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九上 3.1能量及其形式 巩固提升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九上 3.1能量及其形式 巩固提升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3 14:45:16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上 3.1能量及其形式 巩固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5七上·上虞期末)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下列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奔跑的猎豹具有机械能
B.人的食物中储存有化学能
C.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具有电能
D.雷电爆发时具有电能、声能、电磁能等
【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且传播速度快,因此通常使用电磁波传递信号。【解答】A、奔跑的猎豹具有机械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的食物中储存有化学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具有电磁能,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雷电爆发时具有电能、声能、电磁能等,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下列事例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热水器
C.电饭煲 D.火箭点火升空
【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 判断是否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实质还是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电饭煲消耗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3九上·滨江期中)用遥控器控制玩具汽车利用的是(  )
A.机械能 B.电磁能 C.电能 D.化学能
【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可以起到遥控的作用,如:用电磁波控制飞船、卫星、儿童玩具等。
【解答】控制的儿童玩具汽车的遥控器使用的是电磁波,属于电磁能,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4.(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2节机械能(二))下列灾害①严寒、②泥石流、③台风、④洪水、⑤酷暑、⑥干旱所造成的破坏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泥石流、台风和洪水,是由于泥土和石头、空气和水高速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从而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即它们与机械能有关,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严寒、酷暑和干旱,都是由于异常的天气变化引起的,与机械能无关,故①⑤⑥不合题意。
故选C。
5.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解答】 A、塑料小花不是真正的植物,其叶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B、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C、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
D、小花没有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条件或装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
【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存在的形式,结合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内能,A错误;
B.内燃机工作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
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
D.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内能,D错误。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那么启动这种玩具是靠(  )
A.化学能 B.声能 C.动能 D.电能
【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玩具的启动过程分析即可。
【解答】拍一下手,手振动产生声音,玩具接收到声音传递的声能,从而启动起来,因此启动这种玩具靠声能,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动的河水在没有推动任何物体做功时,不具有能量
B.一个物体可以既具有机械能的同时,又具有大量的内能
C.静止的物体,只有存在着内能,没有机械能
D.具有能量越多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大小一定越大
【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解答】A、流动的河水,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选项A错误;B、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的同时,一定具有大量的内能,选项B正确;C、在高处静止的物体,具有内能,同时也具有重力势能,即具有机械能,选项C错误;D、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能够”做的功越大,但并不一定已经做了功,选项D错误.故选B
【分析】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称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也越多;“能够”对外做功,表示有做功的能力,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或已经做了功。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能量 B.风具有动能
C.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定义判断。
【解答】A.阳光照射物体后,物体会发热,说明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那么阳光具有能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风能够将地面上的物体吹起来,说明风具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声波可以将玻璃震碎,说明它具有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地震发生时,能够使山体滑坡,大地裂缝,这说明释放很大的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省每年5~9月是雷电的高发季节。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  )
①机械运动 ②生命运动 ③电运动 ④声运动 ⑤光运动 ⑥热运动 ⑦化学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当带有正负电荷的云朵相遇时,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产生雷电,释放的大量能量会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也会有电流经过.
【解答】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电运动、声运动 、光运动、热运动.故答案为C.
1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间接利用了(  )
A.地热能 B.海洋能 C.电能 D.太阳能
【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生物长时间的进化生成的化石能源.
【解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过程都离不开太阳能,是在间接利用太阳能.故答案为D.
12.(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恐怖分子曾利用劫持的客机,对美国的多个目标实施攻击。其中,一架质量为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757飞机,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另一架质量为156吨,约载51吨燃油的波音767飞机,则水平撞击南部塔楼,使两大楼产生幅度近1米的晃动并燃烧。一个多小时后两幢110层的高楼相继倒塌,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使世贸大楼受重创的巨大能量是(  )
A.飞机的机械能 B.飞机的声能
C.飞机的热能 D.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时具有的化学能会释放出来,获得大量的热能.
【解答】飞机装有大量燃油,燃油爆炸后,燃料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大量的热能.故答案为D.
1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米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米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具有化学能,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解答】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化学能.故答案为B.
