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3 09:33: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基础卷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B
6.C 7.C 8.A 9.A 10.A
11.A 12.B 13.B 14.C 15.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中间厚 边缘薄 凸透镜
27.碘酒 染色
28.160 范围越小
29.潮湿 温暖
30.反光镜 物镜 两只眼睛
31.草履虫 向右
32.
33.6 3 2 5 7 1 4
34.(1)用于草和鱼缸里的水或池塘水培养微生物
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群集结而成的 微生物的繁殖需要大量营养
培养液 培养液中有大量营养成分
A
B
35.(1)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2)左 d
(3)C B D A
(4)气泡
(5)碘酒
(6)B
36.(1)中间厚 边缘薄
(2)B
(3)d 9
(4)凸度
(5)D
(6)b和c 无关
(7)B
37.(1)① ⑤ ②
(2)B
(3)B
(4)20× 50×
(5)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萄球菌
草履虫
衣藻
乳酸菌
变形虫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基础卷
卷首语:同学们,显微镜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的新窗口。现在,是时候检验你在这个新奇世界里的收获了。细心一些,你定能发现知识的美妙!
一、选择大乐园(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医护科研人员在研究病毒时,一般使用( )来观察病毒。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2.钟表匠修理手表时需要佩戴单眼放大镜,下列关于单眼放大镜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眼放大镜直接佩戴在眼部,钟表匠修理时通过远离或靠近手表看清内部结构
B.单眼放大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够放大物体的图像,同时扩大了观察视野
C.镜筒上标注“83mm”指的是它的直径,这个数字越大,表示放大倍数越大
3.在观察微生物时,平平发现视野中有小黑点在移动,因此他判断很可能为微生物,除了运动,以下哪个特征也是微生物都具有的( )。
①进食 ②繁殖 ③排泄 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⑤制造食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4.当小科用制作好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发现图像很模糊,他应该( )。
A.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
B.调整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C.旋转凸透镜,改变凸透镜的倾角
5.关于洋葱表皮细胞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洋葱,它们的表皮细胞形状相似
B.洋葱表皮细胞的颜色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C.洋葱表皮细胞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
6.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叶片,操作步骤正确,但从目镜中向下看发现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以下情况中,最有可能的是( )。
A.用了低倍物镜 B.目镜没擦干净 C.叶片厚不透光
7.小明在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时,发现有一微小的生物在视野中的位置从a处移动到了b处(如右图),此时,微小的生物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8.小瓯从冰箱中拿出一朵蘑菇,一家人对蘑菇展开了讨论,说法正确的是( )。
A.爸爸:蘑菇是一种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B.妈妈:蘑菇是一种生长在阴暗环境下的植物
C.妹妹:蘑菇会开花,也是会结果的
9.如图所示,将制作好的叶片标本放到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在调节准焦螺旋时,眼睛应该先注视________处。
A.① B.② C.③
10.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发现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以下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滴一滴池塘水,盖盖玻片
B.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池塘水和一滴生理盐水,盖盖玻片
C.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池塘水和一滴碘酒,盖盖玻片,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
11.近年来,我国流感频发。关于流感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是单细胞微生物
B.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流感病毒结构
C.抗病毒药物可对抗流感病毒
1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是:滴水、( )、吸液。
A.②④③①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13.面包等食物如果保存不当,容易发霉。以下措施不能防霉的是( )。
A.将食物密封包装并放入干燥剂
B.将食物放在潮湿墙角
C.将食物放在冰箱冷藏柜
14.用下列透明实心的镜片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15.科学家是国家脊梁,追“星”就追“科学星”。在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钟南山 B.袁隆平 C.屠呦呦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6.所有的凸透镜都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
17.流行感冒是一种由微生物引起的常见疾病。( )
18.草履虫、眼虫、蚜虫都非常小,所以它们都是微生物。( )
19.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面积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
20.同一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
21.制作装片时,将洋葱表皮展平后,先盖上盖玻片,再滴碘酒染色。( )
22.森林里的蘑菇不能随意采摘,它属于微生物。( )
2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安装—对光—上片-调焦。 ( )
24.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上面的放大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下面的放大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 )
25.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三、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14分)
