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2 22: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1分。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变化中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
A. 活字印刷 B. 在孔雀石上燃烧炭火,有红色物质生成
C. 冰冻的衣服变干 D. 蜡烛受热熔化
2.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剧烈运动后,可以大量饮用运动饮料补充能量
B.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C.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D. 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含量低于0.01%的元素被称为微量元素
3.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3月24日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利用
B.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通过化学与生物催化相结合的方式,可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淀粉
4.“神舟十九号”飞船的返回舱主结构采用了高强度的铁合金,兼具轻量化和抗冲击能力。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符号“2Ti”可表示两个钛原子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C. 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D. 一个Ti4+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2
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浓硫酸的稀释
D. 收集氧气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温度下硫单质的状态和分子结构不同,S8是比较常见的环状硫分子。硫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合理应用和处理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6.下列有关S8说法正确的是(  )
A. S8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 B. 固态硫单质中S8分子不运动
C. S8是含硫化合物 D. S8由硫元素组成
7.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比在氧气中更加明亮
B. SO2是无色无味气体,不会污染空气
C. 明矾【KAl(SO4)2 12H2O】可用于自来水净水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
8.如图所示,U型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始时左管溶液呈红色,右管溶液呈无色
B.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则溶液中Na+和Cl-个数比为1:1
C. 该实验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
9.下列除杂(括号里为杂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 C(Na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SO4(CuSO4)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C N2(O2) 过量硫粉,燃烧
D CO2(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A. A B. B C. C D. D
10.国家落实“双碳”的措施之一是将CO2转化为甲烷,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 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 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D. 反应前后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1.有关饱和Ca(OH)2溶液的实验,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NaOH的溶解放热使温度升高降低了Ca(OH)2的溶解度
B. ①→②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 C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②<③
D. ②③都为各自温度下Ca(OH)2的饱和溶液
12.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①实验中,紫色石蕊变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B. 在②实验中,表面皿出现白色浑浊,说明有AgCl生成
C. 在③实验中,浓盐酸换为浓硫酸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D. 在④实验中,红色褪去说明白雾具有酸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扬州核桃乌菜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A等。
①用食用油烹调核桃乌菜有利于维生素A被人体吸收。相同温度下,维生素A在食用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______(填“大”或“小”)。
②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常温下,10%的纯碱溶液的pH约为10,测量纯碱溶液pH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扬州电缆助力北京冬奥。
①一种电缆的主要成分是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制得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聚氯乙烯可作为电缆保护层,其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HCl,聚氯乙烯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4.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资源化利用。如图为“氨法”捕集二氧化碳生产甲醇(CH3OH)的流程图。
资料: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1)“吸收室”中为了提高CO2的吸收率,应该先通入的是______(填“NH3”或“富含CO2气体”)。
(2)根据流程分析NH4HCO3在60℃下分解产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有类似的化学性质,试推出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_,用途: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包括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的问题:
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2)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B→______→______→F,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应 ______口进气。
(3)实验室制取气体前需对装置进行 ______检查。当出现以下现象时,试管内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用a、b、c表示)。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天平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装置中,只有A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B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 ______。
(3)某小组的同学选用在无盖坩埚中灼烧碳酸钙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称量灼烧前后坩埚的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是灼烧后的质量 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 ______装置中进行。
(5)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铜粉灼烧过程中密闭玻璃管内氧气的含量,所得曲线如下图。
b点氧气含量不变的原因是 ______,铜灼烧过程中消耗玻璃管内 ______(填百分数)的氧气。
(6)已知一定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发生反应能生成铁单质和CO2。现利用如图l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 ____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图中x= ______g。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消毒防腐药是用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过氧化氢、碘、乙醇等,在规定剂量和范围内可作为消毒防腐药。
(1)过氧化氢、碘在化学性质和用途上各有特点,请任写一个______。
(2)已知过氧化钠(Na2O2)可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计算10g78%的过氧化钠样品与H2O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B
6~7.【答案】D 、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①大;②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①Fe+CuSO4=FeSO4+Cu;②C、H、Cl
14.【答案】NH3;

可燃性;作燃料;
NH3、H2O
15.【答案】锥形瓶;
E;D;b;
气密性;b>a>c
16.【答案】密封,平衡装置内外压强;
酒精和蒸馏水混合是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
偏小;
密闭;
铜没有和氧气反应;12.03%;
酒精喷灯;;1.68
17.【答案】过氧化氢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答案不唯一);
1.6g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