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1.D [解析] 钠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A错误;灼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棕黄色的烟,B错误;灼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棕黄色的烟,C错误;Cl2+H2OHCl+HClO,HCl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O又使红色试纸变白,D正确。
2.A [解析] Cl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证明Cl2具有漂白性,A错误;氢气可以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正确;Cl2可以与铜反应生成CuCl2,CuCl2溶于水得到CuCl2溶液,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C正确;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氯化钠固体,产生白烟,D正确。
3.C [解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可以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则可以用漂白粉代替KMnO4固体,A正确;实验中有气体参与,故实验前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B正确;实验时要先通氯气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Na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故应先滴加浓盐酸再点燃酒精灯,C错误;Cl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故实验结束后可以向试管中加入碱液以处理余氯,防止污染,D正确。
4.B [解析] 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推测氯水中含有具有漂白性的HClO,A正确;液氯即液态Cl2,常温下不与铁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但氯水中的H+、HClO均可与铁反应,故氯水不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错误;新制氯水的成分中,只有H+能与CaCO3反应放出CO2,故向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固体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推测氯水中可能含有H+,C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Ag++Cl-AgCl↓,可推测氯水中可能含有Cl-,D正确。
5.B [解析] 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pH试纸,Cl2无漂白性,A错误;外圈呈浅红色,内部呈白色,说明H+扩散速率比HClO快,B正确;HClO的强氧化性漂白是永久性的,将pH试纸微热,试纸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错误;久置的氯水因HClO分解生成HCl和O2,只有酸性、无漂白性,故pH试纸只变红,现象不同,D错误。
6.B [解析] 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D装置吸收了氯气或者是干燥了氯气。饱和Na2CO3溶液与氯气反应,氯气被吸收了,C处有色布条不褪色,A项不符合题意;饱和NaCl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将Cl2干燥,B项符合题意;Cl2与NaOH反应,Cl2被吸收了,C处有色布条不褪色,C项不符合题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而干燥Cl2,干燥Cl2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 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氯气分子,无法说明HCl和HClO的存在,A错误;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逐渐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同时氯离子浓度也增大,光照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氯水的pH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减小,说明光照可以增大氢离子的浓度,C错误;光照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是因为发生了反应2HClO2HCl+O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HClO中的O失电子被氧化生成氧气,氧气为氧化产物,D错误。
8.D [解析] 氯气和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氯化物和水,所以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具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盐,A正确;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盐酸,“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盐酸与次氯酸钠能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B正确;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O2,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正确;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而次氯酸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变质,D错误。
9.C [解析]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其中Ca(ClO)2能与酸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的HClO(漂白性),故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因HClO酸性弱于碳酸(H2CO3),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增大HClO浓度,使漂白性增强。
10.A [解析] 阶段①说明氯气溶于水,不能说明溶于水的氯气只有部分与水反应,A错误;阶段②的压强变小,是因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阶段③压强又逐渐增大,说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C正确;若将Cl2换成CO2,CO2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加入 NaOH 溶液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或生成碳酸氢钠,最后加入盐酸又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题图乙相似,D正确。
11.(1)C
(2)氯化钠(或NaCl) 2HClO2HCl+O2↑
HCl+NaHCO3CO2↑+H2O+NaCl
(3)取一干净试管,加入1~2 mL “84”消毒液,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84”消毒液具有碱性和氧化性(或漂白性)
[解析] (1)通过“本品为无色液体”即可排除Cl2和KMnO4;通过“呈碱性”可知为NaClO。(2)从图甲和乙中数据可知“84”消毒液暴露在空气中半小时后,消毒效果几乎为零,溶液pH接近7,溶液中的主要溶质应该是氯化钠,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2+H2OHClO+NaHCO3,2HClO2HCl+O2↑,HCl+NaHCO3CO2↑+H2O+NaCl。(3)“84”消毒液具有碱性和氧化性(或漂白性)。取一干净试管,加入1~2 mL “84”消毒液,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先变蓝后褪色。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证据推理意识。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观点预测并解释氯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 3.以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索,建立含氯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一步了解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含氯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感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体会化学对生活、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5.了解氯气的发现史,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及勤于钻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列举、描述、辨识含有氯元素的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以探究氯及其化合物性质为例,根据化学问题设计简单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实验结论,依据证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对氯气性质的研究,增强安全意识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 学习任务 氯气的性质
