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7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7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3 21:5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已经很久没有人叫过我名字了,大家都叫我小初妈妈。我很爱她,我也体会到一个做母亲的幸福,但我还想做我自己。”
“好好的日子不好好过,你就是不明事理。”
“谁家老娘们儿不做饭啊,你比人多干了啥?”
“我也想有我自己的事情,我跟你们是一样的。”
对于这些台词你有什么感触





易卜生
【解 题 】
又译《娜拉》或
《傀儡家庭》。该剧共三幕,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社会问题剧,指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伟大的剧作家,享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前情提要
律师托伐·海尔茂和娜拉结婚后,过着简朴但幸福的生活。娜拉深爱着丈夫。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海尔茂努力工作,操劳过度,最终病倒了。医生建议他到南方疗养。然而他们并不富裕。为了丈夫的健康,娜拉决定自作主张去借钱。但当时的法律规定,未经丈夫同意的妻子是无法借到款项的。为了拯救丈夫的生命,娜拉不惜冒险,以父亲的名义秘密向柯洛克斯泰借款。这一举动拯救了海尔茂的生命,成为了娜拉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情之一。债主柯洛克斯泰原是海尔茂的银行同事、海尔茂的同学。
前情提要
然而,柯洛克斯泰总是在无关紧要的场合里主动找海尔茂交谈,甚至叫海尔茂的小名,这让海尔茂感到非常恼火,想要辞退他。柯洛克斯泰找到娜拉,威胁她说,如果海尔茂辞退他,他将揭发娜拉伪造签名借款的事情。为了保护家庭和海尔茂的面子,娜拉只能请求丈夫不要辞退柯洛克斯泰。然而,娜拉又不能透露自己借债的事。可是,海尔茂坚持辞退了柯洛克斯泰。娜拉得知柯洛克斯泰被辞退后,内心不安,预感到将会有大祸临头。
前情提要
有一天,阮克大夫来拜访娜拉,他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将在不久后离开人世,特意来向娜拉和海尔茂告别。在与阮克的交谈中,娜拉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请求阮克帮助她借一笔钱,这样娜拉就能够偿还柯洛克斯泰的债务,并慢慢还清给阮克。阮克听到娜拉需要借钱,趁机向娜拉表白多年来对她的爱意。娜拉感到非常吃惊,只好不再继续提借款的事。柯洛克斯泰找到娜拉,告诉她自己已经被银行解雇,并送了一封信匆匆投进海尔茂的信箱里。
走进文本,理清人物关系
海尔茂
娜拉
阮克医生
柯洛克斯泰
林丹太太
同学(现为同事)
昔日恋人
老朋友
夫妻
朋 友
债务关系
本文发生于柯洛克斯泰送信揭发了娜拉伪造签字借款的事实。娜拉明白,柯洛克斯泰是希望以此来威胁海尔茂。娜拉明白,这封信的后果,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娜拉策划了一场舞会。
玩偶的含义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
似人非人
没有主观意愿
受操控者摆布
谁是玩偶
请提供娜拉是玩偶的证据。
玩偶娜拉
他人(操控者)的对待方式
玩偶的自我认知/表现
海尔茂对待娜拉的言行举止
面对海尔茂对待,娜拉的言行举止
舞台说明(动作)
发现借据之前
称呼、语言
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
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
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
……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亲她的前额\对她看了一会儿\把身子凑过去
跟过来\搂着她……
体现了他对娜拉的宠爱,但是海尔茂只是把娜拉当做宠物、私有物,自以为自己是娜拉的主人,有绝对的权力。
舞台说明(动作)
发现借据之后(看第一封信)
称呼、语言
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
犯罪的人\下贱女人……
别这么花言巧语\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
真是可恶极了……
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
……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
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
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
拉住她\惊慌倒退\把出去的门锁上
走来走去\吓了一跳\走过去开门……
海尔茂一改先前甜蜜的笑脸,变得暴跳如雷,大骂娜拉是骗子,是下贱女人
恶毒冷酷、自私怯懦
舞台说明(动作)
发现借据之后(看第二封信)
称呼、语言
自私虚伪、假仁假义
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
我的好娜拉……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只要你老老实实……
把信抢过来\慌忙拆信\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
品读人物台词(P107)
海尔茂
娜拉
海尔茂
娜拉!喔,别忙!让我再看一遍!不错,不错!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
我呢?
