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适合沪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适合沪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3 18: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选择题部分,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均无效。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翩翩红叶舞霜秋” 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大部分红叶树种的叶子开始变红,夜间温度低于0℃时,红叶表面形成白色的小冰粒 “霜”,霜打过的红叶会越变越红。霜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B. 凝华C. 液化D. 凝固
2.寒假,小华和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玻璃上的水雾逐渐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C. 水雾消失需要放出热量 D. 除雾需要降低玻璃的温度
3.如图所示,青铜器 “亚醜钺” 是山东省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之一。古代劳动人民铸造青铜器时,将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图中能反映铜液铸造成形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是( )
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燃烧前棉花温度升高是因为以下哪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了内能( )
A. 机械能 B. 内能 C. 电能 D. 化学能
5.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 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O2经过压缩机时发生液化 B. 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 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 CO2经过蒸发器时发生汽化
6.静电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但有时也会带来很多麻烦,下列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 静电除尘 B. 静电复印 C. 静电带放电 D. 静电喷漆
7.感应发光冰块是食品级 PS 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产品,具有入水即亮的特点。其内部的主要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 LED 灯。当液体感应器接触到水后,冰块内的 LED 灯就会发光。液体感应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下图中的(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元件均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开关 S 闭合后,灯泡L1和L2并联,只有一个灯发光
将连接 d、g 的导线拆除,开关 S 闭合后,只有一个灯发光
C. 将连接 c、d 的导线改接到 c、e 间,开关 S 闭合后,两灯均发光
D. 将连接 d、g 的导线改接到 d、e 间,开关 S 闭合后,两灯均发光
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S1后,电流表A1和A2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只断开开关S1后,A1和A2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是( )
0.26A,0.26AB. 1.04A,0.26AC. 1.3A,1.3AD. 1.3A,0.26A
10.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 A、B,导体 A 比 B 的横截面积大。将它们按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接入电路中,其中丙、丁是导体 A、B 焊接在一起接入电路的。设四个图中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甲、R乙、R丙、R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甲>R乙>R丙>R丁 B. R乙>R丁>R甲>R丙 C. R丙>R乙>R丁>R甲 D. R丁>R乙>R甲>R丙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天气转凉,小丽和家人享用了一顿丰盛的火锅,感到全身温暖,心情也跟着变得惬意起来。下列关于此情境的描述,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电火锅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20V B. 电火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1A
C.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 36V D. 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25℃
12.如图是古代的陶瓷省油灯,使用时往上方容器中注油,往下方夹层里注水。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已知C陶瓷>C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收相同的热量,相同质量的陶瓷升温比铜少
B. 夹层中水蒸发,使油温不过高,减慢油的蒸发
C. 陶瓷省油灯中油的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D. 在燃烧过程中,灯油的热值和比热容都会变小
1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有关效率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太阳能电池工作效率是 16%,该电池能把 16% 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某电动机工作效率是 83%,该电动机可以把 83% 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某锂电池充电时效率是 99%,该电池可以把 99% 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某柴油机工作效率是 35%,该柴油机可以把 35% 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4.如图所示的四个课本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慢慢消失,凝固成碘颗粒附在烧瓶的内壁
B. 图乙:拉动绳子使铜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C. 图丙:探究物质吸热性质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多少
D. 图丁:两个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
15.为了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和同学们经过讨论,依次设计改进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改进为图乙:能够保证同一导体的电阻阻值在实验过程中不变
B. 图乙:只要更换电压不同的电源就可以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 图乙改进为图丙: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不同的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D. 图丙:在不增加器材的情况下,利用本图还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共 60 分。
16.(4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许多城市大力开发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来调节气温,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到了大地回暖的春天,冰封的人工湖逐渐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 或 “不变”)。
17.(4 分)中国航天,正在迈向 “诗和远方”,神舟系列飞船接连升空。运载飞船的火箭一般用液氢来做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大;火箭点火升空获得机械能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
18.(4 分)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 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细长的玻璃管的一端为空心圆球形玻璃泡,内有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______(选填 “空心玻璃泡” 或 “盛水容器”)相当于实验室液体温度计的玻璃泡;如果在 A、B 两点分别标注了两个温度值,则______点所示温度更高。
19.(4 分)在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中,为比较电阻大小,应将电流表与电阻______(选填 “串联” 或 “并联”);如图所示,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要选择______(选填字母代号)两根电阻丝(S表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4 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 后,两个小灯泡L1、L2均能发光。则甲表是______,乙表是______(均选填 “电压表” 或 “电流表”)。
21.(1)(3 分)某智能扫地机器人,有手动和语音两种开关模式。无论手动触摸按钮(相当于闭合开关S1),还是语音发出指令(相当于闭合开关S2),电动机M都开始工作,扫地机器人进入打扫模式。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的虚线框内画出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
(2)(3 分)电加热眼罩可以缓解眼疲劳,其内部由可充电电池、两个发热电阻R1和R2、两个开关S1和S2组成。当S1闭合时,R1工作,眼罩处于低温状态;再闭合S2,R1、R2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1,眼罩停止发热。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的虚线框内画出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
22.(6 分)如图所示,“围炉煮茶” 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 “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 2kg 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 ,消耗了 200g 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
求:此过程中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
(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
(3 分)小明的妈妈买了一款电加热脚垫,小明在如图所示的该电热脚垫的铭牌上发现了脚垫内电热丝正常工作的信息。求: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阻值为多少欧?