【课前自主预习】
一、氯元素的存在及氯气的发现
1.氯元素的存在
2.氯气的发现
二、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25 ℃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 体积的氯气
2.氯原子结构与氯气的化学性质
(1)氯原子的结构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 电子形成Cl-,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2)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
2Na+Cl22NaCl,产生 。
2Fe+3Cl2 ,产生 。
Cu+Cl2CuCl2,产生 。
②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气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例如,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 色火焰,集气瓶口出现 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为
[注意] 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下会发生爆炸,化合生成HCl。
③与水的反应
a.氯水的形成
氯气的水溶液称为 。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Cl和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探究干燥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有色布条 干燥的Cl2 漂白作用
有色布条 氯水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
[注意] 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才具有漂白性,实际上起作用的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
c.次氯酸的性质及用途
④与碱的反应
制取方法 化学方程式 有效成分
制漂 白液 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
制漂 白粉 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中
制漂 粉精 Cl2与Ca(OH)2反应充分,并使 成为主要成分,则得到漂粉精
[注意]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时,选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
【情境问题思考】
“84”消毒液、漂白粉是常用的环境消毒剂,可对微生物污染严重的区域强力消毒。
问题一:“84”消毒液、漂白粉的有效成分都是次氯酸盐。保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次氯酸盐在使用时,如何起到漂白和消毒的作用
问题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能和“洁厕灵”一起用吗 为什么
【核心知识讲解】
一、氯气与金属及碱反应的规律
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反应规律:Cl2+金属金属氯化物(盐)。
例如:2Fe+3Cl22FeCl3、Cu+Cl2CuCl2。
[注意] (1)Cl2与变价金属(如Fe、Cu等)反应时,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且产物的种类与氯气的量无关。
(2)常温下,干燥的Cl2或液氯与Fe不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液氯。
2.氯气与碱的反应
反应规律:Cl2+碱氯化物+次氯酸盐+H2O(常温)。
例如:Cl2+2NaOHNaCl+NaClO+H2O(制取“84”消毒液);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取漂白粉)。
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1.氯水的主要成分及性质
2.氯水和液氯的区别
液氯 新制氯水 (三分子四离子)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 H+、Cl-、ClO-、OH- H+、Cl-、 H2O、OH-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2024·河北张家口高一期中]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例2 [2025·江苏南京六校高一联考] 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 NaHCO3溶液 产生气泡
③ 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④ KI溶液、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由上述实验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质与对应的解释或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
A.实验①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
B.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为HC+HClOClO-+CO2↑+H2O
C.实验③说明新制氯水中有Cl-:Cl-+Ag+AgCl↓
D.实验④说明Cl2具有强氧化性:Cl2+2I-2Cl-+I2
[易错提醒] 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1)氯水与还原性离子反应时一般是Cl2表现氧化性,不考虑HClO。
(2)氯水用于漂白和消毒时,考虑HClO的强氧化性。
(3)氯水呈酸性时,考虑氯水中含有H+。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粉与少量Cl2反应时生成FeCl2;与足量Cl2反应时生成FeCl3。 ( )
(2)光照氯水时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氯气。 ( )
(3)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作用。 ( )
(4)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 )
(5)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 )
2.[2025·河北衡水二中高一检测]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
A.CuCl2 B.FeCl2
C.MgCl2 D.FeCl3
3.[2025·山东济南高一检测] 如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时,C中的红色布条不褪色;打开B时,C中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A处通干燥Cl2,则D中可能为NaOH溶液,C中为湿润的红色布条
B.若A处通湿润Cl2,则D中可能为NaOH溶液或浓硫酸,C中为干燥的红色布条
C.NaOH溶液可以换成澄清石灰水
D.该实验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
(2)当观察到AgN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为 。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盛有水的试管中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的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 、 。
