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三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米等于( )。
A.10厘米 B.100厘米 C.50厘米
2.测量房子的高,选( )作单位比较合适。
A.米 B.分米 C.厘米
3.数学课本的宽是14( )。
A.厘米 B.米 C.分米
4.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跑步10千米需要1小时
B.一条鲸鱼体重约50吨
C.做一套广播操大约10分钟
D.一根黄瓜长20分米
5.下面三个长度,最接近我们身高的是( )。
A.110毫米 B.110厘米 C.110分米
6.小明步行15分钟约行1( )。
A.厘米 B.分米 C.米 D.千米
7.纳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亿纳米等于1分米。由此推算,1000万纳米相当于( )。
A.一个水杯的高度 B.一张银行卡的长度 C.食指的宽度 D.10张纸的厚度
二、填空题
8.如图,小刀长( )厘米,橡皮长( )厘米。
9.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蓝蓝是二年级学生,身高1( )32( ),坐在长约8( )的教室里,用一本厚约3( )的字典查找生字。
10.看图写一写。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钥匙长( )厘米( )毫米
三、判断题
11.。( )
12.一只小狗体长40厘米。( )
13.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
14.课桌高80毫米。( )
四、解答题
15.下图中的线段长( )厘米,请你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并把它平均分成2段。
16.龙虾游了200厘米。小鱼游了3米,小鱼比龙虾多游了多少米?
17.量一量,填一填。
18.用一根4米长的彩带捆礼品盒,捆一个礼品盒需要55厘米的彩带。要捆8个这样的礼品盒,还差多少厘米的彩带?
19.居民小区的健身设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缮,李师傅运来一车沙子要用来维护小区的一个沙坑。这些沙子堆成了一个圆锥形,量得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3米。
(1)这些沙子的体积是多大?
(2)沙坑的长度10米,宽6.28米,需要填沙子的厚度是20厘米,这些沙子够用吗?
20.画出下面各图形底边上的高,再量一量(取整厘米数)。
21.先量出线段CD的长度,再画线段CD的垂线。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三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A D B D C
1.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米=100厘米。
【详解】由分析可得:
1米等于100厘米。
故答案为:B
2.A
【分析】由题意可知,1厘米大概是一个豆粒的长度,1分米大概是一个圆珠笔的长度,1米大概是一个课桌的高度,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明白房子的高度应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由分析可得:
测量房子的高时,由于房子较高,选“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用米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正确运用。
3.A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给出的数据,要表示一本数学课本的宽,用14厘米表示比较合适。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数学课本的宽是14厘米。
故答案为:A
4.D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计量跑步10千米需要的时间一般以“时”为单位,计量做一套广播操的时间一般以“分”为单位。
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因此计量一条鲸鱼的体重以“吨”为单位。
直尺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由此可知,计量一根黄瓜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
【详解】A.跑步10千米需要1小时,原题说法合理;
B.一条鲸鱼体重约50吨,原题说法合理;
C.做一套广播操大约10分钟,原题说法合理;
D.一根黄瓜长20厘米,原题说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5.B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小学生的身高在100厘米左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学生的身高在100厘米左右,下面三个长度,最接近我们身高的是110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D
【分析】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根据生活经验、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小明步行15分钟约行1(千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C
【分析】1亿里面有10个1000万,即10个1000万纳米等于1分米,而1分米=10厘米,由此可知1亿纳米等于1分米则1000万纳米相当于1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由此分析可知1000万纳米等于1厘米,而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即1000万纳米相当于食指的宽度。
故答案为:C
【点睛】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先求出1亿里面有几个1000万。
8. 5 2
【分析】被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束刻度-测量起始刻度;据此解决。
【详解】5-0=5(厘米)
8-6=2(厘米)
即,如图,小刀长5厘米,橡皮长2厘米。
9. 米 厘米 米 厘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所以计量教室的长度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所以计量字典的厚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蓝蓝的身高应写作1米32厘米。
【详解】蓝蓝是二年级学生,身高1米32厘米,坐在长约8米的教室里,用一本厚约3厘米的字典查找生字。
10. 5 7 2 1
【分析】在刻度尺上,一大格表示1厘米,一小格表示1毫米。