14.(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下后能滚上另一个斜面是因为小球具有“能”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运动,所以苹果不具有“能”
C.人在跑步时要消耗体内的“能”
D.向日葵在太阳下不断生长时将太阳光中的“能”储存到体内
【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3)(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的;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解答】A.小球滚动时具有动能,爬上斜面时具有重力势能,即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在跑步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向日葵生长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2020九上·嘉兴期末)宇宙间一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都需要能量来维持。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具有机械能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 D.人在睡觉时不消耗能量
【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能量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是运动的,具有动能;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具有机械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人在睡觉时,生命活动减缓,但是并没有停止,所以仍然消耗能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6.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能。
【答案】机械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分析古诗句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定义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滚滚来,体现了水在运动,根据动能的定义,即可知道水具有动能。
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了水相对于地面,位置很高,根据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水又具有大量的重力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反映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机械
1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人吃进去的食物储存了   能,人体活动时具有   能,保持人体正常的体温需要   能。
【答案】化学;机械;热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各种能量形式的知识解答。
【解答】人吃进去的食物储存了化学能,人体活动时具有机械能,保持人体正常的体温需要热能。
18.请在横线上填写下列物体所具有的能
(1)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     ;
(2)给小灯泡供电的电池     ;
(3)我们每天吃的米饭     。
【答案】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核能等等。
【解答】(1)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在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
(2)化学能是指储存在物质当中的能量,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电的电池通过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能量,具有化学能;
(3)人和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量,人和动物消耗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
故答案为: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
19.我国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3年4月12日,中国“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成功运行403秒,该装置是为了开发利用   能;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许多电动汽车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其中一种能量回收方式是踩下制动踏板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   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答案】核;机械;化学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核聚变和核裂变是人类利用核能的方式;
(2)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知识解答。
【解答】(1)2023年4月12日,中国“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成功运行403秒,该装置是为了开发利用核能;
(2)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许多电动汽车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其中一种能量回收方式是踩下制动踏板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20.(2024·临平月考) “神舟十九号”航天飞船成功升空.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能的种类。
(1) 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   .
(2) 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   。
(3) 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   。
【答案】(1)化学能
(2)声能
(3)机械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或运动量发生转移时,能量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不变。天然气,核能,风能,海洋温差能,水能,汽油,太阳能,电能,煤炭,氢能,煤气,蒸汽,柴油,石油,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
【解答】(1)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其中储存的是化学能。
(2)声音具有能量,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声能。
(3)升空过程中的火箭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机械能。
21.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查阅了关于能量的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一些信息。
①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形成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损失。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可利用它来发电。
③火山爆发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给所到之处带来较大破坏。
④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室内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
⑥雨季,长江洪水暴发时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⑦泥石流突然暴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   ;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   。(均填序号)
(2)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   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答案】(1)②④⑤;①③⑥⑦
(2)机械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有益的能量即为人类带来益处的能量,有害能量即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能量。
(2)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机械能。
【解答】(1)①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形成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损失,属于有害的能量;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可利用它来发电,属于有益的能量;
③火山爆发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给所到之处带来较大破坏,属于有害的能量;
④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室内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属于有益的能量;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属于有益的能量;
⑥雨季,长江洪水暴发时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属于有害的能量;
⑦泥石流突然暴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属于有害的能量。
可知属于有益的能量有:②④⑤;
属于有害能量的有:①③⑥⑦。
(2)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时,水和石块在做机械运动,可知具有大量的机械能,机械能释放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22.(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被某同学划动的火柴具有   能,火柴头的燃料中具有   能,火柴燃烧时具有   能和   能,这就是你看到的火焰。
【答案】机械;化学;热;光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含有的能量叫化学能;
(2)根据物质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分析解答。
【解答】(1)被某同学划动的火柴具有机械能,火柴头的燃料中具有化学能;
(2)火柴燃烧时具有热能和光能,这就是你看到的火焰。
23.(2024七上·临平期末)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
(1)流动的河水具有   ;
(2)汽车油箱里的汽油具有   ;
(3)普照大地的阳光具有   ;
(4)遥控器遥控机器时,遥控器发射出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具有    。
【答案】(1)动能
(2)化学能
(3)光能
(4)电磁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化学能储存在物质的化学结构中,通过化学反应释放;
(3)光能是光传递的能量形式;
(4)电磁能是电磁场或电磁波具有的能量。
【解答】(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流动的河水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
(2)化学能储存在物质的化学结构中,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汽车油箱里的汽油能够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其内部存在化学能;
(3)光能是光传递的能量形式,普照大地的阳光具有光能;
(4)电磁能以波的形式传播,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故遥控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具有电磁能。
(1)流动的河水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
(2)汽车油箱里的汽油能够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其内部存在化学能。
(3)普照大地的阳光具有光能。
(4)电磁能以波的形式传播,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X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故遥控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具有电磁能。
2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器具或生产工具,其中分别用到了哪种能量?
(1)燃油汽车:   ;
(2)空调:   ;
(3)核电站:   ;
(4)太阳能热水器:   。
【答案】(1)化学能
(2)电能
(3)核能
(4)太阳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了解各种能源在生活中的利用.