(6)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时间:40分钟 总分:45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知识点一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2025·山东菏泽高一期中]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钠在氯气中燃烧 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灼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集气瓶内产生浅绿色的烟
C 灼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集气瓶内产生棕红色的烟
D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 其颜色变化为先变红后变白
2.[2025·河南郑州一中高一检测]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性质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可以证明氯气有漂白作用
B.图乙中:产生苍白色火焰
C.图丙中:向实验后冷却的固体中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D.图丁中: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3.[2025·广东广州高一检测] 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用漂白粉代替KMnO4固体
B.实验前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时要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浓盐酸
D.实验结束后可以向试管中加入碱液以处理余氯
◆ 知识点二 氯气与水的反应
4.[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五校高一期中]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的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推测氯水中含有HClO
B.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推测氯水也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C.向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固体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推测氯水中可能含有H+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推测氯水中可能含有Cl-
5.[2024·广东清远高一期中] 某同学在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率比HClO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6.[教材改编题] 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应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
A.饱和Na2CO3溶液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硫酸
7.[教材改编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氯水中氯离子的浓度、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Cl2、HCl、HClO
B.从图中相关曲线变化可知在光照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C.氯水的pH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减小,说明光照可减少氢离子的浓度
D.光照过程中O2体积分数逐渐增加,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O2为还原产物
◆ 知识点三 氯气与碱的反应
8.[2025·湖北宜昌一中高一检测] 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B.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Cl2
C.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因其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9.[2024·北京通州区高一期中] 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10.[2025·河北邢台一中高一检测]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向装有一瓶氯气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先利用注射器滴加NaOH溶液,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A.阶段①说明氯气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全部与水反应
B.阶段②的压强变小,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
D.若将Cl2换成CO2,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图乙相似
11.(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买来一瓶“84”消毒液,请大家与他们一同来研讨以下问题:
(1)(3分)此瓶“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上这样写道:“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请你推测它的有效成分是 。
A.Cl2 B.H2O2 C.NaClO D.KMnO4
(2)(6分)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瓷碗中盛放20 mL 该“84”消毒液,露置在阳光充足的室内,他们对“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和组成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数据如图所示。
从图甲和乙中数据可得知“84”消毒液暴露在空气中半小时后,其主要溶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变化的主要原因:NaClO+CO2+H2OHClO+NaHCO3、 、
。
(3)(6分)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了紫色石蕊溶液对“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
一、1.化合物 NaCl、MgCl2、CaCl2
2.舍勒 MnO2 戴维
二、1.黄绿 2
2.(1) 7 得到1个
(2)①黄色火焰和大量白烟 2FeCl3 棕黄色的烟 棕黄色的烟
②苍白 白雾 H2+Cl22HCl 盐酸
③a.氯水 Cl2+H2OHCl+HClO
b.不褪色 无 褪色 HClO
c.弱 2HCl+O2↑ 杀菌、消毒
④Cl2+2NaOHNaCl+NaClO+H2O NaClO 2Cl2+
2Ca(OH)2Ca(ClO)2+CaCl2+2H2O Ca(ClO)2
Ca(ClO)2 Ca(ClO)2
情境问题思考
问题一:提示: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CO2和H2O(g)反应生成HClO,而HClO具有强氧化性,从而发挥漂白和消毒的作用。
问题二:提示:不能。“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二者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氯气有毒,故不可混用。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D [解析] 图Ⅰ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溶于水产生的氯水具有漂白作用,A正确;Cl2是有毒气体,为达到闻气体气味同时又避免中毒的目的,应该采用Ⅱ图中所示的扇闻的方法闻Cl2的气味,B正确;将灼热的Cu丝伸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会看到铜丝在Cl2中燃烧,同时看到有棕黄色的烟,C正确;Cl2与NaOH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2减少,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通过导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球就会鼓起胀大,而不是干瘪,D错误。