当然你也没事了,咱们俩都没事了。
真正的伪君子,忘恩负义的人,正是海尔茂自己,他的台词既是对他真实性格的暴露;无意识之中暴露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妻子的感受无关紧要,不需要得到关注和照顾。
思考:获知安全后,海尔茂对娜拉说的高频词是什么?有什么意味?
“饶恕”一词反复出现,意味着海尔茂是维护男权形象的代表,是家庭关系的绝对主宰,对妻子全盘操控,随心所欲,任意抹杀。在遇到利害冲突时,自己的荣誉地位大过天,他的气极败坏将他虚情假意,自私无情的面目显露无遗。
海尔茂爱不爱娜拉?周朴园爱不爱侍萍?
平视最需要平等的基础。不是身高一致,而是地位相当。于是,这就引发了《雷雨》和《玩偶之家》共同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旧制度下的男尊女卑。周朴园是因为年轻的侍萍美丽、温柔、乖巧而爱她,海尔茂亦然。这份“爱”归根到底只能算作一厢情愿,而非两情相悦。丈夫是俯视妻子的,妻子是丈夫的附庸,所以理所当然要依丈夫的标准行事,否则就面目可憎。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舒婷
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纯真、炙热,也是高尚,伟大的。诗人借木棉、橡树这两个意向,表达在爱情里,她希望彼此是平等的、独立的,能够相互尊重倾慕、又彼此情投意合的爱情理想。
海尔茂的形象
表面上:
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实际上:
他冷酷、自私、虚伪、专制、怯懦。
①虚伪暴戾的男权思想拥护者。
②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③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
海尔茂控制家庭经济权,把娜拉当宠物对待,不尊重娜拉,是男权至上的社会培养的男权范本。
玩偶的表现
思考:在家庭关系里,娜拉原先处于一个怎样的角色和地位呢?
生活习惯受控
经济依附
想丈夫之所想,爱丈夫之所爱,不能有自己的意识和行动,这不就是玩偶吗?
玩偶娜拉的表现(觉醒前)
称呼、语言
一个人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最好还是静悄悄地死。托伐你说对不对
娜 拉(瞪着眼瞎摸,抓起海尔茂的舞衣披在自己身上,急急忙忙,断断续续,哑着嗓子,低声自言自语)从今以后再也见不着他了!永远见不着了,永远见不着了。(把披肩蒙在头上)也见不着孩子们了!永远见不着了!喔,漆黑冰凉的水!没底的海!快点儿完事多好啊!现在他已经拿着信了,正在看!喔,还没看。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
全是真的。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相信爱情
为爱献身
玩偶的成因
娜拉为什么愿意成为一个玩偶呢?
男权社会的束缚:在挪威社会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
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娜拉深受男权思想的影响,习惯于服从丈夫的意愿,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经济依赖:娜拉在经济上依赖丈夫,所有的开销都依赖于丈夫的给予。
娜拉为什么愿意成为一个玩偶呢?
法律和社会制度的缺陷:当时的法律和社会制度对女性极为不利,如已婚妇女没有财产权、在法律上受到歧视等。
个人性格和经历:娜拉的性格较为温和,缺乏主见,这使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选择顺从而不是反抗。她的经历,如父亲的去世和丈夫的背叛,也加剧了她的无助感和绝望。
在那个男权主义的社会里,女人没有经济能力,所以也就没有了独立的能力,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一个渴望独立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在那个社会出路在何方......
