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3 09: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中国近代化的
开端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frontier crisis)
19世纪40~60年代初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内: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外:列强侵略
(两次鸦片战争1840~1860)
洋务运动的背景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背景

左宗棠
李鸿章
曾国藩
张之洞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
洋务运动的内容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最早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最全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最大
军事企业(官办)
安庆内军械所制造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的内容
军事企业(官办)
②发展近代教育
洋务派创办的
著名新学堂
19世纪60-90年代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语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外语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军事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军事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科技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科技
翻译学堂
军事学堂
工艺学堂
京师同文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洋务运动的内容
军事企业(官办)
②发展近代教育
清朝派出的留美幼童
詹天佑
近代中国铁路之父
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有30人进入工矿、铁路、电报行业,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有5人进入教育界,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有24人进入外交界,其中领事、代办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长1人、副部长1人,驻外大使1人,国务院总理1人;有20人进入海军,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
洋务运动的内容
军事企业(官办)
②发展近代教育
③民用企业(官督商办)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煤矿(李鸿章)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机
时间 口号 企业性质 企业名称
19世纪
70年代—90年代
“求富”
民用企业
汉阳铁厂——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开平煤矿——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民用:"三局一厂":
三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湖北织布局。
一厂:汉阳铁厂
民用企业
洋务派的主要措施:
简记为:四大民用:湖、汉、开船、为求富
洋务运动的内容
创办新式陆海军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定远舰是清政府花费近170万两白银向德国订造的一艘战舰,是当时世界海军中罕见的大型铁甲舰,其装甲厚,吨位大,炮火重,利于防御,号称“第一铁舰。”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1)军事企业
兴办新式学校
设立翻译馆
派遣留学生
(2)近代教育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3)民用企业
(4)创办新式陆海军
陆军:新式洋枪队
海军: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舰队
生产工业化
产品商品化
教育科学化
军事近代化
洋务运动的内容
评价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洋务运动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你认为成功还是失败?
中国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睡着了。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赫 德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
李鸿章
成功(积极性):
①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失败(局限性):
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东南】
美、日侵略台湾
【西北】
阿古柏侵略新疆、俄国出兵伊犁
【西南】
中法战争

1.背景
俄、英
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
2.入侵国家
▲穆罕默德·雅霍甫(Mohammad Yaqub Beg,1820年-1877年5月30日),乌兹别克人,汉名阿古柏,被称为“中亚屠夫”,为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1865年至1877年率军入侵中国新疆,史称“阿古柏之乱”。
阿古柏建立的汗国的范围示意图
窜入新疆的阿古柏军持枪照
海防VS塞防
海防、塞防之争
“塞防”论
“新疆不复,于肢体无伤;海疆不防, 则腹心之大患愈棘。” “海防西征,力难兼顾……移西饷以助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
“海防”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陕甘总督左宗棠
3.主要经过:
(1)1875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收复新疆之战开始。到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大部分地区。
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
左宗棠收复新疆示意图
光绪四年,69岁的左宗棠抬棺出征。
Q:左宗棠“抬棺西征”反映了什么?
3.主要经过:
(2)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大部分领土,但沙俄仍割让了中国1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3)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新疆巡抚。
19世纪80年代,《伊犁条约》及其子约签订后中国损失的领土(黄色部分)
▲曾纪泽(1839年-1890年),字劼刚,号梦瞻,湖南湘乡(今双峰)人,曾国藩次子。清代外交家。
▲刘锦棠(1844年6月16日-1894年),名显谟,职名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晚清将领。
阅读教材,结合相关事实说一说收复新疆的意义
意义:
①历史意义:新疆建省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②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清代·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其二》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等职。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创办福州船政局、兰州机器局等洋务企业。统率清军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后,又整军备战,成为收复伊犁谈判的坚强后盾。收复新疆后,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并主持善后工作,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法战争
背景
时间
战况
战果
①马尾海战:战败,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1883—1885年
①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
②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
1883年8月法国控制越南,矛头直指中国
②刘铭传抗法: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击退法军。
③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大捷,法国内阁倒台。
马尾
中法战争形势图
冯子材
台湾建省的意义:
①加强了东南海防;
②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
③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边疆危机 反侵略抗争 结果 影响
东 南 美、日侵 略台湾 台湾人民反击; 清政府派沈葆桢入台 日本勒索50万白 银后撤兵; 1885年台湾建省 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
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
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 北 阿古柏侵 略新疆、 俄国出兵 伊犁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俄谈判,割地 赔款,收回伊犁; 设立新疆省。 巩固西北边防,加强新
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
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西 南 中法战争 刘永福助越抗法; 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不败而败” 中法签订条约 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
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