例2 B [解析] 实验①中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氯水呈酸性,含有H+,后褪色,说明氯水有漂白性,含有HClO,A正确;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实验②发生反应:HC+H+CO2↑+H2O,B错误;实验③中氯水滴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C正确;实验④中氯水滴入KI溶液、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Cl2将I-氧化生成I2,体现Cl2的强氧化性,D正确。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2.C [解析] 铜和氯气生成氯化铜,但铜不能和盐酸反应,A错误;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B错误;镁和氯气生成氯化镁,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C正确;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但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错误。
3.C [解析] 若A处通干燥Cl2,关闭B,气体进入D中的NaOH溶液,除去了氯气,C中有色布条不褪色,打开B,干燥的氯气进入C,C中为湿润的红色布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O,使布条褪色,A正确;若A处通湿润Cl2,关闭B,气体进入D中,D中为NaOH溶液或浓硫酸,除去Cl2或除去了水,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打开B,湿润的氯气进入C,使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B正确;NaOH溶液的作用为尾气处理,若换成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形成溶液后浓度较低,可能无法完全除去多余的氯气,C错误;该实验可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D正确。
4.(1)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Cl-+Ag+AgCl↓
(3)产生棕黄色的烟
(4)Cl2 Cl2+H2OHCl+HClO
(5)先变红后褪色 酸性 漂白性
(6)Cl2+2NaOHNaCl+NaClO+H2O
[解析] (1)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2)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用于验证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尽,当观察到AgN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说明装置中的空气已经排尽,Cl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3)硬质玻璃管中氯气与铜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铜,会有大量棕黄色的烟产生。(4)盛有水的试管用于吸收氯气制得氯水,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其中含有未反应的Cl2;试管中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5)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用于验证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氯水中含有盐酸,使溶液显酸性,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会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红色溶液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6)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用于吸收有毒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共97张PPT)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 质的重要作用,培养证据推理意识。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观点 预测并解释氯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 学方程式正确表达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列举、描述、辨识含有
氯元素的典型物质重要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
现象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3.以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索,建 立含氯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一 步了解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含氯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感受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体会化学对生 活、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 任感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以探究氯及其化合物性质
为例,根据化学问题设计简
单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现象,
分析、推理实验结论,依据
证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续表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5.了解氯气的发现史,学习科学家的探究 精神及勤于钻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对氯气性质的研究,增
强安全意识和培养严谨求
实的科学态度
续表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学习任务 氯气的性质
学习任务 氯气的性质
【课前自主预习】
一、氯元素的存在及氯气的发现
1.氯元素的存在
化合物
、、
2.氯气的发现
舍勒
戴维
二、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______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黄绿
2
2.氯原子结构与氯气的化学性质
(1)氯原子的结构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 _______,最外层有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
容易_________电子形成 ,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7
得到1个
(2)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
,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__。
黄色火焰和大量白烟
棕黄色的烟
棕黄色的烟
②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气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例如,在 中燃烧生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苍白
白雾
盐酸
[注意]和 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下会发生爆炸,化合生成 。
③与水的反应
.氯水的形成
氯气的水溶液称为______。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与水发
生反应生成了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色布条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色布条______ 氯水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
的是______
不褪色
无
褪色
.探究干燥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注意] 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才具有漂白性,实
际上起作用的是与水反应生成的 。
.次氯酸的性质及用途
弱
杀菌、消毒
④与碱的反应
制取方法 化学方程式 有效成分
制漂 白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制漂 白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制取方法 化学方程式 有效成分
制漂 粉精 _______
[注意]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时,选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
续表
【情境问题思考】
“84”消毒液、漂白粉是常用的环境消毒剂,可对微生物污染严
重的区域强力消毒。
问题一: “84”消毒液、漂白粉的有效成分都是次氯酸盐。保存时,
应注意什么问题?次氯酸盐在使用时,如何起到漂白和消毒的作用?
