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8 第1~3章综合练习(含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8 第1~3章综合练习(含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3 06: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8 第1~3章综合练习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5·江苏南京学业考试)2024年10月15日(农历九月十三)凌晨,我国可观察到月球与土星“亲吻”的画面。这是继2024年7月25日之后,我国境内可见的又一次“月掩土星”奇观。“月掩土星”是指月球、地球、土星排成一条直线时,土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如图为“月掩土星”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月掩土星”涉及的天体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 B.卫星、行星
C.卫星、彗星 D.恒星、彗星
2.关于“月掩土星”涉及的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星的公转轨道为正圆形轨道
B.小行星带位于木星与土星之间
C.该现象是因月球体积比土星大
D.土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
(2025·湖南株洲期末)从太阳大气来的高能带电粒子撞击地球大气使其发光形成极光。极光通常出现在高纬度地区,2024年10月11日,受强地磁暴影响,北京地区多处观测到罕见的极光。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北京地区也出现极光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太阳风强度大 B.地面光污染少
C.大气透明度高 D.观测仪器先进
4.下列现象不可能伴随着极光出现的是
A.信鸽无法正常归巢 B.手机定位出现异常
C.手机通信受到影响 D.艳阳照得睁不开眼
(2025·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湖南省地质院2024年11月21日宣布,湖南省平江县万古金矿田探矿获重大突破,在万古金矿田地下2 000米以上深度地层发现超40条金矿脉。该矿形成时期为前寒武纪。据此完成5~6题。
5.该矿形成时期
A.大气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水、甲烷
B.形成联合古陆
C.生物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
D.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6.该矿所在地球圈层
A.岩浆可能来源于该圈层 B.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C.厚薄不一,大洋厚,大陆薄 D.地震波中只有纵波能够穿过
(2025·黑龙江哈尔滨期末)2024年6月28日,青岛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施放了首个北斗探空仪,携带北斗探空仪的气球终止在3万多米的高空中。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7~8题。
7.北斗探空仪在升空过程中
A.气温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
B.在A层可能遭遇降雨
C.气压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8.在北斗探空仪飞升终止所在的大气层
A.不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B.存在若干电离层
C.水汽和杂质含量较多 D.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
据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022年12月5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以北的斯特龙博利岛上的火山再次喷发,火山口喷出滚滚浓烟,大量熔岩流出,火山灰飞入空中和海里。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流出的大量熔岩可能来源于图中
A.①圈层中部 B.②圈层上部
C.③圈层上部 D.②圈层下部
10.据历史记载,超强火山喷发会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其原因是图中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据此完成11~13题。
 
1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
A.居住区 B.公园 C.商业区 D.农田
13.“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增强
C.空气对流减弱 D.水汽蒸发加快
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回答14~15题。
14.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则在a、b、c、d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15.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则图中a、b、c、d四点风速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A.a>b>c>d B.d>c>b>a
C.d>a>b>c D.c>b>a>d
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用水矛盾突出,政府提出“藏水入疆”的设想。如图为“‘藏水入疆’工程路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藏水入疆”起止地区的水体分别主要参与
A.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17.“藏水入疆”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下渗 B.蒸发、蒸腾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2024·山东烟台期末)如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18~20题。
18.由图可知
A.c是北半球暖流 B.b是南半球暖流
C.a是北半球寒流 D.d是南半球寒流
19.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
C.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20.下列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②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
③轮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
④大型油轮在d海域发生泄漏,污染范围会扩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为等高面与热力因素形成的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2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
(1)图1中①-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2)图1中,A、B两地中降水概率大的是________,昼夜温差大的是________。
(3)若图1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A、B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4)若图1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__。
(5)若图1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填“白天”或“夜间”)。
(6)图2中,屋前石子地面、屋后林草地面,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陆域与水域的交界带,风从陆域吹向水域,称为离岸风。离岸风的存在是渔场形成的重要原因,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海水上泛补给。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盐类是浮游生物的养分。
材料二 图A和图B为非洲局部地区简图。图A中乙海域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渔场,沿海小镇(M镇)年平均雾天高达125天,图B中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虚线L表示洋流。
(1)请在图B中标出洋流L的流向。
(2)乙海域附近存在大型渔场,试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3)试从地理的角度分析M镇雾天多的原因。
答案精析