玩偶的觉醒
玩偶娜拉的表现(觉醒后)
称呼、语言
你们何尝真爱过我,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
拉托伐,这是老实话。我在家跟父亲过日子的时候,他把他的意见告诉我,我就跟着他的意见走。要是我的意见跟他不一样,我也不让他知道,因为他知道了会不高兴。他叫我“泥娃娃孩子”,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就像我小时候玩我的泥娃娃一样。后来我到你家来住着。
我是说,我从父亲手里转移到了你手里。跟你在一块儿,事情都归你安排。
这些年我在这儿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托伐,我靠着给你要把戏过日子。可是你喜欢我这么做。
“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思考:找一找被怒斥后,能表现娜拉思想发生变化的舞台说明。
从这些舞台说明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甚至心理活动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从刚开始自作主张,脱离丈夫控制的行为被发现,那种惊慌失措不敢直面丈夫到对玩偶身份的反思,表面冷静的眼神里,内心是波澜汹涌,五味杂陈。再到剧目一系列动作,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暗示娜拉看清本质,决议离家出走,再也不要做海尔茂的玩偶了。
在这场家庭关系的矛盾冲突中,娜拉自我意识一步步觉醒,从此家中少了一个依附服丈夫的玩偶,门外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娜拉。
结论:一家之长海尔茂,无论在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经济方面完全控制娜拉,把它当作无条件顺从取悦和宣泄的对象。而娜拉在这样没有独立人格和自主地位的家庭中,也心甘情愿生活了8年。这种角色和地位就是玩偶。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海尔茂对娜拉甜言蜜语至恶语相向,再至软语欺哄,自私虚伪、男权至上的真面目显露无疑。而娜拉觉醒后毅然出走,成为打破玩偶身份,追求独立解放的新女性。
【学习提示 第114页第三段】注意分析作品中的戏剧性事件,以及“突转”手法的运用,领略戏剧家独特的艺术创造。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以俄狄浦斯王一句为例,将它解释为,突转是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指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从顺境到逆境或从逆境到顺境,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
《玩偶之家》中有哪些“戏剧性事件”,发生了几次“突转”?
第一次海尔茂即将升迁,全家人就要过好日子了。没想到科洛克斯泰为了保住自己银行的职位,向娜拉翻出当年伪造签名借债的旧账相威胁,娜拉陷入绝境。
第二次,海尔茂得知事情真相,勃然大怒,夫妻感情即将破裂,没想到科洛克斯泰竟然还回当年的借债,危机解除。
第三次,海尔茂态度大变,以为娜拉会接受自己的饶恕,重归于好。没想到娜拉毅然离家出走。
这些没想到所发生的就是戏剧性事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就是突转,先将观众和读者带入某种期待,然后又提供一个大相径庭的故事发展,这样的一波三折使人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戏剧性事件做突转,故事将会怎样进行呢?
1、试想,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名的事相要挟
2、试想,如果没有柯洛克斯泰归还了当年的借债
3、试想,如果娜拉没有离家出走
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冲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下去——————
(重要)突转作用:1、使戏剧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获得出奇制胜的戏剧性效果。2、有利于揭示、挖掘人物性格和表现;3、深化剧作主题。
三次突转性质是一样的吗?
第一二两次突转,从娜拉角度看,这是一种外部不可知的力量。这也充分体现了人在某时某刻因缘际会,来自不可知的冥冥之中,命运弄人,在造化面前人皆为玩偶。第三次突转是人的主观选择,是由人物自身的性格引发的。
玩偶的选择
娜拉为什么会出走?(外在+内在原因)
(一)海尔茂的无情对待
娜拉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处处忍耐,她过得并不快乐。海尔茂的言语更是如刀子一般彻底撕开了最后的温情假象。
(二)关于美好爱情理想的破灭
娜拉为了所爱的人,不惜做出违反法律的事,甚至可以为之牺牲名誉和生命。她渴望得到丈夫同样的真爱,为了这份真爱她“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但是她终究没有等到“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
玩偶的选择:娜拉为什么会出走?
(三)发现了自己的“玩偶”身份
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她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骨子里的不甘顺从令她做出离开家庭的决定,她要反抗自己的玩偶身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立和自由。
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写《玩偶之家》这个剧本的热情。挪威强大的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社会影响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于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社会问题剧主要指反映社会矛盾、提出社会问题的戏剧作品。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中加入了大量“讨论”,使得易卜生戏剧与传统戏剧区分开来,传统戏剧也有对话也有争议,但是区别在于易卜生的讨论内容是大家都关心的社会问题。
思考:课文是从哪里开始双方进行讨论的呢?讨论的过程怎样?
从P108开始进行讨论三个话题?
