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伯牙鼓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反复诵读,积累文言字词。
3、通过合作,体会“知音”“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4、激情展示,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预习·导学
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
《伯牙善鼓琴》选自
,此本著作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由
时期著名
学派思想家
所写,名篇有《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查字典,把文中不懂的字音标上,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
卒(
)逢暴雨
乃援(
)琴
舍(
)琴
辄(
)穷其趣
子之听夫(
)志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钟子期辄穷其趣。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3、
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善(善于)鼓琴(弹琴)。请按照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钟子期辄穷其趣。
(3)吾于何逃声哉?
(4)志在登高山
(5)更造崩山之音
(6)乃援琴而鼓之
(7)泰山之阴
(8)钟子期必得之
(9)卒逢暴雨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语句力求通顺)。
(1)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5、
6、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竞相解答,教师帮助,学生在书上或导学案上作好记录,以便积累。
7、
疏通文意,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二、合作·交流
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
2、结合对联、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知音”“知己”的理解(鲁迅赠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三、拓展·提升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2、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四、课堂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