提示: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应避光并置于阴凉
处密封保存。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和反应生成 ,而
具有强氧化性,从而发挥漂白和消毒的作用。
问题二: “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能和“洁厕灵”一
起用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
为盐酸,二者发生反应: ,氯气
有毒,故不可混用。
【核心知识讲解】
一、氯气与金属及碱反应的规律
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反应规律:金属金属氯化物(盐)。
例如:、。
[注意](1)与变价金属(如、等)反应时,生成高价态金属氯
化物,且产物的种类与氯气的量无关。
(2)常温下,干燥的或液氯与不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液氯。
2.氯气与碱的反应
反应规律:碱 氯化物次氯酸盐(常温)。
例如:(制取“84”消毒液);
(制取漂白粉)。
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1.氯水的主要成分及性质
2.氯水和液氯的区别
液氯 新制氯水(三分子四离子) 久置氯水
成分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2024·河北张家口高一期中]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
关 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 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 图中:闻 的气味
C.Ⅲ 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 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可与 反应
√
[解析] 图Ⅰ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证明
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溶于水产生的氯水具有漂白作用,A正确;
是有毒气体,为达到闻气体气味同时又避免中毒的目的,应该采
用Ⅱ图中所示的扇闻的方法闻的气味,B正确;
将灼热的 丝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会看到铜丝在 中燃烧,同
时看到有棕黄色的烟,C正确;
与 发生反应, 减少,
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通过导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球就会鼓起
胀大,而不是干瘪,D错误。
例2 [2025·江苏南京六校高一联考] 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
学生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装置 现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 产生气泡
③ 产生白色沉淀
④ 溶液变蓝
由上述实验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质与对应的解释或离子方程式不相符
的是( )
A.实验①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
B.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为
C.实验③说明新制氯水中有
D.实验④说明具有强氧化性:
√
实验 装置 现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 产生气泡
③ 产生白色沉淀
④ 溶液变蓝
[解析] 实验①中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氯水呈酸性,含有 ,
后褪色,说明氯水有漂白性,含有,A正确;
的酸性比碳酸弱,实验②发生反应: ,
B错误;
实验 装置 现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 产生气泡
③ 产生白色沉淀
④ 溶液变蓝
实验③中氯水滴入酸化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
,C正确;
实验④中氯水滴入 溶液、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将氧化生
成,体现 的强氧化性,D正确。
实验 装置 现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 产生气泡
③ 产生白色沉淀
④ 溶液变蓝
[易错提醒] 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1)氯水与还原性离子反应时一般是表现氧化性,不考虑。
(2)氯水用于漂白和消毒时,考虑的强氧化性。
(3)氯水呈酸性时,考虑氯水中含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粉与少量反应时生成;与足量反应时生成 。( )
×
(2)光照氯水时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氯气。( )
×
(3)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 具有漂白作用。( )
×
(4)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
(5)与溶液反应时,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
×
2.[2025·河北衡水二中高一检测]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
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B. C. D.
[解析] 铜和氯气生成氯化铜,但铜不能和盐酸反应,A错误;
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B错误;
镁和氯气生成氯化镁,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C正确;
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但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错误。
√
3.[2025·山东济南高一检测]如图所示,
A处通入 ,关闭B时,C中的红色布条
不褪色;打开B时,C中的红色布条逐渐
褪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处通干燥,则D中可能为 溶液,C中为湿润的红色布条
B.若A处通湿润,则D中可能为 溶液或浓硫酸,C中为干燥的
红色布条
C. 溶液可以换成澄清石灰水
D.该实验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
[解析] 若A处通干燥 ,关闭B,气体进入D中的 溶液,除去了
氯气,C中有色布条不褪色,打开B,干燥的氯气进入C,C中为湿润
的红色布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使布条褪色,A正确;
若A处通湿润 ,关闭B,气体进入D中,D中为溶液或浓硫酸,
除去 或除去了水,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打开B,湿润的氯气
进入C,使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B正确;
溶液的作用为尾气处理,若换成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解度
小,形成溶液后浓度较低,可能无法完全除去多余的氯气,C错误;
该实验可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D正确。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
炸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解析] 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当观察到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写出
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用于验证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尽,当观
察到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说明装置中的空气已经排尽,
和反应生成的与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
(3)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产生棕黄色的烟
[解析] 硬质玻璃管中氯气与铜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铜,会有大量棕黄
色的烟产生。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盛有水的试管中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该
溶液中含有的一种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盛有水的试管用于吸收氯气制得氯水,溶液呈浅黄绿色,说
明其中含有未反应的 ;
试管中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说
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先变红后褪色
酸性
漂白性
[解析] 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用于验证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氯
水中含有盐酸,使溶液显酸性,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
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会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红色溶液褪色说明
氯水具有漂白性。
(6)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用于吸收有毒的氯气,防止污染空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025·浙江宁波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B.氯气泄漏时,应用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撤离
