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减法 教案7

文档属性

名称 6、7的加减法 教案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8-23 12:5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7的加减法
教案
教学目标:
1.
探讨6,7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
2.
亲身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一图二式)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在加法算式里,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初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计算6,7的加法(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摆一摆)
2、难点:6,7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
1、口算:
3+1= 2+3= 4+1= 1+4= 5+0= 1+2= 3+2= 2+1=
2、6、7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加法——例1
教师:“老鹰捉小鸡”是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活动,老师这里就有一张同学
们在课间玩“老鹰捉小鸡”的图片(课件出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学生: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玩游戏,又来了2个小朋友。
教师:说得真好!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教师:真能干,谁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怎样列式?
学生:4+2=6。 板书:4+2=6。
教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同意。
教师:真聪明!不仅会列式,而且还会计算呢,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呢?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能。
学生:把原来的4个小朋友和又来的2个小朋友合起来要用加法。
学生:表示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6个小朋友。
教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知道4+2=6的吗?
生1:我是从图上面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教师:看图数
生2:想的
教师:怎样想的呢?也就是借助于“数的组成”。 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教师:如果没有图,你怎样计算4+2呢?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想。学生操作、讨论后回答。
学生甲:我是这样想的:4加上1是5,再加上1就是6。
学生乙: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先摆4根小棒表示原来的4个小朋友,再摆2根小棒表示又来的2个小朋友,把4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是6根小棒,也就是6个小朋友。
学生丙:我是用比手指,先比4,再比2,把他们合起来数就是6。
……
教师:大家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在这么多种算法中,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学7的加法—例2
教师:课件先出示4根小棒,再出示3根小棒,圈起来。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意。(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写出一个算式,再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写出一个算式,让学生观察所写的2个算式发现了什么?)
生1:左边有4根小棒,右边有3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列式:4+3=7 (板书)
生2:右边有3根小棒,左边有4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列式:3+4=7 (板书)
生3:4和3的位置交换了,得数一样。
教师:真不错!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就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现在请大家试一试把手中的7根小棒任意分成两堆,摆一摆,说一说,还能写出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教师:如:1+6=7 2+5=7 3+4=7 6+1=7 5+2=7 4+3=7
教师:根据刚才摆小棒写算式,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了每次写出的两个算式,它们的加数只是换了一下位置,得数是一样的,都
是7。
教师:哇,真了不起!通过仔细观察,自己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刚才的两个算式中,加数都是相同的,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它们的结果是不变的。我们呢只要记住这样既个算式(6+1=7 5+2=7 4+3=7)大家以后解题就方便了。
(三)练习

1、教师:那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写出2个算式:
1+6=7 6+1=7
2、先连线,再填算式
1+6=7 2+5=7 3+4=7
6+1=7 5+2=7 4+3=7

3、小鸟找家:(见黑板)
4+2
5+1
3+3
2+5
5+2
1+6
3+4
2+4
4+3
1+5
6+1

4、比手指游戏:

规则:教师出1个数,学生出一个数,合起来是6、7。

5、找朋友:

7
1
4
3
5
2
0
6

哪两个数相加得6?
哪两个数相加得7?
(四)课堂小结

你知道了哪些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7的呢?
(五)作业布置:

第31页例3、第33页练习五第1题填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