【解答】燃油汽车是利用化石燃料储存的化学能;空调是利用电能;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即核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
1 / 1【浙教版】科学九上 3.1能量及其形式 巩固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5七上·上虞期末)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下列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奔跑的猎豹具有机械能
B.人的食物中储存有化学能
C.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具有电能
D.雷电爆发时具有电能、声能、电磁能等
2.下列事例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热水器
C.电饭煲 D.火箭点火升空
3.(2023九上·滨江期中)用遥控器控制玩具汽车利用的是(  )
A.机械能 B.电磁能 C.电能 D.化学能
4.(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2节机械能(二))下列灾害①严寒、②泥石流、③台风、④洪水、⑤酷暑、⑥干旱所造成的破坏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
5.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6.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那么启动这种玩具是靠(  )
A.化学能 B.声能 C.动能 D.电能
8.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动的河水在没有推动任何物体做功时,不具有能量
B.一个物体可以既具有机械能的同时,又具有大量的内能
C.静止的物体,只有存在着内能,没有机械能
D.具有能量越多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大小一定越大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能量 B.风具有动能
C.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1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省每年5~9月是雷电的高发季节。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  )
①机械运动 ②生命运动 ③电运动 ④声运动 ⑤光运动 ⑥热运动 ⑦化学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间接利用了(  )
A.地热能 B.海洋能 C.电能 D.太阳能
12.(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恐怖分子曾利用劫持的客机,对美国的多个目标实施攻击。其中,一架质量为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757飞机,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另一架质量为156吨,约载51吨燃油的波音767飞机,则水平撞击南部塔楼,使两大楼产生幅度近1米的晃动并燃烧。一个多小时后两幢110层的高楼相继倒塌,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使世贸大楼受重创的巨大能量是(  )
A.飞机的机械能 B.飞机的声能
C.飞机的热能 D.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1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米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米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14.(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下后能滚上另一个斜面是因为小球具有“能”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运动,所以苹果不具有“能”
C.人在跑步时要消耗体内的“能”
D.向日葵在太阳下不断生长时将太阳光中的“能”储存到体内
15.(2020九上·嘉兴期末)宇宙间一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都需要能量来维持。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具有机械能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 D.人在睡觉时不消耗能量
二、填空题
16.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能。
1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人吃进去的食物储存了   能,人体活动时具有   能,保持人体正常的体温需要   能。
18.请在横线上填写下列物体所具有的能
(1)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     ;
(2)给小灯泡供电的电池     ;
(3)我们每天吃的米饭     。
19.我国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3年4月12日,中国“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成功运行403秒,该装置是为了开发利用   能;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许多电动汽车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其中一种能量回收方式是踩下制动踏板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   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20.(2024·临平月考) “神舟十九号”航天飞船成功升空.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能的种类。
(1) 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   .
(2) 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   。
(3) 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   。
21.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查阅了关于能量的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一些信息。
①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形成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损失。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可利用它来发电。
③火山爆发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给所到之处带来较大破坏。
④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室内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
⑥雨季,长江洪水暴发时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⑦泥石流突然暴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   ;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   。(均填序号)
(2)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   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22.(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被某同学划动的火柴具有   能,火柴头的燃料中具有   能,火柴燃烧时具有   能和   能,这就是你看到的火焰。
23.(2024七上·临平期末)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
(1)流动的河水具有   ;
(2)汽车油箱里的汽油具有   ;
(3)普照大地的阳光具有   ;
(4)遥控器遥控机器时,遥控器发射出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具有    。
2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器具或生产工具,其中分别用到了哪种能量?
(1)燃油汽车:   ;
(2)空调:   ;
(3)核电站:   ;
(4)太阳能热水器: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且传播速度快,因此通常使用电磁波传递信号。【解答】A、奔跑的猎豹具有机械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的食物中储存有化学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具有电磁能,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雷电爆发时具有电能、声能、电磁能等,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 判断是否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实质还是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电饭煲消耗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可以起到遥控的作用,如:用电磁波控制飞船、卫星、儿童玩具等。
【解答】控制的儿童玩具汽车的遥控器使用的是电磁波,属于电磁能,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泥石流、台风和洪水,是由于泥土和石头、空气和水高速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从而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即它们与机械能有关,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严寒、酷暑和干旱,都是由于异常的天气变化引起的,与机械能无关,故①⑤⑥不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解答】 A、塑料小花不是真正的植物,其叶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B、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C、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
D、小花没有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条件或装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存在的形式,结合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内能,A错误;
B.内燃机工作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
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
D.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内能,D错误。
7.【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玩具的启动过程分析即可。
【解答】拍一下手,手振动产生声音,玩具接收到声音传递的声能,从而启动起来,因此启动这种玩具靠声能,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解答】A、流动的河水,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选项A错误;B、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的同时,一定具有大量的内能,选项B正确;C、在高处静止的物体,具有内能,同时也具有重力势能,即具有机械能,选项C错误;D、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能够”做的功越大,但并不一定已经做了功,选项D错误.故选B
【分析】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称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也越多;“能够”对外做功,表示有做功的能力,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或已经做了功。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定义判断。
【解答】A.阳光照射物体后,物体会发热,说明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那么阳光具有能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风能够将地面上的物体吹起来,说明风具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声波可以将玻璃震碎,说明它具有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地震发生时,能够使山体滑坡,大地裂缝,这说明释放很大的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当带有正负电荷的云朵相遇时,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产生雷电,释放的大量能量会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也会有电流经过.
