沙滩,像千万匹 战马奔腾着、追逐着。
_“排山倒海_”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__“像千万匹战马_”运用比喻的修_ 辞手法_,把浪潮比作千万匹战马__(1分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_ 的汹涌和壮观(1分)。
(2)(2分)赵景凯耳濡目染,也养成了这些习惯,常常身不离 机场、心不离飞机、手不离工具。
_“身不离机场_、心不离飞机_、手不离工具_”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_,__ 强调了赵景凯对工作的专注和热爱__(尽职尽责_、勤奋刻苦_、敬业_ 好学)(1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1分)。
18.(2分)同学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对第⑧段能否删除有不同 意见。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完成题目。
小语:我认为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后文章衔接更紧密了。
小文:我认为不能删去,因为 第⑧段交代了赵景凯工作环境 的艰苦_,表现了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_,突出了他吃苦耐劳_、敬业_ 奉献的精神__(1分_)__,为下文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械技师做了铺 垫__(1分_)__。
19.(3分)文章以《不息的潮》为题,意蕴深远。请你结合相关 内容,简要分析。
①从字面看_,__“不息的潮_”指海边奔腾不息的潮水_。②从深层看_,__ _“不息的潮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_,把赵景凯师徒比作永不停息的_ 潮水_,歌颂了他们奋斗不息_、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_。③深化了文_ 章主题_,歌颂了像赵景凯师徒一样坚守岗位_、无私奉献的机务人_ 员_,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这种精神能不断传承下去的愿望_。______ __(答出字面含义给1分_,答出深层含义给1分_,答出文章主题给1__ 分_)
(四)小雯想请你运用整本书阅读方法,和她一起阅读《艾青诗 选》和《红星照耀中国》。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在那些蜷卧在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的困倦的人群里,
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秽的人群里,
他最先醒来——
他醒来显得如此突兀
每天都好像被惊醒似的,
是的,他是被惊醒的,
惊醒他的
是黎明所乘的车辆的轮子
滚在天边的声音。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惊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他走上了山坡,
在那山坡上伫立了很久,
终于他看见这每天都显现的奇迹: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曙光…… 看,
天地间在举行着最隆重的典礼……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节选)
……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
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蒋介石发动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时,他的 黑名单上名列第一的就是这个把胜利送给他的危险青年,因为这 位总司令明白,这个青年也可能把胜利从他手中夺走。这样就开 始了周恩来作为国民党手中的逃犯和第三次革命——在中国举起 红旗的那次革命——领导人的生涯。
这个造反者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 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接着他去了汕头,那里的红色 工人已经占领了华南这个大海港,在周恩来领导下守了十日,抵 御外国炮舰和地方军阀部队的进攻。后来他又去了广州,组织著 名的广州公社。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小雯研读《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
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0.(2分)【事件说一说】艾青和埃德加·斯诺笔下的“吹号者”及 “造反者”形象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请你就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概括“吹号者”的典型事件。
吹号者 _【示例_】①吹号者被黎明所乘的车辆的轮子滚在天边的 声音惊醒_;②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_,携 着号角走上了山坡_;③吹号者看见每天都显现的奇迹__
造反者 ①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②因领导 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被蒋介石反革命政权通缉;③参 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④领导红色工人坚守汕头大海 港;⑤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
21.(2分)【写法品一品】两篇选文都用到了叙事的表达方式, 就《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选段,请你品一品。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节选)
_【示例_】通过叙述吹号者被黎明所_ 乘的车辆的轮子滚在天边的声音惊_ 醒_,展现了吹号者的革命警惕性___ 通过对周恩来典型事件的叙 述,展现了周恩来卓越的领 导才能
22.(2分)【人物评一评】两篇选文的主人公都是“吹号者” ,结 合选段,请你评一评周恩来。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节选)
选文中的“吹号者”在中国社 会“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 来”时,他想望着黎明;在 “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中,最早“起来” ,吹响了号 角,堪称“吹号者” _【示例_】选文中的周恩来出身于书 香门第_,因领导发动上海工人武装 起义被蒋介石反革命政权通缉_,参 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_,领导红色 工人坚守汕头大海港_,组织著名的 广州公社_,堪称_“吹号者_”______
23.(2分)【主旨探一探】《艾青诗选》和《红星照耀中国》都 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请探究《吹号者》的主旨。
《艾青诗选·吹号者》 《红星照耀中国》
_【示例_】通过描绘吹号 者的形象和命运_,表达 了对为了民族解放事业 而勇于牺牲的英勇人士 的深深敬意和赞美____ 描绘了我党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伟大 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 凡的精神风貌,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 背景、发展的原因,揭示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 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 国,照耀全世界
活动三:坚持梦想,努力实践
(表达与交流 55分)
24.(5分)(2025 ·黄石期末)主题活动即将结束,班级举行了 辩论赛,辩题是“拥有难以实现的梦想,应不应该坚持” ,请从下 列任务中代入角色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 作为正方一辩,请围绕正方观点(拥有难以实现的梦想, 应该坚持)陈述三点理由,不超过100字。
______【示例_】理由1_:追梦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能够锻炼个人的意 志力和韧性_。理由2_:追梦过程中的挑战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 力_。理由3_:坚持梦想可以传递正能量_,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 会氛围。
任务二: 正方四辩为了让自己最后的总结陈词既有说服力又有文 采,根据正方观点,他以“梦想”为主题作了一首小诗穿插其中。