物体的一端都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看物体的另一端所指的刻度是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铅笔长5厘米7毫米
钥匙长2厘米1毫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要熟练掌握。
11.×
【分析】物体的末端对准刻度值“5”,首端对准刻度值“0”时才是5厘米长,据此解答。
【详解】图中首端没有对准刻度值“0”,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是解题关键。
12.√
【分析】长度单位:1米(m)大约为小学生双臂伸展开的长度; 1厘米(cm)大约为指甲盖的宽度。
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相结合,计量一只小狗的体长应该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可得,一只小狗体长40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换算后解答即可。
【详解】1米=100厘米,则1米长的绳子比100厘米长的铁丝是同样长的。
故答案位:×
【点睛】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再进行比较。熟练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4.×
【分析】1厘米相当于是指甲的宽度,1毫米相当于是身份证的厚度,所以计量课桌高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而1厘米=10毫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厘米=10毫米
80毫米里有8个1厘米,也就是8厘米
所以80毫米=8厘米
课桌高8厘米,明显不符合实际,所以课桌应该高80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4
画图见详解
【分析】被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束刻度-测量起始刻度;
用已知线段的长度加上2厘米,求出和,就是要画线段的长度;用要画线段的长度除以2,求出商,就是把它平均分成2段后,每段的长度。
线段的画法,先点上一个点,再用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然后找到要画的刻度,并点上一个点,最后把两点连起来,就是所画的线段。
【详解】6-2=4(厘米)
4+2=6(厘米)
6÷2=3(厘米)
故,图中的线段长4厘米,
16.1米
【分析】已知龙虾游了200厘米,小鱼游了3米,求小鱼比龙虾多游了多少米,根据100厘米=1米进行换算,再用小鱼游的米数减去龙虾游的米数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200厘米=2米
3-2=1(米)
答:小鱼比龙虾多游了1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的换算,清楚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见详解
【分析】用刻度尺的“0”刻度与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并且刻度尺要与线段重合,再看线段的另一个端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18.40厘米
【分析】1米=100厘米,根据题意可知,捆一个礼品盒需要彩带的长度乘8,即可计算出捆8个礼品盒需要彩带的长度,然后再计算出与4米的差即可解答。
【详解】55×8=440(厘米)
4米=400厘米
440-400=40(厘米)
答:还差40厘米的彩带。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应掌握厘米、米之间的换算。
19.(1)12.56立方米
(2)够用
【分析】(1)已知圆锥形沙堆的底面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可知,r=C÷π÷2,由此求出圆锥形沙堆的底面半径;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这些沙子的体积。
(2)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求出长方体沙坑需要沙子的体积,再与上一题的沙子体积比较,得出结论。注意单位的换算:1米=100厘米。
【详解】(1)圆锥的底面半径:
12.56÷3.14÷2
=4÷2
=2(米)
圆锥的体积:
×3.14×22×3
=×3.14×4×3
=12.56(立方米)
答:这些沙子的体积是12.56立方米。
(2)20厘米=0.2米
10×6.28×0.2
=62.8×0.2
=12.56(立方米)
答:这些沙子够用。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底面周长、圆锥体积、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20.画图均见详解;2厘米;3厘米;
【分析】三角形的高: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紧三角形的底边,沿三角形的底边滑动三角板,当另一直角边经过三角形底边相对的顶点时,沿这条直角边画的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就是该三角形的高,高用虚线表示,依此画图并标上垂直符号即可。
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平行四边形底边的对边上任意找一点,过这个点向底边作垂线,这个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对应底边上的高,高用虚线表示,并画上垂直符号。
直尺上1个小格是1毫米,1个大格是1厘米,因此将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首端,再根据末端指向的位置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解答如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画法,以及长度的测量方法。
21.3厘米6毫米
见详解
【分析】用直尺测量出线段CD的长度。从线段CD中任选一点,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线段CD重合;沿着线段移动三角尺,使选择的那一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再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画上垂直符号。这条直线就是线段CD的垂线。
【详解】线段CD长3厘米6毫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以及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旨在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尺画图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