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眼和视觉、近视及其预防(第1课时 )课后作业·测评(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6.1眼和视觉、近视及其预防(第1课时 )课后作业·测评(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15:3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眼和视觉、近视及其预防课后作业·测评
夯基达标
知识点一 眼和视觉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照相机就是模仿眼睛发明创造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睛的( )
A.视网膜 B.巩膜 C.虹膜 D.晶状体
2.在进行雪上运动项目时需佩戴滑雪镜,避免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或其他伤害。人的眼球中也有调节光强弱的结构,这种结构是( )
A.晶状体 B.瞳孔 C.视网膜 D.角膜
3.一个视力正常的人看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看清楚,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4.每年春季,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的上万亩杜鹃花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客看到杜鹃花的视觉形成过程是( )
A.杜鹃花反射来的光→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
B.杜鹃花反射来的光→瞳孔→房水→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
C.杜鹃花反射来的光→角膜→房水→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
D.杜鹃花反射来的光→瞳孔→房水→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
知识点二 近视及其预防
5.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指出,要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导致用眼疲劳,形成近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读写后远眺可预防近视 B.近视需要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C.近视是物像落在了视网膜前方 D.形成视觉的部位在视网膜
6.2024年全国爱眼日的宣传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该主题强调了眼健康的重要性,倡导公众关注自身及他人的视觉健康。下列有关保护眼健康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近视后要戴合适的眼镜 ②看书写字半小时左右,应休息、远眺几分钟 ③看书写字时,光越强越好 ④不要躺卧看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力提升
7.右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无色透明,可以透光
B.②遇弱光时孔径变大
C.③的曲度长时间过小易引起近视
D.⑤白色,坚韧,能保护眼球
8.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使用高分子、高透氧的硬性接触镜材料制作的眼镜,它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提高裸眼视力。角膜塑形镜夜戴晨取,如停止戴镜一段时间,角膜又会恢复原来形状。下列关于角膜塑形镜和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角膜塑形镜可以根治近视
B.角膜塑形镜的矫正原理是改变了晶状体的曲度
C.塑形前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塑形后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D.用眼不当导致角膜曲度过大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9.“变废为宝”既是一种节能理念,也是锻炼同学们动手能力的不错选择。右图是莉莉同学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眼球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壳模拟的是角膜,白色铁丝模拟的是巩膜
B.红色铁丝模拟的是含有丰富血管和色素的脉络膜
C.光盘模拟的是虹膜(黑眼珠),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D.气球 A、B分别模拟的是有弹性的玻璃体和晶状体
拓展创新
10.图甲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某同学利用光具座设计的一个探究视觉形成的实验装置,A处为白屏,B处放置凸透镜,C处是点燃的蜡烛。保持AB距离不变,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时,A处白屏上便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B处凸透镜模拟的是图甲眼球中的[] ,A处白屏模拟的是图甲眼球中的[] 。
(2)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变小,此时要使A处白屏上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较大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 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向相反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增大,此时要使 A处白屏上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较小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 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依靠调节 的曲度来实现的。
(3)从明亮的室外刚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我们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渐渐地,我们就能分辨周围的物体,这是由于图甲眼球中的[] 变大,进入眼睛的光增多,调节其大小的结构是 。
(4)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进入眼球,依次通过角膜、房水、瞳孔、 和玻璃体,经过 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刺激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 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5)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要适当休息、远眺,可以预防近视,其主要原因是 。
【课后作业·测评】
1. D 2. B 3. D 4. A
5. D【解析】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这些信息,形成视觉。可见,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
6. B【解析】当看书写字时,光如果过强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导致视力下降。
7. C【解析】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可以透光。②瞳孔的大小能改变,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感受到足够的光刺激。③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如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物像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引起近视。⑤是巩膜,白色,坚韧,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8. C【解析】角膜塑形镜产生的效果是临时的,停止戴镜一段时间,角膜又会恢复原来形状,因此,角膜塑形镜不可以根治近视。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提高裸眼视力,并不是改变了晶状体的曲度。角膜塑形前物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表现为近视),塑形后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暂时恢复视力)。用眼不当导致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9. D【解析】题图中的透明塑料壳模拟的是角膜,白色铁丝模拟的是巩膜。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可见,题图中红色铁丝模拟的是脉络膜。光盘模拟的是虹膜(黑眼珠),能调节瞳孔的大小。气球A、B分别模拟的是有弹性的晶状体和玻璃体。
10.【答案】(1)② 晶状体 ③ 视网膜
(2)近远 晶状体
(3)① 瞳孔 虹膜
(4)晶状体 角膜、晶状体 大脑
(5)使睫状体得到休息
【核心素养体现】本题以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视觉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为情境,考查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的预防措施,体现了探究实践的核心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