(不少于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_【示例_】梦想如星辰_,遥不可及/心中却燃烧,__不灭的希冀/风雨兼 程路_,步履不停/直_到触摸到,__梦想的边际。___
25.(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一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 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
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你就可以突破自我, 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
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上了飞机后,怕孩子吵闹打扰到身边休 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人都发了一份礼物,礼物是耳塞和两颗 小糖果,还附了一张纸条:“您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 ,我刚 刚一岁半。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妈妈还是担心我的 哭闹会打扰到您,毕竟飞机气压变化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 合打扰别人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有耳塞和 小糖果,希望能减轻您的困扰。Wendy祝您旅途愉快哟。”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教养的可贵。教养就是体恤他人的能力, 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不随便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一个有教 养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联想与思考, 自选角度, 自拟题 目,写一篇文章。
[答案] 作文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80张PPT)
人教新版 九上 语文
同步课件
统编版九上语文 阶段性检测(新考向)讲解课件
九上语文第2单元检测卷
范围:第2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2025湖北中考仿真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青春好时光,奋斗正当时,为此班级将开展“自强不息”主题
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感悟自强,奋进青春
(积累与运用 20分)
小雨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持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在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的精神犹如璀璨星辰,穿
越时空的界限,照亮着每一个奋斗者的心灵之路。它不仅是中华
民族千年传承的魂魄,更是每一个不屈灵魂深处最炽热的火焰,
生生不息,燎原四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周易》的箴言使我们
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自强不息,积极
进取,才能取得成功。自强,燃起心中希望;奋斗,( );自
强和奋斗相得益彰。欧阳修被贬滁州,仍心无旁骛地治理地方,
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柳宗元谪居永州,仍致力于诗文创作,写
出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
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志存高远、积极进取,面对困境,不能
自怨自艾,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达到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将奋斗的足迹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上。#1.3
1.(3分)请你为主持词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炽热( ) ②箴言( ) ③镌刻( )
chì
zhēn
juān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主持词的括
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和谐。( )
C
A. 点明人生光芒 B. 点缀人生光芒
C. 点亮人生华章 D. 点明人生华章
3.(3分)小雨准备在第二段嵌入一副对联,上联是“遵箴言自强
不息终能逐梦”,请你从下列各项中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D
A. 仿古贤逆境奋进方可传世 B. 效古贤逆境奋进方可留名
C. 仿古贤奋发图强方可传世 D. 效古贤奋发图强方可留名
4.(3分)小雨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
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示例一】“自强不息”重读(1分),强调君子应秉持的处世态度,契合语段“自强不息”的主题(2分)。
【示例二】“受益匪浅”重读(1分),突出箴言对人的启发价值
(2分)。
5.(8分)为增强主持词的感染力,小雨增补了一些古诗文,请你
帮他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古诗文中一直蕴藏着“自强不息”的思想。我们从“①________
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读
出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有光明前途的乐观心
态;我们从“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长风破
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中看到了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我们从“⑤___________
_____,⑥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中明白了困
境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的人生哲理;我们从“⑦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懂得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放眼长远方能履险如夷的生活智
慧。#3.1
山重水复疑
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活动二:品读诗文,观照古今
(阅读与鉴赏 45分)
(一)小雯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 行穿竹,卷
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 ,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
知造物 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①玉瀣(xiè):一种美酒的名称。②《黄庭》:
道家著作,论养生之道。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④造物:
创造万物的上天。#1.1.3
摘录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
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
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4.1
摘录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 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
哉!
(选自《兰亭集序》)#3.3.1
【注释】 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
