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08:13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以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逐步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 3.在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过程中,能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形成证据推理意识,培养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4.通过学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魅力,发展社会参与意识。 5.了解与纯碱有关的化学史,感受化学工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体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列举、描述、辨识含有钠元素的典型物质的重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以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例,根据化学问题设计简单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推理获得实验结论,依据证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对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增强安全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 学习任务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课前自主预习】
一、钠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1.钠的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示意图
结构特点 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电子很容易   ,从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可表示为Na-e-Na+
性质特点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     性
2.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 密度 熔点 沸点 硬度 导电、 导热性
银白色, 有金属 光泽 0.97g·cm-3 ρ水  ρ钠   ρ煤油 97.79 ℃ 882.9℃ 质地柔 软,可 以用小 刀切割 良好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 条件 室温 加热
实验 步骤
实验 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    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     钠先     ,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    固体
反应 4Na+O22Na2O 2Na+O2Na2O2
结论 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与O2反应,条件不同时,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
[注意] 实验完毕,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原试剂瓶。
2.钠与水的反应
(1)理论预测
①从物质组成角度看,钠有     元素,水含有    元素。
②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钠具有    性,水具有   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和    。
(2)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 作探究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钠   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  
钠   成闪亮的小球 钠的熔点  ,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       反应产生的   推动小球运动
发出“   ”的响声,且钠很快消失 钠与水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    反应生成      
结论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在反应中H2O作氧化剂,Na作    
[注意] 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
【情境问题思考】
【情境1】 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表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白色粉末。
【情境2】 根据初中所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钠的还原性强于铜,理论上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实际上却置换不出金属铜。
问题一: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情境1中现象的原因。
问题二:情境2中钠为什么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核心知识讲解】
1.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过程 现象 反应原理
① 变暗 4Na+O22Na2O
② 变白、成液 Na2O+H2O2NaOH
③ 结块 2NaOH+CO2+9H2ONa2CO3·10H2O
④ 变成粉末 Na2CO3·10H2ONa2CO3+10H2O
因此把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2CO3粉末。
2.钠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1)钠与酸(或强酸酸式盐)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钠与H+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剧烈。钠先与酸中的H+反应,如果钠过量,酸被耗尽后,再与水反应。
(2)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钠与碱溶液中的水反应:2Na+2H2O2NaOH+H2↑。
(3)钠与盐(强酸酸式盐除外)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钠与溶液中的水先反应,再考虑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发生反应。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下列有关钠单质的事实对应解释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钠保存在煤油中 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B 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 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Na2O2
C 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 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结果
D 钠可以用小刀切割 钠质地柔软
例2 [2025·河北承德高一检测]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有氢气放出,溶液变为红色
[易错警示]
(1)钠在空气中加热,并非直接燃烧,而是先熔化,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2)钠投入碱溶液中,并非都析出溶质、产生浑浊,要考虑反应消耗水、碱溶液是否饱和等,若碱溶液不饱和,可能不产生沉淀。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且易导电、易传热。 ( )
(2)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 ( )
(3)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
(4)钠比铁活泼,因此将钠投入Fe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金属铁。 ( )
(5)钠与水反应时,钠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 )
2.[2025·浙江湖州高一检测] 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钠长久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Na2CO3
B.钠性质活泼,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3.[2024·山东菏泽高一期中] 下列关于钠反应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内容 反应现象
A 切开钠,观察其表面颜色的变化 钠切面颜色迅速变暗,生成淡黄色固体
B 把小块钠投入硫酸铁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红褐色沉淀
C 把小块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冷水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反应后溶液变蓝
D 把一小块钠迅速投入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 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4.某研究性小组通过实验探究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分别将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块投入盛有稀盐酸、饱和NaOH溶液和氯化铜溶液的三只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并予以分析。
(1)实验①中,钠与稀盐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并写出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②烧杯中NaOH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分析原因:    。
(3)实验③的氯化铜溶液中并未析出红色的铜,而是产生蓝色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共74张PPT)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正 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以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 索,逐步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 思路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
列举、描述、辨识含有钠元
素的典型物质的重要物理和
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3.在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过程 中,能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形 成证据推理意识,培养求实、创新的 良好品质。 4.通过学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 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魅力,发展社 会参与意识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例,根据化学问题设计简单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推理获得实验结论,依据证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续表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5.了解与纯碱有关的化学史,感受化学工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体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对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增强安全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续表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习任务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习任务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课前自主预习】
一、钠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1.钠的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示 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特点
性质特点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______性
1
失去
还原
2.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 密度 熔点 沸点 硬度 导电、
导热性
银白色,有金属 光泽 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良好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 条件 室温 加热
实验 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坩埚
三脚架
反应 条件 室温 加热
实验 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______色的金属光 泽,在空气中很快______ 钠先__________,然后
剧烈燃烧,火焰呈黄
色,生成________固体
银白
变暗
受热熔化
淡黄色
续表
反应 条件 室温 加热
反应
结论 [注意] 实验完毕,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原试剂瓶。
续表
2.钠与水的反应
(1)理论预测
①从物质组成角度看,钠有____元素,水含有______元素。
②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钠具有______性,水具有______性,二
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