26.放大镜的镜片具有 、 且透明的特点,所以放大镜又叫 。
27.洋葱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用 对它进行 。
28.如果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0×”、“16×”,那么物体的图像将被放大 倍。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 。
29.食物发霉主要原因是霉菌的生长。为了阻止霉菌的生长,食物的保存应该避开霉菌喜欢的 、 的生长环境。(选填:潮湿;干燥;温暖;低温)
30.显微镜视野的光线很暗,可以通过调整 来调节视野的亮度。调节旋钮,降低镜筒时,眼睛应该注视着 。观察时, 要睁开。
31.小科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并绘制图像,发现此微生物是 。但是在观察微生物的时候,它在视野中的位置从a点向左移动到了b点(如图所示),此时,微小生物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四、巧妙连连看(每线0.5分,共2.5分)
32.将微生物与其名称连线。
五、排排序(3.5分)
33.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1~7。
(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中央。
六、科学综合室(40分)
34.(7分)为了观察水中的微生物,通常需要用一定方法培养微生物,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请参照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请简单说明图1培养微生物的方法: 。
(2)图2中的霉点是由 ,说明了 。
(3)如果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一滴清水,然后把这两滴水连通起来,草履虫会聚集在 中,其原因是 。
(4)草履虫的身体是由( )细胞构成的。
A.1个 B.多个 C.数百个
(5)草履虫能够进行繁殖,其主要的繁殖方式是( )。
A.胎生 B.分裂生殖 C.有丝分裂
35.(12分)小科在学习相关知识后尝试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请帮助完成相关题目。
(1)写出下图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
(2)观察时应用 (填“左”或“右”)眼。观察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是 。
(3)按正确顺序给下面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排序。(填字母)
E→ → → → 。
(4)图D的操作方法——倾斜着盖盖玻片,可以避免产生 。
(5)图A染色通常用 (填液体名称)。
(6)按这样制成的玻片标本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必须是( )。
A.新鲜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燥的 D.厚实的
36.(10分)科科的奶奶不小心把老花镜摔坏了,看不清报纸上的字,科科想帮奶奶做个简易放大镜暂时解决这个问题,邀请你一起来帮忙。
(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原因是:它具有 、 的特点。
(2)科科找来以下材料,你觉得哪些材料加水后不可以做成放大装置__________。

A.透明一次性杯 B.陶瓷杯 C.玻璃片 D.透明塑料袋
(3)科科用自制放大镜装置看报纸,发现每一种装置的放大效果都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科科再次利用这些放大装置观察相同大小的文字,记录了相关实验数据,请根据记录表回答问题。
实验编号 材料特点 能看到的字数
直径(厘米) 凸度 贴住书本 调整到最大最清晰
a 3 小 15 5
b 3 中 15 3
c 9 中 45 9
d 9 大 45 5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我发现 (填实验编号)的放大效果最好,根据数据推测,它的放大倍数是 倍。
(4)通过实验a和b的对比,我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
(5)下列各组实验中,与实验a和b这组得到的结论一致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a和c B.实验a和d C.实验b和c D.实验c和d
(6)通过对比实验 (填实验编号)可以研究放大倍数与材料直径大小的关系。根据上述数据可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直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7)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物品中没有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___。
A.猫眼 B.近视眼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37.(11分)微小世界。
(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保卫细胞是 (填序号);草履虫是 (填序号);喇叭虫是 (填序号)。
(2)用显微镜观察时,小明发现标本不在视野中心,然后他慢慢把标本向右移动,最终到了视野的中心,请你判断他最先看到的标本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3)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时,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其目的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控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与范围
C.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D.为草履虫提供合适的环境
(4)小明购买的显微镜分别配有10×、20×的目镜和10×、20×、50×的物镜,选择 目镜和 物镜的组合,能使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5)下列是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细胞的四个图像,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元练习卷(六年级 科学第一单元基础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五、排排序。(3.5分)
33.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1~7。
(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中央。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选)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1.[A][B][C]
12.[A][B][C]
13.[A][B][C]
14.[A][B][C]
15.[A][B][C]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C]
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六、科学综合室。(40分)
34.(1) (2) (3)
(4) (5)
35.(1) (2)
(3)
(4) (5) (6)
36.(1) (2) (3)
(4) (5) (6)
(7)
37.(1) (2)
(3) (4) (5)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三、填空。(14分,每空1分)
26. 27.
28. 29.
30. 31.
四、连线。(2.5分)
32.将微生物与其名称连线。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