春秋两季临水洗濯以祓除不祥和祈福。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引
(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
上,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弯曲的水道。③品类:
这里指万物。④信:实在。#3.4
6.(2分)【批注】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与《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意境相
似,赞美居住地的环境极优美,把大自然所赋予的美融入其中。
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7.(2分)【随感】词的上阕后两句通过描写词人________、逛竹
林、________、赏山景等生活细节,进一步展现了词人闲适自在
的隐居状态,令人向往。
饮美酒
读道经
8.(4分)【圈点】小雯在摘录中标注了疑难字词,请帮她解释。
①霏:____________
②绝:______
③至:____
④盛:____________
弥漫的云气
断绝

繁多、众多
9.(3分)【释义】小雯用横线画出了最难理解的句子,请你翻译
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游人知道跟随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
快乐啊。
10.(2分)【句读】小雯发现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你用“/”
标示(限两处)。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 茂 林 修 竹 又 有 清 流 激 湍
[答案]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茂 林 修 竹/又 有 清 流 激 湍
11.(2分)【理解】下面是小雯对摘录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你认为不
正确的一项是( )
B
A. 作者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兰亭幽雅的自然环境,为后文的抒情议论
奠定基调。
B. 首段主要表现魏晋士人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与后文的“死生亦大
矣”形成鲜明对比。
C. 第二段不仅写天气之佳,更隐喻文人雅士超脱尘俗、心境明朗的精
神状态。
D. 作者由眼前之景转向哲思,体现作者对自然与生命关系的深刻体悟。
[解析] B项,“流觞曲水”是魏晋风雅的体现,重在表现文人雅集
的趣味,而非单纯享乐;且与前文的写景、后文的哲思并无“对比”
关系,而是自然过渡。
12.(3分)【反思】摘录二、三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
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录二的“乐”是与民同乐之乐(1分),摘录三的“乐”是与友赏景饮酒赋诗之乐(或与友同游之乐)(2分)。
附摘录三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
的兰亭集会,是为了做禊事。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年
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
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在亭的)左右辉
映环绕。(我们)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
流水上(供人们取饮),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音乐齐
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
幽深内藏的感情。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宇
宙的浩大,俯身可以考察万物的繁多,纵目游赏,开阔胸怀,极
尽耳目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
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
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
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
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
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
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
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二)小雯邀请你一起编辑班刊,在实践中探究自强不息的精神
内涵。
励志竭精
吴建华
①“励志竭精”出自《汉书·梅福传》,原文为“定以天下布衣
励志竭精,以赴延阙”,意思是坚定意志、竭尽全力。
②竭,形声字,从立,曷声,本义是用肩背负。《说文解字》
云“竭,负举也”,后来引申为“用力达到极限”等义,并衍生出尽
心竭力、殚智竭力、殚精竭虑等成语。这些都提醒我们,要想干
成事,实现理想抱负,要尽力而为,要全力以赴。
③励志竭精的前提是锤炼本领,有了做成事的本领,就要脚
踏实地、稳扎稳打,坚持到底,这样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不仅是诸葛亮对儿子
的教诲,也是他本人治学的真实写照,他曾亲手抄写《申子》
《韩非子》《管子》等法家之书以及《六韬》兵书,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为他后来辅佐刘备、奠定蜀汉基础做好了知识储备。
⑤任弼时同志长期抱病工作,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如此回应: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叶
剑英同志曾评价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燃灯校
长”张桂梅为贫困山区女孩点亮希望之光,用实际行动诠释“只要
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誓言。无论古今中外,埋
头苦干都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夸夸其谈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坐而论道也是成就不了事业的,正是因为无数人在自己工作岗位
上尽职尽责、默默奉献、负重前行,才成就了大时代的风华正
茂。
⑥干事创业如果想跨越赶超、创造奇迹,就要有破釜沉舟的
决心、闯关夺隘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韧劲。铁人王进喜1960年3月
率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
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
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他的英雄壮举立起了一座
丰碑。在研制青蒿素过程中,屠呦呦一直用加热的方法从青蒿中
提取,试验190次仍未成功,之后她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中找到灵感,通过冷处理的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
的首选药物,获得世界的认可、人民的认可。面对风险挑战,知
难而进、迎难而上,穷尽方法去尝试、不遗余力去付出,就会把
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现实”。
⑦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但在
人生的赛道上竭尽全力地“拼”,分秒必争地“冲”,奋力跑好历史
的接力棒,就可以少留遗憾或者不留遗憾。如果说优秀有标准,
那就是励志竭精创造不凡业绩,做最好的自己。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9月27日,有删改)#1.1.8
13.(2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想干成事,实现理想抱负,要尽力
而为,要全力以赴。
B. 本文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 本文第①②③段提出论点,第④⑤⑥段证明论点,第⑦段总结
全文。
D. 第⑥段中的加点词“一直”不能删去,“一直”体现了屠呦呦的坚持。
[解析] C项,本文第①②段提出论点,第③④⑤⑥段证明论点。
