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来 源
授课对象
设计者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七年级学生
作业类型
单元作业
单
位
【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或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
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
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
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
见解。
【课标分解】
目
1.学什么?
标
确
立
依
据
课
标
分
析
本单元选编的四篇文章,体裁多样,有散文、小说、议论文,还有文言文。
学习本单元,要学习略读的方法。学习作者善于通过叙事或说理剪裁、加工情节运用设置悬念、托物言志等多种表现手法等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
2.学到什么程度?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追求,重视阅读方
法,学习略读,学生应用精读方面积累的经验,自己去读,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
导。关注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在略读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研读重要语句、段
落,体会、理解人物品质。
3.怎么学?
学习本单元,要侧重理解和感悟。要求学生圈点勾画出课文中简洁生动、具
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摘抄、积累。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读,不再像教读课那样去分析课文。完整、
准确地复述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绘制课文结构图。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些方法,
从题目猜想文章内容、从题目产生问题、注意每一段的段首句、注意结尾与开头
的呼应等。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修身正己”,本单元选编的五篇文章,体裁各不相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老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德行高远者的追思景仰。《驿路梨花》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讲述了人们学习雷锋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赞颂了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品德。《有为有不为》通过对比“有为”与“有不为”,结合日常小事与历史大事,以“利国利民”为尺度,探讨道德判断标准,引导读者在生活中积累小善,关键时刻坚守大义。《青春之光》通过真实细腻的叙事,诠释了“青春因奉献而闪光”的核心思想,传递出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与担当的主题,为学生理解“责任”“奉献”提供了鲜活范例。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者的鄙视和厌恶。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教材
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的、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七下教材里,
既有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也有小人物的精彩故事。本单元,阅读主题是“修身
正己”,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
了很好的榜样力量。
学情
分析
1.学习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2.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文字则可以快速阅
读。
单元
教学
目标
3.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等要产生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4.汲取名人精神力量,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故事,在责任、
公德等方面有所提升。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段
略读课文 概括内容——教读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读课《驿路梨花》 2 课时
(10 课时)
第二课段
美文联读 广泛涉猎——课内外美文联读
1 课时
感受美德 发表见解——自读课《有为有不为》
《青春之光》 2 课时
变式改编 解读精神——教读课《陋室铭》 《爱莲说》 3 课时
总结技法 书写美德 ——写作课 2 课时
第三课段
第四课段
1.通过梳理本单元重点的字词、文言词语及诗文名句,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
运用。
2.通过略读课文,提取主要事件、人物品德等核心信息,完成课文内容梳理
卡片。
3.通过赏析重点语句、语段,感受文中描写的人物或作者本人的思想品格和
价值追求。
单元
作业
目标
4.课内外美文联读,体会不同作者、不同作品表现人物品质的异同之处。
5.提炼成写作素材,直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 一 课 段
1.通过略读,粗知故事梗概。
2.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4.对比阅读课内外文章,通过阅读补充资料,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文章所写
人物做出评价。
1.梳理、积累、运用两节课的重点字词和精彩语句。
2.通过完成表格,分析、概括人物美德。
3.拓展课外阅读,深化和丰富对人物的评价,进一步体会和把握写人记事的写
法。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作 业 内 容
一、积累与运用(必做)
1.学生课前预习字音字形,词语意义;课中随文学习填写易错字、重点词;
课后补充完善,仿句训练。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例:譬.(pì)如
《驿路梨花》
字音
字形
竹篾(miè) 修葺(qì)
.
.
别.(biè)扭
léi 累赘
基础性作业
sù
露宿
多音
字
累
lèi 劳累
lěi 积累
宿
xiǔ 三天两宿
xiù 星宿
(课段学习内
完成)
易错
字
妥帖 拖沓
.. ..
驿.(yì)路 陡峭
.