还原
氧化
(2)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 作探究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 钠____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____
钠____成闪亮的小球 钠的熔点____,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__________ 反应产生的______推动小球运动
发出“______”的响声,且钠很快消失 钠与水__________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___ 反应生成__________




四处游动
氢气
嘶嘶
剧烈反应

碱性物质
结论
续表
还原剂
[注意] 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
【情境问题思考】
【情境1】 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块银
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 变灰暗 变
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
【情境2】 根据初中所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钠的还原性强于铜,
理论上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实际上却置换不出金属铜。
银白色 变灰暗 变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
问题一: 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情境1中现象的原因。
提示:钠首先和空气中的反应生成, 再和水反应生成
,易潮解,吸收空气中的水形成 的浓溶液,吸收空气中
的生成,带结晶水的 易风化、失水生成

根据初中所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钠的还原性强于铜,
理论上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实际上却置换不出金属铜。
问题二: 情境2中钠为什么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提示:硫酸铜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水,钠先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置换
出铜单质。
【核心知识讲解】
1.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过程 现象 反应原理
① 变暗
② 变白、成液
③ 结块
④ 变成粉末
因此把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 粉末。
2.钠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1)钠与酸(或强酸酸式盐)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钠与反应,比与
水反应更剧烈。钠先与酸中的反应,如果钠过量,酸被耗尽后,
再与水反应。
(2)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钠与碱溶液中的水反应:

(3)钠与盐(强酸酸式盐除外)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钠与溶液中的水
先反应,再考虑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发生反应。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下列有关钠单质的事实对应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钠保存在煤油中 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B 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
C 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结果
D 钠可以用小刀切割 钠质地柔软

[解析] 钠与煤油不反应,且比煤油密度大,钠沉在底部,煤油可以隔绝
空气和水蒸气,防止钠与氧气、水反应,故A正确;
是活泼金属,易被氧气氧化,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是因
为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故B错误;
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 ,原因是钠在空气中生成的
与水、反应,最终变成 ,故C正确;
钠的硬度小,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故D正确。
例2 [2025·河北承德高一检测]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饱和 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变大
B.放入稀 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 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有氢气放出,溶液变为红色

[解析] 放入饱和 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消耗
水,有氢氧化钠析出,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恢复至室温,溶质的质量分
数不变,A错误;
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氢气,B错误;
钠和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镁,且有氢气生成,C正确;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因为滴有石蕊溶液,所以变为蓝色,D错误。
[易错警示]
(1)钠在空气中加热,并非直接燃烧,而是先熔化,后剧烈燃烧,产生黄
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钠投入碱溶液中,并非都析出溶质、产生浑浊,要考虑反应消耗
水、碱溶液是否饱和等,若碱溶液不饱和,可能不产生沉淀。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且易导电、易传热。( )
×
(2)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 )

