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3 15:0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
1. 清晨,xiǎo yuàn里的yáng guāng洒在草坪上,miáo zhǔn国旗台的方向,能看到同学们整齐的队伍。
2. xià yǔ过后,路边的xiǎo cǎo更绿了,cǎo cóng里还传出小虫子的叫声。
3. 妹妹拿着huà bǐ,在zhǐ tiáo上画了一只bái tù,耳朵长长的特别可爱。
4. 爷爷在院子里种的jú huā开了,huā xiāng飘满整个小院。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8分,每题2分)
1. 这只盛(shèng chéng)_________开的牡丹花,被放进盛(shèng chéng)_________满清水的花瓶里。
2. 他背(bēi bèi)_________着书包,把刚背(bēi bèi)_________熟的古诗念给妈妈听。
3. 参(cān cēn)_________加活动的同学,身高参(cān cēn)_________差不齐,老师特意调整了队伍顺序。
4. 他是个好(hǎo hào)_________学的孩子,遇到好(hǎo hào)_________奇的问题,总会追着老师问。
三、词语积累与运用(12分)
1. 补充下列成语(8分,每空1分)
秋( )气( ) 金( )飘( ) 层( )尽( ) 果( )累( )
一( )知( ) 五( )缤( ) 四( )八( ) 百( )百( )
2. 按要求完成练习(4分)
(1)上述成语中,描写秋天景色的是( )(2分)
A. 五光十色、四面八方 B.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 C. 百发百中、一叶知秋
(2)选词填空:秋天的果园里,( ),农民伯伯看着( )的果实,笑得合不拢嘴。(2分)
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下列对《大青树下的小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所小学的学生只在教室里上课,从不到室外活动
B. 不同民族的同学穿着不同的服装,在学校里友好相处
C. 校园里只有绒球花,没有其他植物
2. 《花的学校》中,“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家是( )
A. 土壤里 B. 石头下 C. 大树洞里
3. 孙中山在《不懂就要问》中,提问时的心情是( )
A. 紧张但坚定 B. 害怕又犹豫 C. 骄傲且自信
4. 下列词语中,与“摇头晃脑”结构相似的是( )
A. 干干净净 B. 手忙脚乱 C. 开开心心
5. “百发百中”中的“中”,意思是( )
A. 中间 B. 命中目标 C. 中等
五、句子练习(8分,每题2分)
1. 花儿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天空。(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排比句式补充句子)公园里真热闹!有的游客_________,有的游客_________,有的游客_________。
4. 小鸟在树上唱歌。(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每空1分)
1. 《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同学们的服装_________,把学校打扮得_________。
2. 《花的学校》里,“花孩子们”放假时,会穿着_________的衣裳,在_________里跳舞。
3. 《不懂就要问》中,先生拿着戒尺,但是没有打孙中山,是因为先生_________孙中山的勇气。
4. 古诗《所见》中,“_______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描写了牧童想要_________的样子。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5分)
七、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阅读《花的学校》片段,完成练习。(12分)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1. 片段中,花“跑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场景是_________。(2分)
2. 用“____”画出片段中的拟人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说“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觉得“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会学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
校园的银杏道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条长长的银杏道,它在教学楼和操场之间,是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
春天,银杏树枝条上冒出嫩黄的新芽,像一个个小逗号,悄悄探出脑袋打量世界。夏天,叶子长得又大又绿,层层叠叠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风一吹,“扇子”轻轻摇晃,送来阵阵清凉。我们最喜欢在树下跳格子,树叶沙沙响,好像在给我们加油。
秋天是银杏道最美的时候。叶子慢慢变黄,像撒了一地的金箔,踩上去“沙沙”响。我们会捡来完整的银杏叶,夹在课本里当书签,有的还会在叶子上画画。冬天,叶子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像水墨画里的线条,简洁又有意境。
这条银杏道,陪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藏着我们的笑声和脚步,是我们校园里的“时光小道”。
1. 短文主要按照______顺序描写银杏道,其中______季的银杏道最美。(2分)
2. 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并任选一句分析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说银杏道是“校园里的‘时光小道’”?(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校园里有这样有特色的地方吗?简单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25分)
八、习作(25分)
题目:我的校园一角
要求:1. 选择校园里有特色的一角(如花坛、跑道、读书角等);2. 写出这个角落的样子和你在这儿的活动;3. 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正确使用标点。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
1. 小院;阳光;瞄准
2. 下雨;小草;草丛
3. 画笔;纸条;白兔
4. 菊花;花香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8分,每题2分)
