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衡水三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北省衡水三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2 23: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北省衡水三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以美育人,向美而行”。深圳各校正以多元而灵动的姿态开展美育探索。下列“美育一件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生活美:烧火煲汤 B. 科学美:凝水成冰 C. 艺术美:临摹字帖 D. 环境美:收集废纸
2.识别常用标识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下列标识与对应的使用场景不匹配的是(  )
A. 医用酒精 B. 面粉厂
C. 学校洗手池 D. 矿井
3.电影《流浪地球》让人们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 “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原子含量减少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液化气压缩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变小
B 洗洁精去油污 油污能溶解在洗洁精中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D 水结成冰 分子停止运动
A. A B. B C. C D. D
5.茉莉花茶,在中国的花茶里,有“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其中乙酸苄酯、芳樟醇、苯甲酸顺-3-己烯酯等是茉莉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乙酸苄酯的化学式为C9H10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酸苄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0 B. 乙酸苄酯为氧化物
C. 乙酸苄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乙酸苄酯分子中含有21个原子
6.下列对物质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 冰水共存物、空气、土壤都是混合物 B. 四氧化三铁、氧气、水都是氧化物
C. 不锈钢、青铜、生铁都是合金 D. 塑料、石英砂、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甲 乙
A 稀硫酸和铜片 水和硝酸铵固体
B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铁和硝酸银溶液
C 双氧水和MnO2 Ca(OH)2溶液和CO2
D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锌粒和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案
A 鉴别FeCl3、BaSO4和NH4NO3三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的固体样品于试管,加适量水,振荡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C 分离NaCl和CaCO3两种固体 加足量水,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干燥
D 检验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 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
A. A B. B C. C D. D
9.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能得出 MnO2与CuO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不同
B. 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Fe>Cu>Ag
D. 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1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相同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C.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不断加入铜粉
D.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第六次“太空会师”。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我国科技实力的再一次展现。
(1)空间站内,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 ______;
(2)在水处理系统中,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性;
(3)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了蔬菜种植,蔬菜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 ______;
(4)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可以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2.《天工开物 作咸》详细记载了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如图1)回答:
(1)“火井制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 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釜中卤水滚沸得到粗盐,此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______操作。
(2)“合缝漆布”目的是确保 ______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利用的天然气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是 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13.硝酸铜可用作陶瓷的着色剂,制取纯度高的氧化铜等。利用含铜废料(含Cu、CuS)制备Cu(NO3)2 3H2O晶体的流程如图1:
资料1:硝酸(HNO3)受热易分解,且具有挥发性。
资料2:降温结晶时,若降温太快,会导致晶体细碎,无法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1)“焙烧”过程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其化学式为 ______。
(2)“酸化”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3)“淘洗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 ______。(填离子符号)
(4)“转化”过程控制温度在55℃左右的原因是 ______。
(5)结合资料和图2信息,从“转化”所得的溶液中获得较大颗粒Cu(NO3)2 3H2O晶体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4.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试剂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图F为刚用排水法收集满的一瓶氧气,此时集气瓶内气压 ______外界大气压(填大于、小于、等于)
Ⅱ.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4)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5)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其中仪器b的作用是 ______。使用装置G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D比较,除了利用废弃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 ______。
(6)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______(多选)。
A.反应的速率大小
B.实验的安全性
C.气体的性质
D.反应的条件
E.气体的用途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将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铜片、银片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只有A中有气泡产生,由实验一你能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______;
(2)实验二: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发生了反应B.水具有酸性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三:探究分子的性质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证明分子______;
(4)实验四:探究铁钉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_____(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发生反应。
16.甜菜生长易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兴趣小组参观某农场时发现甜菜长势不佳,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1)任务一:测定农场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测定】取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照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用纱布分离出土壤浸出液。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______(填具体操作),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土壤显碱性。
(2)任务二:探究土壤显碱性的成因
【调查咨询】小组同学咨询当地种植专家得知,为增强土壤肥效,当地种植人员常向土壤中施加KCl、K2CO3等肥料,KCl、K2CO3为植物生长提供的营养元素是______。
【查阅资料】K2CO3溶液显碱性。
【进行实验】为验证土壤中是否含KCl、K2CO3,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实验(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______ 土壤样品中含有K2CO3
②取少量①中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 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土壤样品中含有KCl
【交流讨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任务三:探究土壤酸碱性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设计实验】用pH分别为5.0、7.5、8.0、9.5、10.0、11.0的土壤做样品,在塑料盆中,装入等量土壤样品、种子。定时浇灌蒸馏水并移动塑料盆,使其所受光照一致。实验记录及数据如图1、图2:
【交流思考】分析图1、图2,甜菜在pH为______的土壤下生长状况较好。
(4)任务四:辨析化肥的利弊
【成果分享】通过本次合作探究,同学们了解到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对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产生了争执,请你任选一方阐述理由: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实验室中有一瓶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检验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纯度,取14.6g固体于烧杯中进行实验,分四次加入某浓度的盐酸,所得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加入盐酸的质量/g 14.6 14.6 14.6 14.6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29.2 41.6 54.0 68.6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______g。
(2)计算该瓶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2:1;
吸附;
维生素;
聚氯乙烯
12.【答案】不可再生;蒸发结晶;
气密性;密度比空气小;
升高;
13.【答案】CuO;
CuO+H2SO4=CuSO4+H2O;
H+、Fe2+;
防止HNO3、H2O2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合理即可);
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
14.【答案】酒精灯;
2KMnO4K2MnO4+MnO2+O2↑;
大于;
CaCO3+2HCl=CaCl2+H2O+CO2↑;
随时添加稀盐酸;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BCD
15.【答案】Fe>Cu;Fe>Ag AD 大烧杯中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 不停地运动 Ⅰ 水和氧气
16.【答案】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
钾元素;有气泡产生;硝酸银溶液;K2CO3+2HNO3=2KNO3+H2O+CO2↑。
9.5。
施用化肥有利,因为可促进农作物增产丰收或过量施用化肥有弊,因为可造成土壤及水资源污染
17.【答案】4.4;
27.4%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