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六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六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2 22:4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下列估测值合理的是(  )
A.长度约为26cm B.厚度约为0.1m
C.质量约为2kg D.重力约为0.2N
2.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
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镊子 B.食品夹
C.瓶盖起子 D.筷子
4.铁球从倾斜光滑斜面A点由静止滚下,经过斜面底端B点后,在侧旁放置的条形磁体的作用下,经C点滚动到D点,停止运动。小铁球运动的路径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铁球在A点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对它做了功
B.小铁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对它不做功
C.小铁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D.小铁球静止在D点后,不受到条形磁体的吸引力作用
5.如图所示,小东和小成坐在火车车厢内,通过观察窗外的景物判断火车是否运动的情景。小东认为: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小成认为:以窗外驶过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火车是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小东的观点正确 B.只有小成的观点正确
C.两人的观点都正确 D.两人的观点都不正确
6.下列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向结冰路面上撒些渣土 B.乒乓球拍上的胶粒
C.把生锈的针磨得光一些 D.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吸管一端做成尖形
B.盲道上凸起的盲点
C.滑雪板的面积很大
D.安全锤的锄头做得很尖
8.如图所示实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是根据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B.飞机是利用机翼上下方空气流速不同获得升力的
C. 船闸是利用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来修建的
D. 离心式水泵是利用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大工作的
9.如图所示,用细线提着物体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关于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C.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D.卫星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机械能不相等
11.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甲图,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乙图,人将货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丙图,人用力推车没有推动 D.丁图,人搬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2N,高5cm,底面积20cm2;杯内水重0.3N,水深4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5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0.8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N
二、多选题
13.如图所示,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将静止的箱子推动,箱子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推力对箱子做了功
B.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受到的合力为零
C.箱子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
D.同学对木箱的作用力一定等于木箱对同学的作用力
14.一个重力为650N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之后又乘电梯以同样的速度匀速下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上升时人的机械能不变
B.匀速下降时重力对人做功,重力势能减小
C.匀速上升时人对电梯的压力与人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压力大小为650N
D.匀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相等,均为650N
15.如图所示,小东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由静止释放,铁锁来回摆动,如图所示。铁锁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铁锁的拉力与铁锁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铁锁始终不会超过释放时的高度
C.铁锁的动能和势能不断相互转化
D.若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则铁锁将沿竖直方向下落
三、填空题
16.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四、作图题
17.如图,斜面受到的压力,请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五、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中间,向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会贴在漏斗上不掉下来,这是因为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快,压强 的缘故.
六、实验题
1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东和小成利用一个大木块、一个大砝码、一个已调零弹簧测力计和材料相同但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A、B(B比A表面更粗糙),合作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实验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使它在水平桌面上滑动;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小东选用了第1、3两次的实验装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0.小东利用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塑料水桶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实验前小东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他用手指轻轻按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中相平的液面的出现 ,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2)小东想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否相同。他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改变 ,观察到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
(3)小东将探头先后放入圆柱形塑料水桶中的A、B两位置,A、B到水面的距离不同,实验现象如图甲、乙所示。则可以判断出A、B两处的压强 (选填 “相同”或“不同”)。由此可得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21.小东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东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他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若在B点下方加挂一个钩码,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可以将A点的两个钩码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个格;
(3)若将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丙中的 (选填“A”或“C”)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2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相互平衡.
(2)实验时,小宇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3)如图所示,小慧用小车来做该实验,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3.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还有弹簧测力计、一盒钩码、细线等。测量数据见下表。
(1)测量过程中,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线AB对钩码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力大小。
(2)提升2N重钩码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数据发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钩码重 G/N 线AB对钩码的拉力T/N 钩码升高的 距离h/m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2 2 0.1 0.8 0.3
6 6 0.1 2.2 0.3 90.9%
24.一位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可乐瓶与一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所示,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如图甲所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说明了 。若用手堵住瓶口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与甲图对比,说明了 。
25.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第一次他将钢球从高h处的斜糟上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1。第二次让同一钢球从高1.5h处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2。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实验该同学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2)该实验中,物体动能大小用 来反映。
(3)在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第一次为f1,第二次为f2,则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6.为了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无关”,选用图所示的长方体(ab、cd为长方体中线标记线,ρA>ρ水)、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
(1)以下部分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甲所示)
②将长方体竖放浸入水中,静止时水面与标记线ab重合,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如图乙所示)③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2)本实验需要控制 不变。
(3)由F1 –F2 F1 –F3(选填“=”或“≠”),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无关”。
七、科普阅读题
27.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空科学探测重器——“极目一号”
