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地图的选择与应用(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地图的选择与应用(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3 08:3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地图的选择与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
课题名称:《地图的选择与应用》
教材版本与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教学知识点:比例尺的变换与地图的类型和选择
表1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解读分析
内容要求 内容解读
“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课标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运用能力,强调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类型以获取地理信息,并培养常态化使用地图的习惯。课程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数字地图与卫星导航系统在出行、定位等方面带来的便利,同时通过具体案例,认识数字地图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灾害响应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设计理念
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地图应用与实践探索
以设计全运会探索指南为核心任务,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和应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将地图比例尺、类型与功能等知识融入真实生活情境,强调电子地图与卫星影像在现代城市出行、文化体验与应急避险中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借助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地理课程的实践性与时代性。
三、教材分析
章节联系与地位分析:本节内容隶属于地图基础知识模块,承接前期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等基本要素的学习,为学生系统理解地图功能与价值奠定基础;同时作为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本节通过引入数字地图与现代技术应用,为学生后续学习区域地理、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提供工具支撑,体现了地理课程的时代性与实用性。
具体知识内容分析:教材从传统地图类型与比例尺选择入手,逐步过渡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的生活应用,并通过城市管理资源调查与灾害监测等实例展现其社会价值。内容结构层层递进,既涵盖基础概念如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关系,又强调技术融合如实时路况和预警平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建立从认知到应用的知识体系。
四、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七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生活经验,特别是使用手机导航的体验,对数字技术有较高接受度。能够通过直观案例如交通拥堵提示和景点查找理解地图的实用性,为学习地图选择与进阶应用提供了必要的认知铺垫。
学习困难:学生可能难以抽象理解比例尺与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在面对多类型地图的比较选择时易产生混淆。同时对数字地图背后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深层应用缺乏系统认知,需通过具体案例和实操练习化解理解障碍。
五、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正确认知地图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大用途。
2.结合广州城市探索指南制作,明确各种地图的特点及用途,说出电子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根据任务要求和具体的需要,对比各类地图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地图。
4.在生活中使用电子地图,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图的选择与应用
难点:根据比例尺选择合适的地图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以“设计全运会探索指南”为主线,通过真实情境创设、电子地图实操、小组协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图选择与应用的实践能力,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提出任务——城市探索指南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说明任务背景 2025年11月0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广东广州开幕,运动健儿们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展风采。 提出任务:1.作为志愿者,为来到广州参赛的运动员设计一份《“活力大湾区,魅力新广州”一日探索指南》。2.需包含交通路线、文化体验、美食发现和应急方案等。 【材料阅读】 与他人讨论,思考如何开展任务。同时观看视频,对任务开展的背景:全运会展开了解。 创设全运会志愿者设计探索指南的真实情境,将地图知识与现实需求结合,引导学生从任务出发思考地图的应用价值。
·任务背景材料 广州风采展示:
新课推进①:主题1:选择地图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 任务1:选择一幅合适的地图放进指南,给刚到达广州的运动员们对广州有一个宏观的印象。 【教法指导】 展示中国地图、广东省地图、广州市地图,使用表格对比三幅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图的差异在哪并选择合适的地图。 【任务完成】 结合地图,从比例尺大小、表示的范围大小、内容的详略程度进行三幅图的对比选出合适的地图。 强化比例尺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用地图的能力,体现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
【表格工具】 【练习】 下图中中哪一幅比例尺更大?请说明理由。
展示材料:全运会期间有大批运动员从机场、高铁站出发,前往全运会场馆。 提出任务2:现有一批运动员分别从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前往海心沙亚运公园,请你结合广州市地铁线路图,说出需换乘的站名。 【教学引导】 线路图过于繁琐,是否有更为快速地查找办法? 使用电子地图的搜索功能: 广州地铁:https://www./进行地铁线路的选择。 引导学生从传统地图过渡到电子地图工具的使用,体验数字技术对出行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总结提问:除了电子地图,你还见过哪些类型的地图? 按照自然地理类、社会经济类、遥感地图的顺序进行地图的展示说明。最后重点讲解遥感卫星地图可以实时反映地表的变化,适用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规划和灾害监测。同时总结地图的类型. 练习:
新课推进②:主题2:智慧探索,畅游羊城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背景】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子地图已经非常普及,利用电子地图我们可以在陌生的城市进行游玩规划,提高城市旅游体验感。 【开展任务】 任务3:帮助运动员们借助电子地图深度体验广州魅力。 ①舌尖上的广州:找到一家“老字号”粤式茶楼或一家地道云吞面店 ②文化打卡:规划一条“文化漫步路线” ③交通观测:为避免拥堵,帮助运动员们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工具:高德地图 https://www./ 【任务完成】 结合电子地图工具完成以下任务: ①舌尖上的广州: 找到一家“老字号”粤式茶楼或一家地道云吞面店 第一步:搜索“奥体中心附近”或“永庆坊”“北京路”等文化地标; 第二步:查看附近粤式茶楼的网友评价和人均消费,选择高分茶楼。 ②文化打卡: 规划一条“文化漫步路线” 第一步:串联各大著名景点; 第二步:利用地图“导航”功能计算总路程和时间。 ③交通观测: 为避免拥堵,帮助运动员们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开启地图的“实时路况”图层,观察早晚高峰时段的拥堵情况。 通过设计美食探索、文化路线规划和交通观测等分层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电子地图操作中体验数字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培养其信息筛选、路线优化和决策能力,深化对数字地图社会价值的认知。
【任务总结】 数字地图就像我们的本地向导,能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让探索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新课推进③:主题3:应急守护,安全首位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任务】 广州市时常突降暴雨,伴随雷电,傍晚会有天气预警提示 如在永庆坊突遇强降雨与雷电天气该如何紧急避险? 【完成任务】 结合任务提示利用电子地图搜索最近的“避难场所”或“室内商场” 模拟突发天气应急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电子地图快速寻找避险场所,强化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体现地理工具在生活中的保护性功能。
展示介绍一些灾害预警平台:
课堂作业
1.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表示的 ( ) A.内容较详细,范围较大 B.内容较略,范围较大 C.内容较详细,范围较小 D.内容较略,范围较小 2.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