1. 盛(shèng√)开;盛(chéng√)满
2. 背(bēi√)着;背(bèi√)熟
3. 参(cān√)加;参(cēn√)差不齐
4. 好(hào√)学;好(hào√)奇
三、词语积累与运用(12分)
1. 补充成语(8分,每空1分)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层(林)尽(染);果(实)累(累)
一(叶)知(秋);五(彩)缤(纷);四(面)八(方);百(发)百(中)
2. 按要求练习(4分)
(1)B(解析:A项“五光十色”描写色彩、“四面八方”描写范围;C项“百发百中”描写技艺、“一叶知秋”体现秋天特点但非直接写景;B项均直接描写秋天景色)
(2)金桂飘香;果实累累(2分,符合秋天果园场景,搭配合理即可)
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B(解析:A项“只在教室上课”错误,文中提到学生在室外活动;C项“只有绒球花”错误,文中还提到太阳花;B项符合课文中“不同民族同学友好相处”的内容)
2. A(解析:《花的学校》中“花孩子们”从地下土壤里生长出来,“石头下”“大树洞里”未提及)
3. A(解析:孙中山虽害怕被先生批评,但为了弄明白道理仍坚定提问,B项“犹豫”、C项“骄傲”均不符合课文内容)
4. B(解析:“摇头晃脑”是“动宾+动宾”结构;A、C项是“AABB”式结构;B项“手忙脚乱”是“主谓+主谓”结构,与题干结构相似)
5. B(解析:“百发百中”指每次发射都命中目标,“中”意为“命中目标”)
五、句子练习(8分,每题2分)
1. 示例:小草在春雨里伸了伸懒腰。(评分标准:运用拟人手法,将事物当作人来写,语句通顺,得2分;有拟人手法但语句不通顺,得1分;未用拟人手法,得0分)
2. 示例:天上的云朵像一团团棉花糖。(评分标准:运用比喻手法,本体、喻体明确,语句通顺,得2分;比喻不恰当,得1分;不是比喻句,得0分)
3. 示例:在湖边喂天鹅;在广场上放风筝;在树荫下聊天(评分标准:用排比句式补充3个不同活动,语句通顺,得2分;句式不完整或活动重复,得1分;未用排比句式,得0分)
4. 示例:可爱的小鸟在高高的柳树上欢快地唱歌。(评分标准:至少扩两处修饰词,语句通顺,得2分;扩1处修饰词,得1分;未扩写,得0分)
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每空1分)
1. 鲜艳;绚丽多彩
2. 鲜艳;绿草(或“荒野”,符合《花的学校》内容即可)
3. 佩服(或“赞赏”,体现先生对孙中山勇气的认可)
4. 意欲捕鸣蝉;捕捉知了(或“捕蝉”)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1. 六月的阵雨落下时;雷云轰响、东风吹过荒野(2分,每空1分,意思接近即可)
2. 拟人句: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2分,画出任意一句即可)
好处:将“东风”“花”当作人来写,“走过”“吹口笛”“跑”“跳舞”等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东风的活泼和花儿盛开的热闹场景,让画面更有童趣(2分)。(共4分)
3. 因为花朵平时藏在地下,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一样,只有“放假”(下雨)时才会出来,作者用孩子的视角将花朵生长的过程比作“上学”,充满想象力(3分,围绕“孩子的视角”“拟人化想象”展开,意思对即可)。
4. 示例:我觉得“花孩子们”会学怎样吸收土壤里的养分,怎样在下雨时努力生长,还会学怎样和小草、小虫子做朋友(3分,想象合理,符合花朵生长特点即可)。
(二)课外阅读(13分)
1. 时间(季节);秋(2分,每空1分)
2. 比喻句:①春天,银杏树枝条上冒出嫩黄的新芽,像一个个小逗号,悄悄探出脑袋打量世界。②夏天,叶子长得又大又绿,层层叠叠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③秋天,叶子慢慢变黄,像撒了一地的金箔。④冬天,叶子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像水墨画里的线条。(2分,画出任意一句即可)
分析示例:“夏天,叶子长得又大又绿,层层叠叠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将“银杏叶”比作“小扇子”,生动形象地写出银杏叶的形状和夏天带来清凉的特点,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银杏叶的作用(2分)。(共4分)
3. 因为银杏道陪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见证了“我们”上学、放学的脚步,藏着“我们”跳格子、捡树叶的快乐回忆,像记录时光的小道,所以叫“时光小道”(3分,围绕“陪伴时光”“藏着回忆”展开,意思对即可)。
4. 示例:我们校园里有一个紫藤花架,春天紫藤花盛开时,紫色的花朵像一串串小铃铛,特别好看。课间我们会在花架下看书、聊天,花瓣落在书页上,特别浪漫(4分,写出校园特色地方及相关活动,语句通顺即可)。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25分)
评分标准
1. 内容具体(10分):
- 明确写出校园一角的位置、样子(如花坛的花草、跑道的颜色),以及在这儿的活动(如浇水、跑步),细节丰富,得8-10分;
写出位置和样子,但活动描写笼统,得5-7分;
仅提及“校园一角”,无具体描写,得2-4分;
内容偏离“校园一角”,得0-1分。
2. 语言表达(10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能用简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得8-10分;
语句较通顺,有1-3个错别字或标点错误,得5-7分;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标点错误较多,得2-4分;
语言混乱,无法理解,得0-1分。
3. 字数要求(5分):
不少于300字,得5分;
250-299字,得3-4分;
200-249字,得1-2分;
少于200字,得0分。
示例
我的校园一角
我们校园的西南角,有一个小小的花坛,那是我和同学们课间最爱去的地方。
花坛中间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花开有时”四个小字。石头周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春天有粉色的桃花,花瓣像小裙子一样飘落在草地上;夏天,紫色的牵牛花爬满花坛边的栅栏,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喊“夏天来啦”;秋天,金黄的菊花迎着风开放,远远就能闻到香味;冬天,腊梅顶着寒风绽放,给花坛添了一抹亮色。
每天课间,我都会和好朋友去花坛边。春天我们捡桃花瓣夹在书里做书签;夏天蹲在栅栏边看牵牛花上的小蝴蝶;秋天帮老师给菊花浇水;冬天围着腊梅闻花香。有一次,我还在花坛里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它背着壳慢慢爬,我们蹲在旁边看了好久,直到上课铃响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个小小的花坛,藏着校园四季的美,也藏着我们的快乐,是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