2022年5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如图甲所示,从海拔4300米的珠峰科考基地升空,达到了海拔9032米,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新纪录,由此成为大国重器家族的新成员。
“极目一号”浮空艇的专业名字叫系留气球,“系留”表明它是由系缆约束的,下方与起固定作用的锚泊车连接,如图乙所示,通过收放锚泊车上的系缆长度来控制系留气球的工作高度。这种方式有点像放风筝,但它跟风筝升空的原理又不太相同,主要靠浮力升空,而放风筝必须在风天,是需要一定的风力来升空的。
在青藏高原科考,为什么要用“极目一号”这种特殊的浮空器?因为在高原地区,垂直剖面气象观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其他航空器无法长时间悬停而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干扰,影响测量准确度。而“极目一号”具有飞得高、定得住、测得准、驻空久等众多优点,填补了青藏高原科考的空白。
青藏高原地区的9000米高度处于低温、低压、高风速等极端环境,这对于浮空艇提出了巨大挑战。“极目一号”如鲸鱼般流线型的身姿,有利于在高空中维持艇体的稳定性。球体蒙皮材料由抗拉强度高、密度小的高分子复合织物做成,采用多层结构形式,可以耐-70℃低温,并可减少内部气体泄漏。“极目一号”充满气体后的体积约为9060立方米,为了保证安全,系留气球上升、下降、悬停过程中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差:一方面是因为有了足够大的内压,气球的球体才能维持一定的刚度,以抵抗较大的风力;另一方面,若内压不足,在球体下方挂载设备箱等重物时产生的拉力容易对球体造成损伤。调压秘诀就在于它有两个气囊,一个是主气囊,内部主要充有氦气;还有一个副气囊,里面充有空气,如图丙所示。在气球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调节副气囊的空气量就可以控制系留气球的压差。
浮空艇作为理想的科学观测平台,拥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在对地观测、气象探测、灾害监测等领域,已初露峥嵘,未来可期。
请阅读《高空科学探测重器——“极目一号”》并回答题。
(1)“极目一号”通过调节 来控制工作高度;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系缆长度  D.副气囊内的空气量
(2)系留气球主气囊内部所充氦气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的密度;
(3)若向副气囊内注入空气,则“极目一号”正处于 (“高度上升”或“高度下降”)过程,你判断的理由是 。
八、计算题
28.如图所示,目前我国已拥有三艘航空母舰,这极大增强了我国海上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力。其中,山东舰和福建舰满载排水量分别约为6.5万吨和8万吨。g取10N/kg,ρ水=1×103kg/m3,求:
(1)山东舰满载时所受浮力F浮1。
(2)10架质量均为30吨的歼15T舰载机从福建舰起飞后,福建舰排水体积的变化量△V排。
29.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钢架上,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5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1m,提升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60W,已知物体A重720N,该工人重700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动滑轮重;
(3)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4)工人利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C C C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BD BD BC
1.A
【详解】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的刻度尺长度要长一些,约为26cm,故A符合题意;
B.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cm,即0.01m,故B不符合题意;
C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重力约为
G=mg=0.2kg×10N/kg=2N
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且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错误,D正确;
B.子弹离开枪口时,仍能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前进,惯性不是力,不能与阻力进行大小比较。故C错误;
故选D。
3.C
【详解】A.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符合题意;
D.筷子在使用过程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4.C
【详解】A.小铁球静止在A点时,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故其受到的重力没有对它做功,故A错误;
B.小铁球从斜面高处A点运动到低处B点过程中,小铁球在竖直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即在重力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故其受到的重力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
C.小铁球从C点运动到D点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并最终变为零,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
D.小铁球静止在D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仍受到磁体的吸引力,只是与受到其他力(如摩擦力等)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火车相对于站台而言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以站台作为参照物,火车是静止的,小东的观点是正确的;火车相对于窗外驶过的动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窗外驶过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故小成的观点也是正确的,故C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向结冰的路面上撒渣土,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乒乓球拍上的胶粒,使球拍表面更粗糙,可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磨光生锈的针,使接触面更光滑,可以减小摩擦,故C符合题意;
D.用力捏闸,增大了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可以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A.吸管一端做成尖形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盲道上凸起的盲点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滑雪板的面积很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安全锤的锄头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故A错误;
B.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故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
C.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C.当用细线提着物体在空中保持静止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只受到细线对它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所以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二力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C正确;
B.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这两个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轨迹是椭圆轨道,运动方向一直在变化,速度大小也在变化,是作变速运动,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要受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增加,动能转化为势能,动能减小,故B错误;
C.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加,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卫星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机械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有力的作用,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故人对石头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将货物从地面拉到高处,拉力方向向上,货物向上移动了距离,故人对货物做功,故B符合题意;
C.人用力推车,没有推动,有力的作用,但车没有移动距离,故人对车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抱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箱子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人对箱子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
故A错误;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F=pS=400Pa×20×10-4m2=0.8N
故B正确;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F'=G总=G杯+G水=2N+0.3N=2.3N
故D错误;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
p'=1150Pa
故C错误。
故选B。
13.ABD
【详解】A.箱子受到人的推力,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的移动,所以人对箱子做了功,故A正确;
B.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箱子受到的合力为零,故B正确;
C.箱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箱子受非平衡力,所以推力不等于摩擦力,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木箱有一个作用力,同时,木箱也会对人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ABD。
14.BD
【详解】A.匀速上升时,速度不变,高度变大,人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所以人的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
B.匀速下降时,人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重力对人做功,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B正确;
C.匀速上升时人对电梯的压力与人所受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匀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都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都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均为650N,故D正确。
故选BD。
15.BC
【详解】A.铁锁曲线运动,不是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故A错误;
B.铁锁受到空气阻力,要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高度始终不会超过释放时的高度,故B正确;
C.铁锁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低处到高处相反,故C正确;
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速度最大,若此时绳子突然断开,速度方向水平,重力竖直向下,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16.2.4
【详解】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17.
