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提升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提升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3 21:43: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提升卷
卷首语:同学们,恭喜你完成了“微小世界”的奇妙探险!前方的小挑战正等待着你,准备好运用所学知识来闯关了吗!
一、选择大乐园(每小题2分,共30分)
1.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是( )。
A.海绵宝宝 B.有孔虫 C.草履虫
2.一千多年前,人们将透明水晶或宝石磨成“透镜”,发明了放大镜,看到了肉眼观察不到的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放大镜一样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空烧杯
B.装了水的圆底烧瓶
C.近视眼镜镜片
3.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线,把显微镜放在窗台上
B.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观察
C.观察时两只眼睛同时睁开
4.病毒内部有被称为RNA的遗传物质,但是不具备细胞结构。除病毒外,自然界中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片中的物体不属于细胞的是( )。
A. B. C.
5.VR眼镜由镜盖、镜身和镜片三部分组成,下面对镜片描述正确的是( )。
A.VR眼镜的镜片由两片放大镜组成
B.VR眼镜的镜片由两片平面镜组成
C.VR眼镜的镜片由1片放大镜和1片平面镜组成
6.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如果发现视野过暗,改善的措施有( )。
①反光镜从平面镜改为凹面镜 ②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③调节遮光器,增大光圈
④关闭显微镜的电源或光源开关 ⑤将显微镜移至光线更强的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7.小科用了三个不同的放大镜在同一距离观察报纸的字(如图),三个放大镜的镜片凸度描述正确的是( )。
A.放大镜①的凸度大 B.放大镜②的凸度大 C.放大镜③的凸度大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发明让人类可以观察到细菌,改变了人类与疾病抗争的能力,使抗生素和疫苗的出现成为可能
B.列文虎克用高超的技术创造出先进的工具,从而有了新的科学发现,这说明先进的工具能促进科学的发展
C.放大镜的倍数有限,但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无限大
9.下面描述中不符合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一项是( )。
A.细胞排列得很整齐,很有规律
B.细胞之间的界限很不清晰
C.细胞内还有液泡、小黑点等
10.如下图所示,把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观察纸上的文字,然后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都不变
B.看到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都变化
C.看到图像的放大倍数不变,清晰度变化
11.微小世界单元让我们了解了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人类逐渐认识了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微小世界,发现了诸多奥秘。以下发现有误的是( )。
A.观察微生物时,我们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B.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自然界中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C.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标本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中看到的方向一致
12.在营养物质分散均匀的草履虫培养液中,小科从底层汲取培养液放在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草履虫,从表层汲取培养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很多草履虫,重复几次实验结果都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草履虫培养液底层的营养物质多
B.草履虫培养液表层的营养物质多
C.草履虫培养液表层氧气多
13.盖盖玻片的操作尤其需要注意,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气泡等情况,影响观察效果。以下四幅图中,哪个是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 )。
A. B. C.
14.妈妈喜欢吃豆腐乳,决定自己跟着视频学做,她将腐乳曲溶解在水里后均匀地喷洒在豆腐块上,然后将其放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三天后她发现豆腐上长出了白色的绒毛。下面关于腐乳曲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微生物的一种
B.腐乳曲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如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C.腐乳曲使豆腐长出了白色的绒毛,使豆腐发生了霉变,所以是有害的
15.预防流感的方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B.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C.前往人多挤迫、空气流通情况欠佳的公众场所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6.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
17.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是多细胞组成,但草履虫、喇叭虫等是单细胞生物。( )
18.粗准焦螺旋可控制镜筒升降,调节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
19.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在第一个放大镜上增加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调节后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
20.电子显微镜放大能力最强,所以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观察微生物。( )
21.放大镜镜片的形状都是圆形的,且只有一面是凸起的。( )
22.我们发现一种植物叶子上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形状和作用。( )
23.疫苗是通过人工减毒、灭活的方式,使毒性削弱或消失的各类病原微生物。 ( )
24.把食品放在冰箱里保存,主要是因为冰箱可以隔绝空气中的霉菌。( )
25.观察水中微小生物时,我们看到的小黑点一定就是微小生物。( )
三、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19分)
26.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27.如下图,显微镜调焦时,要旋转 处,调节镜筒的高低。先抬高镜筒安放好载物片,再用眼睛观察 处降低镜筒,然后眼睛观察 处,慢抬升镜筒,直至出现清晰的图像。(选填字母)
28.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是为了 (填“加快”或“减慢”)微生物的运动。
2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首先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盖上盖玻片后还要在一侧滴一滴 ,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这一操作的目的是对洋葱内表皮进行 。
30.通过《微小世界》单元的学习,我知道:菜市场或超市里可以买到的 、 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 可以防霉。病毒是一种 ,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 能看到。
31.天宫课室太空水球的实验中,悬浮的水球可以看做是一个凸透镜,因为它具有中间 、边缘 且 的特点。透过悬浮的水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航天员的人像,这时的人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当航天员在水球中再打入一个气泡,这时我们在原来像的中间又可以看到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四、巧妙连连看(每线0.5分,共2.5分)
32.观察微生物时,会使用下列实验器材,请用直线将实验器材与用途对应起来。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碘酒 放置需观察的物体
镊子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吸取多余水分
吸水纸 染色
五、排排序(3.5分)
3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镊子 滴管 载玻片 培养皿烧杯碘酒 小刀 吸水纸
一位同学准备利用以上材料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他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②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
