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3 20: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专题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数与代数(1)—— 认识更大的数、乘法笔算与计算器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此前已系统学习“认识更大的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器的使用”等内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沉淀,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遗忘”:一是大数读写中,对“每级末尾0不读、其他数位连续0只读一个”的规则易混淆,尤其面对多位数时易漏读或错读;二是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常混淆;三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易出现“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后,得数末位未与十位对齐”或进位遗漏问题;四是计算器操作虽基础,但结合实际问题使用时,易忽略“先清屏再计算”的细节。整体而言,学生具备知识基础,但需通过系统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强化易错点突破。
二、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读写亿以内、亿以上的数,掌握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规范使用计算器;明确自然数的意义。
2.通过教学活动,经历知识系统化过程,提升数感和运算能力,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大数问题。
3.结合全国人口普查、国土面积等生活数据,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数据意识,激发复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情境导入,唤醒旧知
1.呈现生活中的大数,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引发认知冲突;
2.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大数读写的核心步骤,激活旧知;
3.明确本节课复习主题:认识更大的数、乘法笔算、计算器。
师:同学们,咱们每天都会接触“数”——比如书包里有5本书、早上7点起床。那你们知道国家有多少人吗?(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大陆31个省人口1339724852人)看到这两个数,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这两个数好大啊,比我们学过的“万”还要大!
生:我有点分不清怎么读,好多0……
师:别着急,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复习“认识更大的数”和“乘法”,把这些“大数朋友”和“运算方法”重新认熟!先请大家回忆:读大数时,第一步要做什么?
生: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一级,分个级、万级、亿级!
师:特别棒!这就是我们复习的起点——先“分级”,再读数。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生活数据替代抽象例题,既贴合课件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回忆核心步骤”降低复习起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避免因“遗忘感”产生畏难情绪。
第二板块:知识梳理,构建体系
1.采用“同桌互说—全班梳理—例题精讲”的方式,依次复习“大数的读写、改写、近似数、自然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计算器使用”;
2.每个知识点均结合例题;
3.重点强调易错点:读数的0、写数的补0、改写与近似数的符号区别、乘法的数位对齐。
师:咱们先梳理“认识更大的数”的知识点,大家可以结合课本或笔记,和同桌互相说说:除了读数,关于“大数”我们还学了什么?(2分钟后提问)
生:还学了写数、把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还有求近似数!
师:非常全面!咱们一个一个来。首先“读数”,以“1370536875”为例,分级后是“13 7053 6875”,先读哪一级?
生: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亿级是“13”,读作“十三亿”;万级是“7053”,读作“七千零五十三万”;个级是“6875”,读作“六千八百七十五”,合起来是“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
师:太准确了!注意“万级中间的0”要读出来哦。那写数呢?比如“一亿零四百三十万三千一百三十二”,怎么写?
生:先写亿级“1”,再写万级“0430”(因为“零四百三十万”,千万位是0),再写个级“3132”,合起来是“104303132”!
师:对,写数时哪一级缺位就补0。接下来“数的改写”,课件里的“1660000”改写成“万”作单位,怎么改?
生:去掉末尾4个0,加“万”字,就是166万!
师:那“1400000000”改写成“亿”作单位呢?
生:去掉末尾8个0,加“亿”字,14亿!
师:很好!改写后的数和原数是“相等”的,用“=”连接。那“求近似数”和改写不一样,比如“1370536875”四舍五入到万位,怎么做?
生:先找万位(从右数第5位,是“3”),看万位后面的千位(是“6”),6比5大,要“五入”,所以万位的3变成4,后面的数省略,加“万”字,约137054万!
师:太清楚了!近似数和原数是“接近”的,用“≈”连接。最后咱们回忆“自然数”:什么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生: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是自然数,最小的是0,没有最大的!
师:完美!接下来咱们梳理“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如“108×21”,谁愿意上台板演,边算边说步骤?
生:先把两位数的个位和三位数的个位对齐,用21的个位“1”乘108,得108,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21的十位“2”乘108,得216,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108和2160加起来,得2268!
师:步骤超规范!注意“十位乘得的积末位要和十位对齐”哦。最后简单复习计算器:开机按哪个键?怎么计算“253×56”?
生:按“ON”开机,先按253,再按×,再按56,最后按=,显示14168!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梳理+教师精讲”,避免“教师单向灌输”,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体;结合课件例题强化知识关联,帮助学生构建“数与代数(1)”的知识网络,突破易错点。
第三板块:典例突破,分层练习
1.分层设计习题:基础题(读写、近似数、笔算)→提升题(数位组成)→拓展题(数的大小比较);
2.采用“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全班汇报”的流程,兼顾个体与集体;
3.对提升题、拓展题进行方法指导。
师:咱们先做“基础题”,巩固刚才的知识点(出示课件习题):1. 读出“7097600”“552300”;2. 把“674149546”四舍五入到万位;3. 笔算“253×56”。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完成,3分钟后同桌互查。
学生完成后,选取2名学生汇报:1. 7097600读作“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552300读作“五十五万二千三百”;2. 674149546千位是9,五入后约67415万;3. 253×56=14168,笔算步骤正确
师:基础题大家掌握得很好!接下来挑战“提升题”(出示课件):552300里有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请大家圈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再回答。
生:552300的十万位是5,万位是5,千位是2,百位是3,所以有5个十万、5个万、2个千、3个百!
师:完全正确!最后一道“拓展题”:比较“686852572”(男性人口)和“652872280”(女性人口)的大小,怎么比?
生14:先看位数,都是9位数,再从最高位比:亿位都是6,千万位6>5,所以686852572>652872280!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基础题巩固核心知识,提升题强化数位理解,拓展题训练数的大小比较;结合生活数据(人口性别构成),让练习更具现实意义,避免机械重复。
第四板块:课堂总结,回顾收获
1.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总结收获;
2.呈现知识点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固化知识体系;
3.布置课后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复习,完成练习册基础题。师:这节课快结束了,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知识”“方法”“感受”三个方面说。
生:我重新记住了大数读数要先分级,乘法笔算要注意数位对齐!
生:我知道了改写用“=”,近似数用“≈”,之前总搞混,现在清楚了!
生:我觉得大数在生活里很有用,比如人口数据,数学和生活联系很紧密!
师:大家的收获都很实在!咱们把今天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数与代数(1)→ 认识更大的数(读写、改写、近似数、自然数);乘法(笔算、计算器)),课后可以对着思维导图再复习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多维度总结”,让学生主动梳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强化记忆;思维导图直观呈现知识结构,为后续复习提供工具;课后任务聚焦“基础巩固”,避免负担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