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专题五 微观结构和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
元素周期表
101号元素命名为鍆,元素符号:Md,纪念门捷列夫
【课前预习】
阅读书本121页,回答问题:
元素周期表编排的原则
顺序
横行
纵列
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
从左到右排成行。
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
顺序从上到下排成列。
【问题1】
(1)元素周期表有几个横行?几个周期?短周期和长周期分别是哪几个周期?
【观察与思考】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元素种类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
57号—71号
89号—103号
共计15种元素
共计15种元素
第六周期元素种类:18+14=32
第七周期元素种类:18+14=32
(2)元素周期表有几列?几个族?这些族可以分为哪几种族?分别是
第几列?主族和副族的符号是什么?
【问题2】
18列,16族
(1)副族和第Ⅷ族均有长周期元素构成
(2)主族和0族既有短周期元素又有长周期元素
(3)主族写法:罗马数字+A 副族写法:罗马数字+B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罗马数字
(4)哪一个纵列或族元素种类最多?
第3纵列,即第ⅢB族
(3)如何判断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和主族)?
【问题3】
【练习1】
判断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C 第 周期 族
(2)N 第 周期 族
(5)S 第 周期 族
(6)Cl 第 周期 族
(3)O 第 周期 族
(4)Na 第 周期 族
二
ⅣA
ⅤA
ⅥA
ⅠA
ⅥA
ⅦA
二
二
三
三
三
【练习2】
(1)第 周期 族
(2)第 周期 族
已知主族元素Br和B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在周期表中位置
四
ⅦA
ⅡA
六
【练习3】根据主族元素的周期序数和族序数,再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判断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居里夫人发现的元素钋Po和元素镭Ra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
第六周期第ⅥA族、第七周期第ⅡA族。请确定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六周期第ⅥA族
钋Po
第七周期第ⅡA族
镭Ra
(4)同周期第ⅡA和第ⅢA元素原子序数差(横向差)
【问题4】
(5)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纵向差)
【问题5】
【练习】
周期
元素 Li和Na F和Cl Na和K Cl和Br K和Rb Br和I Rb和Cs I和At Cs和Fr
At和Ts
原子序数差 均为8 8,18 均为18 18,32 均为32
二、三
三、四
四、五
六、七
五、六
【问题6】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布情况
【问题】(1)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2)第ⅦA族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补充】
常见族的别名
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稀土界的袁隆平”。
徐光宪
【交流讨论】
Fr
最不稳定的一种元素,也是
从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后一种
元素,因是在1939年由法国
化学家佩雷(女)提纯锕时
意外发现的,所以以法国英
文“France”命名。
碱金属化学性质比较
【思考】根据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并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
从Li到K,随着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作用力减弱,
导致 逐渐增强,金属性
逐渐增强。
失电子能力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1
银白
小
好
小
低
增加
Na
Cs
易错点:铯为淡金黄色
总结
易错点:碱金属单质密度总体逐渐变大,但Na的密度比K大。
【实验探究】
卤族元素性质探究(静音版)
NaBr溶液变为橙红色
KI溶液变为棕黄色
CCl4层分别呈橙红色和紫红色
淀粉
KI溶液变为棕黄色
CCl4层呈紫红色
Cl2>Br2>I2
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思考】根据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并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
从Cl到I,随着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作用力减弱,
导致 逐渐减弱,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综上所述】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金属性最强
非金属性最强
增强
减弱
增强
增强
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
Al
Si
【强化理解与记忆】
思维模型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寻找
寻找
寻找
金属与非金属
分界线附近
半导体材料,如:硼、硅、锗、硒等元素
优良催化剂(如:铂、镍、钯、铑)、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钛、钼)、合适的超导材料、磁性材料(如:铊、钇、钴)。
过渡元素
元素周期表右上方的
非金属元素
制造农药的材料(农药中所含的F、Cl、Br、P、S)
可以有效指导寻找新材料、制备具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
C
【典型例题1】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
根据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
元素的原子结构
未知元素的
主要性质
预测
预测
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书本124页
镓Ga
类硅
类硼
书本124页
书本126页
熔点-189.4℃,原子半径191pm
熔点-111.8℃,原子半径218pm
同族非金属元素,核电荷数越大,(1)原子半径越大,
(2)单质的熔沸点越高(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介于两者之间
【课堂总结】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B
【典型例题2】
3、对于可能存在的第119号元素, 有人称之为“类钫”。 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 判断下列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类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八周期, 在化合物中显+1 价
B.“类钫”元素的非金属性极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类钫”单质遇水剧烈反应, 可能发生爆炸
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钫单质,且大于 1 g·cm-3
B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
【典型例题3】
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A. 5x+10 B. 5x
C. 5x+14 D. 5x+16
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横向差、纵向差)
【典型例题4】
X
X-1
X+1
X-8
二
三
四
X+18
根据第三周期有三种元素相邻
可判断为第ⅢA~第ⅦA族
A
【课堂检测】
B
D
主族元素(除O、F外)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其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相等。
B
D
B
6
B
同位素
7
B
8
C
9
D
【补充练习】
Ar
KOH
K+>Ca2+>Mg2+
2K+2H2O=2K++2OH-+H2↑
Cl2+H2O H++Cl-+HClO
(接上题)
NaOH
HBrO4
NaBr
黄色
Cl2+2Br-=2Cl-+Br2
NaOH+Al(OH)3=NaAlO2+2H2O
CC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