娜拉强调首先我不是一个妻子和母亲,首先我是一个人,而面对宗教法律,娜拉同样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和问难。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不合用?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
“讨论”的特点:平等性;公开性、参与性;讨论结果不确定性
娜拉出走的另一层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宗教、法律、道德等)存在问题。戏剧中表现的男权社会背后是欧洲进行工业化、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旧的封建势力未能根除,旧道德依旧束缚着人际关系;同时,资本主义法制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过于强调冰冷的契约精神而忽略人性的温度。娜拉冒充签名,虽然违反法律但是其初衷是拯救丈夫的生命,此时法律的功能从遏制犯罪异化成束缚人行善。而娜拉的丈夫海尔茂也在资产阶级法律的驯化下成了资产阶级道德的奴隶,这里就引出了娜拉出走的第三层原因,即资产阶级价值观与人性的矛盾。
玩偶的未来
对于娜拉出走的结局,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对于鲁迅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试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简要说说理由。
娜拉出走后会如何?
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工业革命还在发展中;挪威的妇女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社会还不能为妇女提供充足的劳动就业机会,娜拉出走之后很可能难以及时得到足以养活自己的正常工作。戏剧中的林丹太太就是一个例子,她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不得不求助于并没有什么地位的娜拉,让娜拉央求海尔茂为她找工作。
从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的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
01
从剧情来看,娜拉除了长得漂亮、跳舞跳得好之外,并没有什么特长,甚至操持家务的工作也是由佣人来做的。从人物性格来看,娜拉出走时不带走海尔茂的任何东西,即便在“手头不方便的时候”也不愿接受海尔茂的任何帮助,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性;从她对爱情的态度来看,她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她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很难适应当时男权主义流行的社会。
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
02
爱她的阮克大夫即将离世;林丹太太虽然帮助娜拉解除了借款风波带来的危机,但她本身就是向娜拉求助的人;平时没有经济地位的娜拉,花钱都是跟海尔茂要,省下来的钱都用于还债。因此,从人脉关系和经济基础来看,出走后的娜拉甚至难以在社会上暂时立足。
03
从娜拉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意思是说中国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会有人付出血的代价。中国是这样,挪威也如此。我们丝毫不怀疑社会进步的必然性,然而,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娜拉为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男女平等、经济独立的出走,要么以失败告终后重新回到海尔茂的身边,要么沦为社会进步的牺牲品。
04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娜拉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
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娜拉出走之后很难找到劳动就业机会,从主观来说,娜拉长得漂亮,但是缺少一技之长,并且缺少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人脉资源,她又不愿接受海尔茂的任何帮助,她的未来之路令人担忧。
我们也能看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也在逐步做好接纳妇女的准备。娜拉性格刚毅,有勇气有追求,她可以努力学习技能,不向困难屈服。我们发现易卜生在戏剧的结尾上悬置不绝,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引人思索,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讨论的不确定性”。
易卜生用戏剧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玩偶之家》这部经典剧作尖锐地提出家庭中妇女地位问题,同时作品呼吁个性解放、社会解放,对当时世界都有着巨大影响。而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没有给出具体答案,而是留下“问号”,启发人们思考。不仅如此,易卜生在作品中所叩问的不仅是社会问题,还包括对复杂人性的探问,穿越时空永无止境,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易卜生被称为“伟大的问号”。
隐性玩偶
只有娜拉是玩偶吗?
海尔茂是否也有玩偶属性呢?
被留在“玩偶之家 ”的隐性玩偶
请提供海尔茂是玩偶的证据。
玩偶海尔茂
他人(操控者)的对待方式
玩偶的自我认知
现实社会
海尔茂对自我的要求是什么?
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是什么?
对于名誉、金钱的追求正是戏剧背景中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男权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无形中,海尔茂便成了被这种社会标准、
社会要求所控制的玩偶。
海尔茂与大部分男权社会下的男人一样,更要小心维护,不能出现一点差错。面对娜拉会对他名誉造成的威胁时,他便会完全变了一个人,惊慌、愤怒、自私、虚伪,而不是像娜拉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有担当、正直,不因威胁而同流合污的人。海尔茂的形象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在男权社会压力下个性被扭曲的玩偶。
探究三:海尔茂如何实现“人的解放 ”?