14.(2分)读完本文后,小语和小文对第④段和第⑤段位置能不
能调换产生了分歧。
小语:我认为可以调换,因为两段内容都是围绕第③段所举
的例子,不分先后。
小文:我认为不能调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举了诸葛亮抄写法家之
书及兵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锤炼本领)的事例,与第③段
“励志竭精的前提是锤炼本领”相照应(1分);第⑤段列举了任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1.2
时、张桂梅埋头苦干,成就事业的事例,与第③段“有了做成事的
本领,就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坚持到底,这样才能积小胜为
大胜”相照应(1分)。
15.(3分)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用尽心力,不断学习
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最终成功找到了“全反式维A酸”这
一有效药物。
材料二 王振义公开了全反式维A酸的治疗方案,他并未为这
种药物申请专利,而是急切地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更适合。材料一举王振义用尽心力,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
治疗方法和技术,最终成功找到了“全反式维A酸”这一有效药物
的例子,具体说明了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可以实现理想抱负,这
与选文中强调的励志竭精的观点高度契合。材料二展现了王振义
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但与选文的中心论点关系不大。因此,材
料一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3分,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三)小雯邀请你共赏好文,从人物故事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不息的潮
郑茂琦 蓝鹏飞
①尽管20多年过去了,赵景凯还是忘不了刚从新兵连下到机
务中队时的那些夜晚。熄灯前,打开窗户,迎着咸丝丝的海风,
他一遍遍背诵着长串的机务数据、枯燥的维修细则、绕口的安全
法规。
②他依稀还能看见,远处海上的浪潮排山倒海似的卷上沙滩,
像千万匹战马奔腾着、追逐着,哗啦哗啦的潮声震动着他的耳
膜。
③师傅孙宏彦每天晚上必会抽问5道与机务相关的题目,以至
于听到他进门的脚步声,赵景凯的心都会瞬间一紧。他告诉赵景
凯,如果连这些基础知识都记不住,就趁早别干机务,更不要跟
着他学机械专业。
④背会了各项规章,完成了考试,师傅就带着赵景凯去外场
摸飞机识件。师傅指着缠绕在战鹰肚子里那些精密复杂的部件,
一一做着介绍。哪个螺帽什么形状,哪些接口处容易松、容易裂,
他都了如指掌。
⑤不过,把手册记熟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实践。那是一
个预先机务准备日,师傅带他们这些新兵去外场,安排他们分工
清洗起落架舱。起落架舱在飞机的腹部,赵景凯斜蹲着身子才能
把头伸进去。蘸一下汽油,刷两下,然后把头伸出来猛吸两口新
鲜空气,再继续刷。他刷了整整一上午,结果师傅来检查时,只
望了一眼便沉着脸说,下午继续刷。赵景凯看着已经被擦得很光
洁的起落架,捏着鼻子满腹委屈地又刷了半天。到了傍晚,师傅
过来瞅了一眼,把他叫到自己负责刷的另一侧起落架舱,让他对
照检查。
⑥赵景凯伸进头去,把角角落落看了一遍,觉得还是师傅刷
得干净些。他二话没说,拖着酸痛的腰继续刷了起来。
⑦3个月后,赵景凯成为一名机械员。稍有闲暇,师傅便劝他
多去别的机组学习,每个机械技师都各有专长,维护的战机多了,
才能逐渐积累排故的经验。别的飞机发生了问题,师傅也带着他
去看看,把有关情况一一抄在小本子上。有时候,师傅准备好飞
机后也不休息,而是围着飞机边转圈边琢磨。赵景凯耳濡目染,
也养成了这些习惯,常常身不离机场、心不离飞机、手不离工
具。
⑧夏天,空旷的机场没有一丝阴凉,他趴在蒸炉般滚烫的排
气装置上检修;晚上,工作灯一开,蚊子成群而至,他忍着叮咬
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冬天,他脱下大衣,钻
进寒气袭骨的金属管道检修,快冻僵时爬出来,裹上大衣,跑上
几圈,身上稍稍暖和了,便又钻了进去。
⑨几年下来,赵景凯也成长为一名机械技师,脾气变得比师
傅还倔。一个飞行日,赵景凯对战机进行维护,检查阻力伞锁时,
他发现了间隙,间隙再扩大,尾伞撑开时就容易脱钩,引发飞行
事故。他把这个发现告诉师傅,师傅的意见是可以暂时不处理,
等到做周期性维护时再一并处理。
⑩师傅耐心地跟他说,机务领域有两类问题,一类是故障,
必须坚持故障不过夜的传统;一类是隐患,可以结合飞机进厂做
周期性维护时一起解决。但是,赵景凯的倔劲上来了,听不进去,
坚持立刻就做处理。师傅微微一笑,拿起工具跟在他身旁。
那是他第一次拆阻力伞锁钩,手里拿着几套工具,围着飞
机打转,一时无从下手。天边渐渐蒙上一层灰影,几个人打着手
电反复研究,最后只能用笨办法,先把尾部的蒙皮取掉,露出连
接点,然后再一一拆解……
那天,他们几个人打着手电,在瑟瑟寒风里干到凌晨三四
点,才装好了新的锁钩……
后来,赵景凯跟师傅坦言,当时他记得书上说过,锁钩可
以拆,结果一拆就后悔了。师傅说,我知道。
如今,师徒两人分属不同的机务分队,负责保障不同的机
型,业务上合作得比以前少了,但交流并不少。
跑道的尽头,一望无际的大海吹来了向晚的凉风。海浪又
急又高,撞到峥嵘的礁石上,散开一层层的银色浪花退落下去,
后面的浪头很迅速地赶过这片退落的飞沫,更有力地奔上滩头。
巨大的橘红色夕阳慢慢落进远方海天相接处,赵景凯看到
师傅古铜色的脸庞被镀上了一抹红晕。他们20年来并肩战斗的岁
月在眼前掠过,赵景凯的心头仿佛也涌起了奔腾不息的潮水,他
分明听到了大海在召唤……
(选自《解放军报》2024年9月27日,有删改)#1.18
16.(3分)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A. 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必会”“一紧”说明孙宏彦是一个严苛、不近
人情的人。
B. 第⑥段中“拖着酸痛的腰继续刷了起来”属于细节描写,突出了
赵景凯工作的辛苦。
C. 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景凯是一个倔强、执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人。
D. 文章详细描写了赵景凯师徒的工作场景,展现了机务人员的敬
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解析] A项,“必会”“一紧”说明孙宏彦是一个严格的人,并不能
说明他是一个严苛、不近人情的人。
17.(4分)文章语言优美,很有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1)(2分)远处海上的浪潮排山倒海似的卷上沙滩,像千万匹
战马奔腾着、追逐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山倒海”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像千万匹战马”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把浪潮比作千万匹战马(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
的汹涌和壮观(1分)。
(2)(2分)赵景凯耳濡目染,也养成了这些习惯,常常身不离
机场、心不离飞机、手不离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不离机场、心不离飞机、手不离工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强调了赵景凯对工作的专注和热爱(尽职尽责、勤奋刻苦、敬业
好学)(1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1分)。
18.(2分)同学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对第⑧段能否删除有不同
意见。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完成题目。
小语:我认为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后文章衔接更紧密了。
小文:我认为不能删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段交代了赵景凯工作环境
的艰苦,表现了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突出了他吃苦耐劳、敬业
奉献的精神(1分),为下文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械技师做了铺
垫(1分)。
19.(3分)文章以《不息的潮》为题,意蕴深远。请你结合相关
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字面看,“不息的潮”指海边奔腾不息的潮水。②从深层看,