【解答】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电运动、声运动 、光运动、热运动.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生物长时间的进化生成的化石能源.
【解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过程都离不开太阳能,是在间接利用太阳能.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时具有的化学能会释放出来,获得大量的热能.
【解答】飞机装有大量燃油,燃油爆炸后,燃料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大量的热能.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具有化学能,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解答】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化学能.故答案为B.
14.【答案】B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3)(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的;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解答】A.小球滚动时具有动能,爬上斜面时具有重力势能,即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在跑步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向日葵生长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能量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是运动的,具有动能;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具有机械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人在睡觉时,生命活动减缓,但是并没有停止,所以仍然消耗能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机械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分析古诗句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定义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滚滚来,体现了水在运动,根据动能的定义,即可知道水具有动能。
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了水相对于地面,位置很高,根据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水又具有大量的重力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反映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机械
17.【答案】化学;机械;热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各种能量形式的知识解答。
【解答】人吃进去的食物储存了化学能,人体活动时具有机械能,保持人体正常的体温需要热能。
18.【答案】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核能等等。
【解答】(1)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在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
(2)化学能是指储存在物质当中的能量,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电的电池通过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能量,具有化学能;
(3)人和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量,人和动物消耗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
故答案为: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
19.【答案】核;机械;化学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核聚变和核裂变是人类利用核能的方式;
(2)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知识解答。
【解答】(1)2023年4月12日,中国“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成功运行403秒,该装置是为了开发利用核能;
(2)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许多电动汽车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其中一种能量回收方式是踩下制动踏板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20.【答案】(1)化学能
(2)声能
(3)机械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或运动量发生转移时,能量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不变。天然气,核能,风能,海洋温差能,水能,汽油,太阳能,电能,煤炭,氢能,煤气,蒸汽,柴油,石油,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
【解答】(1)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其中储存的是化学能。
(2)声音具有能量,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声能。
(3)升空过程中的火箭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机械能。
21.【答案】(1)②④⑤;①③⑥⑦
(2)机械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有益的能量即为人类带来益处的能量,有害能量即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能量。
(2)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机械能。
【解答】(1)①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形成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损失,属于有害的能量;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可利用它来发电,属于有益的能量;
③火山爆发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给所到之处带来较大破坏,属于有害的能量;
④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室内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属于有益的能量;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属于有益的能量;
⑥雨季,长江洪水暴发时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属于有害的能量;
⑦泥石流突然暴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属于有害的能量。
可知属于有益的能量有:②④⑤;
属于有害能量的有:①③⑥⑦。
(2)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时,水和石块在做机械运动,可知具有大量的机械能,机械能释放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22.【答案】机械;化学;热;光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含有的能量叫化学能;
(2)根据物质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分析解答。
【解答】(1)被某同学划动的火柴具有机械能,火柴头的燃料中具有化学能;
(2)火柴燃烧时具有热能和光能,这就是你看到的火焰。
23.【答案】(1)动能
(2)化学能
(3)光能
(4)电磁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化学能储存在物质的化学结构中,通过化学反应释放;
(3)光能是光传递的能量形式;
(4)电磁能是电磁场或电磁波具有的能量。
【解答】(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流动的河水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
(2)化学能储存在物质的化学结构中,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汽车油箱里的汽油能够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其内部存在化学能;
(3)光能是光传递的能量形式,普照大地的阳光具有光能;
(4)电磁能以波的形式传播,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故遥控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具有电磁能。
(1)流动的河水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
(2)汽车油箱里的汽油能够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其内部存在化学能。
(3)普照大地的阳光具有光能。
(4)电磁能以波的形式传播,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X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故遥控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具有电磁能。
24.【答案】(1)化学能
(2)电能
(3)核能
(4)太阳能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了解各种能源在生活中的利用.
【解答】燃油汽车是利用化石燃料储存的化学能;空调是利用电能;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即核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