C.纯净的可以在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D.用试纸测出氯水的 约为5
√
[解析] 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才具有
漂白性,所以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A正确;
氯气是密度比空气大的酸性气体,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从而被肥皂水
吸收,所以氯气泄漏时,应用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撤离,
B正确;
对具有助燃性,纯净的可以在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C正确;
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漂白 试纸,所以不能用试纸
测定氯水的 ,D错误。
2.[2024·江西鹰潭高一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氯气的
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装置、 可探究氯气是否有漂白性
B.通入氯气后可观察到装置 中溶液变红
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
D.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 通入干燥的氯气,装置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装置 中
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A正确;
装置 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和, 使紫色石蕊溶
液变红,具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所以 中观察到
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错误;
装置 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与
反应生成了 白色沉淀,C正确;
氯气与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正确。
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此具有多种性质。
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所示的四种物质发生的
反应填空(、、、 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能
发生反应,且氯水过量)。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填“”“ ”“”或“ ”)。
[解析] 氯水中含有的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含有的 可使
变红的溶液再褪色,体现氯水具有漂白性;
(2)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氯水中含有的 可以和硝酸银溶液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过量 可与碳酸根离子反应放出;
(3) 过程中产生淡黄色浑浊,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过程中产生淡黄色浑浊,
说明被氧化生成 单质,离子
方程式为 。
练习册
知识点一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2025·山东菏泽高一期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钠在氯气中燃烧 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灼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集气瓶内产生浅绿色的烟
C 灼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集气瓶内产生棕红色的烟
D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 其颜色变化为先变红后变白
√
[解析] 钠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
A错误;
灼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棕黄色的烟,B错误;
灼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棕黄色的烟,C错误;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又使红色
试纸变白,D正确。
2.[2025·河南郑州一中高一检测]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 性
质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可以证明氯气有漂白作用
B.图乙中:产生苍白色火焰
C.图丙中:向实验后冷却的固体中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D.图丁中: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
[解析] 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
条褪色不能证明具有漂白性,A错误;
氢气可以在 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正确;
可以与铜反应生成, 溶于水得到溶液,含有
的溶液显蓝色,C正确;
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氯化钠固体,产生白烟,D正确。
3.[2025·广东广州高一检测]已知
,某小组设计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用漂白粉代替 固体
B.实验前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时要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浓盐酸
D.实验结束后可以向试管中加入碱液以处理余氯
√
[解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可以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离子方程式为 ,则可以用漂白粉代
替 固体,A正确;
实验中有气体参与,故实验前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B正确;
实验时要先通氯气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 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水蒸气反应,故应先滴加浓盐酸再点燃酒精灯,C错误;
可以与 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故实验结束后可以向试管中加入
碱液以处理余氯,防止污染,D正确。
知识点二 氯气与水的反应
4.[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五校高一期中]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新制饱
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的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推测氯水中含有
B.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推测氯水也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C.向氯水中加入 粉末,固体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推测氯水中可能含
有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推测氯水中可能
含有
√
[解析] 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推测氯水中含有具有漂白性的 ,
A正确;
液氯即液态 ,常温下不与铁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但氯水中的
、 均可与铁反应,故氯水不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错误;
新制氯水的成分中,只有能与反应放出 ,故向氯水中加
入 粉末,固体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推测氯水中可能含有,C
正确;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
,可推测氯水中可能含有 ,D正确。
5.[2024·广东清远高一期中]某同学在 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
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 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扩散速率比 快
C.将实验后的 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
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
[解析] 氯水中含有的 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 无漂白
性,A错误;
外圈呈浅红色,内部呈白色,说明扩散速率比 快,B正确;
的强氧化性漂白是永久性的,将 试纸微热,
试纸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错误;
久置的氯水因分解生成和,只有
酸性、无漂白性,故 试纸只变红,现象
不同,D错误。
6.[教材改编题] 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
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
