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3 14: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 9 月份考试
素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下图示意羊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
水等水位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北京时间 2023 年 9 月 23 日 6 时 40 分,我国某巡洋舰在甲海域沿纬线航行时,船员恰好看到
太阳位于海平面上。并于北京时间 9 月 24 日 5 时 40 分船员第三次看到太阳位于海平面上。下图为

甲海域位置示意图”。(tan20°≈0.36;cos20°≈0.9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5
.图中庄里村的地下水流向是(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北向南
.推测东石楼村附近地下水等水位线出现低值闭合现象的原因是当地( )
A.过度开采地下水
B.地表蒸发加剧
1
2
3
.船员第三次看到太阳位于海平面时,所在地的经度最可能是( )
C.推广节水型农业
D.大气降水减少
A.115°E
.该巡洋舰的航行速度最接近( )
A.38Km/小时 B.55Km/小时
B.120°E
C.125°E
D.130°E
6.考虑区域地质条件,枯水季节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重点管控( )
A.水库的渗漏污染
B.地下水平径流污染
C.68Km/小时
D.110Km/小时
C.河流的渗漏污染
D.地表垂直渗流污染
.该巡洋舰位于甲海域时,全球属于 9 月 23 日的范围约为全球的( )
A.1/2 B.4/9 C.2/5 D.3/7
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循环条
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
澳大利亚堪培拉某中学(36°S,150°E)地理学习小组于 6 月 21 日采用“立笔测影”的方法测
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下图为该学习小组在 2 小时内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影子长度,找出正午影长),
并根据测算结果绘制了当地冬至日正午时刻笔影顶部位置及太阳光线。图中 a 点位于冬至日、夏至
日两点间线段的中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若仙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0.关于 7 月 31 日泰山日出叙述正确的是( )
A.“红霞朵朵”是因大气中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形成的
B.“红霞朵朵”是因太阳辐射波长较长的红光易被散射
C.“云海肆意流淌”是因近地面有逆温层,大气稳定
D.“云海”的形成是因强对流天气导致水汽上升凝结
7
8
.该学习小组进行“立笔测影”的时间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1
1.若天气条件相同,该游客再次看到相同方位壮丽的日出景观,最近的日期是( )
A.11 月 10 日 B.12 月 1 日 C.次年 5 月 13 日 D.次年 6 月 12 日
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北斗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A.7:00~9:00 B.9:00~11:00
C.11:00~13:00
D.13:00~17:00
.能正确表示当地春秋分日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的是( )
2
1
A.①
B.②
C.③
D.④
9
.为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时应( )
A.将铅笔立于坡面上
B.缩短测量时间间隔
D.在教室课桌上测量
C.选用长度大的铅笔
7
月 31 日雨过天晴,某游客在泰山山顶上领略到山上红霞朵朵,脚下云海碧波的壮丽日出景
观。云海在山峦间肆意流淌,时而如轻纱缭绕,时而似惊涛拍岸。云雾缥缈如梦似幻,远远望去宛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7.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 A 城,B 城为该国首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3.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1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不会损伤皮肤
2
020 年 1 月 1 日前后,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生大面积高强度森林野火,引发强烈上升气流,在
一定的天气形势下,烟尘上升至对流层顶附近,形成积雨云状烟柱。下图表示该区域野火强度与积
雨云状烟柱高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甲国地理位置特点,说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判断 A、B 两城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圣胡安河的流向,并估算图中铁路的总长度。
1
1
1
4.图中积雨云状烟柱最早出现时间为当地( )
A.黎明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5.1 月 1-3 日没有产生积雨云状烟柱,其原因最可能是( )
A.野火强度低 B.大气湿度高 C.野火持续时间短 D.大气较为稳定
6.积雨云状烟柱突破对流层顶,将使得( )
D.午夜前后
(3)一架满载服装的飞机从 A 城沿最短航线飞往吉布提(12°N,42°5′E),判断其最短飞行方向。
1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平流层气温骤降
B.平流层强降雨增加
D.烟尘扩散范围增大
圣马科发射场位于非洲东部的海上(2.9°S,40.3°E),由两个钢铁发射平台和陆上控制站组成,
C.大气中 CO 含量减少
是唯一的海上航天发射场。目前发射平台因设备老化已停止使用,但地面站仍在运行,负责卫星数
据接收等任务。下图为圣马科发射场景观图。
(1)说明圣马科发射场建在靠近赤道的海上的好处。
(1)描述荔波县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征,并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原因。
(2)从地形角度,分析荔波县局部地区出现气温异常现象的原因。
(2)从天气、海水盐度、海浪等角度,说明海上发射卫星可能遇到的自然方面的困难。
(3)圣马科发射平台已停用,而地面站仍在运行。请为停用的发射平台提出合理利用建议。
(3)与夏季相比,冬季荔波县各气象观测站点之间平均温差较大,试说明其原理。
1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处,总面积为 2431.8km2。地势西高东低,由北部向
南部广西盆地逐渐过渡,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地貌复杂,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地貌。受地
形影响,荔波县各乡镇温度差异较大,易出现谷底气温低、逆温、局地气流紊乱等气温异常现象。
下图为荔波县气象观测站平均气温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各站点之间夏季平均温差较小,冬季平均
温差较大。
参考答案
从而出现局部地下水位较低的闭合现象,A 正确。故选 A。
.图中水库位于河流上游,湖泊水量较大且处于地山丘陵区,水质较好,水库渗漏污染不是重点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2
C
3
B
4
C
5
A
6
D
7
8
9
10
C
6
B
C
B
11
C
12
C
13
D
14
C
15
D
16
D
管控对象,A 错误;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水质较好,地下水平径流污染不是重点管控对象,B 错
误;材料提及该地由于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故在枯水季节河流的渗漏相
对较少,河流的渗漏污染不是重点管控对象,C 错误;枯水季节地下水位下降,且该地溶蚀空隙和
断裂发育,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受人类活动影响,排放的含有污染物的废水会通过垂直渗流进入
地下水系统,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因此地表垂直渗流污染是枯水季节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重
点管控的对象,D 正确。故选 D。
1
.C
2.C
3.B

