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3.12《伯牙鼓琴》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3.12《伯牙鼓琴》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3 09:1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学案
______年级
____班
姓名
________
课题
伯牙鼓琴
总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积累文言字词,探究古文所蕴含的道理。(3)感受伯牙钟子期情意投合、惺惺相惜的友情。学会正确处理和朋友的关系。
一、本节知识框架: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2、读课文,解释加点的词语伯牙善(
)鼓(
)琴,
( http: / / www.21cnjy.com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
)若(
)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
)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
)阴(
),卒(
)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
)琴而鼓之(
)。初(
)为霖雨之操(
),更造(
)崩山之(
)音。曲每奏,钟子期辄(
)穷(
)其趣。伯牙乃(
)舍(
)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
)听夫(
)志(
),志(
)想象犹(
)吾心也。吾于何逃声(
)哉?”译文:
峨峨:高耸的样子
洋洋:盛大的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
所念:心中想到的
卒(cù):通“猝”,突然。
得:领会
操:琴曲名。逃:隐藏。
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训练内容检查预习,纠正字音。卒(
)逢暴雨
乃援(
)琴
舍(
)琴辄(
)穷其趣
子之听夫(
)志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子之听夫志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必得之(1)善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游于泰山之阴游于泰山之
乃援琴而鼓之
止于岩下
初为霖雨之操吾于何逃声哉
更造崩山之音
3、翻译下列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钟子期辄穷其趣。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4、合作探究1、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