“不息的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赵景凯师徒比作永不停息的
潮水,歌颂了他们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③深化了文
章主题,歌颂了像赵景凯师徒一样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机务人
员,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这种精神能不断传承下去的愿望。
(答出字面含义给1分,答出深层含义给1分,答出文章主题给1
分)
(四)小雯想请你运用整本书阅读方法,和她一起阅读《艾青诗
选》和《红星照耀中国》。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在那些蜷卧在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的困倦的人群里,
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秽的人群里,
他最先醒来——
他醒来显得如此突兀
每天都好像被惊醒似的,
是的,他是被惊醒的,
惊醒他的
是黎明所乘的车辆的轮子
滚在天边的声音。#1.9
…………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惊醒他的#1.19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他走上了山坡,
在那山坡上伫立了很久,
终于他看见这每天都显现的奇迹: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1.29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曙光……
看,
天地间在举行着最隆重的典礼……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节选)#2
……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
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
蒋介石发动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时,他的
黑名单上名列第一的就是这个把胜利送给他的危险青年,因为这
位总司令明白,这个青年也可能把胜利从他手中夺走。这样就开
始了周恩来作为国民党手中的逃犯和第三次革命——在中国举起
红旗的那次革命——领导人的生涯。
…………
这个造反者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
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接着他去了汕头,那里的红色
工人已经占领了华南这个大海港,在周恩来领导下守了十日,抵
御外国炮舰和地方军阀部队的进攻。后来他又去了广州,组织著
名的广州公社。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小雯研读《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
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3
20.(2分)【事件说一说】艾青和埃德加·斯诺笔下的“吹号者”及
“造反者”形象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请你就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概括“吹号者”的典型事件。
吹号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反者 ①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②因领导
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被蒋介石反革命政权通缉;③参
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④领导红色工人坚守汕头大海
港;⑤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
【示例】①吹号者被黎明所乘的车辆的轮子滚在天边的声音惊醒;②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携着号角走上了山坡;③吹号者看见每天都显现的奇迹
21.(2分)【写法品一品】两篇选文都用到了叙事的表达方式,
就《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选段,请你品一品。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
(节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对周恩来典型事件的叙
述,展现了周恩来卓越的领
导才能
【示例】通过叙述吹号者被黎明所
乘的车辆的轮子滚在天边的声音惊
醒,展现了吹号者的革命警惕性
22.(2分)【人物评一评】两篇选文的主人公都是“吹号者”,结
合选段,请你评一评周恩来。
《艾青诗选·吹号者》 (节选)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
(节选)
选文中的“吹号者”在中国社 会“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 来”时,他想望着黎明;在 “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 中,最早“起来”,吹响了号 角,堪称“吹号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选文中的周恩来出身于书
香门第,因领导发动上海工人武装
起义被蒋介石反革命政权通缉,参
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领导红色
工人坚守汕头大海港,组织著名的
广州公社,堪称“吹号者”
23.(2分)【主旨探一探】《艾青诗选》和《红星照耀中国》都
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请探究《吹号者》的主旨。
《艾青诗选·吹号者》 《红星照耀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我党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伟大
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
凡的精神风貌,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
背景、发展的原因,揭示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
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
国,照耀全世界
【示例】通过描绘吹号者的形象和命运,表达了对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英勇人士的深深敬意和赞美
活动三:坚持梦想,努力实践
(表达与交流 55分)
24.(5分)(2025·黄石期末)主题活动即将结束,班级举行了
辩论赛,辩题是“拥有难以实现的梦想,应不应该坚持”,请从下
列任务中代入角色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 作为正方一辩,请围绕正方观点(拥有难以实现的梦想,
应该坚持)陈述三点理由,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理由1:追梦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能够锻炼个人的意
志力和韧性。理由2:追梦过程中的挑战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
力。理由3:坚持梦想可以传递正能量,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
会氛围。
任务二: 正方四辩为了让自己最后的总结陈词既有说服力又有文
采,根据正方观点,他以“梦想”为主题作了一首小诗穿插其中。
(不少于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梦想如星辰,遥不可及/心中却燃烧,不灭的希冀/风雨兼程路,步履不停/直到触摸到,梦想的边际。
25.(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一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
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
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你就可以突破自我,
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1.2
题二
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上了飞机后,怕孩子吵闹打扰到身边休