易卜生曾说过 :“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他认为改变一个人不是从改造外部环境出发而是从人的精神内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即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及男权社会给他带来的束缚。在娜拉宣布出走前,她表示了对所处的社会环境下荣誉、信仰、宗教和法律的质疑,而这些恰恰是海尔茂觉得最重要的东西,他对娜拉的质疑不能理解,所以他还处于一个不自知的状态。也许,娜拉的话语会让他在日后重新审视外在的标准。
首先,他要能认识到自己是“玩偶”。
01
鲁迅认为,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 海尔茂在男权社会下比女性拥有更多的获得经济自由的机会,无形中,他也牵了更多的“玩偶”。他用他的经济能力、男性在话语权上的主导地位、丈夫的决策权等束缚,控制了娜拉八年之久,使她成为符合男权社会要求的“女性 ”形象,变成受制于家庭和社会要求的玩偶。娜拉的出走向海尔茂宣布了不再做他的玩偶,当海尔茂意识到他同是“玩偶性 ”的受害者和加害者时,便有机会向“人的解放 ”迈进
其次,他也要认识到他在使别人成为“玩偶”。
02
学习目标
通过品味戏剧语言,解读娜拉形象,分析娜拉能成为妇女解放、自我觉醒的代名词的原因。
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当下现实,分析“娜拉出走”背后折射的现实问题。
情境任务
随着《玫瑰的故事》《出走的决心》《好东西》等影片的热播,“娜拉出走”这个经典文学话题再次闯入热评,与之而来的“谁是娜拉”的问声越来越多,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玩偶之家》(节选),
为“娜拉”编写词条,并阐明其社会价值。
活动一:确定词条主体
立足剧本,品读语言,多方面多角度把握娜拉人物形象
(提示:聚焦语言行为,注意娜拉前后行为变化体现出来的自身性格特点;考虑家庭角色,丈夫海尔茂眼中的娜拉)
读信前 读第一封信后 读第二封信后
我的小鸟儿 迷人的小东西 我的好宝贝 我一个人的亲宝贝 娇滴滴的小宝贝 我的/小娜拉 不懂事的孩子 你这坏东西 伪君子 撒谎的人 犯罪的人 下贱女人 我可怜的娜拉
受惊的小鸟
可怜的小宝贝
小孩子
我的老婆
聚焦海尔茂读信前后对于娜拉的称谓变化
活动二:丰富词条内涵
剧本结尾表明:随着“砰”一声响,大门关上了,娜拉出走了。
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写道,“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请结合文本,把握戏剧冲突,分析娜拉出走的社会价值。
萧伯纳:“楼下‘砰’的一声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新文化运动初期《玩偶之家》被介绍到中国后,巨大的社会期望心理使其女主角娜拉决绝的叛逆之举立即在中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娜拉的形象被传诵一时甚至被争相效仿,形成了影响深远、持续长久的“娜拉热”现象。娜拉的价值观因此也参与并影响了新型中国妇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中国现代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创造。 通过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出现了一系列叛逆女性形象,她们与娜拉精神相联,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承续与发展的关系。
娜拉出走
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的思想性集中表现为对“法律”“道德”“荣誉”等一系列“男权社会的主导信念”的批判,同时深刻的指出,曾经用来应付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已经“失效”,人们需要像娜拉那样走出牢笼,重新寻找问题的答案,努力探索新的自我,在“自省”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道德。
活动三:撰写娜拉词条
-----------------------------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她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经历了两次丧夫,一次丧子,在新春祭拜的欢乐氛围中,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悲惨死去。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她的形象被用来代指那些在生活中接连遭遇不幸、精神萎靡、逢人就诉说不幸或结局极度悲惨的人。
活动三:撰写娜拉词条
--------------------------------娜拉-------------------------------------------
娜拉是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中的人物,她是资产阶级制度下妇女在家庭中从属地位的典型形象,她为救丈夫冒父签名借贷并独自偿还,却得不到丈夫的体谅,两封来信,丈夫的态度让她心灰意冷,坚定出走。她真诚善良,敢爱敢恨。娜拉的出走尖锐地暴露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问题,给当时欧洲保守又伪善的社会道德一记响亮的耳光。娜拉也称为了妇女解放、自我觉醒的代名词。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懦夫,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