(3)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4)钠比铁活泼,因此将钠投入 溶液中能置换出金属铁。( )
×
(5)钠与水反应时,钠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

2.[2025·浙江湖州高一检测]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钠长久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
B.钠性质活泼,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解析] 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生成, 吸收空气
中的水和,最终变为,A正确;
钠投入 溶液中,首先跟水反应生成,会与反
应生成 蓝色絮状沉淀,不会将 置换出来,B错误;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C正确;
钠的密度大于石蜡油和煤油,故可以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D正确。
3.[2024·山东菏泽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钠反应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内容 反应现象
A 切开钠,观察其表面颜色的 变化 钠切面颜色迅速变暗,生成淡黄色固体
B 把小块钠投入硫酸铁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红褐色沉淀
C 把小块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 溶液的冷水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反应后溶液变蓝
D 把一小块钠迅速投入热坩埚 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 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解析] 钠在常温下被氧化生成氧化钠,则钠切面颜色迅速变暗,A
错误;
钠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铁、氢气,则钠浮在水面
上、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红褐色沉淀,B正确;
钠与水反应生成和氢气,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则钠熔化
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反应后溶液变蓝,C正确;
钠的熔点低,加热时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则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
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正确。
4.某研究性小组通过实验探究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分别将一
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块投入盛有稀盐酸、饱和 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的三只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并予以分析。
(1)实验①中,钠与稀盐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请分析其中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产生的发生反应,稀盐
酸中浓度远大于水中浓度
(2)实验②烧杯中 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分析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钠与水反应: ,反应消耗溶剂
水且生成溶质,使饱和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浑浊
现象
(3)实验③的氯化铜溶液中并未析出红色的铜,而是产生蓝色沉淀,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 的描述正确的是( )
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又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②金属 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实验室中少量的 保存在煤油里
比活泼,因此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
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
A.①③④⑤ B.全部 C.③⑤ D.③④

[解析] 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如、 等,①
错误;
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②错误;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且不与煤油反应,故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
空气,③正确;
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而是生成 沉淀,④错误;
钠在空气中燃烧,与反应主要生成 ,⑤正确。
2.[2025·山西大同高一检测]将一块金属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
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
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
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

[解析]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为浮水面、熔小球、乱游动、“嘶嘶”响。
钠的密度小于水,会直接浮在水面上,①错误;
钠是活泼金属,立即与水剧烈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②正确;
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③错误;
钠的熔点低且反应放热,钠熔成金属小球,④正确;
有气体生成,则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⑤正确;
钠与水反应剧烈,迅速放出气体,反应过程中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⑥正确。
3.将钠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溶液;将 镁放入足量的盐酸中
(与足量水的质量相等)得到溶液 ,则反应后两种溶液的质量关系是
( )
A. B. C. D.无法确定
[解析] 钠与足量水反应生成, 与足量盐酸反应
生成 ,起始时水与盐酸的质量相同,故反应后两种溶液的质
量相等。

4.如图所示是钠与水反应及产物验证的实验装置。实
验开始时先向 形管内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使水位至B
端管口,如图所示,关闭活塞 后,迅速塞紧橡胶塞,
反应开始,钠块脱离大头针。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的化学式为
_____。
(2)该反应中涉及的电解质为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该实验能证明有碱性物质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
溶液变为
红色
(4)该实验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B端液面______,
A端液面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下降
上升
练习册
知识点一 钠的物理性质及保存
1.下列对钠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 B.实验中取少量后剩余部分不能放回原瓶
C.少量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质地柔软但密度较大

[解析] 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易与 、水等反应,在自然界中只以
化合态形式存在,A错误;
钠易引起火灾,实验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原瓶,B错误;
钠的质地柔软,且密度较小,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D错误。
2.[2024·广东阳江四校高一期中联考]在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
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将煤油吸干,再用小刀切开观察。
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 )
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 B.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C.钠的熔点很低 D.金属钠很软
[解析]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将煤油吸干,用
刀子切开,说明质软,可观察到钠的颜色和状态,在这一过程中钠
的状态没有变化,仍为固体,不能得出熔点低的结论。

