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25 10:43:15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情境导入
五官凹凸,形态不一
地球上海陆错落,
高低起伏,形态又是怎
样的呢?
探究学习
地形概念——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一)陆地地形(第一课时)
五种基本地形
探究学 原
高 原
山 地
丘 陵
盆 地
探究学习
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海拔与相对高度有什么区别?
探究学原海拔示意图
高原海拔示意图
对比平原与高原
小组讨论
探究学习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高原
地面起
伏 小
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海拔高,边缘比较陡峻
平原和高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学习
对比山地与丘陵
山地海拔示意图
丘陵海拔示意图
探究学习
山地和丘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丘陵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高,多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探究学习
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海拔示意图
盆地
盆地有什么特点?
探究学习
读图活动
找出两大
山脉带
科迪勒拉山系
太平洋沿
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
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阿特拉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屿


探究学习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
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认识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拓展延伸
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上最寒冷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探究学习
(二)海底地形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大洋底部的深邃洼地
资源丰富
探究学习
(三)学看地形图(第二课时)
直观,但无法表示海拔和海深
平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鸟瞰图
曲线太多,看起来费事
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探究学习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般规律: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山地、高原、
盆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
探究学习
你知道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
探究学习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高线——海拔高
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深线——海洋中
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什么是等高线和等深线?
探究学习
观察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等
3.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探究学习
观察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错误,同一条等高线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想一想
探究学习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探究学习
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从C点爬到山顶A顶容易,因为C点到A点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开动脑筋
探究学习
看看山顶、山脊、山谷是怎样表示的?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容易发育成小河
小组探究
探究学习
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适合攀岩
看看鞍部和陡崖是怎样表示的?
探究学习
读图练习
1.A表示山脊 B表示山谷 C表示鞍部 D表示陡崖
2.山顶甲的海拔大约在600—700米之间
3.从F点爬到山顶比较难走,因为此处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1.A、B、C、D分别表示哪种地形?
2.估计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大约在多少米?
3.如果从A和F分别爬到乙山顶,你认为哪条路难走?为什么?
1.下列对五种基本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D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亚马孙平原 B.东北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东欧平原
A
3.操场的旗杆高10米,指的是( )
A.海拔 B.绝对高度
C.相对高度 D.无法确定
C
课堂练习
4.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5.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C
课堂练习
二、读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 )C ( )D( )
2.图中容易形成河流的部位是( )
3.AB两条线路中,从( )处爬到山顶D比较容易,是因为( )
4.B点和C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山脊
山谷
山顶
C
A
A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100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的特征以及判别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要做到在图中落实,读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坚持运用。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教材第31页活动
3.同步练习册
世界的地形
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
学看地形图
板书设计
谢谢观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世界的地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和海底地形特征。
(3)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并学会阅读地形图。
(4)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采用对比分析,认识各种地形图,进而学会阅读地形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2.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等高线稠密、稀疏与坡陡、坡缓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图片:人的五官有凹凸起伏,表情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态不一。地球上有海洋、有陆地、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地图上反映出来呢?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新课学习
(一)陆地地形
播放图片,学生结合地图册上的各种地表形态,让学生说说这些图片分别是什么地形。
明确:地形概念——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虽然多种多样,但基本类型有五种,分别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2·1·c·n·j·y
出示五种基本地形图片,整体感知。
师:说到地形,当然离不开高度。高度有海拔和相对高度,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呢?
出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
提问:海拔与相对高度有什么区别?(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海拔是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距离,如图: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提问: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呢?(学生回答:1000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强调:海拔是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小组讨论:
将全班分成五个大组,每个组以一种地形的名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名,以第一人称展开“自述”,要求全面细致地说出自己代表的地形特征。各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展示。21·世纪*教育网
明确:列表比较,熟悉各种地形特征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地面起伏小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 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地面崎岖 海拔较高,多在500米以上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高、中部低
读图活动:
学生结合教材32页图2-45,找出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学生读图查阅)
明确: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东岸自北向南纵贯美洲本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西岸是由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屿山体;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这个山脉带主要呈东西方向延伸,由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组成。21·cn·jy·com
展示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师:你还知道哪些世界之最?(学生展示课前搜集资料)
拓展延伸:
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上最寒冷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过渡:了解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以后,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模样的吗?