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人都发了一份礼物,礼物是耳塞和两颗
小糖果,还附了一张纸条:“您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
刚一岁半。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妈妈还是担心我的
哭闹会打扰到您,毕竟飞机气压变化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
合打扰别人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有耳塞和
小糖果,希望能减轻您的困扰。Wendy祝您旅途愉快哟。”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教养的可贵。教养就是体恤他人的能力,
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不随便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一个有教
养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联想与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写一篇文章。#2.2.3
[答案] 作文略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统编九上语文第2单元检测卷
(2025中考湖北卷仿真)
范围:第2单元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青春好时光,奋斗正当时,为此班级将开展“自强不息”主题 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感悟自强,奋进青春
(积累与运用 20分)
小雨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持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在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自强不息的精神犹如璀璨星辰,穿 越时空的界限,照亮着每一个奋斗者的心灵之路。它不仅是中华 民族千年传承的魂魄,更是每一个不屈灵魂深处最炽热的火焰,生生不息,燎原四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 自《周易》的箴言使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自强不息,积极 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自强,燃起心中希望;奋斗,( ); 自 强和奋斗相得益彰。欧阳修被贬滁州,仍心无旁骛地治理地方, 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柳宗元谪居永州,仍致力于诗文创作,写 出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
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志存高远、积极进取,面对困境,不能 自怨 自艾,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达到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将奋斗的足迹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上。
1.(3分)请你为主持词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炽热( ) ②箴言( ) ③镌刻( )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主持词的括 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和谐。( )
A. 点明人生光芒 B. 点缀人生光芒
C. 点亮人生华章 D. 点明人生华章
3.(3分)小雨准备在第二段嵌入一副对联,上联是“遵箴言自强 不息终能逐梦” ,请你从下列各项中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A. 仿古贤逆境奋进方可传世 B. 效古贤逆境奋进方可留名
C. 仿古贤奋发图强方可传世 D. 效古贤奋发图强方可留名
4.(3分)小雨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 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5.(8分)为增强主持词的感染力,小雨增补了一些古诗文,请你 帮他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古诗文中一直蕴藏着“自强不息”的思想。我们从“①_,②__”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读 出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有光明前途的乐观心 态;我们从“③__,④__”(杜甫《望岳》)
中看到了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我们从“⑤____,⑥__”(陆游《游山西村》)中明白了困 境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的人生哲理;我们从“⑦__, ⑧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懂得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放眼长远方能履险如夷的生活智 慧。
活动二:品读诗文,观照古今
(阅读与鉴赏 45分)
(一)小雯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 行穿竹,卷 罢《黄庭》② 卧看山。贪啸傲③ , 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 知造物④ 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①玉瀣(xiè) :一种美酒的名称。②《黄庭》:
道家著作,论养生之道。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④造物: 创造万物的上天。
摘录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 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录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① 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 ,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 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 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 ①修禊(xì) 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 春秋两季临水洗濯以祓除不祥和祈福。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 上,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弯曲的水道。③品类: 这里指万物。④信:实在。
6.(2分)【批注】词中“__,__”两 句与《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意境相 似,赞美居住地的环境极优美,把大自然所赋予的美融入其中。
7.(2分)【随感】词的上阕后两句通过描写词人__、逛竹 林、__、赏山景等生活细节,进一步展现了词人闲适自在 的隐居状态,令人向往。
8.(4分)【圈点】小雯在摘录中标注了疑难字词,请帮她解释。
①霏:__
②绝:__
③至:__
④盛:__9.(3分)【释义】小雯用横线画出了最难理解的句子,请你翻译 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2分)【句读】小雯发现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你用“/” 标示(限两处)。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 茂 林 修 竹 又 有 清 流 激 湍
11.(2分)【理解】下面是小雯对摘录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你认为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兰亭幽雅的自然环境,为后文的抒情议论 奠定基调。
B. 首段主要表现魏晋士人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与后文的“死生亦大 矣”形成鲜明对比。
