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
A.米(m) B.牛顿(N) C.库仑(C) D.焦耳(J)
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C.运动员跑得越慢惯性越小 D.汽车在启动时才有惯性
3.“蹦极”是一项刺激的运动,能让挑战者获得失重和超重的体验。如图,一名挑战者身系弹性绳从高处沿直线下落,依次经过a、b、c三点,运动到a点时,弹性绳刚好绷紧,运动到b点时,弹性绳上的拉力刚好等于挑战者的重力,c点为下落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和弹性绳的重力,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挑战者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 )
A.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先超重后失重
D.先失重后超重
4.“天问一号”的着陆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它们着陆前的最后一段运动可视为竖直方向减速运动。在该过程中( )
A.“祝融号”与着陆器都处于超重状态
B.“祝融号”与着陆器都处于失重状态
C.“祝融号”对着陆器的作用力大于着陆器对“祝融号”的作用力
D.“祝融号”对着陆器的作用力小于着陆器对“祝融号”的作用力
5.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推车情形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工人对车的力与车对工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工人对车的力与车对工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滑行,在横杆前相对于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分别从横杆的上、下通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则运动员( )
A.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B.在空中水平方向先加速后减速
C.越过杆后落在滑板的后方 D.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上起跳的位置
7.如图所示,小明乘坐观光电梯游览广州塔。在电梯上升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加速、匀速和减速三个阶段,则在加速和减速两个阶段,对小明超重或失重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超重、失重 B.超重、超重 C.失重、失重 D.失重、超重
8.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沿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则力F的大小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B.ma C. D.mg
9.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速度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导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10.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方A点伸出三根光滑轻质细杆至斜面上三点,其中AC与斜面垂直,且,现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圆环(均可看作质点)分别套在三根细杆上,依次从A点由静止滑下,滑到斜面上三点所用时间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然后再向右返回,做往复运动。则上述过程中( )
A.物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速度最大 B.A→0过程中,物块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C.AO间距离与OB间距离相等 D.物块最终一定停在O点
二、多选题
12.以下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越大,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位移越大,惯性越大 D.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所处位置无关
1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人在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而发生危险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惯性的原因
14.滑沙运动是继滑冰、滑雪、滑草之后的另一项新兴运动。如图所示,若某滑沙者沿一坡度相同的沙坡从顶端A由静止下滑时,经过两段长度相等、动摩擦因数不同的沙面AB和BC,滑到坡底C时速度恰减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沙者经过AB和BC运动的时间相等
B.滑沙者在AB间运动时速度变化与他在BC间运动时的速度变化相同
C.滑沙者在AB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他在BC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D.滑沙者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他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
15.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载着光滑的圆柱形空油桶,底层油桶平整排列且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层仅有一只桶C,自由地摆放在桶A、B之间。每个空油桶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桶A对桶C的作用力为0时,货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0
B.当桶A对桶C的作用力为0时,货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C.为了行车安全,货车启动的加速度不能大于
D.为了行车安全,货车启动的加速度不能小于
三、填空题
1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____、同时____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______,另一个力叫作________。
17.中老昆万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昆万铁路全长1035km,由昆玉段、玉磨段、磨万段组成,其中昆玉段最高设计速度200km/h。动车组8时08分从昆明站出发,17时34分即可到达万象站,全程仅历经9小时26分钟。
(1)下列描述动车组运动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时08分”是指时刻
B.“9小时26分钟”是指时刻
C.“1035km”是指从昆明站到万象站的位移
D.“200km/h”是指平均速率
(3)某段时间内,动车组在平直路段运行,车内水平桌板上放置一个苹果,苹果相对桌板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动车组匀速运行,苹果受到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方向与动车组运行方向相同
B.若动车组加速运行,苹果受到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方向与动车组运行方向相同
C.若动车组减速运行,苹果受到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方向与动车组运行方向相同
D.无论动车组怎样运行,苹果均处于平衡状态,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4)动车组的某次进站过程可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将动车组刚驶进车站的时刻、位置作为计时起点和位移起点,分别用t、x、v和a表示动车组运动的时间、位移大小、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如图所列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征动车组进站过程的是( )
