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教学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1.3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教学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15: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专题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02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1.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检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
2.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
3.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方法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学习目标
警察如何查酒驾?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酒精中的乙醇分子使橙色的K2Cr2O7变为绿色的Cr2(SO4)3
利用这一显色反应检验乙醇的存在
物质的检验
1、物理性质法
粗略区分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水溶性
物质的检验
2、特征反应法
二氧化碳
烧焦羽毛
蓝色
铵根离子的检验
观察思考
实验1: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个方法可以用于检验NH4+
NH4+的检验
试剂和用品: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玻璃棒
现象:
原理:
结论:
操作注意:
1.氢氧化钠的浓度足够大
2.必须加热促使氨气挥发
3.试纸要用蒸馏水润湿
试纸
PH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检验溶液的PH值时不能先湿润
遇碱性物质变蓝
遇酸性物质变红
石蕊试纸
淀粉试纸
遇I2变蓝
这些试纸检验气体时都要先湿润
常见的试纸:
氯离子的检验
观察思考
实验2:
产生白色沉淀
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这个方法可用于检验溶液中的Cl-
Cl-的检验
试剂和用品:NH4Cl溶液、KCl溶液、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
现象:
原理:
结论:
操作注意:
1.先加硝酸酸化,排除CO32-、SO42-等离子的干扰
(Ag2CO3、Ag2SO4也是白色沉淀,但会溶于稀硝酸)
2.不能用稀盐酸和稀硫酸代替,会引进Cl-或SO42-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观察思考
实验3:
产生白色沉淀
SO42-能与Ba2+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这个方法可用于检验溶液中的SO42-
SO42-的检验
试剂和用品:(NH4)2SO4溶液、K2SO4溶液,稀HCl和BaCl2溶液
现象:
原理:
结论:
思考1:如果先加氯化钡,在加稀盐酸结论正确吗?为什么?稀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排除Ag+、CO32-、SO42-的干扰
思考2:已知:硝酸能将SO32-氧化为SO42-,能否用硝酸代替稀盐酸?
结论:
SO42-的检验方法: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
不能
操作注意:
试剂加入顺序为先加稀盐酸排除干扰再加氯化钡检验
对于某些化合物,用简单的复分解反应难以鉴别,需要借助其他实验方法。
焰色反应
3.焰色反应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具体操作
1.取一根铂丝或干净无锈的铁丝,在稀盐酸中洗一下,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2.蘸取试样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用盐酸洗净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简单记为:洗、烧、蘸、烧(观)、洗
金属的焰色
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锂(紫红) 钠(黄) 钾(紫)(透过蓝色钴玻璃)
需要记住的金属焰色:
钙(砖红) 锶(洋红) 钡(黄绿)铜(绿色)
焰色反应改进
实验用品:细铁丝、小陶瓷坩埚盖子、试管架、火柴、胶头滴管、乙醇、待测物
实验步骤:
1.分别在小坩埚盖子对应试管支架上贴好药品标签
2.将无水乙醇与待测液按7:3混合
3.同时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注意:
1.焰色反应是物理性质
2.颜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
3.实验前后要洗净铂丝
4.洗铂丝的试剂:稀盐酸
5.如何检验铂丝是否洗净:火焰颜色为无色
6.不是所有金属都有颜色反应
7.钾的焰色: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如Na+ 和Na的反应现象相同
如鉴别NaCl和KCl溶液
课堂练习:
(2019 · 全国卷Ⅱ,26题节选)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立德粉(ZnS·BaSO4)样品时,钡的焰色为( )
A.黄色 B.红色
C.紫色 D.绿色
D
物质的检验
4、仪器分析法
碳、氢、氧、氮
某些原子团
金属元素
学习与测评41页
1.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未变蓝,则与氨溶液中不含NH4+ ( )
2.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3.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
4.焰色反应实验中,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
5.焰色反应实验中,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是钾盐溶液 ( )

×
×
×
×
课堂练习
2.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
B.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C.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C
课堂练习
3.( 双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粉中含有的少量铝粉
B.把铝片打磨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铝片熔化滴落
C.同样大小的镁条、铝条与3mL6mol/L的盐酸反应时,镁条更激烈
D.1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时产生气泡比常温下6%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气泡要快,说明温度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课堂练习
BD
专题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02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
我们是通过什么实验得知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的?
温故知新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主要方法。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铝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
单一变量、选择适宜条件、试剂、和仪器)
观察、记录现象和数据
实验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
打磨铝片,观察 打磨后为_____色 铝是_____色金属,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
___________________
银白
银白
4Al+3O2=2Al2O3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实验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
加热未打磨的铝片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铝片内部熔融但不下滴
表层有一层Al2O3,且熔点高于Al单质
铝片均溶解,且均有气泡产生 Al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实验探究:双氧水分解实验,总结影响双氧水分解的速率的因素有那些?原因是什么?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实现现象 结论
常温
加热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温度不同是否影响分解速率?
3.设计实验:取相同的(体积,浓度)双氧水,设计单一变量(一组常温,一组加热)
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越快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有气泡生成
常温条件下,双氧水能分解
热水中双氧水生成气泡的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
实验探究:双氧水分解实验,总结影响双氧水分解的速率的因素有那些?原因是什么?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实现现象 结论
3%
6%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浓度不同是否影响分解速率?
3.设计实验:取相同的(体积,温度)双氧水,设计单一变量(一组3%,一组6%)
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越快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实验探究:双氧水分解实验,总结影响双氧水分解的速率的因素有那些?原因是什么?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实现现象 结论
空白
二氧化锰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催化剂是否影响分解速率?
3.设计实验:取相同的(体积,温度和浓度)双氧水,设计单一变量(一组空白,一组加入二氧化锰)
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催化剂,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