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3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农产品产区规划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农产品产区规划图。读图,完成1~3题。
1.①②③主产区发展种植业的共同优越自然条件是( )
A.政策支持 B.黑土广布
C.热量充足 D.雨热同期
2.制约④⑤主产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3.华南主产区和东北平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类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耕作习惯 B.纬度位置
C.地形类型 D.海陆位置
【农业+乡村振兴主题】森林是宝贵的“粮库、水库、钱库、碳库”,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据此完成4~5题。
4.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丰富 D.理念转变
5.森林“粮库”的优势有( )
①提高林地利用率 ②筑牢粮食安全 ③扩大林地面积 ④开发多元化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下图为中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和不同区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热量条件最好的育种基地及影响因素是( )
A.海南育种基地,纬度位置
B.四川育种基地,地形因素
C.甘肃育种基地,天气状况
D.甘肃育种基地,海陆位置
7.图中四个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水土资源配合较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甘肃育种基地相对于其他两个育种基地的优势是( )
A.热量充沛 B.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 D.地形平坦
读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完成9~11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油菜生长状况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一样,主要原因是它们同位于(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10.同一时期①②③三地出现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1.②③地区耕地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
广西钦州是南方第二大南菜北运辣椒基地,年产量在25-26万吨,已成为钦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钦州农科所为椒农探索出水稻—辣椒粮蔬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即当年7月播种水稻,11、12月收割水稻;11、12月栽种辣椒,次年3—6月收获辣椒,并运往北方上市。据此完成12~14题。
12.水稻—辣椒粮蔬轮作模式的优越性是( )
A.增加农民收入 B.减少粮食生产
C.减少劳动时间 D.降低土地利用
13.钦州四季都可以种植辣椒,选择春季在北方上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购买力强,蔬菜价格贵
B.春季北方气温尚低,当地蔬菜未大量上市
C.北方地区的气候不能够种植辣椒
D.冬种春收的辣椒生长快、成熟早、质量好
14.夏季,南菜北运的数量和品种都会减少,气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 )
A.南方降水太多,蔬菜不足,只能北菜南运
B.各地降水太多,不利于蔬菜的采摘和运输
C.南方受台风影响大,生产的蔬菜数量少质量低
D.北方夏季高温多雨,本地的蔬菜大量上市
15.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蔗糖生产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蔗糖业的龙头。图1示意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蔗糖产业分布,图2示意南宁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说明广西种植甘蔗具有的纬度位置优越性:
。
(2)从水热条件看,甘蔗产地5—9月的气候特征是 。
(3)归纳广西主要蔗糖产业的分布特点: 。
材料 广西制糖工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再利用。如:①将制糖产生的蔗渣用于发电、造纸;②将制糖产生的滤泥作为甘蔗种植的肥料。
(4)任选材料中的一例,说明这种综合利用废弃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专项突破3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农产品产区规划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农产品产区规划图。读图,完成1~3题。
1.①②③主产区发展种植业的共同优越自然条件是(D)
A.政策支持 B.黑土广布
C.热量充足 D.雨热同期
2.制约④⑤主产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C)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3.华南主产区和东北平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类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B)
A.耕作习惯 B.纬度位置
C.地形类型 D.海陆位置
【农业+乡村振兴主题】森林是宝贵的“粮库、水库、钱库、碳库”,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据此完成4~5题。
4.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D)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丰富 D.理念转变
由题可知,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因此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理念转变。
5.森林“粮库”的优势有(C)
①提高林地利用率 ②筑牢粮食安全 ③扩大林地面积 ④开发多元化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森林中发展种植业以及获取食物,能提高林地的利用率,也有利于筑牢粮食安全,①②正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当地是利用森林粮库的优势,在森林中获取食物,而不是扩大林地面积,③错误;森林中自然条件与耕地不同,且生物种类更多,可利用森林来开发多元化食物,④正确。
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下图为中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和不同区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热量条件最好的育种基地及影响因素是(A)
A.海南育种基地,纬度位置
B.四川育种基地,地形因素
C.甘肃育种基地,天气状况
D.甘肃育种基地,海陆位置
7.图中四个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水土资源配合较好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8.甘肃育种基地相对于其他两个育种基地的优势是(C)
A.热量充沛 B.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 D.地形平坦
读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完成9~11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油菜生长状况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一样,主要原因是它们同位于(C)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从图中③地位置可知,③地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一样,同位于暖温带地区。
10.同一时期①②③三地出现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读图可知,图中①地是云南省,②地是长江流域,③地是华北地区,由于三地所处的纬度不同,使得在同一时期油菜出现不同的生长阶段。
11.②③地区耕地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D)
A.海陆位置 B.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
读图可知,②地是水田,③地是旱地,北方平原广阔,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影响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条件的显著差异。
广西钦州是南方第二大南菜北运辣椒基地,年产量在25-26万吨,已成为钦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钦州农科所为椒农探索出水稻—辣椒粮蔬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即当年7月播种水稻,11、12月收割水稻;11、12月栽种辣椒,次年3—6月收获辣椒,并运往北方上市。据此完成12~14题。
12.水稻—辣椒粮蔬轮作模式的优越性是(A)
A.增加农民收入 B.减少粮食生产
C.减少劳动时间 D.降低土地利用
13.钦州四季都可以种植辣椒,选择春季在北方上市的主要原因是(B)
A.北方地区购买力强,蔬菜价格贵
B.春季北方气温尚低,当地蔬菜未大量上市
C.北方地区的气候不能够种植辣椒
D.冬种春收的辣椒生长快、成熟早、质量好
14.夏季,南菜北运的数量和品种都会减少,气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D)
A.南方降水太多,蔬菜不足,只能北菜南运
B.各地降水太多,不利于蔬菜的采摘和运输
C.南方受台风影响大,生产的蔬菜数量少质量低
D.北方夏季高温多雨,本地的蔬菜大量上市
15.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蔗糖生产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蔗糖业的龙头。图1示意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蔗糖产业分布,图2示意南宁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说明广西种植甘蔗具有的纬度位置优越性:
广西大部分位于22°N~26°N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中部,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有利于甘蔗的生长。
(2)从水热条件看,甘蔗产地5—9月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3)归纳广西主要蔗糖产业的分布特点:集中分布于中部和南部。
材料 广西制糖工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再利用。如:①将制糖产生的蔗渣用于发电、造纸;②将制糖产生的滤泥作为甘蔗种植的肥料。
(4)任选材料中的一例,说明这种综合利用废弃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蔗渣。经济效益:蔗渣再利用,可以用来发电和造纸,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效益:蔗渣再利用,节能减排,减少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少占土地。(或答:滤泥。经济效益:滤泥用来做肥料,节约成本。环境效益:滤泥用来做肥料,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