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3 18: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同学们,别眨眼
今天我们玩穿越








安史之乱
杜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写作背景
公元763年3月,朝廷收复了河南河北,杜甫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兴奋极了,挥笔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这首诗也成了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háng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háng
杜甫归乡示意图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杜甫流落此地。
蓟北:今河北北部,是叛军老巢。
巴峡:在嘉陵江上游。
巫峡:在今重庆、湖北交界处。
襄阳:今湖北西北部。
洛阳:今河南西部,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今异义
河南河北: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
今:河南、河北省
妻子:
古:妻子和孩子。
今: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
青春:
古:春天
今:指青年时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身在蜀地时,忽然听到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泪洒衣衫。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书本,内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翻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整首诗都围绕着哪个字来写的?在诗中画出来。
合作探究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诗中哪些言行举止表现了杜甫的喜悦?
合作探究二:
泪满衣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喜极而泣
杜甫正在草堂读书,忽然,他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补白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
蓟北被收复的消息
喜极而泣
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欣喜若狂
泪满衣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喜不自胜
泪满衣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归心似箭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补充资料
虽然杜甫归心似箭,但是这种兴奋却只是昙花一现,中原的局势并没有因为收复失地而好转,杜甫回乡途中曲折多舛,历经饥饿、病痛、战乱,在回乡中漂泊了五年之久,最终(公元770年)为避战乱,病死在一条小船上。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课后作业

默写诗歌

开展实践活动
课下搜集、阅读杜甫的生平事迹和其他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