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1 地形、气候与河流的相互影响 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突破1 地形、气候与河流的相互影响 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4 07:42:19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1 地形、气候与河流的相互影响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1~2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甲 (25°N,102°E) 1 891 7.7 19.8
乙 (28°N,113°E) 68 4 32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经度位置 D.纬度位置
2024年初,邓李才团队获得“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称号。读天文观测条件资料卡(图1)、丽江气候统计图(图2)、冷湖天文台景观图(图3)和我国部分天文观测基地分布图(图4),完成3~5题。
3.备选天文观测基地多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4.与东部观测基地相比,冷湖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加优越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B.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C.距城市近,设备先进
D.纬度高,观测时间长
5.读丽江气候资料图,分析丽江观测站一年中适合观测、拍摄星空的天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在地受寒潮影响大
B.雨季长,晴天少
C.基础设施较差
D.地势起伏较大
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绘制的我国地理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如果给该示意图起个图名,最合适的是( )
A.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D.内陆地区资源的分布
7.由此图可以推断出,我国( )
①黄土高原地势比华北平原低 ②我国东西部地区降水差异显著 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④我国沿海大陆架资源匮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考考点专项突破8.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资料: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尝试探究:
(1)我国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冬季我国南北温差 (填“大”或“小”)。除了纬度因素外,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东西走向山脉 (填山脉名称)的阻挡,导致山脉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山脉以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0 ℃。
(2)我国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 ,这有利于东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归纳分析:
(3)地形特征对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都会产生影响,加上地形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的特征之一是 。
拓展延伸: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由于地形和位置的原因 (填“夏季风”或“冬季风”)难以到达,所以该地区被称为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专项突破1 地形、气候与河流的相互影响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1~2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甲 (25°N,102°E) 1 891 7.7 19.8
乙 (28°N,113°E) 68 4 32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D)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甲地海拔高,气温日较差较小;乙地海拔较低,夏季气温较高;再结合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可知,甲位于云贵高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B)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经度位置 D.纬度位置
由图中资料可知,甲位于云贵高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海拔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所以夏季气温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
2024年初,邓李才团队获得“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称号。读天文观测条件资料卡(图1)、丽江气候统计图(图2)、冷湖天文台景观图(图3)和我国部分天文观测基地分布图(图4),完成3~5题。
3.备选天文观测基地多位于(B)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4.与东部观测基地相比,冷湖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加优越的原因是(A)
A.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B.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C.距城市近,设备先进
D.纬度高,观测时间长
读图可知,冷湖天文台位于青海省,选址的优势有:海拔高、晴天多、空气稀薄、空气洁净度高,而东部观测基地阴雨天多;东部地区观测基地植被更为茂密、距离城市更远;东部地区观测基地也有纬度高于冷湖的地区。
5.读丽江气候资料图,分析丽江观测站一年中适合观测、拍摄星空的天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B)
A.所在地受寒潮影响大
B.雨季长,晴天少
C.基础设施较差
D.地势起伏较大
读图可知,丽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雨季长,晴天少,适合观测、拍摄星空天数较少;丽江位于云贵高原上,受寒潮影响较小;拍摄星空与基础设施和地势起伏关系不大。
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绘制的我国地理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如果给该示意图起个图名,最合适的是(B)
A.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D.内陆地区资源的分布
读图可知,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故上图示意的是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7.由此图可以推断出,我国(C)
①黄土高原地势比华北平原低 ②我国东西部地区降水差异显著 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④我国沿海大陆架资源匮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结合图示来看,黄土高原比华北平原地势高;图中所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东西部地区降水差异显著;我国沿海大陆架石油、渔业资源丰富。
中考考点专项突破8.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资料: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尝试探究:
(1)我国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填“大”或“小”)。除了纬度因素外,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秦岭(填山脉名称)的阻挡,导致山脉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山脉以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0 ℃。
(2)我国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有利于东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归纳分析:
(3)地形特征对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都会产生影响,加上地形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的特征之一是气候复杂多样。
拓展延伸: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由于地形和位置的原因夏季风(填“夏季风”或“冬季风”)难以到达,所以该地区被称为非季风区(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