1.B 2.D [第1题,“月掩土星”是指月球、地球、土星排成一条直线时,土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土星是行星,故B正确,A、C、D错。第2题,土星的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轨道,故A错;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故B错;土星体积远大于月球,故C错;土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均为自西向东,故D正确。]
3.A 4.D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极光通常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如果到达地球的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强度大且数量多,就可能与地球磁场发生特别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强度特别大的地磁暴,在罕见情况下,有些高能带电粒子会在中纬度或者低纬度地区进入地球大气层,从而使中纬度的北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A正确。地面光污染少、大气透明度高有利于北京地区极光现象的观测,但并非出现极光的主要原因,B、C错误。极光现象凭肉眼即可观测,无须借助观测仪器,D错误。故选A。第4题,当地磁暴发生时,地球磁场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信鸽利用地磁感知来进行导航,磁场出现激烈变化会使信鸽迷失方向,无法正常归巢,A正确,不符合题意;高能带电粒子能够干扰卫星的正常工作,导致信号中断或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手机定位功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高空电离层干扰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对手机通信产生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太阳光线较弱的凌晨、傍晚或夜间可观测到极光,在艳阳高照的白天难以观测到极光,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5.D 6.B [第5题,由材料“该矿形成时期为前寒武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寒武纪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A错误;古生代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B错误;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时代,C错误;前寒武纪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D正确。故选D。第6题,由材料“在万古金矿田地下2 000米以上深度地层发现超40条金矿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矿所在地球圈层为地壳,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A错误;地下2 000米位于地壳,莫霍界面以上,B正确;地壳厚薄不一,大陆厚,大洋薄,C错误;该层为固体,地震波中横波和纵波都能够穿过,D错误。故选B。]
7.B 8.D [第7题,北斗探空仪升至3万多米的高空,依次经过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北斗探空仪在升空过程中气温先降低后升高,A错误;A层为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可能遭遇降雨,B正确;升空过程中海拔不断升高,气压不断降低,C错误;经过对流层时,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错误。故选B。第8题,北斗探空仪飞升终止的高度为3万多米,所在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稳定,能见度高,利于航空飞机飞行,A错误;高层大气中存在若干电离层,B错误;水汽和杂质集中分布在对流层,C错误;平流层中有臭氧分布,臭氧能够吸收大量紫外线,D正确。故选D。]
9.B 10.D [第9题,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火山口喷出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上部。故选B。第10题,据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火山喷发后,大气层中的浮尘和其他微粒增加会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①不变,②减弱,③增强,④减弱。故选D。]
11.D 12.B 13.C [第11题,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北京市大致在11月至次年1月热岛强度最大,说明此时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D正确。第12题,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说明①处气温较周围区域低。居住区、商业区地表硬化,不会形成“冷岛”现象,A、C错。公园中的绿地、水面升温较慢,可能形成“冷岛”,B对。农田主要分布在城外郊区,不在市区内,D错。第13题,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因气温较低,故空气对流减弱,C对。]
14.D 15.A [第14题,读图可知,a、b、c、d四点中,d点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也最大。第15题,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由材料可知,①>②>③>④>⑤,故a、b、c、d四点风速由大到小的排序为a>b>c>d。]
16.A 17.D [第16题,读图可知,“藏水”主要来自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上游,这些河流都是外流河,故“藏水入疆”起点的水体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藏水入疆”的终点是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区水体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故A选项正确。第17题,“藏水入疆”工程主要是将西藏的河水调往新疆,因此,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故D选项正确。]
18.A 19.C 20.B [第18题,读图可知,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递减,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知,a是暖流,b是寒流,c是暖流,d是寒流,A正确,B、C、D错误。第19题,由图可知,同一纬度,影响海洋表层海冰盐度的主要因素为洋流,暖流流经,蒸发量大,盐度大;寒流流经,蒸发量小,盐度小。b、c处在同纬度地区,c处有暖流流经,b处有寒流流经,故盐度b<c,C正确;故选C。第20题,甲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①正确;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②错误;洋流对航行的影响为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轮船在a海域航行,速度并不一定因洋流而加快,③错误;洋流有利于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范围,④正确。故选B。]
21.(1)④ B
(2)B A
(3)西北风
(4)B
(5)白天
(6)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林草地面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22.(1)图略(自南向北)。
(2)受离岸风影响,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渔场形成。
(3)纬度低,蒸发量大,水汽充足;沿岸寒流流经降温,水汽易凝结成雾;下层变冷,对流弱,空气稳定,雾气不易扩散,故该镇雾天多。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存在离岸风,且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所以在离岸风影响下,图示洋流自南向北流动。第(2)题,根据材料“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海水上泛补给”可知,该地存在上升流,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养分,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第(3)题,该地位于低纬度沿海,水汽充足;沿岸受离岸风影响形成寒流,温度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雾;受寒流影响,大气层稳定,雾气不易扩散,雾天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