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原子结构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原子结构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23: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原子结构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在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必定含有的微粒是
A.质子和中子 B.质子 C.中子 D.质子和电子
3.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A.和O2- B.F-和 C.和 D.和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6.“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和镁离子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B.镁离子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C.镁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 D.和镁原子相比,镁离子的化学性质更稳定
7.已知某原子的核电核数为15,原子核中有1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5 B.16 C.31 D.46
8.铝原子(Al)和铝离子(Al3+)两种微粒中,不相同的是
①核内质子数②核外电子数③最外层电子数④核外电子层数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9.同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镁原子和铁原子的个数比是
A.1:1 B.3:7 C.7:3 D.1:3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④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②③⑥ B.④⑤⑥ C.①④ D.②⑥
二、非选择题
11.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I.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和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同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少 多 很多 无 少 多 无 无 少
【解释与结论】
(1)在水溶液中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写出钙离子、氯离子的化学符号 、 。
(2)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 。
(3)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 。
(4)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
(5)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实验操作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 2
煮沸后的自来水 6
自来水 9
湖水 14
【解释与结论】
(6)硬度最大的水样是 。
(7)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 (提示:实验方案需要写全操作、现象、结论)。
12.若m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3.阅读教材表3—1内容,并查阅表3—4中对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归纳出你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在原子中:
(1) ;
(2) ;
(3) ;
(4) ;
(5) ;
…………
1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量取并加热200mL液体,需使用的仪器有 (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填序号)。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量筒;⑤酒精灯;⑥胶头滴管;⑦石棉网;⑧铁架台(带铁圈)
(2)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其阴离子Xm-的电子层结构与Y的阳离 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用a、m、n表示)。
《3.2原子结构》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A C C B C D
1.C
【详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例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普通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所以原子核内可以没有中子,必定含有质子。
故选B。
3.A
【详解】A、钠原子是11号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氧原子是8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氧离子,故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故正确;
B、氟原子是9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氟离子,故核外电子数是10,氯原子是17号元素,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故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故不相等,故错误;
C、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2,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两个原子,形成镁离子,故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故不相等,故错误;
D、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两个原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故错误。
故选A。
4.C
【详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个数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故选C。
5.A
【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可以再分,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是带负电荷的,故C选项说法正确;
D、在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内部结构知识,此题是常考题型之一,需学生熟练掌握。
6.C
【详解】A、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有12个电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次外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容易失去电子,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因此镁离子的化学性质更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C
【详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5+16=31,故选C。
8.B
【详解】离子的形成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过得失核外最外层电子,从而使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不相等而带上不同电荷;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形成铝离子时会将最外层3个电子失去从而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铝原子和铝离子结构中具有的核内质子数,但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
故选择B。
9.C
【详解】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相等,而总质量=原子质量×原子个数,故同等质量时,原子个数比与相对原子质量比成反比,故镁原子和铁原子的个数比是。
故选C。
10.D
【详解】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乙醇和甲醚 化学式都是C2H6O,但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④某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铁离子、亚铁离子分别与氯离子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CO和碳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②⑥正确。选择D。
11.(1) Ca2+ Cl-
(2)②中产生泡沫量多,⑧中无泡沫
(3)1
(4)探究水的硬度相同时,肥皂水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5)其他条件相同,当水的硬度相同时,肥皂水用量越多,产生泡沫越多;当肥皂水用量相同,水的硬度越小,产生泡沫越多
(6)湖水
(7)取5mL山泉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5%的肥皂水,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滴数大于9滴
【详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钙离子表示为:Ca2+、氯离子表示为:Cl-;
(2)②中为蒸馏水,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⑧中加入了混合溶液,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硬水,其他因素相同,②中产生泡沫量多,⑧中无泡沫,说明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
(3)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加入混合溶液的用量应相同,故⑤中x应为1;
(4)第2组实验中,肥皂水用量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故目的是:探究水的硬度相同时,肥皂水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5)从3组实验可以看出,其他条件相同,当水的硬度相同时,肥皂水用量越多,产生泡沫越多;当肥皂水用量相同,水的硬度越小,产生泡沫越多;
(6)根据题目数据可以看出,湖水产生泡沫时需要的肥皂水最多,说明湖水的硬度最大;
(7)继续实验,比较山泉水和自来水的硬度,故除了水样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故实验方案为:取5mL山泉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5%的肥皂水,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滴数大于9滴,说明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
12.(1)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则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
【详解】(1)解析见答案;
(2)解析见答案。
13.(1)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3)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4)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析】略
14.(1)②④⑤⑥⑦⑧
(2)a+m+n
【详解】(1)量取并加热200mL液体,液体体积较多,选用烧杯作容器,其他的还有:量筒、酒精灯、胶头滴管、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圈),故选填:②④⑤⑥⑦⑧;
(2)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所以Xm-离子的电子数为:a+m,因为Xm-的电子层结构与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 Yn+的电子数也为a+m,由于则Yn+带n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Y原子失去了n个电子,则Y原子原有电子数为:a+m+n,所以其核电荷数为:a+m+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