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8-23 16:07:57

文档简介

综合法和分析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
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合情推理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得的结论的正确性是要证明的。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证明。本节我们将学习两类基本的证明方法: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二)推进新课:
1.
综合法
在数学证明中,我们经常从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通过推理推导出所要的结论。例如:
已知a,b>0,求证
教师活动:给出以上问题,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证明,引导学生应用不等式证明。教师最后归结证明方法。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思考,找出以上问题的证明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应用不等式证明以上问题,引出综合法的定义
证明: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此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表示为:
综合法的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推出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
例1、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且A,B,C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分析:将
A
,
B
,
C
成等差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2B
=A
+
C;
A
,
B
,
C为△ABC的内角,这是一个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是A
+
B
+
C
=;
a
,
b,c成等比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此时,如果能把角和边统一起来,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寻找角和边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余弦定理正好满足要求.于是,可以用余弦定理为工具进行证明.
证明:由
A,
B,
C成等差数列,有
2B=A
+
C


因为A,B,C为△ABC的内角,所以
A
+
B
+
C=.

由①②
,得
B=.

由a,
b,c成等比数列,有


由余弦定理及③,可得

再由④,得



因此

从而
A=C.
由②③⑤,得
A=B=C=.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作语言的转换,如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把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等.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把其中的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
例2、已知求证
分析: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证明:1)
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对称,不妨设
,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2)商值比较法:设
故原不等式得证。
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2.
分析法
证明数学命题时,还经常从要证的结论
Q
出发,反推回去,寻求保证
Q
成立的条件,即使Q成立的充分条件P1,为了证明P1成立,再去寻求P1成立的充分条件P2,为了证明P2成立,再去寻求P2成立的充分条件P3,……
直到找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例如:基本不等式
(a>0,b>0)的证明就用了上述方法。
要证

只需证

只需证

只需证
由于显然成立,因此原不等式成立。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方法叫做分析法。
分析法可表示为:
分析法的特点是:执果索因
例3、求证。
分析:从待证不等式不易发现证明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直接从待证不等式出发,分析其成立的充分条件。
证明:因为都是正数,所以为了证明

只需明

展开得

只需证

因为成立,所以
成立。
在本例中,如果我们从“21〈25”出发,逐步倒推回去,就可以用综合法证出结论。但由于我们很难想到从“21<25”入手,所以用综合法比较困难。
事实上,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
P‘.若由P‘可以推出Q‘成立,就可以证明结论成立.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例4
、已知,且


求证:。
分析:比较已知条件和结论,发现结论中没有出现角,因此第一步工作可以从已知条件中消去。观察已知条件的结构特点,发现其中蕴含数量关系,于是,由
①2一2×②
得.把与结论相比较,发现角相同,但函数名称不同,于是尝试转化结论:统一函数名称,即把正切函数化为正(余)弦函数.把结论转化为,再与比较,发现只要把中的角的余弦转化为正弦,就能达到目的.
证明:因为,所以将


代入,可得
.

另一方面,要证

即证

即证

即证

即证

由于上式与③相同,于是问题得证。
(三)课堂练习:
1、课本P89页
练习1、2、3
2、补充练习:
(四)课堂小结:
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本P91页
1、2、3§2.2.2反证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
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三、教学难点:
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2、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使用反证法。
3、思考:桌面上有3枚正面朝上的硬币,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2枚硬币,那么无论怎么翻转,都不能使硬币全部反面朝上。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学生尝试用直接证明的方法解释。
采用反正法证明:假设经过若干次翻转可以使硬币全部反面向上,由于每枚硬币从正面朝上变为反面朝上都需要翻转奇数次,所以
3
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时,需要翻转
3
个奇数之和次,即要翻转奇数次.但由于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
2
枚硬币,
3
枚硬币被翻转的次数只能是
2
的倍数,即偶数次.这个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原结论正确,即无论怎样翻转都不能使
3
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二)推进新课
1、反证法的特点:
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例题讲解:
例1、已知直线和平面,如果,且,求证。
证明:因为,
所以经过直线a
,
b
确定一个平面。
因为,而,
所以
与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因为,且,
所以.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与平面没有公共点.假设直线a
与平面有公共点,则,即点是直线
a
与b的公共点,这与矛盾.所以
.
例2、求证:不是有理数
分析:直接证明一个数是无理数比较困难,我们采用反证法.假设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我们知道,任一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形如(互质,
”的形式.下面我们看看能否由此推出矛盾.
证明:假设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于是,存在互质的正整数,使得,从而有,
因此,,
所以
m
为偶数.于是可设
(
k
是正整数),从而有
,即
所以n也为偶数.这与
m
,
n
互质矛盾!
由上述矛盾可知假设错误,从而是无理数.
注:正是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在有理数之外,还有一类数与
1
是不可公度的,这就是无理数;从而引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大大推动了数学前进的步伐。
例3、已知,求证:(且)
证明:假设不大于,即或.
∵a>0,b>0
∴由
又由
但这些都与已知条件,a>b>0相矛盾.
∴成立.
(三)课堂练习:
课本P91页
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本P91页
A组
4、B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