解析】1.船员第三次看到太阳位于海平面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20°E 地方时)9 月 24 日 5 时 40
分,此时该地正值日出,由于在 9 月 23 日(秋分日)前后,当地日出时刻为地方时 6 时,根据地
方时的计算可知此时船员所在地的经度=120°E+(20÷4)=125°E,ABD 错误;故选 C。
7
.B
8.C
9.B
2
.由材料可知船员航行过程中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日出-日落-日出)看到太阳位于海平面的时间间

解析】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习小组在堪培拉(36°S,150°E)进行正午太阳高度测量,对
隔是 24 小时,由上题可知第三次看到太阳位于海平面时位于 125°E,同理可计算出第一次看到太阳
位于海平面时位于 110°E,由此可知路程≈(125-110)×111×cos20°≈1565km,因此该巡洋舰的航行
速度≈1565÷24≈65km/小时,结合选项可知 C 最接近,排除 ABD,故选 C。
应的当地时间应包含正午时刻。北京时间 9:00~11:00 对应当地时间 11:00~13:00,时间符合,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8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 H=90°-|纬度差|计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H=90°-|36°+23.5°|=77.5°,
3
.由材料可知该巡洋舰位于甲海域时为北京时间 2023 年 9 月 23 日 6 时 40 分,此时可通过时差的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H=90°-|36°-23.5°|=30.5°,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 H=90°-|36°-0°|=54°,春
秋分日太阳光线平分夏至日与冬至日太阳光线的夹角,如图所示,∠1=∠2。结合数学相关知识可
知,春秋分日太阳光线应位于冬至日与夏至日两点间线段中点(a 点)的右侧,且靠近中点位置,C
图符合,ABD 不符合。故选 C。
计算方法得出 0 时所在经线为 20°E,因此根据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一天所跨越的经度数÷360
可知该巡洋舰位于甲海域时,全球属于 9 月 23 日的范围约为全球的 160÷360=4/9,故排除 ACD,
选 B。
4
.C
5.A
6.D

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地下水等水位线,庄里村位于图中的中部位置,地下水流的流向
与地下水等水位线的有关,应由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且水流方向与地下水等水位线垂直,从图
中来看,应由东北部流向西南部,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5
.从图中可以看到东石楼村附近地下水等水位线高度为 48 米,出现低值闭合,说明其地下水水位
较周边更低。从该地河流来看,东石楼村的位置海拔并非最高,其地表蒸发应不会比周边高出许多,
B 错误。推广节水型农业会使得该地用水量减少,并不会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不会导致地下水等
水位线较低的现象,C 错误。该地大气降水较为接近,并不会在东石楼村附近出现大气降水单独减
少的区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D 错误。故最有可能的是该地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下降,
9
.结合所学知识,将铅笔立于坡面上影长会发生变化,测量准确性降低,A 错误;缩短测量时间间
隔可以更准确地找出正午时刻,提高测量精度,B 正确;选用长度大的铅笔对测量的准确性影响小,
C 错误;测量应在水平面上进行,在教室课桌上测量不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D 错误。故选 B。
0.C 11.C
解析】10.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与红霞形成无关,A 错误;红光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蓝紫
确;黎明为地方时 6 点左右,A 项错误;正午为地方时 12 点左右,B 项错误;午夜为地方时 0 点左
右,D 项错误。故选 C 项。
1