3.下列现象或性质体现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
①钠很软,能用刀切割 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③熔点低 ④密度比水小
⑤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⑥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①钠很软,能用刀切割,属于钠的物理性质;
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有新物质生成,体现钠的化学性质;
熔点、密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③④⑤体现钠的物理
性质;

3.下列现象或性质体现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
①钠很软,能用刀切割 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③熔点低 ④密度比水小
⑤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⑥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⑥还原性体现钠的化学性质,
D项正确。

知识点二 钠与氧气的反应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①金属钠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 由于钠的熔点比较低,所以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时先发
生熔化,然后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并且伴有黄色火焰。

5.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第二
块在常温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相同
C.两块钠反应产物的颜色相同 D.两块钠所得反应产物的质量相等
[解析] 与反应,无论生成(白色)还是(淡黄色),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相同,则两块等质量的钠失去的电子数相同;由
原子守恒可知,和 的质量不相同。

6.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全部被氧化后得到 固体氧
化物,由此判断该氧化产物是( )
A.只有 B.只有
C.和 D.无法确定
[解析] 若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则所得固体质量为 ;若
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所得固体质量为 ,而实际得到
固体氧化物,介于和之间,故该氧化产物是和
的混合物。

知识点三 钠与水及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7.[2025·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金属钠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投入水中后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
钠的沸点低
B.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
缓慢地加入一绿豆粒大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C.将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
D.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解析] 钠投入水中后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A
错误;
煤油的密度比水小,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
比煤油大,因此钠在两层间,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在与水反
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
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
不可能观察到题图的现象,B错误;
将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
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铜是
蓝色沉淀,故试管底部有蓝色物质生成,C错误;
钠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或水
发生剧烈的反应,故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要
放回原试剂瓶中,D正确。
8.[2025·辽宁辽阳高一期中]某同
学设计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如
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 ,
向上提拉大头针,使钠与大头针分
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会在水与煤油的交界面上下跳动
B.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打开活塞 ,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气管口,可检验生成的气体
D.导水管出水口应低于玻璃管中的液面,有利于水喷出

[解析] 煤油的密度比钠小,钠比水的密度小,故钠在煤油中会向下
沉,钠与水接触时,反应生成氢气,反应较剧烈,会推动钠向上浮,
所以钠会在水与煤油的交界面上下跳动,A正确;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
B正确;
金属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打开活塞 ,导管口会有氢气逸出,将
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火柴燃烧更剧烈,可检验生成的气体,C正确;
由于水与钠反应剧烈,且有气体产生,需要将导水管出水口高于液面,
否则无气体生成也会有水喷出,D错误。
9.[2024·辽宁抚顺六校高一期中]按如图所示进行相应实验,下列
有关它们反应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均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B.钠均浮在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C.丙中钠能置换出单质铜 D.反应剧烈程度:乙 甲

[解析]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和氢气,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铜、氢气,反应
均有可燃性气体生成,A正确;
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放出气体,所以钠均浮在液面上反应,并四处
游动,B正确;
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
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丙中钠不能置换出单质
铜,C错误;
乙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甲,故反应剧烈程度:乙 甲,D正确。
10.[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检测]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
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B. C. D.
[解析] 对于A、B、C项中的物质,都是消耗产生, ,
投入,放出 ,溶液质量均增加。

10.[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检测]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
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B. C. D.
对于D项中的物质,钠首先与反应生成并放出,然后与 反应生成沉淀,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溶解,生成 沉淀和
,溶液质量减轻。