重点
词
不耻下问、诲人不倦
撵 迷茫 简陋
词语
意义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
修葺:修理(建筑物)。
仿句 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
训练 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
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设计意图】体现课标要求,锻炼学生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随
文学习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按表格形式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课后在积累
字词的基础上学会用仿句训练的方式运用字词,锻炼写整句话的能力。
【完成时间】课前预习:5 分钟
课后完善、仿句训练:5-8 分钟
二、梳理与巩固(必做)
略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人物品德。
要求如下:
(1)计时阅读,每篇文章 6 分钟左右。
(2)阅读完毕后,提取主要事件、人物品德等重要信息,用简单的文字概括,
填写表格。
篇目
文体
事件
评价性词句 人物品德
《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驿路梨花》
【设计意图】此项作业分两次完成。课前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圈点批注
填写表格,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课上理解赏析课文做铺垫。课后完善表格,深
入理解文章内容。
【完成时间】课前作业:20 分钟
课后完善、积累作业: 10-15 分钟
基础性作业
(课段学习内
完成)
三、拓展阅读
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
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拓展性作业
(课段学习内
完成)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内容和表
达等产生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拓展阅读的课外篇目,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叶圣陶先
生的了解,便于全面评价人物形象。同时,学习先生的美德,修身正己。
【完成时间】15-20 分钟。
四、小练笔(选做)
小说《驿路梨花》中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令你感动?请你结合文章,谈谈你
对“公德”的想法。
综合性作业
(课段学习后
完成)
要求:150 字左右。
【设计意图】小练笔的设置,是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
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完成时间】20 分钟。
第 二 课 段
1.记叙学习略读的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把
握作者情感或观点。
2.细读课文,分析、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指导学生通过
对具体句子的品析,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教学目标
3.领会作者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表达风格,从中理解作者对责任与苦
乐的辩证认识,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1.继续学习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
2.厘清文章脉络,感受文章缜密的论证思路。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3.通过仿写句子,领会作者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表达风格。
作业内容
一、积累与运用:(必做)
课前预习《有未有不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完成填写表格;课后可以根
据课堂活动及听课笔记完善表格内容,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基础性作业
(课段学习前
完成,课中补
充)
略读课文,思考:
有为的范畴
摘抄原文
有不为的范畴
核心尺度
二、归纳与总结(必做)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生成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
通过略读,把握文章大意。文章中富有哲理的句子,适合学生做作文素材积
累。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呈现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课堂交流,
将内容全、概括准的思维导图提交全班进行展示。
【完成时间】15-20 分钟
三、仿写与表达(选做)
选择你说摘抄的句子,进行仿写,注意:句式一致,句意相关。
【设计意图】本项作业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积累的句子进行仿写。
综合性作业
(课段学习后 前期学生摘抄的句子,是作者表达对“有为”与“有不为”的看法,通过仿写,一则
完成)
训练学生的仿句能力,有利于理解文章
主旨。
【完成时间】 10 分钟左右。
第 三 课 段
1.体会作者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感受作者高尚的道
德情操。
教学目标
2.积累常见的诗词、虚词。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解读作者的精神品质。
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继续品悟作者传递出的高尚品德,运用此手
法进行写作。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
(课段学习内
完成)
一、积累与运用(必做)
作者
及文 思想、情
感、品格
表达的
写作
手法
重要
实词
重要
虚词
一词
多义
词类
活用
体
《陋室铭》
《爱莲说》
拓 展 性 作 业
(课段学习内
完成)
二、写作、表达与交流(必做)
在《爱莲说》中,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自比,又用菊
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简要概括
喜爱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交流互评,集思广益,教师归
纳要点,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为接下来的写作打基础。
训练、提升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细化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效率。 落
实本单元的作业目标。
【完成时间】 15-20 分钟左右当堂完成
【反馈方式】
上课时集中反馈;
步骤一:学生互批互改,推荐朗读优秀习作,请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进一
步提出修改意见。
步骤二:教师稍作点评。
点评要点: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连贯,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正确使用了
托物言志的手法。
步骤三:总结要点。学生与教师就以上文章提出的修改要点进行归纳整合,
并将其中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供全班参考学习。
第 四 课 段
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
料。
教学目标
2.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
3.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
真实、新颖。
在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习作,并交
作业目标
流、改写,学会怎样选材。
一、写作与拓展(必做)
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实践。
1.请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可以写一位“牛人”的几件“牛事”,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一
件“牛事”,要突出人物的形象。
(2)不少于 600 字。
2.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
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
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2)不少于 600 字。
拓展性作业
(课段学习内
完成)
二、交流与修改(必做)
步骤一:学生当堂习作,互相交流,每小组推举两位学生的习作,请其他学
生注意倾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步骤二:合作修改。学生互评,教师稍作点评。
步骤三:总结要点。选取优秀作文作为范文供全班参考学习。
作业:独立修改。根据交流,及时总结,进行二次创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交流互评,集思广益,教师归
纳要点,帮助学生学会选材。
【完成时间】
写作:45 分钟左右,当堂完成
15 分钟左右。
互批互改:30 分钟左右
交流讨论:
1.作业以小组的方式检查上交,由教师批阅,出示评价标准。
2.反馈的作业择优展示并记录加分,以小组互帮互助的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同
学修改作业。教师对作业完成质量较低的学生面批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3.朗读视频择优在班级的语文群里推送展播,欢迎同学与家长参与点评。
4.作文评价方式: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归纳要点的基础上多元化
评价习作水平,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习作修改完成后,展示优秀习作
及优秀修改习作,编纂成集,作为小组合作评价的标准。
作业
反馈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单元教学分为四个课段进行,每课段都安排了相应的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或
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的基础上完成字词
句的积累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探究、情感哲理的思考。采用小组
合作探究、教师点评指导、优秀作品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作业
效果反思
拓展性作业,主要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既包括内容主旨的探
究,也包括人物形象的分析。在阅读类文的基础上完成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完
成“怎样选材”的习作。注重习作的交流与修改过程,力求学生学会选材的方法。
小练笔的设置为后期的大作文进行了一定的铺垫。
此外,教师应多思考作业类型,设计更加适合学生的、少量、高质的作业,
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
作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