(二)海底地形
学生结合教材29页图2-37,找到海底五种地形并简要介绍。
明确:
大陆架: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是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地带
大陆坡: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强烈。
洋盆:是大洋底部的深邃洼地
第二课时
师:地理学习中要经常用到地形图,有了合适的地形图,即使你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读图,了解那里的地形状况。21教育网
引导学生阅读图2-38、2-39、2-40、2-41,认识各种地形图,提问:这几幅地形图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读图比较,回答)www-2-1-cnjy-com
明确:地形鸟瞰图虽然直观形象,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海拔高度和海洋深度;等高线地形图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哪里高哪里低,哪里是山地,哪里是盆地,都能看出来,但是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对照高程表,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明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一般规律: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山地、高原、 盆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
你知道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
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提问: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深线?(学生通过看视频找到答案)
明确:等高线是指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深线是指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展示图片,仔细观察图,你能说出等高线的特点吗?(学生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明确:
等高线的特点:
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等
3.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想一想:观察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错误,同一条等高线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而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是相等的。
展示图片说明等高线稠密、稀疏与坡陡、坡缓的关系
明确:等高线稠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开动脑筋:
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明确:从C点爬到山顶A顶容易,因为C点到A点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小组探究:
分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是怎样表示的?(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的形状和等高线上的数值变化规律)
明确:
山顶——等高线闭全,数值中心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此地形容易发育成小河)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适合攀岩)
读图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B、C、D分别表示哪种地形?
2.估计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大约在多少米?
3.如果从A和F分别爬到乙山顶,你认为哪条路难走?为什么?
明确:
1.A表示山脊 B表示山谷 C表示鞍部 D表示陡崖
2.山顶甲的海拔大约在600—700米之间
3.从F点爬到山顶比较难走,因为此处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对五种基本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A )
A.亚马孙平原 B.东北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东欧平原
3.操场的旗杆高10米,指的是( C )
A.海拔 B.绝对高度
C.相对高度 D.无法确定
4.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是( D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
5.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二、读右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山脊 )C ( 山谷)D(山顶 )
2.图中容易形成河流的部位是( C )
3.AB两条线路中,从( A )处爬到山顶D比较容易,是因为( A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
4.B点和C点的相对高度是( 100 )米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海底地形的的特征以及判别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要做到在图中落实,读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坚持运用。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教材第31页活动
3.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的对话活动、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图活动频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五种陆地地形的特征和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21cnjy.com
这节课我们除了在知识上获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获,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积累:一是养成看地图的好习惯,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二是采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三是加强各个地理事物的联系,注意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www.21-cn-jy.com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世界的地形
学看地形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世界的地形》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789千米 B.8699米
C.8999米 D.11103米
3.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较小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4.海拔较高,地面坦荡,但边缘陡峭的地形是( )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 丘陵
5.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6.某种地形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剧烈,这种地形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中脊 D.海沟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8.下列山脉属于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的是(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A.ab B.bc C.cd D.ac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
读下图,回答10-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估计一下甲山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 )
A.850米 B.950米 C.1200米 D.1500米
11. 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12.判断A在B的( )方向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二、读图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表示的地形是 ,B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21cnjy.com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河的是 ,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流向 。2·1·c·n·j·y
4.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乙山位于甲山的 方向,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处。
《世界的地形》一课一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中部为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要低得多;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的是高原。所以只有A答案是正确的。故选A.21教育网
2.C.
解析:珠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844-(-155)=8999米。故选C.www.21-cn-jy.com
3.A.
解析:平原的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故选A.
4.A.
解析:高原海拔较高,但边缘陡峭,高原内部比较平坦。故选A.
5.B.
6.C.
解析: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活动比较强烈。故选C.
7.C.
8.A.
解析:环太平洋沿岩山脉带,太平洋东岸自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南纵贯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组成。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属于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山脉带。故选A.
9.C.
解析: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选C.
10.B.
解析:图中的等高距是150米,由此判断甲山顶的海拔在900——1050米之间。故选B.
11.A.
解析:图中的等高距是150米,AB两点相差一条等高线,所以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50米。故选A.
12.A.
解析:图中A在B的正北方向。故选A.
二、读图题
1.鞍 山谷 山脊 陡崖
2.B B处等高线稠密,表示坡度陡
3.EF 西 东
4.170 西南 3000
5.G
解析:
读图可知:
1.A表示鞍部,B表示山谷,C表示山脊,G表示陡崖。
2.等高线稠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3.小河一般在山谷中流淌,小河的流向要根据图中的指身标来判断,指身标箭头指向北,由此判断出小河的流向是从西流向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1320-1150=170米
同样根据指向标判断乙山位于甲山的西南方向;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0米,甲乙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3000米。21·cn·jy·com
5.攀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刺激的运动,所以一般会选择陡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