③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取下洋葱表皮。
⑤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吸掉多余的水。
请思考这位同学的操作步骤,把正确的步骤写下来(填序号): 。
六、科学综合室(35分)
34.(9分)对于馒头发霉这一现象,牛顿小组觉得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馒头发霉的主要原因。他们使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开始实验,下面是他们组的实验方案: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A馒头 温暖、潮湿 把装有 的塑料袋放到 里
B馒头 温暖、干燥 把装有 的塑料袋放到 里
C馒头 寒冷、潮湿 把装有 的塑料袋放到 里
(1)请将表中实验方法补充完。
(2)要研究湿度因素对馒头发霉快慢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 和 做对比实验,不变的条件是 ,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在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3)要研究温度因素对馒头发霉快慢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 和 做对比实验,不变的条件是 ,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在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三块馒头发霉从慢到快的顺序是: 。
(5)最后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馒头在 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6)对于馒头采用的办法防止发霉,对于衣物采用的办法防止发霉,对于超市里的袋装食品一般采用 、 的办法防止发霉。
35.(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秋季节,是流感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这些病毒感染会出现呼吸道以及腹泻等症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1)材料中提到的流感病毒和诺如病毒属于(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2)要想细致观察流感病毒和诺如病毒,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肉眼 B.放大镜 C.电子显微镜
(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酒和醋是微生物发酵而成的
B.有的微生物可以制成疫苗保护人体健康
C.大多数微生物对人体有害
(4)如何避免有害微生物侵入我们的身体,减少疾病传播:(列举三项措施)
① ;
② ;
③ 。
36.(10分)观察更微小的物体或结构,用放大镜不能达到目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显微镜。
(1)写出下图显微镜结构指定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显微镜:目镜5×,物镜10×;乙显微镜:目镜10×,物镜2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 显微镜。
(3)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一般要把物体制作成 。调焦时,镜筒先降低后抬升,镜筒降低时眼睛应注视 。
(4)通过显微镜,我们看到洋葱表皮上有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这就是洋葱的 ,看到的小黑点是 。
(5)在显微镜下的许多发现,使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请列举两例人类利用微生物的实例:
① ②
37.(10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华同学和小科同学在课后一起来到学校的自主实验室,准备利用实验室中的材料继续观察微小生物。
(1)有四种直径相同的凸透镜,下面是镜片的截面形状,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2)小华还找来手持式显微镜观察昆虫标本,该显微镜侧面的调节旋钮主要是用来调节物体成像时的( )。
A.图像大小 B.图像位置 C.图像亮度 D.图像清晰度
(3)人类研制的“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模仿了苍蝇的( )。
A.触角 B.鼻子 C.复眼 D.口器
(4)第一位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简·施旺麦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培根
(5)人们在观察流感病毒时,最理想的工具是( )。
A.凸透镜 B.手持式显微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6)小华和小科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图像如图1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物镜甲可以观察到的实际面积比物镜乙小 B.物镜甲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比物镜乙多
C.物镜甲比物镜乙的放大倍数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小华想将上题图1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蝉的翅膀标本向( )方移动。
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
(8)小华在观察自己培养的微生物时,看到一只草履虫。下图中,是草履虫的是( )。
A. B. C. D.
(9)小科赶紧跑到小华的显微镜前观察,这时候镜头中的图像是清晰的,他却没有看到这只草履虫。这可能是因为:
(10)小华和小科还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并做了如下记录。请问,他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至少答出1点)
答案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提升卷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A
6.C 7.C 8.C 9.B 10.B
11.C 12.C 13.A 14.C 15.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罗伯特 胡克 细胞
27.B C A
28.减慢
29.清水 碘液 染色
30.酵母菌 霉菌 干燥低温环境 非细胞生物 电子显微镜
31.厚 薄 透明 倒立 正立
32.
33.③④②①⑤
34.(1)湿馒头 暖气片 干馒头 暖气片 湿馒头 室内
A B 温度 潮湿
A C 潮湿 温暖
B、C、A
温暖、潮湿
真空 低温
35.(1)C
(2)C
(3)C
(4)勤洗手 保持良好通风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场所
36.(1)反光镜 载物台 物镜
(2)甲
(3)玻片标本 物镜
(4)细胞 细胞核
(5)蒸馒头利用酵母菌 做酸奶利用乳酸菌
37.(1)D
(2)D
(3)A
(4)C
(5)D
(6)A
(7)A
(8)B
(9)草履虫移动速度快,可能已经移出了视野范围
(10)洋葱表皮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元练习卷(六年级 科学第一单元提升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五、排排序。(3.5分)
3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镊子 滴管 载玻片 培养皿烧杯碘酒 小刀 吸水纸
一位同学准备利用以上材料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他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②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
③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取下洋葱表皮。
⑤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吸掉多余的水。
请思考这位同学的操作步骤,把正确的步骤写下来(填序号): 。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选)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1.[A][B][C]
12.[A][B][C]
13.[A][B][C]
14.[A][B][C]
15.[A][B][C]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C]
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六、科学综合室。(35分)
34.(1)
(2)
(3)
(4) (5) (6)
35.(1) (2) (3)
(4)
36.(1) (2)
(3) (4)
(5)
37.(1) (2) (3) (4) (5)
(6) (7) (8)
(9) (10)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三、填空。(19分,每空1分)
26. 27.
28. 29.
30.
31.
四、连线。(2.5分)
32.观察微生物时,会使用下列实验器材,请用直线将实验器材与用途对应起来。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碘酒 放置需观察的物体
镊子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吸取多余水分
吸水纸 染色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