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
8月26日
上课时间
9.28
2节
8.39.28
6节
8.19.29
2节8.2
主备人
孙晓燕
课题
第三节
声音的利用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
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的热爱。
重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声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
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知道声音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吗?请你们说出自己从资料中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课堂自由发言,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提出的哪怕是很不成熟的观点也可能激发其他人的思维,产生一系列新的想法,所以对待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有一定的评价。由此课堂上可以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二、声与信息声指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它不一定能被人们听见。它包括频率在20Hz以下的次声和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超声。人们听见的声叫做可耳声,通常习惯称为声音。声波:次声、声音和超声波都是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通常为声波。对于声波的划分是习惯上的和近似的。其实,接近20Hz的强次声也能被人听到。对高于20000Hz的超声,不少人也能听到,因此,对声波的划分不能绝对化地去理解。我们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事例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呢?1、次声波在气象预报方面有广泛应用,比如地震、台风等来临前会发出次声波。2、利用B型超声波进行体验。3、人们交谈、听广播、音乐、录音等获得信息。(B超: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人体内脏器官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B超”。回声定位:由声呐仪向对方发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声呐仪检测到,从而可测出声呐仪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声呐:把回声定位的方法应用于水中,探测水下目标,这就是声呐。完整地说声呐是一种现代化的探测装置,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三、声与能量1、利用声传递能量[讨论]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声具有能量吗?[做一做]
方案
A、可乐瓶自制的教具演示。
B、瓶底用橡皮膜扎紧,对着火焰敲打,烛焰吹灭。
C、在扬声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使扬声器的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摇曳的火焰。
[点拨]说明声具有能量。问:请同学们根据所知道的知识列举生活中有关现象,说明声音能传播能量。如: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碎石、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等等。超声波的利用:与声音(可听)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超声波的利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测定物体在水中的位置。2.利用超声波能够成像的原理可制成B超仪,它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3.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测量物体的速度。4.利用超声波使器物中的污垢产生剧烈振动,可制成超声波清洗器。5.利用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制成超声波探伤仪,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缺陷。6.利用超声波的功率大,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状态,或者加快这种变化的过程。运用分类声与信息声与能量日常生活隆隆的雷声――下雨听铁轨声――判断火车远近听蜜蜂飞行声音――判断是否采蜜归来
爆竹升天,震耳欲聋
医疗B超、听诊器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军事声呐探测潜艇、鱼雷超声波干扰信号工业交通声呐测距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测速四、声与生活五、科学
技术
社会
建筑师的杰作
板书设计
声与信息B超
2)回声定位
3)声呐声与能量利用声传递能量声传递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声与生活
作业设计
声与信息的传递。B超,回声定位,声纳的应用。声与能量的传递在生活,军事上的应用。
教学后记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想,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而且在教法设计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依靠学生的自学、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形式来获取和掌握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