11.[2025·辽宁凌源高一检测]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检
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先在 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钠块,再从
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打开 ,赶出空气,一段时间后加热
铜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块在煤油和水交界处四处游走,直至消失
B.铜丝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有 生成
C. 形管右侧溶液从上到下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
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而小于水,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将钠向
上推动,在煤油中不反应后,又降落到界面处,故钠块在煤油和水
交界处上下跳动,并非四处游走,A错误;
表面有 的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被还原为 ,从而证明
钠与水反应有还原性气体生成,B错误;
水中滴有酚酞,钠与水反应生成 而使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显红
色,C正确;
不符合元素守恒规律,正确应为
,D错误。
12.[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一检测]将钠、 镁粉、
铁粉分别投入、、 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均盛有质量相等
且足量的 溶液,待它们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会析出红色固体 B. 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出
C.中溶液质量比中多 D.、 中溶液颜色可能均是无色

[解析] 烧杯 中发生反应:
,不析出红色
固体,有可燃性气体放出,A错误、B正确;
12.[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一检测]将钠、 镁粉、
铁粉分别投入、、 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均盛有质量相等
且足量的 溶液,待它们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会析出红色固体 B. 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出
C.中溶液质量比中多 D.、 中溶液颜色可能均是无色

中发生反应:,镁生成铜, 溶
液质量减少,中发生反应:,铁生
成 铜,溶液质量减少,所以中溶液质量比中少,C错误;
12.[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一检测]将钠、 镁粉、
铁粉分别投入、、 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均盛有质量相等
且足量的 溶液,待它们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会析出红色固体 B. 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出
C.中溶液质量比中多 D.、 中溶液颜色可能均是无色

、 中溶液都足量,且 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颜色不可能是
无色,D错误。
13.(14分)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
有关问题:
(1)(3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 充电电池。
电池的总反应为 ,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
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原因是金属
钠可以和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氢
气,离子方程式为 。
(2)(4分)如图所示,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
(夹持仪器已略),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请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
________。
淡黄色
[解析]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其化学方程式为 。
(3)(2分)、 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转变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金属钠可用于生产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剂 。某汽车安
全气囊中含、和 等物质。
①(3分)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受热分解为和 ,其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受热分解为和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
为 。
②(2分)气囊中产生的立即与反应生成 与另一种单质,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置换
[解析] 气囊中产生的立即与反应生成 与另一种单质,
则说明该过程是单质置换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快速核答
学习任务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课前自主预习】
一、1. 1 失去 还原 2.
二、1.坩埚 三脚架 银白 变暗 受热熔化 淡黄色
2. (1)① ②还原 氧化
(2)浮 小 熔 低 四处游动 氢气 嘶嘶 剧烈反应
红 碱性物质

