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提问
问题探索者
发布会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豆荚里的
五粒豆
一个豆荚里的
五粒豆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生于一个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代表作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任务一
字词识记
领取记者证
豆荚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僵硬 预感 揭晓 玩具枪 青苔
囚犯 耐心 探出 愉快 窗框
曾经 水笕 洋溢
豆荚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僵硬 预感 揭晓 玩具枪 青苔
囚犯 耐心 探出 愉快 窗框
曾经 水笕 洋溢
tái
wān
jiānɡ
kuànɡ
yì
àn
qiú
yù
jiē
横安在屋檐上承接雨水的长竹管。
豆荚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僵硬 预感 揭晓 玩具枪 青苔
囚犯 耐心 探出 愉快 窗框
曾经 水笕 洋溢
豆荚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僵硬 预感 揭晓 玩具枪 青苔
囚犯 耐心 探出 愉快 窗框
曾经 水笕 洋溢
tái
wān
jiānɡ
kuànɡ
yì
àn
qiú
yù
jiē
横安在屋檐上承接雨水的长竹管。
溢
框
囚
预
揭
苔
豌
按
僵
剥豆子
的
de
dí
dì
(好的)
(的确)
(目的)
dāng
dàng
(当然)
(当作)
当
zhēng
zhèng
(挣扎)
(挣脱)
挣
féng
fèng
(缝补)
(缝隙)
缝
多音字
按
适
恐
僵
硬
枪
耐
探
愉
曾
豌
舒
生字学习
任务二
挖掘故事线索,提出精彩问题
这些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
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问
——针对局部
针对课文的全部内容提问
——针对全文
这些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
仿照刚才的问题,针对局部和全文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
注意:
1.说法不同、意思相同的问题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
2.将问题按照“针对局部”、“针对全文”进行分类。
任务三
小组微型发布会,筛选优质问题
针对局部
1.为什么豌豆以为世界一会儿绿,一会儿黄?(针对1-3段)
2.为什么豌豆们要比谁会走得更远?(针对第6段)
3.五粒豌豆都有怎样的志向?都去了哪?结果如何?(针对8-23段)
4.为什么第二粒豌豆说“这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针对第10段)
5.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针对12-21段)
6.为什么把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针对16-21段)
7.豌豆苗生长和小女孩恢复健康活力有什么关系?(针对14-24段)
8.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针对14-24段)
9.小女孩为什么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针对14-24段)
针对全文
1.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你觉得哪粒豌豆最了不起?
2.课文题目写5粒豆,为什么主要写了第5粒豆和小女孩的故事呢?
3.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任务四
模拟广播站发布会,展示成果
1.为什么豌豆以为世界一会儿绿,一会儿黄?(针对1-3段)
绿
黄
(生长)
(成熟)
整个世界
空间局限
向往外面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2.为什么豌豆们要比谁会走得更远?(针对第6段)
因为五粒豌豆都有自己的理想,想走到更远的地方,这是对未来的期望。
豌豆 愿望 去了哪里 结果如何
第一粒豌豆
第二粒豌豆
第三、四粒豌豆
第五粒豌豆
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
想飞进太阳
到哪就在哪住下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落到水笕里
落到水沟里
没走多远
钻进裂缝里
被鸽子吃掉
涨得大大的
被鸽子吃掉
生根、发芽、开花
3.五粒豌豆都有怎样的志向?都去了哪?结果如何?(针对8-23段)
4.为什么第二粒豌豆说“这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针对第10段)
从“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可以体会到第二粒豌豆很狂妄,认为它自命不凡,身份很高,十分骄傲自大。
5.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针对12-21段)
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青苔的生长环境是潮湿的,水分充足。豌豆在裂缝里获得了土壤和水分,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态度,所以长得好。
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养分充足
顽强乐观
6.为什么把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针对16-21段)
小女孩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说:“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
母亲向窗边走去,把窗户打开一半。“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母亲把小女孩的床搬得更靠近窗子,好让她看到这粒正在生长着的豌豆。
因为母亲看到这株长出小叶子的豌豆苗非常惊喜,这株处于困境的豌豆苗就像病床上的女儿。豌豆苗让窗台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于卧床女孩来说就像花园,充满了希望。
7.豌豆苗生长和小女孩恢复健康活力有什么关系?(针对14-24段)
豌豆苗和小女孩有着相似的经历,伴随着豌豆苗的每一次变化,小女孩也越来越好,她从中获得了信心,逐渐康复。
8.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针对14-24段)
小女孩
豌豆
亲吻
恢复健康
开花
生命顽强生长
赞美、高兴
久病后的小女孩由于受到最后一粒豌豆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快乐地生活,同时也让母亲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9.小女孩为什么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针对14-24段)
因为这是对它的感谢。当豌豆花开放时,小女孩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最后一粒豌豆以倔强的生命力为小女孩带来了康复的信心与力量。
1.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你觉得哪粒豌豆最了不起?
