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中,□可以是( )。
A.分数 B.带分数 C.假分数 D.真分数
2.下面方框中再画( )个“△”,“▲”就是所有三角形的。
▲▲▲▲
A.2 B.5 C.6
3.乙数是甲数的,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
A. B.5倍 C.
4.一个非0自然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 )这个数。
A.大于 B.小于 C.小于或等于
5.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2倍,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后等于,这个最简分数是( )。
A. B. C. D.
6.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把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调换后,新数比原数大18,则原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之和是( )。
A.10 B.12 C.18 D.21
7.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甲的速度是乙的,甲用的时间是乙的,那么甲走的路程是乙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8.1÷>(a、b都不为0),则是( )(填真分数或假分数)。
9.0.125的倒数是( ),( )和( )互为倒数。
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高是厘米。它的底是( )厘米。
11.甲数是240,乙数是甲数的,又是丙数的,丙数是( )。
12.最大两位数的倒数是( ),2.5和( )互为倒数。
三、判断题
13.一个非零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3倍。( )
14.如果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那么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
15.x和y是非零自然数,如果x=y÷,那么x>y。( )
16.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小。( )
四、计算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18.脱式计算。
3060÷15-25×1.4
19.解方程。
x-x= +x= ÷x=
五、解答题
20.在抗洪救灾“献爱心”活动中,五年级学生捐款312元,比六年级少捐。六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1.养殖场有鸡420只,比鸭的少60只,这个养殖场有鸭多少只?(用方程解答)
22.田田看一本书科技书,每天看6页,12天刚好看了全书的,照这样的速度,25天能看完这本科技书吗?
23.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盘龙城遗址是我国商代前期的城址,是武汉的城市之根。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保护区面积为1.39平方千米,比公园规划占地面积的多0.08平方千米,公园规划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24.只列综合算式或方程(列方程要设出未知数)不计算。
少年宫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人数的少7人,合唱队有48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25.在武汉美食中,能将武汉人热情、爽快的性格特征与美食特性有机融合的当属热干面。某餐馆一天售出优质热干面和普通热干面共60碗,共收入390元。如果把售出的优质热干面和普通热干面的碗数交换一下,共收入360元。已知优质热干面的单价比普通热干面的单价高,两种热干面的单价各是多少?
26.如图,点O为线段MN上一点,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O重合,直角边OD、OB在线段MN上,∠COD=∠AOB=90°。将图中的三角板COD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按每秒15°的速度旋转,同时三角板AOB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按每秒5°的速度旋转(随三角板COD停止而停止)。当三角板COD在旋转两周的时间内,经历多长时间OC与OA所成夹角的度数为60°?请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列出来。
《(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B C C A A
1.B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详解】A.分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设□=,÷=×2=,>;
所以,如果□是真分数,真分数<1,则÷□>,不符合题意;
B.设□=,÷=÷=×=,因为=,<,则<;
所以,如果□是带分数,带分数>1,则÷□<,符合题意;
C.设□=,÷=÷1=;
设□=,÷=×=,因为=,=,<,则<;
所以,如果□是假分数,因为假分数≥1,则÷□≤,不符合题意;
D.设□=,÷=×3=2,2>;
所以,如果□是真分数,因为真分数<1,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以及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2.C
【分析】“▲”有4个,“▲”的数量占三角形总数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的数量4个除以,即可求出三角形的总数量,再减去4,即可求出还需要画几个“△”。
【详解】4÷-4
=4×-4
=10-4
=6(个)
即再画6个“△”,“▲”就是所有三角形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
3.B
【分析】将甲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数是。将甲数除以乙数,解题即可。
【详解】1÷=1×5=5
所以,甲数是乙数的5倍。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者几倍),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
4.C
【分析】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原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数。据此解答。
【详解】当假分数大于1时,一个非0自然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小于这个数;
当假分数等于1时,一个非0自然数除以1,商等于这个数。
所以一个非0自然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小于或等于这个数。
故答案为:C
5.C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逆向分析解答,用的分子除以2,分母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进行化简即可得解。
【详解】
这个最简分数是。
故答案为:C
6.A
【分析】根据“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可以设原来数字个位上的数是,那么十位上数字是;把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调换后,则新数个位上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根据“新数比原数大18”可得出等量关系:新数-原数=新数比原数大的数,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求出原来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后,再相和即可求出它们的和。
【详解】解:设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那么十位上的数字是。
(10+)-(×10+)=18
-=18
3=18
=18÷3
=6
原来十位是:6×=4
和是:6+4=10
则原来这个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字的和是10。
故答案为:A
【点睛】明白两位数是“十位上的数字×10+个位上的数字”组成,关键是得出原来两位数与新两位数的组成,再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7.A
【分析】题中并未给出具体的速度与时间,可以将乙的速度设为“1”,由甲的速度是乙的可得出甲的速度为“”;再将乙的时间设为“1”,由甲用的时间是乙的可得出甲的速度为“”。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乙的路程:1×1=1;甲的路程:×=,那么甲走的路程是乙的:÷1=。
【详解】将乙的时间与速度各设为“1”。
乙的路程:1×1=1
甲的路程:×=
甲走的路程是乙的:÷1=
故答案为:A
【点睛】题中并未告诉具体的数量时,我们可以根据题意将未知的数量假设出来,再根据数量关系来求解。