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应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A.饱和 溶液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硫酸
√
[解析] 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
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D装置吸收了氯气或者是干燥了氯气。
饱和 溶液与氯气反应,氯气被吸收了,C处有色布条不褪色,
A项不符合题意;
饱和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将 干燥,B项符合题意;
与反应, 被吸收了,C处有色布条不褪色,C项不符合题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而干燥,干燥 不能
使有色布条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
7.[教材改编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光照过程中氯水
的 、氯水中氯离子的浓度、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实
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
B.从图中相关曲线变化可知在光照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C.氯水的 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减小,说明光照可减少氢离子的浓度
D.光照过程中 体积分数逐渐增加,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
中 为还原产物
√
[解析] 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氯气分子,无法说明 和
的存在,A错误;
光照过程中氯水的 逐渐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同时氯离子浓度也
增大,光照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
氯水的 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减小,说明光照可以增大氢离子的浓度,
C错误;
光照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是因为发生了反应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 失电子
被氧化生成氧气,氧气为氧化产物,D错误。
知识点三 氯气与碱的反应
8.[2025·湖北宜昌一中高一检测]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B.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
C.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因其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氧气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
成
√
[解析] 氯气和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氯化物和水,所以氯气与烧碱
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具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盐,A正确;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盐酸,“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盐酸
与次氯酸钠能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
B正确;
与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
,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正确;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而次氯酸易分解,导
致漂白粉变质,D错误。
9.[2024·北京通州区高一期中]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
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
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
[解析]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其中 能与酸
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的 (漂白性),故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因
酸性弱于碳酸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增大 浓度,使漂
白性增强。
10.[2025·河北邢台一中高一检测]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向装有一瓶氯
气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先利用注射器滴加 溶
液,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A.阶段①说明氯气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全部与水反应
B.阶段②的压强变小,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若将换成 ,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图乙相似
√
[解析] 阶段①说明氯气溶于水,不能说明溶于水的氯气只有部分与
水反应,A错误;
阶段②的压强变小,是因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氯化钠和水,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阶段③压强又逐渐增大,说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氯气,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若将 换成,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加入溶液和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或生成碳酸氢钠,最后加入盐酸又产生二氧化碳,
因此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题图乙相似,D正确。
11.(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买来一瓶“84”消毒液,请大家与他们
一同来研讨以下问题:
(1)(3分)此瓶“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上这样写道:“本品为无色液体,呈
碱性……”请你推测它的有效成分是___。
A. B. C. D.
[解析] 通过“本品为无色液体”即可排除和 ;通过“呈碱性”
可知为 。
C
(2)(6分)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瓷碗中盛放 该“84”消毒液,
露置在阳光充足的室内,他们对“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和组成成分
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数据如图所示。
从图甲和乙中数据可得知“84”消毒液暴露在空气中半小时后,其主
要溶质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变化的主要原
因: 、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或)
[解析] 从图甲和乙中数据可知“84”消毒液暴露在空气中半小时后,
消毒效果几乎为零,溶液 接近7,溶液中的主要溶质应该是氯化钠,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6分)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了紫色石蕊溶液对“84”消毒液的性
质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取一干净试管,加入
“84”消毒液,然后滴加几滴紫色
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84”消毒液具有碱性和氧化性(或漂白性)
[解析] “84”消毒液具有碱性和氧化性(或漂白性)。取一干净试管,加
入 “84”消毒液,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先变蓝
后褪色。
快速核答案
学习任务 氯气的性质
【课前自主预习】
一、1.化合物 、、 2.舍勒 戴维
二、1.黄绿 2 2.(1) 7 得到1个
(2)①黄色火焰和大量白烟 棕黄色的烟 棕黄色的烟
②苍白 白雾 盐酸
③a.氯水
b.不褪色 无 褪色 c.弱 杀菌、消毒
④
【情境问题思考】
问题一:提示: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应避光并置
于阴凉处密封保存。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和反应生成
,而具有强氧化性,从而发挥漂白和消毒的作用。
问题二:提示:不能。“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洁厕灵”的
主要成分为盐酸,二者发生反应:
,氯气有毒,故不可混用。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D 例2 B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2.C 3.C
4.(1)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 (3)产生棕黄色的烟
(4)
(5)先变红后褪色 酸性 漂白性
(6)
练习册
1.D 2.A 3.C 4.B 5.B
6.B 7.B 8.D 9.C 10.A
11.(1)C (2)氯化钠(或)
(3)取一干净试管,加
入“84”消毒液,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蓝
后褪色 “84”消毒液具有碱性和氧化性(或漂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