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3 13:0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海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散文诗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思想内容的写法,体会文中对比、拟人、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21教育网
2、
重点理解海燕的形象,理解作者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逐步展示海燕的形象,让海燕的战斗精神充分展示。www-2-1-cnjy-com
3、
了解并体会散文诗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从作品整体上和主要方面领会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2、
在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特点并理解海燕的战斗精神。
3、
形象而确切的对比、烘托对表现海燕形象的作用。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体会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1)
“高尔基”这个笔名的含义是什么?
高尔基在俄语里的意思是“痛苦的”。高尔基要用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苦难而大声疾呼,所以用了这个笔名。2-1-c-n-j-y
(2)
为什么海燕这种鸟儿能唤起高尔基的创作激情?
(指导学生看书下注释①)“海燕”在俄语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经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
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
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三.
介绍背景知识
《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
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出来。《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性的诗传单。
由于《海燕》这篇散文诗的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泛而深刻的影响,沙皇政府才认识到高尔基的危险性。于是不经审讯就决定把他放逐到僻远地区去。高尔基被流放那天,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为高尔基送行。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出“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的呼声。示威者时而高唱革命歌曲,时而朗诵《海燕》。一位演说者大声说道:“高尔基被放逐了,原因是他说出了真理并揭露我们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笔,一种力量——他那在自由发表意见时所表示的思想……我们要用示威来表示我们是怎样地喜爱高尔基。”示威结束时,一位大学生激动地高呼:“暴君将要灭亡,而伟大的有力的自由的人民将要兴起!”可见《海燕》在当时的俄国,是“鼓舞人民革命的号角”。2·1·c·n·j·y
四.
感知课文——试拟副标题
1.
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2.
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教师提出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①要切合课文的内容;②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③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21
cnjy
com
〖参考〗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无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驱者
划破乌云的利剑
五、明确本文的结构层次。
本文描写的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在海面上勇敢飞翔,搏击风浪的情形,提示学生按海面景象的发展为文章划分层次。【来源:21cnj
y.co
m】
本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3)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一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部分(7—11)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勇敢地搏击风浪,积极战斗,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雨。
六、赏析课文——诵读比赛
1.
准备阶段——学生自由选择准备诵读的片段,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2.
比赛阶段——按所选片段分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擂”(一般每组2-3人),其余学生充当评委,现场点评(着重点评语气、语调、语速是否到位,轻读、重读处理是否得当;通过点评赏析形象,品味语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
如:第二小节中,为了表现海燕低飞高翔的雄姿及其斗志昂扬的战斗精神,要重读“碰”“箭”“直冲”,读时的基调应是高昂的。【出处:21教育名师】
第四小节到第六小节中,用群鸟和海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对比,以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因而要以极端蔑视的语气读群鸟的丑态。读四小节的两个“呻吟”时,为了表现海鸥的恐惧心理,读第二个“呻吟”,要声音拉长,紧接着读下一句,并突出“飞窜”,以显示海鸥飞窜时的恐惧万分。【版权所有:21教育】
3.
询问学生:如果给本文配乐,什么样的音乐比较适合?综合学生观点,请学生带伴奏带,下一节课配乐朗诵表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五.
布置诵读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在品味、研读的基础上研究象征意义,理解象征手法,并通过诵读加强散文诗内容的理解,体会散文诗的特点。
一.研究象征意义,理解象征手法
1、回顾《白杨礼赞》一文中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象征手法是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托义于物。www.21-cn-jy.com
在黑暗政治压迫下,作家借用象征手法来表现革命的思想,才能骗过反动当局的检查,得以发表出来,鼓舞人民的革命斗争。21·世纪
教育网
2、联系背景,并根据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谈谈的散文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在三个层次中海燕及其他景物的象征意义是如何在形象的逐步发展中而逐步加深。21
cnjy
com
(1)
第一个画面----暴风雨来临之前。
风卷云集,海燕高翔。“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叫喊”、“勇敢”
其他海鸟的惊慌失措。“飞窜”“恐惧”“呻吟”“胆怯”“躲藏”
鲜明的对比之中,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2)
第二个画面——暴风雨逼近之时。
乌云黑暗。“暗”“低”“压”
狂风肆虐。“紧紧抱起”“恶狠狠”“甩到”“摔成”
波浪的勇敢与乐观。“唱歌”“冲向”“迎接”“呼叫”“争鸣”
海燕越战越勇,而且显示了智慧和勇敢。“大笑”“号叫”“飞舞”“敏感的精灵”
把海燕的勇敢斗争放置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之中,从而烘托出海燕的形象,。
(3)
第三个画面——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
乌云弥漫整个海面“像青色的火焰”,“燃烧”
闪电的挣扎“火蛇”“蜿蜒游动”
大海与闪电激战,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海燕极度的兴奋、热情的呼唤。
面对狂风吼叫、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海怒吼的激战环境中,海燕的形象越发突出。
4、总结象征意义:
〖参考〗
大海波浪: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革命中的机会主义者和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俄国资产阶级中形形色色的政客)
风云雷电:沙皇的反动统治势力
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5、比较《白杨礼赞》与《海燕》两篇文章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异同点?
二、总结:
在内容上:这首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
( http: / / www.21cnjy.com )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21cnjy.com
在写法上:运用象征、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塑造海燕的形象,而比喻、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生动、形象。21·cn·jy·com
三、学生配乐朗诵表演,并感受散文诗的特点
四.明确散文诗的特点。
1.自读书后练习三
2.与自读课本中罗洛的《信念》、贾平凹的《月迹》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