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几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8加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8加几
2、会口头表述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3、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中形成自主探究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8加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8加几
教学难点:类推迁移运用“凑十法”解决8加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为“凑十法”做铺垫。
2、复习9加几的加法,并抽取其中一个让学生说说算法。
上节课我们用凑十法学习了9加几,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板书课题:8加几)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74页例1主题图)
(1)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问题吗?
原来有8个小朋友,又来了5个,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算式?(板书8+5=)
若有学生直接说出8+5,则问8表示的什么,5表示的什么,8和5合起来表示什么?从而来引出问题。
(2)你是怎么来计算的 能把自己的方法写在作业本上吗?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老师总结。
(4)全班一起交流8+5的计算方法
①方法1:凑十法。把5分成2和3,先算8+2=10,再算10+3=13。
②方法2:凑十法。把8分成5和3,先算5+5=10,再算10+3=13。
刚才这两种方法,我们都是凑成十再计算的。
③除了这两种方法,你们还想出了其他方法吗?(学生回答)
方法3:假设法。把8看成10来计算,10+5=15,多加了2,所以要从15里减去多余的2,即15-2=13
方法4:接着数。8往后数5个,9、10、11、12、13
(方法5:有的学生可能会根据之前学习的9加几来计算,把8看成9,先计算9+5=14,再算14-1=13)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4)试一试
刚才我们一起想出了好几种计算方法,现在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一下
8+7=
(学生回答,并询问计算方法和过程)
8+3=
(学生回答,并询问计算方法和过程。完成此题后教师询问3+8=?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点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教学例2
小朋友们的生活真丰富,看一看他们去干嘛了?划船
(1)观察图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情预设: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划船,又来了8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划船?或者,左边的船上有4个小朋友,右边的船上有8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4+8=)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4+8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凑十法、假设法
(4)我们算出8+4=12,那4+8=?(由于“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所以4+8=12)
(5)试一试:用凑十法计算8+8=
6+8=
请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同学自己独立完成,并写出计算过程。
通过询问“知道了6+8=14,那8+6=?你怎么这么快就计算出来了?”巩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
活动3【活动】课堂活动
(1)对口令。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非常棒,看看谁来了(熊大和熊二),他们还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熊大说出8加几的算式,熊二说出答案,现在请你们来当熊大熊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出8加几的算式另一人说出答案,开始!
现在老师来当熊大,请你们来当熊二。
(2)钓鱼比赛。
熊大熊二来了,现在谁又来了?(光头强)光头强还要和熊大熊二比赛钓鱼呢,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赢了。
每条鱼上有8加几的算式,算出它们的答案并移动到相应的位置。
(3)同学们学得这么棒,看看谁来为我们加油了,(美羊羊、喜洋洋、懒洋洋和沸羊羊),他们还要出题来考考我们呢。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活动4【练习】达标检测
刚才他们出的题都没难住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那老师现在要来考考你们。
(1)摆一摆,填一填
①老师在左边摆了(8颗星),右边摆了(5颗星)。求一共有多少颗五角星应该怎样列算式?(学情预设:8+5=)用凑十法计算。
②请学生起来回答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③独立完成第二小题,老师订正答案。(先列出算式,再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2)75页第2题。学生先独立练习,注意观察数字填写的位置,第一排算式为第二排算式填空作铺垫,进一步加强对凑十法的理解。
看来大家今天都学得非常认真,愿不愿意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呢?
(3)小蝌蚪找妈妈。一群小蝌蚪在河里游来游去,原来它们在寻找自己的妈妈。每只小蝌蚪身上都有一道算式,只有算对这些题,我们才能帮它们找到妈妈。小蝌蚪都着急了,你能帮小蝌蚪找到妈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