C. 第二段不仅写天气之佳,更隐喻文人雅士超脱尘俗、心境明朗的精 神状态。
D. 作者由眼前之景转向哲思,体现作者对自然与生命关系的深刻体悟。
12.(3分)【反思】摘录二、三均体现了“乐” ,两文之“乐”有什 么不同?
(二)小雯邀请你一起编辑班刊,在实践中探究自强不息的精神 内涵。
励志竭精
吴建华
①“励志竭精”出自《汉书·梅福传》,原文为“定以天下布衣 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意思是坚定意志、竭尽全力。
②竭,形声字,从立,曷声,本义是用肩背负。《说文解字》 云“竭, 负举也” ,后来引申为“用力达到极限”等义,并衍生出尽 心竭力、殚智竭力、殚精竭虑等成语。这些都提醒我们,要想干 成事,实现理想抱负,要尽力而为,要全力以赴。
③励志竭精的前提是锤炼本领,有了做成事的本领,就要脚 踏实地、稳扎稳打,坚持到底,这样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不仅是诸葛亮对儿子 的教诲,也是他本人治学的真实写照,他曾亲手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等法家之书以及《六韬》兵书,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为他后来辅佐刘备、奠定蜀汉基础做好了知识储备。
⑤任弼时同志长期抱病工作,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如此回应: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叶 剑英同志曾评价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 。“燃灯校长”张桂梅为贫困山区女孩点亮希望之光,用实际行动诠释“只要 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誓言。无论古今中外,埋 头苦干都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夸夸其谈是成就不了事业的,坐而论道也是成就不了事业的,正是因为无数人在自己工作岗位 上尽职尽责、默默奉献、负重前行,才成就了大时代的风华正茂。
⑥干事创业如果想跨越赶超、创造奇迹,就要有破釜沉舟的 决心、闯关夺隘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韧劲。铁人王进喜1960年3月 率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 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 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他的英雄壮举立起了一座 丰碑。在研制青蒿素过程中,屠呦呦一直用加热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试验190次仍未成功,之后她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中找到灵感,通过冷处理的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 的首选药物,获得世界的认可、人民的认可。面对风险挑战,知 难而进、迎难而上,穷尽方法去尝试、不遗余力去付出,就会把 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把“可能”变成“现实”。
⑦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但在 人生的赛道上竭尽全力地“拼” ,分秒必争地“冲” ,奋力跑好历史 的接力棒,就可以少留遗憾或者不留遗憾。如果说优秀有标准, 那就是励志竭精创造不凡业绩,做最好的自己。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9月27日,有删改)
13.(2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想干成事,实现理想抱负,要尽力 而为,要全力以赴。
B. 本文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 本文第①②③段提出论点,第④⑤⑥段证明论点,第⑦段总结 全文。
D. 第⑥段中的加点词“一直”不能删去,“一直”体现了屠呦呦的坚持。
14.(2分)读完本文后,小语和小文对第④段和第⑤段位置能不 能调换产生了分歧。
小语:我认为可以调换,因为两段内容都是围绕第③段所举 的例子,不分先后。
小文:我认为不能调换,因为_________ ______15.(3分)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用尽心力,不断学习 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最终成功找到了“全反式维A酸”这 一有效药物。
材料二 王振义公开了全反式维A酸的治疗方案,他并未为这 种药物申请专利,而是急切地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
(三)小雯邀请你共赏好文,从人物故事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不息的潮
郑茂琦 蓝鹏飞
①尽管20多年过去了,赵景凯还是忘不了刚从新兵连下到机 务中队时的那些夜晚。熄灯前,打开窗户,迎着咸丝丝的海风, 他一遍遍背诵着长串的机务数据、枯燥的维修细则、绕口的安全 法规。
②他依稀还能看见,远处海上的浪潮排山倒海似的卷上沙滩, 像千万匹战马奔腾着、追逐着,哗啦哗啦的潮声震动着他的耳膜。
③师傅孙宏彦每天晚上必会抽问5道与机务相关的题目,以至于听到他进门的脚步声,赵景凯的心都会瞬间一紧·· 。他告诉赵景 凯,如果连这些基础知识都记不住,就趁早别干机务,更不要跟 着他学机械专业。
④背会了各项规章,完成了考试,师傅就带着赵景凯去外场 摸飞机识件。师傅指着缠绕在战鹰肚子里那些精密复杂的部件,一一做着介绍。哪个螺帽什么形状,哪些接口处容易松、容易裂, 他都了如指掌。
⑤不过,把手册记熟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实践。那是一 个预先机务准备日,师傅带他们这些新兵去外场,安排他们分工 清洗起落架舱。起落架舱在飞机的腹部,赵景凯斜蹲着身子才能把头伸进去。蘸一下汽油,刷两下,然后把头伸出来猛吸两口新 鲜空气,再继续刷。他刷了整整一上午,结果师傅来检查时,只 望了一眼便沉着脸说,下午继续刷。赵景凯看着已经被擦得很光 洁的起落架,捏着鼻子满腹委屈地又刷了半天。到了傍晚,师傅 过来瞅了一眼,把他叫到自己负责刷的另一侧起落架舱,让他对 照检查。
⑥赵景凯伸进头去,把角角落落看了一遍,觉得还是师傅刷 得干净些。他二话没说,拖着酸痛的腰继续刷了起来。
⑦3个月后,赵景凯成为一名机械员。稍有闲暇,师傅便劝他 多去别的机组学习,每个机械技师都各有专长,维护的战机多了, 才能逐渐积累排故的经验。别的飞机发生了问题,师傅也带着他 去看看,把有关情况一一抄在小本子上。有时候,师傅准备好飞 机后也不休息,而是围着飞机边转圈边琢磨。赵景凯耳濡目染,也养成了这些习惯,常常身不离机场、心不离飞机、手不离工 具。
⑧夏天,空旷的机场没有一丝阴凉,他趴在蒸炉般滚烫的排 气装置上检修;晚上,工作灯一开,蚊子成群而至,他忍着叮咬 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冬天,他脱下大衣,钻 进寒气袭骨的金属管道检修,快冻僵时爬出来,裹上大衣,跑上 几圈,身上稍稍暖和了,便又钻了进去。
⑨几年下来,赵景凯也成长为一名机械技师,脾气变得比师 傅还倔。一个飞行日,赵景凯对战机进行维护,检查阻力伞锁时, 他发现了间隙,间隙再扩大,尾伞撑开时就容易脱钩,引发飞行 事故。他把这个发现告诉师傅,师傅的意见是可以暂时不处理,等到做周期性维护时再一并处理。
⑩师傅耐心地跟他说,机务领域有两类问题,一类是故障, 必须坚持故障不过夜的传统;一类是隐患,可以结合飞机进厂做周期性维护时一起解决。但是,赵景凯的倔劲上来了,听不进去, 坚持立刻就做处理。师傅微微一笑,拿起工具跟在他身旁。
那是他第一次拆阻力伞锁钩,手里拿着几套工具,围着飞 机打转,一时无从下手。天边渐渐蒙上一层灰影,几个人打着手 电反复研究,最后只能用笨办法,先把尾部的蒙皮取掉,露出连 接点,然后再一一拆解……
那天,他们几个人打着手电,在瑟瑟寒风里干到凌晨三四 点,才装好了新的锁钩……
后来,赵景凯跟师傅坦言,当时他记得书上说过,锁钩可 以拆,结果一拆就后悔了。师傅说,我知道。
如今,师徒两人分属不同的机务分队, 负责保障不同的机 型,业务上合作得比以前少了,但交流并不少。
跑道的尽头,一望无际的大海吹来了向晚的凉风。海浪又 急又高,撞到峥嵘的礁石上,散开一层层的银色浪花退落下去, 后面的浪头很迅速地赶过这片退落的飞沫,更有力地奔上滩头。
巨大的橘红色夕阳慢慢落进远方海天相接处,赵景凯看到 师傅古铜色的脸庞被镀上了一抹红晕。他们20年来并肩战斗的岁 月在眼前掠过,赵景凯的心头仿佛也涌起了奔腾不息的潮水,他 分明听到了大海在召唤……
(选自《解放军报》2024年9月27日,有删改)
16.(3分)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必会”“一紧”说明孙宏彦是一个严苛、不近 人情的人。
B. 第⑥段中“拖着酸痛的腰继续刷了起来”属于细节描写,突出了 赵景凯工作的辛苦。
C. 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景凯是一个倔强、执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人。
