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课的第二框的内容,共有三目的内容: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通过相关链接、
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
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教材通过相关链接等内容介绍了马克
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介绍了从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再到所经历的曲折,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阐明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
历史趋势。
科学精神:通过认识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
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弘扬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工人阶级自我解放的途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公共参与: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树立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积极参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学 习者 分 析 知识构成:高一的学生对人类社会基本形态的知识有一定积累
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揭示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感。
生活经验: 对此知识,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感悟
教 学 重 点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础,以及诞生标志;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的特点;十月革命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未来。
教 学 难 点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学 习 评 价 论从史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明确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提升学生透过
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高中政治课时教学设计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教师活动与任务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与任务解决 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
导课:2023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5周
年。身处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在纪念和致
敬马克思,学习马克思主义,感悟马克思主
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议学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播放视频,展示议学问题 2023年是马克思诞辰205周
问题一: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在纪念和 年,时隔多年,我们仍在纪念
致敬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 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的 和致敬马克思,紧跟时政,体
而是必然的原因? 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 现了思政课堂的与时俱进,同
问题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讲故事, 规范使用。 时,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进一
分析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时代的要 步明确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
求。 历史的必然产物,在当今世界
议学二: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示议学问题:请你结合刚才的视频 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
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
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 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
么? 用。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思想碰撞,
问题二:请你分享《共产党宣言》中印 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 进一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
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并归纳其主要内 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论基石,以及诞生的标志,同
容? 时,让学生分享《共产党宣言》
议学提示:根据教材的知识,教师需要 中的节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向学生提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明白《共
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 产党宣言》的伟大历史价值。
大理论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飞跃!
高中政治课时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过 程
教师活动与任务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与任务解决 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
议学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 播放视频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展示议学问题: 好议学准备。 增强学生分析能力,提高提取和把
问题一: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的初步 认真研读议学问题,思考问题, 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则意在提升学
尝试是什么时候? 列出自己的观点,好分享准备。 生综合分析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
问题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时间、政党、 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 知识与能力基础与此同时,让学生
结果、意义是什么? 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总结归纳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问题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的实践过程,从而进一步明确中国
问题四: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道 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焕
路曲折、前途光明) 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树立学生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
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
历史趋势。
课题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
特色学习资源 当堂训练,培养能力,引入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模拟,让学生动手去做,提升学生的技能,
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去大千世界中寻找丰富多彩的素材,以检验技能的水平。
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总是隐形的,所以通过组成活动小组,开展师生互动等形式,观察小组活动的开
展,反馈生活素材的“含金量”,以适时作出调整。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马克思,是公认的“第一思想家”,至今依然是青年们最励志、最具正能量的“超级偶像”。
在马克思身上,有我们每个人都能汲取到的精神力量。愿我们像他一样,做个有理想的人;像他一
样,做个超越的人;像他一样,做个不懈奋斗的人。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多历史材料,抽象的哲学问题,现阶段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设置议学问题和学生有计划阅读教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文化自信。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