24.(4 分)如图甲所示,跃跃在兴趣小组活动时模拟设计了锻炼用电子握力器的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 12V,定值电阻R1=50Ω,其中托盘可视为手与压敏电阻的接触面,质量不计,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托盘放入物体后受到压力F的变化而变化。如下表所示,用改装后的灵敏电压表显示托盘所受压力。闭合开关后,求:
(1)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伏?
(2)当托盘受到的压力显示为 200N 时,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25.(7 分)海波常被用作去除厨房中的油污和卫生间的水垢的清洁剂。图甲是小明利用海波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
小明把海波研磨成粉末状后再装入试管,是为了______。
(2)在组装器材时,调整试管夹 B 的位置,使试管不碰到烧杯底,同时使试管中海波固体的表面______(选填 “高于” 或 “低于”)烧杯中水面的高度。
(3)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海波的温度为______℃。
(4)小明每间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如下表。
请在画出海波相应的 “温度 —— 时间” 图像。
如果在第 7 分钟取出试管立即放入大量碎冰块中,则试管中海波的温度会______。(选填序号)
一直降低 B. 先降低后不变再降低 C. 先不变后升高 D. 先不变后降低
(6)小明分析发现,海波在熔化前和熔化后温度升高快慢不同,据此推测,升高相同的温度,海波熔化前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 “大于”“等于” 或 “小于”)熔化后吸收的热量。
26.(6 分)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 “势如奔涛”。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文同学基于 “烧开水” 这件生活小事,对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及其现象产生了兴趣。
甲 乙
(1)小文利用图甲中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上盖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从而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在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小明判断烧杯中水沸腾的依据是______。(选填序号)
A. 温度计的示数达到 100℃ B. 温度计的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C. 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达水面破裂 D. 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后还需要继续加热
(3)水的温度升高到 90℃后,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小文根据数据作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为______。
(4)妈妈用燃气灶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 “大火” 煮,第二次水烧开后改用 “小火” 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继续煮,两次把鸡蛋煮熟用的时间差不多。与用 “小火” 相比,用 “大火” 不节能,并且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是______。
27.(8 分)小明在探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时,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 A 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 S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______(选填 “A” 或 “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将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 3V,由此判断电路的故障是______。(选填序号)
A. 定值电阻R开路B. 滑动变阻器短路C. 定值电阻R短路D. 滑动变阻器开路
(4)排除故障后,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一,测第 5 组数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是______A。
(5)分析表一可得出结论:______。
(6)表二是小丽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小明和小丽对比两组的数据有了新发现,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不同的。他们联想到之前学到的电学知识,猜想出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可能是______。小明组若要通过实验检验他们的猜想,除了现有的实验器材之外,还需增加______。
答案
1.B 2.B 3.B 4.A 5.D 6.C 7.D 8.C 9.A 10.D
11.ACD 12.AB 13.ABC 14.BCD 15.ACD
16.(4分)比热容 变大
17.(4分)热值 做功
18.(4分)空心玻璃泡 A
19.(4分)串联 A ,
20.(4分)电压表 电流表
21.
22.(6分)解:(1)7.56x105J ;(2)6.8x106J。
23.(3分)244.4Ω。
24.(4分)解:(1)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托盘所受压力为0N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7.0V
(1)当握力器显示压力为200N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即R2两端的电压为U2-10.0V
因为 R1 和R2串联,所以 R1 两端的电压 U1= U- U2=12V-10.0V=2V
25.(7分)(1)使海波受热均匀,缩短熔化前时间
(2)低于 (3)38 (4) (5) D (6)小于
26.(6分)(1)减少热量散失 (2)C
(3)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4)短时间内水会烧干
27.(8分)(1) (2) B (3) D (4)0.5
(5)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6)电阻的阻值(电阻的大小、电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