还原剂
【情境问题思考】
问题一:提示:钠首先和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再和水反
应生成,易潮解,吸收空气中的水形成的浓溶液,吸收
空气中的生成,带结晶水的易风化、失水
生成。 问题二:提示:硫酸铜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水,钠先
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置换出铜单质。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B 例2 C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2.B 3.A
4.(1)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产生的发生反应,稀盐酸
浓度远大于水中浓度
(2)钠与水反应: ,反应消耗溶
剂水且生成溶质,使饱和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浑
浊现象 <(3)
练习册
1.C 2.C 3.D 4.C 5.B 6.C
7.D 8.D 9.C 10.D 11.C 12.B
13.(1)
(2) 淡黄色 (3)
(4)① ②置换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
一、1.1 失去 还原 
2.> >
二、1.坩埚 三脚架 银白 变暗 受热熔化 淡黄色
2.(1)①Na H、O ②还原 氧化 NaOH H2
(2)浮 小 熔 低 四处游动 氢气 嘶嘶 剧烈反应 红 碱性物质 NaOH 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2OH-+H2↑ 还原剂
情境问题思考
问题一:提示:钠首先和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Na2O再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易潮解,吸收空气中的水形成NaOH的浓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xH2O,带结晶水的Na2CO3易风化、失水生成Na2CO3。
问题二:提示:硫酸铜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水,钠先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置换出铜单质。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B [解析] 钠与煤油不反应,且比煤油密度大,钠沉在底部,煤油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防止钠与氧气、水反应,故A正确;Na是活泼金属,易被氧气氧化,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是因为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Na2O,故B错误;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在空气中生成的Na2O与水、CO2反应,最终变成Na2CO3,故C正确;钠的硬度小,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故D正确。
例2 C [解析] 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消耗水,有氢氧化钠析出,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恢复至室温,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A错误;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氢气,B错误;钠和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镁,且有氢气生成,C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因为滴有石蕊溶液,所以变为蓝色,D错误。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2.B [解析] 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生成Na2O,Na2O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最终变为Na2CO3,A正确;钠投入CuSO4溶液中,首先跟水反应生成NaOH,NaOH会与 CuSO4反应生成Cu(OH)2蓝色絮状沉淀,不会将Cu置换出来,B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C正确;钠的密度大于石蜡油和煤油,故可以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D正确。
3.A [解析] 钠在常温下被氧化生成氧化钠,则钠切面颜色迅速变暗,A错误;钠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铁、氢气,则钠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红褐色沉淀,B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O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则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反应后溶液变蓝,C正确;钠的熔点低,加热时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则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正确。
4.(1)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产生的H+发生反应,稀盐酸中H+浓度远大于水中H+浓度 2Na+2HCl2NaCl+H2↑
(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反应消耗溶剂水且生成溶质NaOH,使饱和NaOH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浑浊现象
(3)2Na+2H2O+CuCl2Cu(OH)2↓+2NaCl+H2↑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C [解析] 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易与O2、水等反应,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错误;钠易引起火灾,实验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原瓶,B错误;钠的质地柔软,且密度较小,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D错误。
2.C [解析]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将煤油吸干,用刀子切开,说明质软,可观察到钠的颜色和状态,在这一过程中钠的状态没有变化,仍为固体,不能得出熔点低的结论。
3.D [解析] ①钠很软,能用刀切割,属于钠的物理性质;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有新物质生成,体现钠的化学性质;熔点、密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③④⑤体现钠的物理性质;⑥还原性体现钠的化学性质,D项正确。
4.C [解析] 由于钠的熔点比较低,所以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时先发生熔化,然后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并且伴有黄色火焰。
5.B [解析] Na与O2反应,无论生成Na2O(白色)还是Na2O2(淡黄色),Na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相同,则两块等质量的钠失去的电子数相同;由Na原子守恒可知,Na2O和Na2O2的质量不相同。
6.C [解析] 若2.3 g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Na2O,则所得固体质量为3.1 g;若2.3 g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Na2O2,所得固体质量为3.9 g,而实际得到3.5 g固体氧化物,介于3.1 g和3.9 g之间,故该氧化产物是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7.D [解析] 钠投入水中后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A错误;煤油的密度比水小,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钠在两层间,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不可能观察到题图的现象,B错误;将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故试管底部有蓝色物质生成,C错误;钠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或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故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D正确。
8.D [解析] 煤油的密度比钠小,钠比水的密度小,故钠在煤油中会向下沉,钠与水接触时,反应生成氢气,反应较剧烈,会推动钠向上浮,所以钠会在水与煤油的交界面上下跳动,A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B正确;金属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打开活塞a,导管口会有氢气逸出,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火柴燃烧更剧烈,可检验生成的气体,C正确;由于水与钠反应剧烈,且有气体产生,需要将导水管出水口高于液面,否则无气体生成也会有水喷出,D错误。
9.C [解析]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铜、氢气,反应均有可燃性气体生成,A正确;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放出气体,所以钠均浮在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B正确;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丙中钠不能置换出单质铜,C错误;乙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甲,故反应剧烈程度:乙>甲,D正确。