A. B.
C. D.
四、实验题
18.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如图所示,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一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五、计算题
19.某快递车装上货物(视为质点),其中货物与车的简化图如图所示。货物在长度的水平车厢中间位置,总质量的车在平直路面以行驶,突然因紧急情况刹车(关闭发动机),经过车停下,最终发现货物也刚好滑到车厢前端靠近驾驶室。取重力加速度大小,货物的质量远小于快递车的质量。求:
(1)快递车刹车时受到的阻力大小f;
(2)该货物与水平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质量为的木板,在长木板右端有一质量为的小物块,长木板与小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长木板与小物块均静止。现用的水平恒力作用在木板上(g取)。
(1)求木板加速度和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
(2)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脱离木板。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7个,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坎德拉(cd)。
故选A。
2.答案:B
解析:A.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并没有改变质量,因此惯性不变,A错误;B.根据上述,宇宙飞船有一定质量,则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B正确;C.根据上述,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运动员跑动过程,质量不变,则运动员跑得慢时,惯性不变,C错误;D.根据上述,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汽车有一定质量,汽车启动与不启动过程均有惯性,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ab段向上的弹力小于向下的重力,此时加速度向下,挑战者处于失重状态;bc段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此时加速度向上,挑战者处于超重状态。故选D。
4.答案:A
解析:AB.着陆前的最后一段运动可视为竖直方向减速运动,故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祝融号”与着陆器都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错误;
CD.“祝融号”对着陆器的作用力与着陆器对“祝融号”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为相互作用力,故C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解析:工人对车的力与车对工人的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C正确;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运动员相对于滑板竖直向上起跳,所以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下,A错误;人在空中时,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水平方向速度不变,B错误;由于人和滑板的水平速度始终相同,所以人落在滑板上起跳的位置,C错误,D正确.
7.答案:A
解析:在加速阶段,小明有向上的加速度,小明超重,在减速阶段,小明有向下的加速度,小明失重。故选A。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取向下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可得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答案:A
解析:A.运动是物体的自然属性,并不需要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这是错误的认识,故A错误,符合题意;B.加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具有惯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加利路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特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以AB为直径作圆,则必过C点,如图所示,圆环在杆AC上运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得,联立解得,可知从A点出发,到达圆周各点所用的时间相等(等时圆模型),与杆的长短、倾角无关,可得,故选B.
11.答案:B
解析:A.第一次经过O点时,弹簧的弹力为零,而摩擦力向右,物体已经减速运动,因此第一次速度最大位置在O点的右侧,A错误;
B.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先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因此物块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B正确;
C.由于第一次速度最大的位置在O点的右侧,由于减速和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具有对称性可知C错误;
D.当物体在某位置速度减小到零时,若此时弹簧的弹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将无法运动,该位置不一定在O点,D错误。故选B。
12.答案:B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及所处的位置等都无关,故选BD。
13.答案:ABC
解析:A.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而发生危险,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故B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BC。
14.答案:AC
解析:AC.设滑沙者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有
解得故AC正确;
B.设滑沙者在B点的速度为v,则他在两段速度变化分别为
可知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
D.设沙坡的倾角为,滑沙者在AB段加速,表明,在BC段减速,表明,即,故D错误。故选AC。
15.答案:BC
解析:桶A对桶C的作用力为0时,货车的加速度前进,对应的加速度为a,以桶C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可得所以加速度大于时,桶C将离开桶A向桶B滚动。故选BC。
16.答案:依赖;存在;作用力;反作用力
解析:
17.答案:(1)A
解析:时间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而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故选A。
(2)A
解析:A.“8时08分”是指时刻,选项A正确;
B.“9小时26分钟”是指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
C.“1035km”是指从昆明站到万象站的路程,选项C错误;
D.“200km/h”是指瞬时速率,选项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A.若动车组匀速运行,苹果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错误;
B.若动车组加速运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同向,苹果受到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方向与动车组运行方向相同,选项B正确;
C.若动车组减速运行,加速度与速度反向,苹果受到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方向与动车组运行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
D.只有在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苹果才处于平衡状态,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选项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进站时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不变,则图像是平行t轴的直线,图像是平行x轴的直线,根据
则图像是抛物线;根据
则图像是倾斜的直线。
故选C。
18.答案:(1)②③①④(2)B
解析:(1)步骤②是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属于可靠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利用推理,先得到小球不受阻力作用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的推论,再设想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至第二个斜面成为水平面时,得到小球将匀速运动的推论。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
(2)根据以上分析,可得正确的分类是选项B。故选B。
19.答案:(1)
(2)
解析:(1)由题意可知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则货物的位移大小
则货物的加速度大小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0.答案:(1),;(2)2s;
解析:(1)当二者之间恰好滑动时,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等于滑动摩擦力,即
解得
小物块相对于木板恰好要滑动时,二者的加速度是相等的,此时小物块与木板组成的整体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拉力的作用
解得
因,两物体相对滑动,分别对长木板和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对木板
对小物块
(2)设经t时间小物块脱离木板,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