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八上 物理
人教版
听一听,你有什么感受?
优美的音乐
铁钉刮玻璃
乐音
噪声
噪声
揉搓塑料袋
什么是噪声?
噪声有什么危害?如何控制?
噪声有哪些特征?
思考
新课引入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4.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目标
噪声的来源
刮玻璃产生的噪声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是杂乱无章的。
乐音的波形有规则。
噪声的来源
物理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请同学们聆听右边这段声音,这段声音的前半段与后半段有何不同?
再来听一下这段英语听力,并尝试理解其中对话的含义。
同样是刚才那段优美的音乐,现在对大家听英语听力有什么影响?
噪声的来源
环境保护: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想想议议: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课间高声喧哗
学校及周边
家庭及周边
动物
家电
社区活动
房屋装修
集市
课堂上窃窃私语
附近工地施工
周边交通
广播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既然噪声的来源那么多,噪声又有强有弱,那人们以什么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它的符号是什么?
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
单位是分贝,符号:dB,
我们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
声音定为0 dB
思考
噪音的等级:
人对不同声音的感觉
人的感觉 声音强弱
刚刚引起听觉
保证休息和睡眠
保证工作和学习
保护听力
0dB
≤50dB
≤70dB
≤90dB
声音超过50 dB影响休息和睡眠;
声音超过70dB影响工作和学习;
声音超过90dB影响人的听力;
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双耳会失去听力。
噪声的危害
控制噪声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
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汽车消声器
禁止鸣笛标志
枪管消声器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控制噪声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门窗采用双层玻璃
高架两旁的隔音墙
植树种草(吸收阻断噪声)
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
100 m的林带可降低20~25dB。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戴隔音帽
防噪声耳塞
用手捂住耳朵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捂住耳朵
直升机驾驶员戴耳罩
耳塞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课堂小结
物理角度
环保角度
①噪声
②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在声源处减弱或防止噪声的产生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或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人耳处阻止或减少噪声的进入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③控制 噪声
②人对不同强度噪声的感觉
③噪声的危害
①分贝
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C
针对训练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 波形有规律的声音都是乐音
D. 乐音是指 40 dB 以下的声音,噪声是指 40 dB 以上的声音
A
随堂练习
2. (怀化)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 禁止鸣笛
B.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 学校周围植树
D
3.小明是班小组的学习组长,本组几名同学经常在小明家一块儿学习。但小明的邻居家经常播放歌曲,而且音量较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组的几名同学各抒己见。
小红:请邻居把音乐关小一些.
小刚:把门窗都关紧一些.
小敏:用棉球将双耳塞住.
你认为谁的办法好呢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小红的建议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小刚的建议是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
小敏的建议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小红的建议最好,但需与邻居协商才能达到目的。
4.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
D.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
B
答案:B
解析:安装消声器、建筑工地停工和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5.广场舞是市民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居民的休息造成了噪声污染,为了使双方的需求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B.明文禁止所有市民参加广场舞活动
C.在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防治装置
D.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A
答案:A
解析:A.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既可以使跳舞者听到声音,也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禁止广场舞活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因此不能禁止,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显示噪声的分贝,但无法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从声音的接受处减弱噪声,但同样也无法与外界交流了,故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