D. 文章详细描写了赵景凯师徒的工作场景,展现了机务人员的敬 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17.(4分)文章语言优美,很有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1)(2分)远处海上的浪潮排山倒海似的卷上沙滩,像千万匹 战马奔腾着、追逐着。
_______ _______ (2)(2分)赵景凯耳濡目染,也养成了这些习惯,常常身不离 机场、心不离飞机、手不离工具。
18.(2分)同学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对第⑧段能否删除有不同 意见。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完成题目。
小语:我认为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后文章衔接更紧密了。
小文:我认为不能删去,因为19.(3分)文章以《不息的潮》为题,意蕴深远。请你结合相关 内容,简要分析。
(四)小雯想请你运用整本书阅读方法,和她一起阅读《艾青诗 选》和《红星照耀中国》。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在那些蜷卧在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的困倦的人群里,
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秽的人群里,
他最先醒来——
他醒来显得如此突兀
每天都好像被惊醒似的,
是的,他是被惊醒的,
惊醒他的
是黎明所乘的车辆的轮子
滚在天边的声音。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惊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他走上了山坡,
在那山坡上伫立了很久,
终于他看见这每天都显现的奇迹: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曙光…… 看,
天地间在举行着最隆重的典礼……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节选)
……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
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蒋介石发动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时,他的 黑名单上名列第一的就是这个把胜利送给他的危险青年,因为这 位总司令明白,这个青年也可能把胜利从他手中夺走。这样就开 始了周恩来作为国民党手中的逃犯和第三次革命——在中国举起 红旗的那次革命——领导人的生涯。
这个造反者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 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接着他去了汕头,那里的红色 工人已经占领了华南这个大海港,在周恩来领导下守了十日,抵 御外国炮舰和地方军阀部队的进攻。后来他又去了广州,组织著 名的广州公社。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小雯研读《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
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0.(2分)【事件说一说】艾青和埃德加·斯诺笔下的“吹号者”及 “造反者”形象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请你就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概括“吹号者”的典型事件。
吹号者 _______
造反者 ①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②因领导 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被蒋介石反革命政权通缉;③参 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④领导红色工人坚守汕头大海 港;⑤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
21.(2分)【写法品一品】两篇选文都用到了叙事的表达方式, 就《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选段,请你品一品。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节选)
___ _ ____ 通过对周恩来典型事件的叙 述,展现了周恩来卓越的领 导才能
22.(2分)【人物评一评】两篇选文的主人公都是“吹号者” ,结 合选段,请你评一评周恩来。
《艾青诗选·吹号者》(节选) 《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节选)
选文中的“吹号者”在中国社 会“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 来”时,他想望着黎明;在 “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中,最早“起来” ,吹响了号 角,堪称“吹号者” _
23.(2分)【主旨探一探】《艾青诗选》和《红星照耀中国》都 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请探究《吹号者》的主旨。
《艾青诗选·吹号者》 《红星照耀中国》
__ 描绘了我党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伟大 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 凡的精神风貌,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 背景、发展的原因,揭示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 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 国,照耀全世界
活动三:坚持梦想,努力实践
(表达与交流 55分)
24.(5分)(2025 ·黄石期末)主题活动即将结束,班级举行了 辩论赛,辩题是“拥有难以实现的梦想,应不应该坚持” ,请从下 列任务中代入角色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 作为正方一辩,请围绕正方观点(拥有难以实现的梦想, 应该坚持)陈述三点理由,不超过100字。
任务二: 正方四辩为了让自己最后的总结陈词既有说服力又有文 采,根据正方观点,他以“梦想”为主题作了一首小诗穿插其中。
(不少于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25.(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一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 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
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你就可以突破自我, 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
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上了飞机后,怕孩子吵闹打扰到身边休 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人都发了一份礼物,礼物是耳塞和两颗 小糖果,还附了一张纸条:“您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 ,我刚 刚一岁半。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妈妈还是担心我的 哭闹会打扰到您,毕竟飞机气压变化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 合打扰别人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有耳塞和 小糖果,希望能减轻您的困扰。Wendy祝您旅途愉快哟。”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教养的可贵。教养就是体恤他人的能力, 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不随便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一个有教 养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联想与思考, 自选角度, 自拟题 目,写一篇文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