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第二章
回顾与拓展
课时
1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措施:自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扳书设计
第二章
回顾与拓展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授课时间:一、联系课本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与拓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要将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1、关注与旧知识的联系,提高思维能力。“有效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有着辩证的联系,因此要类比等式(方程)进行不等式的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以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并比较其异同。2、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科书中“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所提供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例如,在“不等关系”一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不等式模型的形成过程,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活动时间,使其初步体会学习不等式的价值;通过充分急于求成,不要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要适时给以恰当的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3、恰当把握实际背景题目的难度,关注学生多角度的思考。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课后作业:必做题:课本第二章综合习题选做题:练习册第二章
综合测试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9
月
24
日
课题
第二章
回顾与拓展
课时
1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措施:自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扳书设计
第二章
回顾与拓展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授课时间:一、联系课本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与拓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要将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1、关注与旧知识的联系,提高思维能力。“有效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有着辩证的联系,因此要类比等式(方程)进行不等式的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以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并比较其异同。2、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科书中“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所提供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例如,在“不等关系”一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不等式模型的形成过程,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活动时间,使其初步体会学习不等式的价值;通过充分急于求成,不要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要适时给以恰当的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3、恰当把握实际背景题目的难度,关注学生多角度的思考。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课后作业:必做题:课本第二章综合习题选做题:练习册第二章
综合测试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9
月
24
日
课题
第一章
练习册讲评(1)
课时
1
课型
讲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内化2、难题分析的迁移和达标。教学难点及时认真做题,纠错的的习惯。突破措施分析探究、讨论点拨、引导解答
教具准备
粉笔
黑板
练习册
扳书设计
研讨交流,质疑解疑资料查询,培养习惯比较阅读,理解内涵总结分析,查找原因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授课时间:一、导入
同学们,练习册上的题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很多题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在做题中同学们,学会分析并积累方法,也要从中发现自己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在哪方面。二、强化要点:回顾课本中重要知识点,几乎达到基础题能不错就不错,课堂巩固学会看书再答题。(1)练习册2.1(2)练习册2.2(3)练习册2.3(4)练习册2.4(5)练习册2.5(6)练习册2.6(7)练习册2.7(8)练习册2.8(9)练习册2.9三、检验抽查1、订正课前预习内容,可叫学生上黑板书写,批改过程存在中问题较多的,当堂纠正。随机抽学生回答,纠正错误。2、重点讲评提升性测试中所有的题,并教授给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3、在讲课中也应贯穿练习册中的疑难问题,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定义性质等并做练习册。四、研讨交流可适当做课外练习题开阔视野,多见些题型,教师注意引导和讲解,教授解题的方法。五、分析存在原因:1、审题不仔细
2、不理解题意
3、不会从问题中提炼信息点4、做题不够认真,应付差事、
5、回答问题达不到点子上。六、总结在这节课我们的练习册讲解任务较重,主要是要大家能订正自己练习册中发现的错误,并学会独立解决作业、练习、考试中阅读方面的难题,学会从问题中获得解题的信息。希望大家要重视练习册上的题,真正做到独立仔细的完成。七、作业订正练习册2.1-2.9错题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9
月
24
日
课题
第一章
练习册讲评(2)
课时
1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内化2、难题分析的迁移和达标。教学难点及时认真做题,纠错的的习惯。突破措施分析探究、讨论点拨、引导解答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扳书设计
第一章
练习册讲评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授课时间:一、导入
同学们,练习册上的题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很多题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在做题中同学们,学会分析并积累方法,也要从中发现自己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在哪方面。二、强化要点:回顾课本中重要知识点,几乎达到基础题能不错就不错,课堂巩固学会看书再答题。(1)练习册2.10(2)练习册2.11(3)练习册2.12(4)练习册2.13(5)练习册2.14(6)练习册2.15(7)第二章综合性测试三、检验抽查1、订正课前预习内容,可叫学生上黑板书写,批改过程存在中问题较多的,当堂纠正。随机抽学生回答,纠正错误。2、重点讲评提升性测试中所有的题,并教授给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3、在讲课中也应贯穿练习册中的疑难问题,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定义性质等并做练习册。四、研讨交流可适当做课外练习题开阔视野,多见些题型,教师注意引导和讲解,教授解题的方法。五、分析存在原因:1、审题不仔细
2、不理解题意
3、不会从问题中提炼信息点4、做题不够认真,应付差事、
5、回答问题达不到点子上。六、总结在这节课我们的练习册讲解任务较重,主要是要大家能订正自己练习册中发现的错误,并学会独立解决作业、练习、考试中阅读方面的难题,学会从问题中获得解题的信息。希望大家要重视练习册上的题,真正做到独立仔细的完成。七、作业订正练习册2、10-第二章综合性测试的错题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9
月
24
日
课题
第二章
章节测试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内化2、难题分析的迁移和达标。教学难点及时认真做题,纠错的的习惯。突破措施分析探究、讨论点拨、引导解答
教具准备
粉笔
扳书设计
第二章
章节测试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授课时间:提前三分钟发放试卷,提醒学生写名字,然后审题,上课铃响后开始答卷,学生单人单桌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题是本章节中比较突出的、典型的试题,与课本紧密联系,既有基础知识,也有拓展延伸,是测试本章节知识的优秀试卷。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9
月
24
日
课题
第二章试卷讲评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内化2、难题分析的迁移和达标。教学难点及时认真做题,纠错的的习惯。突破措施分析探究、讨论点拨、引导解答
教具准备
粉笔
扳书设计
试卷讲解1、
2、
3、
4、
5、
6、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授课时间:本节课对第十章的试卷进行讲评,解疑释难,巩固升华本章节知识。第一大题选择题,1、2、3、4掌握不错,5、6题错误较多,需集体订正。第二大题填空题,1、2、3、4、5题比较容易理解,小组内个别错的,同位、小组内部可自行讨论解决。第三大题有多个写步骤的题目,前几小题比较容易,后两个大题,综合性比较强,需要集体讨论纠正。剩下的时间,学生互相讨论不明白的题目,有问题的同学可以举手向老师请教。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