【详解】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大小为F=30N,如下图
18.小
【详解】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中间,向漏斗口吹气,因为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乒乓球会贴在漏斗上不掉下来.
19. 匀速 不能 没有控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
【详解】(1)[1]木块在水平方向滑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由二力平衡可知,当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
(2)[2][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相等,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第1、3两次实验装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但是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也不同,所以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0. 高度差 探头朝向 不同 深度
【详解】(1)[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他用手指轻轻按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中相平的液面能灵活升降,出现高度差,则装置不漏气。
(2)[2]小东想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否相同,应保证液体密度和深度一样,只改变探头朝向。
(3)[3][4]由图,两次压强计高度差不同,压强不同,可知液体密度一定,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21. 右 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右 C
【详解】(1)[1][2]杠杆的右端上翘,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2)[3]若在B点下方加挂一个钩码,则左边力和力臂乘积变大,右边力不变,需要把A钩码右移,增大力臂。
(3)[4]如果在A施加向上的力,杠杆会转动起来,在C施加向上的力,杠杆可以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故应在C点施加力。
22. 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收到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 平衡 10
【详解】(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小宇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木块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木块和桌面之间产生了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是平衡力,所以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平衡.
(3)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下面挂的一个重物的重力10N;
23. 匀速 83.3 钩码重
【详解】(1)[1] 只有在匀速拉动时,拉力的大小才是不变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不变的,才能快速准确测出拉力的大小。
(2)[2]由表格可知,当G=2N时,h=0.1m,F=0.8N,s=0.3m,根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可得
(3)[3]钩码升高的高度与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均不变,钩码的重力由2N变为6N,使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发生改变,故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有关。
24. 乒乓球底部不受水的向上的压力 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
【详解】[1]甲图中,乒乓球下部没有水,它的底部不受水的向上的压力,浮力是由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
[2]乙图中,用手堵住瓶口,它的下部也受到向上的压力,浮力是由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此时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所以,乒乓球受到浮力而上浮。
25. 速度 木块移动的距离 等于
【详解】(1)[1]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向下滑动,到达水平的速度不同,质量相同,故变量是速度。
(2)[2]物体具有动能对外做功,对木块做功,能够对外做功的越多,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故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应动能的大小。
(3)[3]由于每一次木块都是滑动的,故属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而这两点两次都相同,故摩擦力的大小相同。
26. 将长方体横放浸入水中,静止时水面与标记线cd重合 长方体排开水的体积 =
【详解】(1)[1]因为要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无关,所以只能改变深度,浸入体积不能改变,与标记线ab重合,浸入一半体积,要控制体积一定改变深度,可将长方体横放浸入水中,静止时水面与标记线cd重合。
(2)[2]因为控制变量法,所以要控制长方体排开水的体积一样,只改变浸入深度。
(3)[3]第一次浮力为F1 –F2,第二次浮力为F1 –F3,只改变了深度,如果二者相等,则可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无关。
27. C 小于 高度下降 向副气囊中注入空气,使内压增加,以维持一定的内外压差,说明外压增加,说明气球高度降低
【详解】(1)[1] 由原文可知:如图乙所示,通过收放锚泊车上的系缆长度来控制系留气球的工作高度。
故选B。
(2)[2] 浮空艇靠浮力升空,主气囊内是氦气,副气囊内是空气,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3)[3][4] 调压秘诀就在于它有两个气囊,一个是主气囊,内部主要充有氦气;还有一个副气囊,里面充有空气,如图丙所示。在气球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调节副气囊的空气量就可以控制系留气球的压差。氦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向副气囊内注入空气时“极目一号”浮力不变,自身重力会增大,会往下沉,高度下降。
28.(1)6.5×108N
(2)300m3
【详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山东舰满载时所受浮力为
(2)由题意可知,福建舰漂浮,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现10架歼15T舰载机从福建舰起飞后,浮力减少量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福建舰排水体积的变化量为
29.(1)0.4m/s;(2)80N;(3)300N;(4)92%
【详解】解:(1)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5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1m,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2)提升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60W,由可得拉力大小为
动滑轮重为
(3)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4)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大重力为
工人利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答:(1)绳子自由端的速度0.4m/s;
(2)动滑轮重80N;
(3)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300N;
(4)工人利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9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