10.D [解析] 对于A、B、C项中的物质,都是消耗Na产生H2,2Na→H2,投入46 g Na,放出2 g H2,溶液质量均增加。对于D项中的物质,钠首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并放出H2,然后NaOH与Cu2+反应生成Cu(OH)2沉淀,总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溶解46 g Na,生成98 g Cu(OH)2沉淀和2 g H2,溶液质量减轻。
11.C [解析]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而小于水,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将钠向上推动,在煤油中不反应后,又降落到界面处,故钠块在煤油和水交界处上下跳动,并非四处游走,A错误;表面有CuO的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CuO被还原为Cu,从而证明钠与水反应有还原性气体H2生成,B错误;水中滴有酚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而使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显红色,C正确;不符合元素守恒规律,正确应为2Na+2H2O2Na++2OH-+H2↑,D错误。
12.B [解析] 烧杯X中发生反应: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不析出红色固体,有可燃性气体放出,A错误、B正确;Y中发生反应:Mg+CuSO4MgSO4+Cu,12 g镁生成32 g铜,Y溶液质量减少20 g,Z中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28 g铁生成32 g铜,溶液质量减少4 g,所以Y中溶液质量比Z中少16 g,C错误;Y、Z中CuSO4溶液都足量,且Z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颜色不可能是无色,D错误。
13.(1)2Na+2H2O2Na++2OH-+H2↑
(2)2Na+O2Na2O2 淡黄色
(3)Na2CO3
(4)①2NaN32Na+3N2↑ ②置换
[解析] (1)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原因是金属钠可以和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2)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4)①NaN3受热分解为Na和N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②气囊中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反应生成Na2O与另一种单质,则说明该过程是单质置换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时间:40分钟 总分:5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 知识点一 钠的物理性质及保存
1.下列对钠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
B.实验中取少量后剩余部分不能放回原瓶
C.少量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质地柔软但密度较大
2.[2024·广东阳江四校高一期中联考] 在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将煤油吸干,再用小刀切开观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 ( )
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
B.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C.钠的熔点很低
D.金属钠很软
3.下列现象或性质体现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 )
①钠很软,能用刀切割 
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③熔点低
④密度比水小
⑤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⑥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 知识点二 钠与氧气的反应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①金属钠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5.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第二块在常温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相同
C.两块钠反应产物的颜色相同
D.两块钠所得反应产物的质量相等
6.2.3 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全部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氧化物,由此判断该氧化产物是 ( )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 知识点三 钠与水及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7.[2025·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检测]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钠投入水中后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钠的沸点低
B.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缓慢地加入一绿豆粒大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C.将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
D.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8.[2025·辽宁辽阳高一期中] 某同学设计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a,向上提拉大头针,使钠与大头针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钠会在水与煤油的交界面上下跳动
B.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打开活塞a,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气管口,可检验生成的气体
D.导水管出水口应低于玻璃管中的液面,有利于水喷出
9.[2024·辽宁抚顺六校高一期中] 按如图所示进行相应实验,下列有关它们反应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均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B.钠均浮在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C.丙中钠能置换出单质铜
D.反应剧烈程度:乙>甲
10.[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检测] 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
A.HCl B.K2SO4
C.NaOH D.CuSO4
11.[2025·辽宁凌源高一检测] 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先在 U 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钠块,再从 U 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打开K,赶出空气,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钠块在煤油和水交界处四处游走,直至消失
B.铜丝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有 O2生成
C.U 形管右侧溶液从上到下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
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H2ONa++OH-+H2↑
12.[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一检测] 将11.5 g钠、12 g镁粉、28 g铁粉分别投入X、Y、Z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均盛有质量相等且足量的CuSO4溶液,待它们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会析出红色固体
B.X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出
C.Y中溶液质量比Z中多19 g
D.Y、Z中溶液颜色可能均是无色
13.(14分)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3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充电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4分)如图所示,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夹持仪器已略),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的颜色为    。
(3)(2分)Na、NaOH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转变为    (填化学式)。
(4)金属钠可用于生产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剂NaN3。某汽车安全气囊中含NaN3、Fe2O3和NaHCO3等物质。
①(3分)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NaN3受热分解为Na和N2,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②(2分)气囊中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反应生成Na2O与另一种单质,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