15.由图可知,1 月 1-3 日野火强度在波动,野火强度整体较高,同时也说明野火在持续,持续时
间较长,AC 错误;由材料可知,积雨云状烟柱的产生需要强烈的上升气流和一定的天气形势,而 1
月 1-3 日野火强度呈现规律性的波动,说明天气较晴朗,大气环流稳定,野火强度主要受昼夜交替
导致的热力环流等影响,D 正确;野火在持续,说明没有形成强降雨,且受野火影响,气温较高,
可推测大气湿度较低,B 错误。故选 D 项。
光易被散射),B 错误;雨过天晴后,近地面水汽充足,若出现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空气垂直运动受阻,大气稳定,水汽不易扩散,易凝结成云并保持稳定,形成“云海肆意流淌”的景
观,C 正确;“强对流天气”会导致空气剧烈上升、水汽快速凝结形成降雨,与“雨过天晴”后的稳定云
海矛盾,D 错误,故选 C。
1
1.日出方位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同一地点,若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则日出方位相同。 16.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相关知识,对流层顶部向上首先是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积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关于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对称的两个日期,太阳直 云状烟柱突破对流层顶,进入平流层,受大气水平运动影响,烟尘扩散范围将会增大,D 正确;平
射点纬度相同,日出方位相同,7 月 31 日与夏至日的时间差: 从 6 月 22 日(夏至)到 7 月 31 日, 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且烟柱会向平流层输送一定的热量,不会导致平流层气温骤降,A
共 39 天(6 月剩余 8 天+7 月 31 天)。 与 7 月 31 日关于夏至日对称的日期为夏至日前 39 天,即 6
错误;平流层水汽含量很少,通常无云雨现象,烟柱也难以明显改变平流层的降雨条件,B 错误;
烟柱突破对流层顶,说明烟柱强度大,森林燃烧产生的 CO 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一部分,但仍在地
球大气层中,大气中 CO 含量不会减少,C 错误。故选 D 项。
月 22 日-39 天=5 月 13 日(次年),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1
2.C
13.D

解析】12.读图可知,Ⅰ是对流层、Ⅱ是平流层、Ⅲ是高层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分
17.(1)(8 分)位于低纬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充足;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
靠近北美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每点 2 分)
(2)(6 分)A 城位于 B 城的东南(或 B 城位于 A 城的西北)方向(2 分)。圣胡安河的流向是自西
北流向东南(2 分)。图中铁路总长大约为 555 千米(2 分)。
布在Ⅱ平流层,故 A、D 项错误;Ⅰ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Ⅱ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
而升高,B 项中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低于-80℃,气温过低,不符合实际
情况,排除 B,C 正确。故选 C。
1
3.Ⅰ层为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较为剧烈,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A 正确;Ⅱ层为平流层,
(3)(2 分)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适合高空飞行,B 正确;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
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作逆温现象,C 正确;Ⅱ层是平流层,平流层的臭氧层以上紫外线
强烈,会对皮肤造成损伤,D 错误。故选 D。
18.(1)(6 分)靠近赤道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海上远离人口稠密区,发射产生的影
响小,安全性高;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每点 2 分)
(2)(6 分)可能遭遇雷暴、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发射,遇到海雾可能影响能见度;海水
盐度较高,会腐蚀金属发射平台;海浪的起伏会造成发射平台不稳定。(每点 2 分)
(3)(4 分)可改造为海上观光平台或者航天发射博物馆等,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放;可用于海上航
天试验或海洋环境相关的观测,提供科研价值。(每点 2 分)
1
4.C
解析】14.由图可知,积雨云状烟柱最早出现时格林尼治时间大约为 9 时,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
标准时,为中时区区时,澳大利亚东南部经度在 150°E 左右,属于东十区,比格林尼治时间大约早
0 个小时,故积雨云状烟柱最早出现时间=9+10=当地 19 点左右,地方时 19 时为傍晚前后,C 项正
15.D
16.D

1
19.(1)(8 分)总体特征:荔波县平均气温总体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或随海拔降低而上升)。(2
分)原因: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2 分);随着海拔升高,空气逐渐稀薄,大气吸
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减弱(2 分),且大气逆辐射也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热量散失快,气温降
低。(2 分)
(2)(6 分)在山谷地区,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谷底堆积,导致谷底气温较低,形
成“冷湖”现象,出现霜冻等气象灾害(2 分);山间盆地地形,由于地形较为封闭,热量不易扩散,
易形成逆温现象(2 分);溶蚀洼地、峰丛等喀斯特地貌导致气流紊乱,局部地区的气温变化复杂(2
分)。
(3)(6 分)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荔波县太阳高度角较小,导致不同海拔或地形观测站接收的太阳
辐射差异明显(2 分);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山区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或增强作用差异显著,
导致各观测站间温差扩大(2 分);冬季晴朗夜间辐射冷却强烈,不同观测站因海拔、植被或水体分
布差异,降温幅度不同(2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