8.真分数
【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乘除数的倒数;真分数<1,假分数≥1,真分数<假分数;可以举例说明。
【详解】例如:1÷=2,2>,符合题意,是真分数;
1÷=,>,符合题意,是真分数;
1÷=,<,不符合题意,是假分数;
所以1÷>(a、b都不为0),则是真分数。
【点睛】本题考查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以及分数除法的计算。
9. 8 2 0.5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分析。
【详解】1÷0.125=8、2×0.5=1
0.125的倒数是8,2和0.5互为倒数。(最两空答案不唯一)
【点睛】关键是理解倒数的含义。
10.12
【分析】根据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得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底。
【详解】×2÷
=×2×
=12(厘米)
即它的底是12厘米。
11.100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240乘即可得到乙数;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乙数除以即可得到丙数。
【详解】240×=80
80÷=80×=100
则丙数是100。
12. /0.4
【分析】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为1;最大的两位数是99,再根据求倒数的方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求一个小数的倒数,也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详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所以最大两位数的倒数是;
2.5=
即2.5和互为倒数。
13.√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用非零数除以就等于这个数乘3。
【详解】非零数除以等于这个数乘3,这个数乘3的结果就是这个数的3倍,也可以说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
14.√
【分析】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女生人数是(1-),求男生人数就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用除以女生人数。
【详解】÷(1-)
=÷
=×
=
如果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那么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这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
15.√
【分析】一个数除以另一个非零数,相当于乘它的倒数,据此将y÷变成乘法y×5,这样就得到两个乘积相等的乘法算式:x=5y。在乘法算式中,若积不变,其中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据此判断x和y的大小。
【详解】y÷=y×5=5y
即x=5y
<5,所以x>y。
故答案为:√
16.√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假设甲数的和乙数的都等于1,根据积÷因数=另一个因数,分别计算出甲数和乙数,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甲数=乙数=1
甲数=1÷=
乙数=1÷=
<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小,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1;;1;3;1
;;;
【解析】略
18.169;1;
;
【分析】“3060÷15-25×1.4”先计算除法和乘法,再计算减法;
“”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内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乘法;
“”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法;
“”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内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3060÷15-25×1.4
=204-35
=169
=
=
=1
=
=
=
=
=
=
=
19.x=;x=;x=
【分析】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x,两边再同时乘;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两边再同时乘;
方程两边同时乘x,两边再同时乘。
【详解】x-x=
解:x=
×x=×
x=
+x=
解:+x-=-
x=
×x=×
x=
÷x=
解:÷x×x=x
×x=×
x=
20.364元
【分析】可以设六年级学生捐款x元,五年级捐款数比六年级少捐,那么五年级捐款数是六年级捐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用六年级捐款数×(1-)=五年级捐款数,据此即可列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六年级学生捐款x元。
(1-)x=312
x=312
x÷=312÷
x=312×
x=364
答:六年级学生捐款364元。
21.560只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鸭的只数×-60=鸡的只数,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这个养殖场有鸭只。
-60=420
=420+60
=480
=480÷
=480×
=560
答:这个养殖场有鸭560只。
【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2.能
【分析】把总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2即可求出每天看总页数的几分之几;用1÷每天看总页数的分率即可求出看完这本书的总天数。再和25天比较即可。
【详解】÷12
=×
=
1÷
=1×21
=21(天)
21<25
答:25天能看完这本科技书。
23.6.55平方千米
【分析】把公园规划占地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核心保护区面积=公园规划占地面积×+0.08,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公园规划占地面积=(核心保护区面积-0.08)÷,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1.39-0.08)÷
=1.31÷
=1.31×5
=6.55(平方千米)
答:公园规划占地面积是6.55平方千米。
24.x-7=48
【分析】根据题意可设舞蹈队人数有x人,则可列方程:,根据分数除法运算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设舞蹈队人数有x人,则:
答:舞蹈队有44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数除法应用及列方程解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除法运算法则,进而得出答案。
25.7.5元/碗;5元/碗
【分析】因为仅仅是把售出的优质热干面和普通热干面的碗数交换一下,所以用交换前后的收入和÷60=优质热干面和普通热干面的单价和。将普通热干面的单价看作单位“1”,优质热干面的单价是普通热干面的(1+),优质热干面和普通热干面的单价和是普通热干面的,优质热干面和普通热干面的单价和÷对应分率=普通热干面的单价,优质热干面和普通热干面的单价和-普通热干面的单价=优质热干面的单价,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单价和:
(元)
普通热干面单价:
(元/碗)
优质热干面单价:(元/碗)
答:优质热干面的单价是7.5元/碗,普通热干面的单价是5元/碗。
【点睛】关键是先求出两种热干面的单价和,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6.6秒、30秒、42秒
【分析】把旋转过的角度看成路程,根据,一周360°,旋转两周即,COD旋转两周的时间是。两个三角形同时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OC与OA第一次形成60°夹角就是它们的路程差,是它们的速度差,根据,代入数据计算可得第一次形成60°夹角的时间;第二次形成60°夹角,就是OC还差60°就赶上OA,即它们的路程差是,同样代入数据计算可得第二次形成60°夹角时间;第三次形成60°夹角,就是OC赶上OA且超过60°,即它们的路程差是,同样代入数据计算可得第三次形成60°夹角时间。依次计算,时间小于COD旋转两周的时间的情况都应列出来。
【详解】
(秒)
情况一:
(秒)
经过6秒时OC与OA所成夹角的度数为60°。
情况二:
(秒)
经过30秒时OC与OA所成夹角的度数为60°。
情况三:
(秒)
经过42秒时OC与OA所成夹角的度数为60°。
(秒)
所以该情况不在两周内。
答:分别在经过6秒、30秒、42秒时OC与OA所成夹角的度数为60°。
【点睛】题目属于追及问题,根据公式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