掉到水沟里的豌豆不是最了不起的。最后一粒豌豆最了不起,因为它帮小女孩重拾信心,恢复健康,它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它最了不起。
2.课文题目写5粒豆,为什么主要写了第5粒豆和小女孩的故事呢?
最后一粒豌豆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顽强地生长,它不气馁、勇敢面对生活的做法,给了小女孩勇气、希望,有信心战胜病魔,并慢慢好了。这个故事比较有教育意义,其他几粒豌豆更好地衬托了最后一粒豌豆的顽强。
3.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迎难而上,战胜挫折。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志向的大小,而在于实际的付出和产生的影响。
任务五
撰写发布会特稿,巩固提问成果
针对课文提问题有哪些步骤?
1.提出问题
2.小组汇总
3.合并类似问题
4.问题分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想飞到广阔世界里——落到水笕里——被鸽子吃掉
第二粒——想飞到太阳里——落到水沟里——涨得大大的
第三、四粒——到哪就在哪住下来——没走多远——被鸽子吃掉
第五粒——该怎样就怎样——钻进裂缝里——生根、发芽、开花
小女孩——身体虚弱——受到鼓舞,病情好转
顽强勇敢
战胜挫折
本文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重点描写了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同一豆荚里蹦出的五粒豆却拥有不同的命运,耐人寻味。《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部分内容和全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借助问题理解课文,体会童话的魅力。
3.面对挫折,能有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并努力改变现状。
教学难点:
1.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部分内容和全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借助问题理解课文,体会童话的魅力。
2.面对挫折,能有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并努力改变现状。
3.把握五粒豌豆的语言、内心活动以及作者对它们的态度,感受童话语言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熟练运用。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课文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单元导入:
1.同学们,校广播站即将举办一场精彩的问题探索发布会,现征集我们四年级的学生为发布会小记者,大家有信心挑战成功吗?
2.了解人文主题:大家看,本单元的单元篇章页上,一个由书本拍成的大大的问号映入眼帘,谁来读读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指名读。
是的,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新本领--提问。
了解学习目标,指名读
3.今天我们将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个有趣的故事开始,开启提问之旅啦! 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同学们都产生了哪些疑问呢?指名说。
4.介绍作者安徒生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我们首先要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只要大家掌握了这些词语,就可以领取记者证。
一、字词识记,领取记者证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一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豆荚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僵硬 预感 揭晓 玩具枪 青苔 囚犯 耐心 探出 愉快 窗框 曾经 水笕 洋溢
(2)剥豆子游戏,检查学习情况
(3)认识多音字
(4)写一写生字
恭喜大家顺利拿到记者证,掌握了关键词汇,我们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现在到了最关键的环节,我们要提出有深度、有创意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探索故事背后的含义,成为更加杰出的小记者。
任务二、挖掘故事线索,提出精彩问题
如何进行提问呢?不着急,来看这份问题清单,出示问题清单,思考这些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
仿照刚才的问题,针对局部和全文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
注意事项:
(1)说法不同、意思相同的问题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
(2)将问题按照“针对局部”、“针对全文”进行分类。
4.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在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念一念她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同学)
生1:她提的问题,有些我也提了。
生2:她提的有些问题,好像我知道答案。
生3:她提的问题,书里直接就写了答案。
......
各小组已经提出了很多精彩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又是一样的。现在我们要在小组内召开‘微型发布会’,筛选出最优质的问题,为全班发布会做好准备。
任务三:小组微型发布会,筛选优质问题
1.接下来,请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时间5分钟:
轮流交流各自问题,边听边划去相同或者类似问题,组內讨论解决问题,组长记录无法解决问题或新问题
2.小型问题发布会:小组呈现小组清单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担任‘小发布会主持人’上讲台分享问题。如果遇到相同问题,举手,有新的问题补充,最后形成班级问题。
4.整理问题
(1)针对局部
①为什么豌豆以为世界一会儿绿,一会儿黄?(针对1-3段)
②为什么豌豆们要比谁会走得更远?(针对第6段)
③五粒豌豆都有怎样的志向?都去了哪?结果如何?(针对8-23段)
④为什么第二粒豌豆说“这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针对第10段)
⑤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针对12-21段)
⑥为什么把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针对16-21段)
⑦豌豆苗生长和小女孩恢复健康活力有什么关系?(针对14-24段)
⑧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针对14-24段)
⑨小女孩为什么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针对14-24段)
(2)针对全文
①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你觉得哪粒豌豆最了不起?
②课文题目写5粒豆,为什么主要写了第5粒豆和小女孩的故事呢?
③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同学们,我们的‘校广播站问题发布会’正式开始啦!各小组代表将带着精心准备的问题走上舞台,展示我们小记者的风采,让我们一同见证最闪耀的‘问题探索者’诞生吧
任务四、模拟广播站发布会,展示成果
现在,我们的教室变成了广播站发布会现场,各小组推选代表依次上台,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向全班提出刚才整理的问题,然后请台下的嘉宾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形成热烈的交流氛围。”
1.课件出示:为什么豌豆以为世界一会儿绿,一会儿黄?(针对1-3段)
(1)朗读1——3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豌豆的样子变化的句子。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4)豆荚从绿到黄,从生长到成熟。
2.课件出示:为什么豌豆们要比谁会走得更远?(针对第6段)
(1)朗读6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因为五粒豌豆都有自己的理想,想走到更远的地方,这是对未来的期望。
3.课件出示:五粒豌豆都有怎样的志向?都去了哪?结果如何?(针对8-23段)
(1)朗读8-23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出示表格 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
4.课件出示:为什么第二粒豌豆说“这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针对第10段)
(1)朗读10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从“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可以体会到第二粒豌豆很狂妄,认为它自命不凡,身份很高,十分骄傲自大。
5.课件出示: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针对12-21段)
(1)朗读12-21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
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说明养分充足
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顽强乐观
青苔的生长环境是潮湿的,水分充足。豌豆在裂缝里获得了土壤和水分,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态度,所以长得好。
6.课件出示:为什么把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针对16-21段)
(1)朗读16-21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
因为母亲看到这株长出小叶子的豌豆苗非常惊喜,这株处于困境的豌豆苗就像病床上的女儿。豌豆苗让窗台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于卧床女孩来说就像花园,充满了希望。
7.课件出示:豌豆苗生长和小女孩恢复健康活力有什么关系?(针对14-24段)
(1)朗读14-24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
豌豆苗和小女孩有着相似的经历,伴随着豌豆苗的每一次变化,小女孩也越来越好,她从中获得了信心,逐渐康复。
8.课件出示: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针对14-24段)
(1)朗读14-24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
久病后的小女孩由于受到最后一粒豌豆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快乐地生活,同时也让母亲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9.课件出示:小女孩为什么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针对14-24段)
(1)朗读14-24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原因。
(2)抽生回答。
(3)出示课件:
因为这是对它的感谢。当豌豆花开放时,小女孩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最后一粒豌豆以倔强的生命力为小女孩带来了康复的信心与力量。
【针对全文】1.课件出示: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你觉得哪粒豌豆最了不起?
(1)抽生回答。
(2)出示课件:
掉到水沟里的豌豆不是最了不起的。最后一粒豌豆最了不起,因为它帮小女孩重拾信心,恢复健康,它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它最了不起。
2.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写5粒豆,为什么主要写了第5粒豆和小女孩的故事呢?
(1)抽生回答。
(2)出示课件:
最后一粒豌豆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顽强地生长,它不气馁、勇敢面对生活的做法,给了小女孩勇气、希望,有信心战胜病魔,并慢慢好了。这个故事比较有教育意义,其他几粒豌豆更好地衬托了最后一粒豌豆的顽强。
3.课件出示: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抽生回答。
(2)出示课件:
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迎难而上,战胜挫折。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志向的大小,而在于实际的付出和产生的影响。
指名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颁发‘优秀问题探索小组’和‘最佳小记者’奖项。
经过激烈的发布会环节,我们收获了满满的问题和思考。现在,作为小记者,我们要将这些宝贵的成果整理成一篇篇精彩的‘发布会特稿’,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个故事的深入探索哦!
任务五、撰写发布会特稿,巩固提问成果
(一)针对课文提问题有哪些步骤??
抽生回答。
1.提出问题
2.小组汇总
3.合并类似问题
4.问题分类
(二)出示课文结构图
(三)课文小结。本文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重点描写了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同一豆荚里蹦出的五粒豆却拥有不同的命运,耐人寻味。
同学们,今天的‘校广播站问题发布会’圆满结束啦!我们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个奇妙的童话故事出发,跟随五粒小小的豌豆,开启了一场充满思考与发现的提问之旅。在这一过程中,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精彩的问题,并且通过合作探讨,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见证了第五粒豌豆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奇迹,也感受到了小女孩在豌豆苗的鼓舞下重拾信心、恢复健康的力量。这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明白了提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用你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发现更多的美好与奇迹。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